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2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答案初中组,一起来看看吧。

2022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答案初中组

1、吸毒的危险性表现在(A.B.C)三个方面。

A生理危害B心理危害C社会危害D家庭危害

2、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A.B.C)规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公安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

3、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A.B.C)

A、冰毒B、摇头丸C、可卡因D、海洛因

4、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什么?(A.D.E.F)

A、瞳孔缩小呈针尖样,畏光B、瞳孔放大,不聚光

5、睡不着觉,精神亢奋D、沉默寡言,说话含糊不清,易激动E、体温降低、心跳缓慢F、疲倦贪睡,双目无神

6、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

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D维护社会秩序

7、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C.D)措施。

A看护B约束C隔离D治疗

8、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A.B)制度。

A查验B许可C统一管理D审查

9、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A.B.C.D)

A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B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

C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D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10、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A.C)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A国民经济发展B社会文明发展C社会发展D道德教育

11、查获的(ABC)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A毒品B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D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

12、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ABCD)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来往人员B物品C货物D交通工具

13、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BCD)的制造方法。

A制毒工具B麻醉药品

C精神药品D易制毒化学品

14、哪些人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AB)

A怀孕的妇女B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C年龄超过60周岁的D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15、"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的内容有:(ABC)

A.以面向职工宣传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B.积极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工作

C.加强对职工中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维权工作D.为职工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16、有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我们的正确态度是:(BCD)

A.拒绝与他们往来B.我们的共同敌人是艾滋病病毒C.消除歧视,有助于发挥他们在预防艾滋病中的积极作用D.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理解、支持和信任

17、禁毒工作新模式(ABCD)

A.突出收戒;B.严管场所;

C.狠打大案;D.有奖举报;

18、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BC)。

A.种植罂粟三百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B.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C.抗拒铲除的

D.非法种植原植物数量较大,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

20、《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

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D维护社会秩序

21、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C.D)措施。

A看护B约束C隔离D治疗

22、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A.B.C.D)

A非法持有毒品的;

B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的;

C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D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

23、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A.B)制度。

A查验B许可C统一管理D审查

24、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A.B.C.D)

A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

B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

C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D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25、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A.C)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A国民经济发展B社会文明发展C社会发展D道德教育

26、对依法查获的(ABC)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A毒品B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D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

27、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ABCD)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来往人员B物品C货物D交通工具

28、《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BCD)的制造方法。

A制毒工具B麻醉药品

C精神药品D易制毒化学品

29、下列哪些人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AB)

A怀孕的妇女B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C年龄超过60周岁的D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30.诊断艾滋病的主要依据是:(ACD)

A.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B.感冒发烧C.临床表

D.流行病史

31.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时,会出现什么症状?(ABCD)

A.长期低热B.体重下降C.盗汗D.慢性腹泻

32.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是:(ABC)

A.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明显,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

B.疫情发展迅速,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

C.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D.逐步减少

33.国家鼓励和支持哪些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ABCD

A.工会B.共青团

C.妇联D.红十字会E.家庭教育学会

34.如果有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我们的正确态度是:BCD

A.拒绝与他们往来

B.我们的共同敌人是艾滋病病毒

C.消除歧视,有助于发挥他们在预防艾滋病中的积极作用

D.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理解、支持和信任

35、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

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D维护社会秩序

36、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C.D)措施。

A看护B约束C隔离D治疗

37、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A.B.C.D)

A非法持有毒品的;

B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的;

C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D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

38、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我国戒毒体系主要是(ACD)。(多选题)

A、强制隔离戒毒

B、劳教戒毒

C、自愿戒毒

D、社区戒毒

39、关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和强迫他人吸毒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CD

A、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他人”仅限于以满14周岁的人

B、非法在牛奶中加入毒品而提供给婴儿饮用的,不构成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而成立强迫他人吸毒罪

C、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强迫他人吸毒的,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D、强迫未成年人吸毒的,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40、(ABC)是预防毒品的三道防线。(多选题)

A、家庭预防B、学校预防C、社区预防D、环境预防

41、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A、C、D)

A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