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天津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天津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6分)根据所给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A.A B.B C.C D.D
【考点】14: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专题】51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分析】A.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则麻黄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
B.醋中含有乙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
C.该标志为放射性物质标志;
D.该标志为循环回收标志。
【解答】解:A.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则麻黄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可以制作咳嗽药,故A正确;
B.醋中含有乙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从而降低疗效,故B错误;
C.该标志为放射性物质标志,对环境及人有危害,所以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故C正确;
D.该标志为循环回收标志,所以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信息及标志,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生活常识及基本标志的了解,知道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题目难度不大。
2.(6分)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考点】K6: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53: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A.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B.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生成4种二肽;
D.氨基酸中﹣COOH和NaOH反应生成羧酸根离子,应该向正极移动.
【解答】解:A.氨基酸通过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蛋白质,所以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故A正确;
B.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但不能使氨基酸发生变性,故B错误;
C.氨基酸生成二肽,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当同种氨基酸脱水,生成2种二肽;是异种氨基酸脱水:可以是α﹣氨基丙酸脱羟基、α﹣氨基苯丙酸脱氢;也可以α﹣氨基丙酸脱氢、α﹣氨基苯丙酸脱羟基,生成2种二肽。所以共有4种,故C错误;
D.氨基酸中﹣COOH和NaOH反应生成羧酸根离子,带负电荷,应该向正极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氨基酸为载体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有机物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成肽反应实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注意同种氨基酸也能发生成肽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B.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C.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
D.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的小
【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51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
B.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氧气浓度越大,腐蚀的速率越快;
C.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电子转移总量为0,该电池无电流产生;
D.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的小.
【解答】解: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则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热,故A错误;
B.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氧气浓度越大,腐蚀的速率越快,故B错误;
C.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电子转移总量为0,该电池无电流产生,故C错误;
D.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的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金属的腐蚀及溶解度大小的比较,注意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题目难度中等.
4.(6分)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是碱:NH4++2H2O═NH3•H2O+H3O+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2﹣+3H2↑
C.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2HCO3﹣→
+2H2O+2CO2↑
D.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考点】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516: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
B.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Mg不反应;
C.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但酚羟基和碳酸氢钠不反应;
D.弱电解质写化学式.
【解答】解:A.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应该写可逆号,离子方程式为:NH4++2H2O⇌NH3•H2O+H3O+,故A错误;
B.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Mg不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B正确;
C.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但酚羟基和碳酸氢钠不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3﹣→
+H2O+CO2↑,故C错误;
D.弱电解质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2MnO4﹣+6H++5H2C2O4═2Mn2++10CO2↑+8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之间反应、物质性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是解本题关键,涉及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易错选项是C,注意羧基能和碳酸氢盐反应但酚羟基不能和碳酸氢盐反应,但羧基、酚羟基都能和碳酸钠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5.(6分)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B C D
饱和NaHSO3溶液
制乙炔的发生装置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除去SO2中的少量HCl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25:实验评价题.
【分析】A.水和碳化钙反应速率很快,长颈漏斗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该反应放出大量热,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糊状物;
B.蒸馏时接收馏分的锥形瓶不能用塞子塞;
C.HCl能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D.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
【解答】解:A.反应大量放热。会损坏启普发生器;生成的氢氧化钙是糊状物。会堵塞反应容器,使水面难以升降;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应选用分液漏斗,以便控制水的流速;为了获得平稳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故A错误;
B.蒸馏时接收馏分的锥形瓶不能用塞子塞,否则锥形瓶中气压过大会导致安全事故,故B错误;
C..HCl能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从而除去HCl,故C正确;
D.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而不能用碱式滴定管,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仪器选取、物质制备、除杂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基本操作、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实验目的及仪器用途选取合适的仪器,题目难度中等.
6.(6分)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KHB>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
【考点】DO: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51G: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根据等浓度的三种一元酸的PH大小确定三种酸的电离常数;
B.HB被中和一半时,溶液中溶质有中和生成的盐与未反应完的酸,根据盐的水解与酸的电离程度进行比较;
C.当pH=7时,三种溶液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不相同;
D.恰好中和时,三种溶液所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相同,生成三种盐的浓度相同,混合后根据盐的水解写出质子守恒解答。
【解答】解: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酸的pH越小,氢离子浓度越大,说明酸的电离程度越大,则该酸的酸性越强,其电离平衡常数越大,根据图知,未加NaOH溶液时,pH:HA<HB<HD,说明酸的电离程度HA>HB>HD,则KHA>KHB>KHD,故A正确;
B.中和50%即P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HB)和盐(NaB),由图可知溶液呈酸性,则c(H+)>c(OH﹣),且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
①NaB完全电离:NaB=Na++B﹣,这一步的c(B﹣)=c(Na+),
②HB少部分电离:HB⇌H++B﹣,则c(HB)>c(H+),
③NaB少部分水解:B﹣+H2O⇌HB+OH﹣,
由于酸的电离程度大于盐的水解程度,则HB电离产生的B﹣相对NaB水解消耗的B﹣多,所以c(B﹣)>c(Na+),由于HB电离消耗得多,水解生成的HB少,
所以c(Na+)>c(HB),则c(B﹣)>c(Na+)>c(HB)>c(H+)>c(OH﹣),故B正确;
C.当pH=7时,根据电荷守恒三种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
c(Na+)+c(H+)=c(A﹣)+c(OH﹣),由于c(H+)=c(OH﹣),所以c(Na+)=c(A﹣),
c(Na+)+c(H+)=c(B﹣)+c(OH﹣),由于c(H+)=c(OH﹣),所以c(Na+)=c(B﹣),
c(Na+)+c(H+)=c(D﹣)+c(OH﹣),由于c(H+)=c(OH﹣),所以c(Na+)=c(D﹣),
由于三种酸根的水解程度不同,则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不相同,则三种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不同,c(A﹣),c(B﹣),c(D﹣)也不同,c(A﹣)>c(B﹣)>c(D﹣),故C错误;
D.恰好中和时,三种溶液所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相同,生成三种盐的浓度相同,混合后溶液因盐的水解呈碱关系为:c(OH﹣)=c(HA)+c(HB)+c(HD)+c(H+),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载体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明确电解质溶液中三大守恒以及酸的电离程度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的大小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4分)
7.(14分)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碳氮Y
X 硫Z
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天津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天津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6分)根据所给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A.A B.B C.C D.D
【考点】14: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专题】51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分析】A.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则麻黄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
B.醋中含有乙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
C.该标志为放射性物质标志;
D.该标志为循环回收标志。
【解答】解:A.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则麻黄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可以制作咳嗽药,故A正确;
B.醋中含有乙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从而降低疗效,故B错误;
C.该标志为放射性物质标志,对环境及人有危害,所以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故C正确;
D.该标志为循环回收标志,所以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信息及标志,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生活常识及基本标志的了解,知道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题目难度不大。
2.(6分)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考点】K6: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53: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A.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B.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生成4种二肽;
D.氨基酸中﹣COOH和NaOH反应生成羧酸根离子,应该向正极移动.
【解答】解:A.氨基酸通过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蛋白质,所以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故A正确;
B.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但不能使氨基酸发生变性,故B错误;
C.氨基酸生成二肽,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当同种氨基酸脱水,生成2种二肽;是异种氨基酸脱水:可以是α﹣氨基丙酸脱羟基、α﹣氨基苯丙酸脱氢;也可以α﹣氨基丙酸脱氢、α﹣氨基苯丙酸脱羟基,生成2种二肽。所以共有4种,故C错误;
D.氨基酸中﹣COOH和NaOH反应生成羧酸根离子,带负电荷,应该向正极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氨基酸为载体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有机物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成肽反应实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注意同种氨基酸也能发生成肽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B.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