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析试卷错题原因怎么写范本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析试卷错题原因怎么写1

一、一般论述性文章阅读

考查内容“散文的诗性智慧”

本次论述类文本阅读是关于语言文化方面的学科的文章。这类文章所涉及面广,多热点,选用这类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理解词语能力、筛选信息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

考查分为两个能力层级: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做好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这三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品读原文,整体感知。阅读全文把握整体内容,迅速抓住文中重要信息,用铅笔标记重要信息(关键词句)。重要的信息(关键词句)主要指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过渡句、感情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句以及多重否定句、设问句等。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揭示中心思想、表达作者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对一些诸如“也许、可能、大概、如果(一旦)、部分(全部)、过去(将来)、目前、除了……之外、唯一”等词语,在整体阅读中不失时机地标记它们,抓住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2.凭借文中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概括全文。

通过第一遍阅读,对原文有了初步的印象,产生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时要趁热打铁,及时概括一下原文用了哪些具体材料,这些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证明出来的。在实际操作中,多数考生是很难在读完第一遍之后迅速概括出以上要点,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因此,要树立读不懂原文不做题的思想,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争取在第二遍乃至第三遍的阅读中实现控制原文的目标,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草率从事。

3.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一般论述类文章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附近,及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因此,落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准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4.缩小范围,仔细取舍,做出答案。

一般论述类文章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准确找到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尽快确定答案范围。作答范围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作答质量的高低。实践证明,正确的作答范围一旦确定,一般都能比较正确地做出答案;作答范围确定不当,失分也就理所当然。确定好作答范围之后,要找出该范围中最能体现答案的骨干词句或核心信息,对照题干要求,仔细取舍,直至找出准确的答案。

5.不要急于选择答案。要先找出模糊答案,再拿每个答案与题干核对,对照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条件与结果、方法与目的、成就与问题、可能性与现实性。依据题目要求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排除错误选项,选取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排除法在一般论述类文章试题的解答中很有效。

(1)答题要领:

①遵循语境原则辨析词语理解语句。

②弄清代词的指代意义(近指:这、这些;远指:那、那个;不定指:某、某些)。

③确定文段的中心句(主旨句、首括句、过渡句、修辞句、语篇指示语句和情态语句)。④筛选整合信息,注意基本概念和新知识的解释、阐述。

(2)答题步骤: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读书》,通过对丹阳一家的遭遇和丹阳坚定读书的信念,揭示了希望以教育改变社会的主题。

本篇小说阅读重点在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句子赏析、小说结尾安排的作用上。

失分原因:第5题: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先要“赏析”,并要指出句子的作用,分两步来作答,大多数考生只答了作用,未分析句子。

5、6题存在问题:

1.学生答题随意性较大,天马行空,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

2.学生审题不清,漏答、错答的现象比比皆是。

改进措施:

1.树立文本意识,规范答题思维与方法的训练。

2.加强学生阅读素养,进一步强化对文章篇章结构以及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闻阅读《梦碎雅典》

主要考查对新闻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理解新闻背景的作用、新闻结尾句子的作用、结合奥运精神与人物谈主观认知。

7、8、9题存在问题:

1.8题主要考查新闻背景的作用,考生不能准确把握考点;

2.9题要结合奥运精神主观作答,审题不清;

3.不能联系文本,仅答知识点,知识与文本脱节;

4.

四、文言文阅读情况:

10.考查文言断句,名前名后断,虚词断,同类型句子并列断。

11.文学常识识记。

12.文本内容概括与分析。

13.文言文翻译

1、基本情况:本题满分十分,人均得分4.38分。

2、存在问题:实词积累不够,比如“饬”“迄”“黜”“攘”,学生基本没有翻译出来;未能做到逐字落实,导致整个句意发生了变化;脱离文本,断章取义。没有看原文,直接翻译,导致分辨不出句子中的人名字;读题不准,没有按要求翻译划线句子。

3、建议:加强实词虚词的识记,积累文言字词;落实句子的翻译,日常训练要做到逐字翻译;多做人物传记类的习题练习。

15.存在的问题1.学生不明白什么是表达方式,有空没填写的,有写错的,有理解为修辞手法的。2.理解不了诗句的意思,情感分析偏差太大。

16.存在的问题:

1.第一句学生识记不准确,将前后两句写颠倒。

2.第二句没有一个学生填写准确。

3.第三句学生填写较准确,但有少数学生写出,“击”“遏”出现错误多。

17、成语运用,注重考查课本与特定情景词语运用。

18.病句修改,加强八种病句类型句子修改练习。

19.表达技巧的运用。

20.存在的问题:

1.第一句依据理解上下文填写意思,学生错误较多。

2.第二句第三句依据上文仿写句子,学生正确率较高。

21.存在的问题:

1.不审题,没有选诗人的名字就写答案。

2.对诗人不了解,学生写不出亭名和对联,大有人在。

3.有学生写出来,但是不符合对联的特点。

22.作文情况

好的方面:

1.审题比较正确,能突出题目要求。

2.一般能按记叙文写,体现了记叙文的文体特征。

3.语句通顺。错别字较少。

失误方面:

1.有改动标题现象。只有四个人。

2.记叙中,故事没有高潮。

3.中心不够明确,或者主题不够深刻,没有升华主题。

4.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如将逗号、句号写在行首。

分析试卷错题原因怎么写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析试卷错题原因怎么写范本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析试卷错题原因怎么写1

一、一般论述性文章阅读

考查内容“散文的诗性智慧”

本次论述类文本阅读是关于语言文化方面的学科的文章。这类文章所涉及面广,多热点,选用这类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理解词语能力、筛选信息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

考查分为两个能力层级: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做好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这三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品读原文,整体感知。阅读全文把握整体内容,迅速抓住文中重要信息,用铅笔标记重要信息(关键词句)。重要的信息(关键词句)主要指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过渡句、感情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句以及多重否定句、设问句等。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揭示中心思想、表达作者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对一些诸如“也许、可能、大概、如果(一旦)、部分(全部)、过去(将来)、目前、除了……之外、唯一”等词语,在整体阅读中不失时机地标记它们,抓住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2.凭借文中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概括全文。

通过第一遍阅读,对原文有了初步的印象,产生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时要趁热打铁,及时概括一下原文用了哪些具体材料,这些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证明出来的。在实际操作中,多数考生是很难在读完第一遍之后迅速概括出以上要点,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因此,要树立读不懂原文不做题的思想,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争取在第二遍乃至第三遍的阅读中实现控制原文的目标,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草率从事。

3.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一般论述类文章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附近,及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因此,落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准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4.缩小范围,仔细取舍,做出答案。

一般论述类文章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准确找到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尽快确定答案范围。作答范围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作答质量的高低。实践证明,正确的作答范围一旦确定,一般都能比较正确地做出答案;作答范围确定不当,失分也就理所当然。确定好作答范围之后,要找出该范围中最能体现答案的骨干词句或核心信息,对照题干要求,仔细取舍,直至找出准确的答案。

5.不要急于选择答案。要先找出模糊答案,再拿每个答案与题干核对,对照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条件与结果、方法与目的、成就与问题、可能性与现实性。依据题目要求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排除错误选项,选取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排除法在一般论述类文章试题的解答中很有效。

(1)答题要领:

①遵循语境原则辨析词语理解语句。

②弄清代词的指代意义(近指:这、这些;远指:那、那个;不定指:某、某些)。

③确定文段的中心句(主旨句、首括句、过渡句、修辞句、语篇指示语句和情态语句)。④筛选整合信息,注意基本概念和新知识的解释、阐述。

(2)答题步骤: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读书》,通过对丹阳一家的遭遇和丹阳坚定读书的信念,揭示了希望以教育改变社会的主题。

本篇小说阅读重点在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句子赏析、小说结尾安排的作用上。

失分原因:第5题: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先要“赏析”,并要指出句子的作用,分两步来作答,大多数考生只答了作用,未分析句子。

5、6题存在问题:

1.学生答题随意性较大,天马行空,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

2.学生审题不清,漏答、错答的现象比比皆是。

改进措施:

1.树立文本意识,规范答题思维与方法的训练。

2.加强学生阅读素养,进一步强化对文章篇章结构以及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闻阅读《梦碎雅典》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