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卷,试卷是纸张答题,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卷。那么一般好的试卷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数学试卷分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教案1
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结束了,成绩不很理想,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特对本次考试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
册整本书的内容。但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5题,共5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5题、11题、13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2、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两个著名的三角洲和东北地区。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四大地理区域这块内容,虽然我在讲时曾经讲过多遍,但许多学生仍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失分较多,甚是可惜,
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一大题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学生得分不高。
如果脑中有图的话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3、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差。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每节课都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除对地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堂课的始终。
3、要加强地理图表的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用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和能力。
4、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教案2
教学目标
1.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2.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教学重点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与考数42人及格数20,其中成绩较好的有;黄传腾、刘雨萌、葛德志。
(一)试卷整体分析分析试卷:
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基础知识、知识的应用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偏低。分析学生:
1、审题不够仔细,部分学生条件没看清就做题,很多学生将面积为a看成边长为a。
2、填空、选择部分做得较好,拓展部分问题较多。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第23题,考察知识点为已知两个非负数相加的等于零,则每个加数等于零,和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的问题,学生很多将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忘了‘审题不清。解题方法。
②第25题,这道题主要审清题意应该就没多在问题。题中说易证:CE=CF,很多同学把这个条件看成已知来证明。
第24题,对学生有难度,需要帮助。
(三)其余题目,学生讲评,教师适当补充。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四)跟踪练习教学反思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方法来上好单元评析课。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教案3
一、说教学目标:
通过试题评析,解决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知识点和技能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达到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说教学重难点:
如何解决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知识点和技能方面问题。
三、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情况
介绍班级总体得分情况
介绍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本班学生各题得分情况
二)错题归类
1.单选错误率高的题目
题号
第4题
第6题
第8题
第9题
2.多选题错误率高的题目
题号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4题
3.非选择题错误率高的题目
16题第1问、17题第1问、18题的第1、2问,19题
三)介绍试卷知识点分布情况(略,详见教学设计)
四)讲评试卷(重点讲解错误率高,分值高的知识点及题目)
1.打破传统依照题目顺序依次讲评的`习惯,而是围绕同一知识点,讲评不同类型的题目(单选题、多选题、分析题、操作题等),即同质异类型讲评。
本套试卷有关“政治文明建设”、“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基本战略”的分值最多,合计有52分,自然成为讲评的重点。
2.根据答题规律、技巧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理清答题思路(纠错)。
3.先后展示答错学生、答对学生的答题内容;让学生分析错误及正确的原因。
4.让学生尝试总结正确答题内容,展示参考答案。对于学生的创新之处要给予肯定和大力表扬。
五)错因分析
1.根本原因: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基础知识不扎实
2.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低下
1)不能多角度思考问题,漏答、误答。
2)机械照搬照抄,答非所问。
3.答题技巧:书写不工整,答题不规范,不能运用学科术语分点答题。
六)总结答题规律
1.选择题答题技巧:读、审、排
2.非选择题答题技巧:读、审、联、答
七)变式训练
重温练习册相似题目,让学生不要陷入题海战术的怪圈,平时学习应立足基础,提高练习册的使用率。
八)学生反思感悟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纠正不良习惯。熟读课本、关注时事、用课堂。练中多思,善于总结、举一反三。
九)老师寄语(略)
五、说板书设计
因是试卷讲评课,所以板书主要是写出学生错误率高的知识点;答题的思路、技巧;主要答题内容等,以便于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重难点。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教案4
教学目标
1、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2、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
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教学重点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与考数40人及格数40,其中成绩较好的有;杨xx。成绩比较差的有:陈xx
(一)试卷整体分析
分析试卷:
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基础知识、知识的应用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偏低。
分析学生:
1、答题不够规范,部分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2、填空、选择部分做得较好,拓展部分问题较多。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第一题,考察知识点为xx的意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审题不清。解题方法:
①确定关键词;
②第二题,判一判。考察知识点为是否理清易混淆的概念。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卷,试卷是纸张答题,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卷。那么一般好的试卷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数学试卷分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教案1
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结束了,成绩不很理想,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特对本次考试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
册整本书的内容。但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5题,共5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5题、11题、13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2、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两个著名的三角洲和东北地区。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四大地理区域这块内容,虽然我在讲时曾经讲过多遍,但许多学生仍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失分较多,甚是可惜,
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一大题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学生得分不高。
如果脑中有图的话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3、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差。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每节课都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除对地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堂课的始终。
3、要加强地理图表的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用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和能力。
4、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教案2
教学目标
1.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2.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教学重点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与考数42人及格数20,其中成绩较好的有;黄传腾、刘雨萌、葛德志。
(一)试卷整体分析分析试卷:
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基础知识、知识的应用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偏低。分析学生:
1、审题不够仔细,部分学生条件没看清就做题,很多学生将面积为a看成边长为a。
2、填空、选择部分做得较好,拓展部分问题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