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含解析相关内容,欢迎参阅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4分)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2.(4分)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

3.(4分)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三、标题

4.(4分)如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6题.

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4分)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6.(4分)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四、标题

7.(4分)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

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8.(4分)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

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容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五、标题

如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9~11题.

9.(4分)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10.(4分)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11.(4分)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九、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6分)

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

(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

13.(3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种植棉花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国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材料三: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如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2)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3)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4分)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考点】64: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阅读材料,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市场在美国,零部件(原料)依靠进口,说明主要是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读图可知,产品的价格构成中生产厂只占7.5%,最低,对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没有多大影响.注意审题,问的是“可以选址”的原因.电子产品一般体积小,重量轻,价格贵,所以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是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的主要原因.

【解答】解: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工业选址的要求,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2.(4分)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

【考点】8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

【解答】解:根据电子产品生产及产品特点,对比我国和美国区位条件的差异,该产品的原料和市场在中国以外,而中国劳动力丰富,相对廉价,交通运输并不比美国更方便。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理解即可.

3.(4分)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考点】64: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仔细分析产品的价格构成图,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的电子产品,价格构成中比例高的是经销商和零部件供应商,而生产厂最低,说明高利润在经销和零部件生产(研发)环节.

【解答】解:从经济效益、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出发,我国应加大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培养自主品牌,因此,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最有利的措施应该是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有利措施,理解即可.

三、标题

4.(4分)如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6题.

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经纬度因素即可得出该岛屿的气候类型与植被类型.

【解答】解:由图可知,该岛屿分布于纬度范围0﹣10°之间,为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

故选:A。

【点评】掌握根据经纬度因素记忆植被类型分布即可,属于基础题.

5.(4分)如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6题.

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找出植被恢复的独特条件,而材料中阐述了火山喷发后植被恢复迅速,则跟火山有关.

【解答】解:有材料可知,改岛屿火山喷发后形成了火山灰,火山灰中含有大量矿物质,使土壤非常肥沃,故可使植被恢复迅速。而其他的选项中都不是独特条件,故只有火山灰深厚是独特条件。

故选:C。

【点评】理解火山灰的作用,学会根据材料去理解答题,难度较小.

6.(4分)如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6题.

K岛处于()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含解析相关内容,欢迎参阅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4分)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2.(4分)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

3.(4分)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三、标题

4.(4分)如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6题.

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4分)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6.(4分)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四、标题

7.(4分)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

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8.(4分)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

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容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五、标题

如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9~11题.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