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院消防安全问题整改报告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医院消防安全问题整改报告1

1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

1.1医院基础建设与设施的先天不足

许多医院均存在一定的历史延续,老一些的建筑消防等级不高,电气线路及设施老化,改造起来难度较大,由于医疗资源紧张仍然继续使用。

新的建筑在设计方面均严格按照消防等级审批筹建,一旦出现资金缺口问题,最先降低的是消防设施等级,造成极大的消防隐患。

由于医疗资源紧张消防通道被占用情况严重;为防盗窃消防通道基本全部安装防盗门;为节约资金使用,消防设施与器材常年不更换;消防逃生指示标识与宣传不是被取代,就是放置于不明显的地方;各类设备不断增加,电气线路未按负荷更新。

种种因素也造成医院消防安全的“硬件”先天不足。

1.2偏重消防设施,忽视人员的作用

随着消防法的逐渐深入,各类消防设施有了显著提升,多数医院的消防职能管理由保卫科执行,而绝大多数保卫科人员不精干,缺少专业培训,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医疗卫生人员忙于医疗工作,忽视消防知识的学习,消防安全层级管理混乱,出现初期火灾时混乱与盲目,多数火患丧失了扑灭的最佳时机。

参照消防法规对医院中控室人员上岗培训人数及要求,多数医院不能配齐,多数参与消防工作的人员在职称晋升、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不公平,造成人心浮动,不安于本职工作。

1.3组织管理平行消防管理层及缺失

医院组织结构多数采取以医疗为中心的平行模式,保卫科作为一个执行层级的管理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问题,多数受到抵制与不执行。

消防工作是一项涉及水、电、弱电等专业知识很强的复杂业务,科室自己业务能力有限,相关部门相互推诿或扯皮,使主管院领导忙于相互协调没有更多的精力搭建消防层级的建设。

各部门涉及消防事项“各自为政”,一旦失火,无预案,无措施。

1.4重视明火管理,轻视潜在火灾隐患。

医院对锅炉房、食堂、电焊等都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对医疗用的大型医疗器械散热、高压氧舱的维护、实验室的酒精炉及医疗废弃物的存放等都不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事实证明,往往许多火灾不是由明火引起,潜在火灾隐患整体忽视。

1.5资金投入不足日常火灾监测无法开展

医院宁愿花上百万购买医疗器械,不愿花几万元配套改造相应的线路;宁愿花几十万改造医院环境,不愿花几千元安装线路监测设备。

每年用于消防设施更新与更换的预算基本没有,消防人员的业务培训更是无从谈起。

多数消防中控室无任何灭火工具,甚至连外线电话都未配置。

消防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医院日常防火工作无从开展。

2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隐患的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医院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应成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医院管理者只有不断调整管理思路,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杜绝各类消防违法行为与火灾隐患,成为让人民安心的医疗机构。

2.1严格按照消防法规要求执行

消防法规是医院消防管理的准则,严格按照消防法规的要求使医院消防安全的保障。

首先,医院各级领导要重视消防工作,带头学习消防法规,带头宣传消防法规。

其次,按消防法规要求,配齐相应人员,改造相应消防设施保障人财物A供给。

第三,不随意挪用消防设施和堵塞消防通道,保证各类设施正常使用。

第四,新建基础设施严格按照审批施工,不降低消防等级并保质保量完工,基础设施未取得消防部门验收合格不投入使用。

2.2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层级管理

建立以院长、中层干部、职工为层级的管理体系,实行层级负责制,“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层级管理制度,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遇有维修事宜,各部门协力共同维护。

建立日常巡检制度,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严格落实施工及动用明火的审批权责,制定相应的防火防爆专项制度,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有效杜绝各类火患。

2.3“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建设

按消防法规对人员配置的要求,让有专业技能并事业心强的人员参与消防工作,保证人员数量并持资格证上岗,每天由专人负责巡查,医院全年不少于一次消防设施的第三方权威检测,各类水电专业技术人员齐备,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教育与培训列入日常工作,人员待遇与医院其他工种人员持平。

2.4消防设施与医疗设备更新同步考虑

消防设施与医疗设备都同样有使用寿命,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进行维护与更新,新建设施尽量用新型产品,逐年淘汰旧的设施。

在新购医疗设备的同时,可征求消防管理部门的安装建议,集思广益,避免因配套设施不足引起更大的财产损失。

2.5培训与宣传相结合的群防群策

加强消防知识的宣传与培训,经常开展疏散演练与逃生灭火技巧,使消防知识深入人心。

利用医院的宣传媒介,不断普及相关消防知识。

培养专职与兼职消防安全员,重点部门人员常培训、常考核,以全体职工的综合消防素质提高,带动医院整体防火能力的提升。

3结语

医院的消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

只有不断地按照消防法规的要求持续改进,完善各类人员职责与管理制度,真正的做到领导重视,消防器材设备完整,人员结构合理,消防知识宣传到位,才能做到有效的防火灭火,使医院及患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医院消防安全问题整改报告2

为了使我中心员工了解消防基础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对突发火灾的应变、逃生技能,学会灭火以及有序地进行人员、财物的疏散处理,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

我院于20xx年6月10日下午15时30分,在120急救中心路面旁边空地组织了一次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本次消防演练由执行院长xx担任指挥长,保卫科科长王xx负责消防演练的组织与指挥。

演练工作组分为:疏散组、灭火组、抢救组、通讯组等四个组。

当天下午15:30,安全检查小组成员发出火警报警信号。

各演练工作组在听到指令后,迅速到位,参加演练的安保员和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于病房、楼梯间及安全出口处,通过口令加手势,指挥员工从指定路线进行有秩序地疏散;把现场所有人员,快捷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院内停车场)。

消防演练按照预定的方案,有序、紧张地进行。

整体疏散到位后,进行了人员的清点统计。

随后,安全检查小组成员演练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现场灭火。

演练结束后,总指挥xx、分项总指挥王xx、技术负责人罗柱为员工进行了消防安全应急操作与火场逃生技巧讲解,教大家掌握一旦发生火情,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正确地报警、扑救、疏散,如何自救和逃生。

最后,总指挥王xx对此次消防演练做了总评,对于演练结果给了充分的肯定,表扬了员工们听从指挥、行动迅速,要求大家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宣布消防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

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如一些同志在听到报警后不知道做什么,都在等小组长来下达命令后才采取行动,没有做到主动出击。

有得同志还在演练过程中有说有笑,希望在下一次演练中得到改进。

通过这次消防演练活动,参加消防演练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灭火能力有所增强,全体员工对消防安全常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抗火灾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

消防演练过程中,也锻炼了各演练工作小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

医院消防安全问题整改报告3

为落实区卫健委消防安全相关工作部署,中心结合实际,狠抓落实,20xx年,全年尚无大小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我中心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

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细化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层层落实。

制定下发了等文件、方案

召开领导小组会议12次,不定期召开专题部署会,对专项行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的目标、范围、内容、方法、步骤和职责分工等。

二、广泛宣传动员,强化安全意识

中心在办公会、中干会和职工大会上广泛宣传动员,开展全院消防培训2次,消防演练1次,常规开展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等节假日节前消防安全教育,通过重庆市内外近期各种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教导职工防微杜渐,切记侥幸心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中心员工进一步认识到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提升了对抓好消防安全工作、实现消防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的信心。

三、全面隐患排查,落实整改责任

中心制定了消防“日周月”巡查制度,各科室每天自查,办公室每周巡查,领导小组每月全面排查,重点抽查,梳理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台账,汇总到综合办公室。

中心领导小组,对全院进行了拉网式全面排查12次,并形成问题整改台账。

11月底,全面更换了消防栓上的封条,集中调整了灭火器气压,保证每一个灭火器指针都在绿色区域。

全年做到了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消防门常闭,有疏散标示和器材,消防设备齐全有效。

医院消防安全问题整改报告4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院消防安全问题整改报告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医院消防安全问题整改报告1

1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

1.1医院基础建设与设施的先天不足

许多医院均存在一定的历史延续,老一些的建筑消防等级不高,电气线路及设施老化,改造起来难度较大,由于医疗资源紧张仍然继续使用。

新的建筑在设计方面均严格按照消防等级审批筹建,一旦出现资金缺口问题,最先降低的是消防设施等级,造成极大的消防隐患。

由于医疗资源紧张消防通道被占用情况严重;为防盗窃消防通道基本全部安装防盗门;为节约资金使用,消防设施与器材常年不更换;消防逃生指示标识与宣传不是被取代,就是放置于不明显的地方;各类设备不断增加,电气线路未按负荷更新。

种种因素也造成医院消防安全的“硬件”先天不足。

1.2偏重消防设施,忽视人员的作用

随着消防法的逐渐深入,各类消防设施有了显著提升,多数医院的消防职能管理由保卫科执行,而绝大多数保卫科人员不精干,缺少专业培训,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医疗卫生人员忙于医疗工作,忽视消防知识的学习,消防安全层级管理混乱,出现初期火灾时混乱与盲目,多数火患丧失了扑灭的最佳时机。

参照消防法规对医院中控室人员上岗培训人数及要求,多数医院不能配齐,多数参与消防工作的人员在职称晋升、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不公平,造成人心浮动,不安于本职工作。

1.3组织管理平行消防管理层及缺失

医院组织结构多数采取以医疗为中心的平行模式,保卫科作为一个执行层级的管理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问题,多数受到抵制与不执行。

消防工作是一项涉及水、电、弱电等专业知识很强的复杂业务,科室自己业务能力有限,相关部门相互推诿或扯皮,使主管院领导忙于相互协调没有更多的精力搭建消防层级的建设。

各部门涉及消防事项“各自为政”,一旦失火,无预案,无措施。

1.4重视明火管理,轻视潜在火灾隐患。

医院对锅炉房、食堂、电焊等都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对医疗用的大型医疗器械散热、高压氧舱的维护、实验室的酒精炉及医疗废弃物的存放等都不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事实证明,往往许多火灾不是由明火引起,潜在火灾隐患整体忽视。

1.5资金投入不足日常火灾监测无法开展

医院宁愿花上百万购买医疗器械,不愿花几万元配套改造相应的线路;宁愿花几十万改造医院环境,不愿花几千元安装线路监测设备。

每年用于消防设施更新与更换的预算基本没有,消防人员的业务培训更是无从谈起。

多数消防中控室无任何灭火工具,甚至连外线电话都未配置。

消防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医院日常防火工作无从开展。

2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隐患的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医院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应成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医院管理者只有不断调整管理思路,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杜绝各类消防违法行为与火灾隐患,成为让人民安心的医疗机构。

2.1严格按照消防法规要求执行

消防法规是医院消防管理的准则,严格按照消防法规的要求使医院消防安全的保障。

首先,医院各级领导要重视消防工作,带头学习消防法规,带头宣传消防法规。

其次,按消防法规要求,配齐相应人员,改造相应消防设施保障人财物A供给。

第三,不随意挪用消防设施和堵塞消防通道,保证各类设施正常使用。

第四,新建基础设施严格按照审批施工,不降低消防等级并保质保量完工,基础设施未取得消防部门验收合格不投入使用。

2.2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层级管理

建立以院长、中层干部、职工为层级的管理体系,实行层级负责制,“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层级管理制度,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遇有维修事宜,各部门协力共同维护。

建立日常巡检制度,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严格落实施工及动用明火的审批权责,制定相应的防火防爆专项制度,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有效杜绝各类火患。

2.3“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建设

按消防法规对人员配置的要求,让有专业技能并事业心强的人员参与消防工作,保证人员数量并持资格证上岗,每天由专人负责巡查,医院全年不少于一次消防设施的第三方权威检测,各类水电专业技术人员齐备,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教育与培训列入日常工作,人员待遇与医院其他工种人员持平。

2.4消防设施与医疗设备更新同步考虑

消防设施与医疗设备都同样有使用寿命,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进行维护与更新,新建设施尽量用新型产品,逐年淘汰旧的设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