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素养测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素养测试题1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45分)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5、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6、课程标准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7、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三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9、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教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的观点是:(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攻略,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的表述是:(A)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努力建设开放而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1)(2)(3)(4)B、(3)(4)C、(2)(3)(4)D、(1)(3)(4)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于写字,新课标提出:(A)
(1)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2)1~2年级要多人少些(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4)初步感受汉字的体型美
A、(1)(2)(3)(4)B、(3)(4)C、(2)(3)(4)D、(1)(3)(4)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1)朗读(2)分角色读(3)表演读(4)默读
A、(1)(2)(3)(4)B、(1)(4)C、(2)(3)D(、3)(4)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1)合作精神(2)创新意识(3)参与程度(4)探究精神
A、(1)(2)(3)B、(3)(4)C、(2)(4)D、(1)(2)(3)(4)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1)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2)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
(3)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4)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A、(1)B、(1)(3)C、(1)(3)(4)D、(1)(2)(3)(4)
二、语文学科基础知识(30分)
(一)填空(11分)
1.填上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3分)
①脉脉()②吮()吸③咀()嚼
④称()职⑤负荷()⑥乘()车
2.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a.(),不亦乐乎?
b.身无彩凤双飞翼,()
3.《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现对朋友真挚感情的诗句是()。(2分)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2分)
(二)选择(5分)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
A、⑤③②⑥①④B、②⑥①④③⑤C、⑥②③⑤①④D、⑤③④①⑥②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的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3.下列成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1)利令智昏(2)犬马之劳(3)息事宁人(4)度德量力
(5)洗耳恭听(6)步步为营(7)富国强兵(8)闻过则喜
(9)天网恢恢(10)泽被后世(11)天理昭彰(12)完璧归赵
(13)图穷匕现(14)负荆请罪(15)青出于蓝(16)众口铄金
A.(1)(8)(7)(9)B.(11)(3)(7)(4)
C.(10)(15)(12)(16)D.(5)(13)(6)(14)
4.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球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5.“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三)仿照下面的句式和运用的修辞手法,以"成功"开头,写一段文字。(2分)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成功。
(四)任意写一个排比句,突出教师的伟大品质。(2分)
(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父爱
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卜,孩子正睡得香甜。一旁,阿久伯凝视着她红嘟嘟的睡脸,良久,两颗泪水静静地滑了下来。
和以往—样,他下班回家。孩子也放学了。晚饭后,孩子照例要求听他讲故事。
“爸爸,讲你的‘拇指’故事嘛!”孩子撒娇地抬起晶亮的眼,极可爱的模样。
他最是不能拒绝这种惹人怜惜的撒娇口吻,尽管他已将这个故事说了不下数十遍,但孩子爱听嘛,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证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
“那是小琪琪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一天晚上,小偷进入我们的家……爸爸为了保护妈妈,和小偷打起来……小偷走了,但是爸爸右手的大拇指被小偷拿着的小刀削去一片肉。”他随着孩子的目光也瞧了瞧右手大拇指。
“痛不痛痛?”孩子照例问,关切地。
“不痛不痛,爸爸保护妈妈和小琪琪是应该的。”
孩子得到她心中满意的回答,再次高兴地笑了。
但是,只有他心里明白,他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爸爸。那拇指伤痕,只是他—个爱心的表露罢了,那算不了什么的。他结婚得很迟,而可怜的小琪琪,一生下来就成了没妈的孩子。两年前的一个夜晚:就是孩子刚满六岁的那晚她发高烧,口里吐着白沫。他本该在她嘴里放只汤匙防她啮咬,但又怕伤了她稚搬的舌头,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那夜过后,小琪琪的烧退了,但也咬掉了他指端的肉块。
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唾得香甜。
他擦干了泪水,嘴角隐约地浮起了笑意。
偶然,睡梦中的孩子翻了翻身。
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说说这些词语对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起了什么作用。(6分,每小题3分)
(1)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
(2)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2.文章开头说:“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上,孩子正睡得香甜。”临近结尾又说:“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睡得香甜。”这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4分)
三、语文积累(10分)
(一)填空:(第8、9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各0.5分。)
1.“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情节,主人公是(诸葛亮)。
2.我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3.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中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4.“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5.中国第一部新诗集《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
6.老舍的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7.补充歇后语: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外甥打灯笼-——(照旧)
8.补充完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9.写一句鲁迅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四、教学名家及其教学思想(5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
1.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学记》。
2.叶圣陶始终一贯地强调,中国现代教育根本价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养“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现代中国人,是“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
3.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孔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
1.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
2.孟子的《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五、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0分)
(一)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5分)
(二)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菜”字的教学:
师:小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菜”字的?
生1:我喜欢吃榨菜,榨菜的包装袋上有这个字,我就记住了。
生2:我在菜场门口的牌子上看到过这个字。
师:你们能联系生活来认字,很好。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想写一写,记住这个“菜”字。
师:这是个好办法。
生4:“草”字头加“采”就是“菜”,青菜的“菜”。
师:加一加记住这个字,也是好办法。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5:“花”字去掉下面部分,加上“采”,就是“菜”。
生6:“花”字去掉下面的“化”,“彩”字去掉右边的三撇,合起来就是“菜”。
生7:“苗”字去掉下面的“田”,加上“采”就是“菜”。
师:很好,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记住了这个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你认为该教师的教学符合哪些新课程理念?还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5分)
小学语文教学素养测试题2
一、《课程标准》部分
(一)填空题。(10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二)选择题(1——5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2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是:(C)
A、工具性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三)简答题(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和“课外阅读总量”在各学段的要求分别是多少?对于蓓蕾读书工程中要求学生必读及选读的书目你是怎样做的?
答:第一学段: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A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B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A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B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教材教法部分
(一)案例分析(20分)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2、一位教师执教《狼和小羊》一课时,当指导学生朗读到“说着,狼就向小羊扑去”时。一生(举手发言)说:“老师,这句话中的句号该用省略号。”教师不置可否地说:“哦?”学生继续说:“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羊的命运!”教师鼓励地说:“你的发现真有道理!”学生们纷纷举手,又一生说:“对,可以给我们回想的余地。”“对,这个故事还没完”,教师满脸疑问地问:“真的该用省略号吗?”这时,又有一学生站起来,冷静理智地说:“不对,必须用句号!因为这样善良软弱的小羊的命运是只能被狼吃掉,不可能会有其他结果。”针对此情况,谈谈你的观点。
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确实,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生命体。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呵护、鼓励、赞誉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这是不容质疑的。上例中,我们不得不叹服教师高超、娴熟的点拨调控能力。仅仅是不置可否地“哦?”和反诘地“真的该用省略号吗?”这两个短语就把学生的解读有共性引向个性;由误区引向坦途。确实,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曾无数次让学生为小羊找“出路”,试着挽救小羊。细细思考那是和文本内涵想背离的。
(二)论述题(20分)
1、“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大量抄写、默写。”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你在实际教学中是怎样做的?
(1)这种观点是符合《课标》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的。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重点在读准声、韵、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识字达成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就不存在了。
(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重点也在拼读准确上,在口头实践中。
2、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行了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彩如: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泗阳县实验小学(西校区)2014—2015年度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笔试部分
学校: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10分)
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C)
A、教书B、育人C、教书育人D、带好班级
2.教师备课应做好三方面工作,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B)
3.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A.不寒而栗不毛之地B.不醒人事不孝子孙C.惨绝人寰沉鱼落燕
4.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D)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D)
A、生理与安全需要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6.“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7.“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说明这个名句的“不教”的是(B).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
8.下面作家与作品相对应正确的一组是(B)
A.冰心的《朝花夕拾》老舍的《骆驼祥子》高尔基的《童年》
B.鲁迅的《朝花夕拾》吴承恩的《西游记》高尔基的《童年》
C.高尔基的《童年》老舍的《骆驼祥子》鲁迅的《繁星••春水》
9、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10、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二、判断题。(10分)
1.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针对性。(√对)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高年级学生累计识字3000个并会写。(错)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中的“将军”指的是汉朝的将军李广。(对)
4.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错)
5.九寨沟在我国的四川省。(对)
6.詹天佑修筑铁路时,遇到山势高、云层厚,就采取“人”字形线路。(错)
7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对)
8.我国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论语》。(错)
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句诗选自朱熹的《春日》。(对)
10.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洛克。(错)
三、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0分)
1、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谈谈自己的观点。至少三点(3分)
bachelor’s degree学士学位
disadvantage n.不利条件;不便之处
(复数)圆规
grand adj.大的;豪华的;雄伟的
n.上级;长官
civilization n.文明;文化;2、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做法。(7分)
succeed vi.成功
Unit 3
regulation n.规则;规章;法规
greengrocer n.果蔬商
小学语文教学素养测试题3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50分)
一、汉语拼音(10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Yǔwén sùzhìjiào yùpéi xùnào yùn
(语文)(素质)(教育(培训)(奥运)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便宜(pián biàn)校对(xiào jiào)结束(sùshù)
3、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gō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每空0.5分,共2分)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恭)字。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公)字。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攻)字。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功)字。
二、字词句部分(22分)
1、“凸”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T),音节是(tu);共有(5)画。“鼎”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D),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共有(12)画。(3分)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8分)
刚笔自用(愎)叹为观只(止)暗然失色(黯)按步就班(按部就班)
惩前毙后(惩前毖后)谈笑风声(谈笑风生)丰功伟迹(绩)义不容词(义不容辞)
3、在下面的()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6分)
(背)水一战袖(手)旁观孤(掌)难鸣
屈(指)可数(胸)有成竹(腰)缠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