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环境科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环境科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1

一、填空题

1.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数量超过()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出现环境污染。

2.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和()的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混合物。

3.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光化学氧化,另一种是()氧化。

4.大气污染中,根据污染物的生成过程及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将污染物分为()和()。

5.大气污染中,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污染源特点可分为()污染源和()污染源。

6.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的降水。

7.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由()和()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8.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降解。

9.噪声和微波对环境的影响,同属()污染。

10.所谓生物多佯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植物、动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11.“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主要地概括了()的概念。

12.中国环保三大政策是指:预防为主、()、强化管理。

13.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环境质量评价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工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

14.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

15.对林地土壤进行土壤污染评价时,应选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级标准。

16.1996年我国颁布了《》(GB3096—1996)用以代替1982年颁布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7.生物监测结果之所以具有可比性,是由于生命具有()。

18.某一污染物质如SO2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区域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综合指数或分指数。

19.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因素的作用下,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有时间和()变化特征。

20.作水环境影响评价须先同主管的环保部门确定河段或水域的功能和环境()值。

21.人类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和经济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属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是()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C.大面积砍伐森林D.噪声

2.在大气的可变组分中不包括()

A.C02 B.H20 C.N2 D.SO2

3.降尘离子一般直径为()

A.大于10um B.小于10um C.等于10um D.不大于10um

4.属于大气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是()

A.燃料燃烧B.森林火灾C.交通运输D.农业排放

5.不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是()

A.大气逆温B.无风C.晴天D.阴天

6.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使海水平面()

A.上升B.下降C.不变D.变化无常

7.如果大气中无氧气存在,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

A.N2 B.CH4 C.H2S D.O3

8.生物法处理废水将除去部分可生化分解的()

A.无机物B.有机物C.重金属D.N、P

9.含氰电镀废水含有大量的()

A.汞B.Pb C.CN—D.NO3—

10.森林生态系统检测的地形特征指标主要有()

A.地貌B.坡向C.土壤类型D.坡度E.海拔高度

11.森林旅游中,游客影响植被的主要因素包括

A.采集B.燃烧C.污染D.践踏E.砍伐

12.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及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称为()。

A.大气污染B.大气破坏C.大气沉降D.酸雨

13.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称为()。

A.土壤酸化B.土壤退化C.土壤污染D.土壤盐渍化

14.土壤净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

A.物理和物理化学净化作用B.化学和生物净化作用C.物理和化学净化作用D.A和B

三、名词解释

四、间答题

1.简述环境建设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2.举例说明我国环境标准体系。

3.简述生物监测的理论依据。

4.简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评价因子的依据。

5.简述林业自然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评价视角。

6.土地资源评价的评价因素主要有哪?

7.试述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地理因素。试述目前生产实践中采用的控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技术以及综合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措施。

8.概述我国颁布实施的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9.试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什么叫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有何危害?指出天然富营养化与人为富营养化的异同点。

10.什么叫赤潮?发生赤潮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简述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主要机制。

11.试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基本对策。

12.简述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步骤。

什么叫土壤污染?可用哪些指标衡量土壤是否遭受污染?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有哪些?

13.列举污染土壤的主要物质及其主要来源?

14.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是什么?确定土壤环境容量的基本程序如何?土壤环境容量有什么用途?

15.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何特点?如何消除土壤重金属的危害?

16.试述重金属元素和化学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主要机理。

17.土壤为什么会发生酸化?土壤酸化有何危害?怎样修复酸化危害的土壤性质?

18.哪些元素可能经由大气迁移沉降而引起土壤污染?

19.为什么说施用化肥也是产生土壤污染的方式之一?怎样正确处理施肥与土壤环境保护的关系?

20.试述土壤污染的防治原则及对策、措施。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2.氮氧化合物3.催化4.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5.固定式;移动式6.5.6 7.氮;磷(或N、P)8.光化学9.物理10;微生物11.可持续发展12.谁污染谁治理

二、单项远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 2.C 3.A 4.B 5.D 6.A 7.D 8.B 9.C 10.A 11.B 12.C 13.D 14.B 15.B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1分)环境中化学元冕及物质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2分)

2.环境容量: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l分)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2分)

3.海洋污染: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海洋的原来状态,(1分)使人类和生物在海洋中各种活动受到不利的影响。(2分)

4.遗传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种方式,(1分)主要是对遗传种质资源进行收集的保存,(1分)包括对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的收集和保存(0.5分)以及家养动物品种的收集与保存。(0.5分)

5.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2分)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1分)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区域开发;环境风险评价;环境规划;环境问题;资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简述目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答: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指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后又发展成为对全球造成危害或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2分)

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有:①森林锐减②土地退化③沙漠化④水上流失⑤人口问题⑤城市化问题⑦淡水资源短缺⑧植被硷坏⑨物种灭绝⑩海洋污染11危险废弃物转移12全球变暖13臭氧层破坏14酸沉降等。(每点0.5分,答对6点即可得3分)

2.简述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答:①颗粒污染物(或飘尘、降尘、TSP即总悬浮颗粒物);

②硫氧化物(或SO3、硫酸、或硫酸盐);

③氮氧化物(或NOx,或N2Ox);

④碳氧化物(或CO、CO2);

⑤卤素及化合物(或Cl2、HC12、HF、氯代烃、氟氯烃);

⑥碳氢化合物(或甲烷等)。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对5点即可得满5分)

3.什么叫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哪些指标来衡量?

答:①动植物残体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易分解有机物为水中耗氧有机物。(1分)

②实际工作中采用含量指指标:BOD(生物化学耗氧量)、(1分)COD(化学需氧量)、(1分)TOC(总有机碳量)(1分)以及TOD(总需氧量)。(1分)

4.农药污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杀死号害虫天敌、传粉昆虫、益鸟等;(2分)

②害虫会在长期使用农药后增加抗药性,增加防治成本;(1分)

③土壤中农药积累对人体键康有影响;(1分)

④随着农药生产、运输,废弃农药会大量进人生态系统。(1分)。

5.试述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置方式。

答:目前陆地上进行处置是唯一途径,因可能污染而不允许在海洋进行处置,大气、外层空间目前尚未考虑(2分)。土地填埋分为卫生填埋处置生活垃圾(1分)和安全填埋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废弃物(2分)。

6.简述生态农场在能源利用上的作用。

答:生态农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1分)建立的新型(1分)农业生产模式。(1分)它可以因地制宜利用不同技术,提高太阳能转化率(1分)、生物能利用率和废弃物再循环率。(1分)

7.试述生物技术(森林、草地)在防治噪声污染中的作用。

答:①噪声被叶反射呈不同方向试缀声波;(1分)

②引起树叶微振消耗噪声能;(1分)。

③尤其能优先吸收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高频噪声和低频噪声;(1.5分)

④不同绿地类型减噪声功能不同。(1.5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答:①控制人口,减少能源消耗(2分);②太阳能是重要的能源(2分);③多渠道解决能源供求的平衡(2分);④充分利用能源并减少浪费(2分)。

很多人不知道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环境科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环境科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1

一、填空题

1.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数量超过()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出现环境污染。

2.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和()的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混合物。

3.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光化学氧化,另一种是()氧化。

4.大气污染中,根据污染物的生成过程及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将污染物分为()和()。

5.大气污染中,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污染源特点可分为()污染源和()污染源。

6.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的降水。

7.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由()和()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8.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降解。

9.噪声和微波对环境的影响,同属()污染。

10.所谓生物多佯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植物、动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11.“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主要地概括了()的概念。

12.中国环保三大政策是指:预防为主、()、强化管理。

13.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环境质量评价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工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

14.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

15.对林地土壤进行土壤污染评价时,应选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级标准。

16.1996年我国颁布了《》(GB3096—1996)用以代替1982年颁布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7.生物监测结果之所以具有可比性,是由于生命具有()。

18.某一污染物质如SO2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区域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综合指数或分指数。

19.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因素的作用下,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有时间和()变化特征。

20.作水环境影响评价须先同主管的环保部门确定河段或水域的功能和环境()值。

21.人类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和经济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属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是()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C.大面积砍伐森林D.噪声

2.在大气的可变组分中不包括()

A.C02 B.H20 C.N2 D.SO2

3.降尘离子一般直径为()

A.大于10um B.小于10um C.等于10um D.不大于10um

4.属于大气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是()

A.燃料燃烧B.森林火灾C.交通运输D.农业排放

5.不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是()

A.大气逆温B.无风C.晴天D.阴天

6.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使海水平面()

A.上升B.下降C.不变D.变化无常

7.如果大气中无氧气存在,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

A.N2 B.CH4 C.H2S D.O3

8.生物法处理废水将除去部分可生化分解的()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