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1
放眼世界,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雅安地震已经成为一场生命的劫难,但现在的救援行动都将化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告慰死者,可以提醒后人。
4月20日早晨,xx雅安7.0级地震突如其来,宁静的小城在重创之下一片狼藉。尘土满面的孩子,低垂着脑袋被抱出废墟,模糊的图像却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军队武警公安民政医疗等各个部门迅速行动,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中。与此同时,个人、企业、民间组织也开始自发地捐款捐物,爱心正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和死神进行赛跑。经历了五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磨炼,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去应对自然灾害。这让我们在悲伤中感到些许欣慰。
尽管科技日渐发达,地震仍然不可预知。面对天灾,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坚强挺立,也应该不断进步。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后,防震减灾法获得通过,已经于20_年5月实施,应急救灾被纳入了法治轨道。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公民精神随之成长,很多人自发地为灾区的规划出谋划策,对应该用于重建的财物进行舆论监督。巨大的社会进步有目共睹,我们相信这些会在雅安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得到体现。
放眼世界,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两年前,汶川大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破坏力,使得桥梁断裂、楼宇坍塌,可是中国人没有被击倒。三岁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向救援者敬礼,年轻的警察妈妈敞开怀抱为失去母亲的婴儿哺乳,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这些细节。更忘不了举国默哀的三分钟结束后,天安门广场上那经久不息的加油声,那一刻13亿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在齐心协力的救援中,人与人的隔膜打开了,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新的认识,整个社会焕发出更强大的活力。可以说,灾难之后的记忆强化了国民的忧患意识,提高了社会的应急能力,所以今天我们能以最高的效率进行震后救援。
在灾难面前,坚持以人为本,中国曾经创造了救援的奇迹。我们也期冀另一种奇迹能在将来出现,那就是大灾化为小难或者是有灾无难。这需要全体民众继续弘扬"汶川精神",强化忧患意识。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2
众所周知,科普知识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积极推行科技节的实践活动,我们班的每个同学在10月24日都参加了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地震,作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就无法控制。这是我们对地震的最初看法。然而,在今天,我们参加了唐凤老师的科普知识讲座之后,我们对地震有了新的认识。
唐凤老师首先解释了地震的另一个名称,即地动或地振动。我们可能都熟悉成语“地动山摇”,这个成语正是来自于地震。近年来,地球特别不稳定,每年约发生550万次地震。这个数字是多么庞大啊!起初,我们都觉得难以置信,但是唐凤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地震的等级。三级以下的地震是没有震感的,只有仪器才能检测出来。这样一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唐凤老师严肃地讲到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这些都是破坏性极大的地震。说到玉树地震,唐凤老师顺带提到了地震还会带来一系列灾难,如泥石流、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等等。这真是太可怕了。
然而,地震是有前兆的。例如,泉水会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等。不过,我们所在的温州并不在地震带上,所以不用担心。
但是,如果地震真的来临,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呢?唐凤老师告诉我们只要记住四句话:
大地震时不要慌张,
人多的话先找到躲藏处,
远离危险区域,
被埋下来时要节约体力。
很快,讲座就结束了。这次有趣又精彩的讲座向我们阐述了地震的基本知识。这次科普教育讲座真是太好了。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3
“叮铃铃”上课了,老师轻盈地走进教室,扫视了一眼所有的同学,然后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行一次全校性地震演练。”说完,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端正的大字——地震逃生演练,并接着说:“再过一会儿,警报就会响起。”听到老师的话,同学们既紧张又兴奋,但大家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没有走动或者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
“呜呜呜”,警报声响起,演练开始了!有些同学听到警报后,迅速躲到桌子底下,并用手保护着自己的头部。他们不想让自己聪明的小脑袋受到任何伤害,而且还想利用坚硬的木质桌子保护整个身体。
那其他同学呢?你一定很想知道吧?别着急,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其他同学听到警报后,并不慌张,而是迅速跑到教室外面,按照秩序下楼。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地跑到了广阔的操场上。这个方法真是太好了!如果地震比较严重,教学楼可能会倒塌,里面的同学就会被压在下面,而在操场上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跑到操场的同学们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已经成功逃离了“危险区”。
在操场上,同学们有条不紊地排列成行,并等待着进一步的指示。这时,老师走到他们中间,鼓励他们保持冷静,并告诉他们地震演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接下来,老师和其他教职员工组织了一些逃生示范和讲解。他们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安全地进入建筑物的开放区域,如何避免使用电梯,并告诉他们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演练结束后,同学们被要求回到教室,继续上课。他们都感到非常庆幸能够参与这次地震演练,因为这让他们知道了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在地震中的安全。
通过这次演练,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地震逃生的技巧,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明白了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而逃生训练是预防灾害的重要环节。
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地震演练的重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伤亡。在未来,学校还将继续组织各种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通过这次地震演练,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还深刻体会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他们明白了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懂得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这次演练不仅是对学生们的教育,也是为了让他们在面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总之,这次全校性的地震演练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地震的威胁以及逃生的重要性。学校和家长们也应该继续加强对地震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确保学生们在面临地震时能够正确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4
玉树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那悲惨的一幕幕又一次让我们刻骨铭心地认识到了地震的危害。为了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从小就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学习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方法,5月14日下午3:30,我们机关幼儿园蓝蓓蕾开展了“防震生命安全大演习”系列活动,从而提高幼儿紧急避震、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为了将演习活动做实做细,我们园制定了详细的预案,演习活动分成两部分。首先,在演习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地震知识课及避震教育,让幼儿熟悉、学习并练习应急避震和安全疏散的方法。
第二部分是地震来后的演练。下午3:30分随着第一次警报响起,防震疏散演练拉开了序幕。首先,各班老师再一次向幼儿说明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在“地震警报”信号过后,各班级老师立即告知幼儿“地震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紧急避震,迅速躲到相对安全的位置。有的孩子躲到了墙角里,有的孩子躲到衣橱旁边,有的躲在卫生间的墙角,有的躲在柜子旁边……等到情况稳定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双手抱头,迅速而有序地从活动室奔向我们园的紧急集合场地。
到达集中地后,小朋友们都自觉地蹲下,双手抱头保护自己的头部,以防被砸。全园师生安全撤离到了操场空旷的地带,各班清点人数向园长报告,实到30人,幼儿和老师安全撤离。
演练结束后,梁园长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肯定了整个演练过程做到急而不乱,稳定有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他提醒幼儿今天是演习,如果真的地震了也要像今天这样不慌不乱,积极自救。
通过此次防震演习,幼儿园全体师生及时地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了初步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这次演习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还为他们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使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冷静应对,有效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演习活动也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安全措施和演习计划,增强了家庭的防震意识和应对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幼儿园防震教育,定期进行演习活动,提高幼儿的应急避震和自救自护能力,确保他们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能够保持冷静、迅速行动,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我们也将加大地震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共同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5
5月12日,对于中国,对于xx,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日子。山河在咆哮,大地在颤抖,中国在哀悼。汶川、青川、北川、绵竹......曾经是多么美丽的城市,在一声巨响后,那里的建筑瞬间倒塌,无数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掩埋,到处都是令人痛心的景象。
当我们得知这个消息时,中华儿女的心都悬了起来,都希望这只是一场梦,不是真的。然而现实不允许我们这样想,因为那是真实的。
5.12地震牵动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每一天,我们都会哭泣。在这些眼泪中,不仅有悲伤,还有感动。
有一位老师,在房屋倒塌的一瞬间,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四位尚未逃生的女同学。后来,营救人员将四位女生从废墟中救出,而那位老师却永远离开了这美丽的人间,去了天堂。
自从5.12地震发生后,各界人士纷纷行动起来。总之,有能力的人出力,有财力的人出钱,有话语权的人说话,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让人热泪盈眶。
面对废墟和荒凉,中国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携手帮助。xx,请别哭泣,你放心,你并不孤军奋战,因为我们13亿人与你同在,你不会感到孤独,我们中华儿女是坚不可摧的。xx,请要坚强,房屋可以重建,但是如果我们的意志倒塌了,我们就无法战胜这次困难,所以,请你坚强。
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当灾难降临时,我们紧密团结,让我们高声呼喊:“中国加油,xx加油!”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6
一切都来得是那样突然,始料未几的灾难就从天而降。地震——这个自然的魔头,让生活在平静中的老百姓感到由衷的恐慌。面对它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害,人们束手无策。生命的重量此时轻薄的就如一粒微尘。
还有什么比死亡更为沉重的事情吗?还有什么比地震带给人的震撼更大的吗?没有!成千上万个鲜活的生命在一刹那间就被埋葬消失,来不及喊叫,来不及控诉。他们的家园,曾经寄托了他们梦想的一切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学校在地震中垮塌,学子被埋在了废墟。我的心在滴血,刀绞般的疼痛,揉碎了,化成一瓣瓣伤残的花儿,在白昼和黑夜无休止地黯然开放。
无心去做任何事情。来自灾区的报道让我的心一次比一次地沉重。死亡数字的增加,灾区受难同胞的哭声牵动着我的心。地震刚来临时的感觉又像过电影似的历历在目。那是怎样的恐慌和畏惧呀!心跟着地的震动而震动,思维一瞬间停止了工作,大脑处于休克状态。在意识到需要跑到空旷地带才可以安全时,地的心脏已暂时停止了呼吸。尽管是短短的五六分钟时间,也足以让人们感受到地震来临时的恐惧。接着便是对亲人对朋友的牵挂。一遍遍地拨电话,一遍遍地不通,一次次地心焦。网络电话的短线加深了人们的恐惧心理。亲戚朋友是否安然无恙,已经成了众人第一时间关心的事情。在得知自己的亲人平安时,所有人的心里才有了些许的慰藉。
然而更大的悲情在震撼着我们的心,蜀川地震造成的伤亡事件使全国人民与灾区受难同胞的心脏连在了一起。两万多无辜生命的消失让我们的心如刀剜一般难受。已经有100多个小时了,灾情还没有减退,余震还在不时地摧残着人们的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钟我们的心都跟着钟摆一起摆动。多少的伤痛、多少的期盼、多少的欣喜都使我们的心起伏不定。对于死难者的哀悼,对于生存者的祝福已经成为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手捧一本《圣经》,为那些天国的同胞们祈祷!高举爱心蜡烛,为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同胞们照亮生命的希望!
地震不仅带来了死亡和破坏,也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困境中互相帮助的意识。无数的志愿者涌入灾区,帮助搜救被困人员和提供救援物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同时,全国各地的捐款和物资也源源不断地涌入灾区,给予受灾群众温暖和希望。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平凡的人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展现出了伟大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是平凡的英雄,他们的善举将永远被铭记。
这个地震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但也是一次重生的契机。灾区的人民将团结起来,重建家园,重新开始。他们将不被打倒,勇敢地面对未来。
我们要记住这次地震带给我们的教训,要加强地震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在这个时刻,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无论在哪个角落,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共同面对着挑战,也共同迎接着希望。
愿逝去的生命安息,愿受灾群众早日重建家园。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奋斗!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7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面对这样的灾难,我们应该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便能够正确地避震和自救、互救。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点。通常情况下,倒塌后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是较为安全的地方。特别是在楼房内,我们可以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或者选择墙角或桌子等坚固的家具来避震。如果没有桌子等可以躲藏的地方,我们应该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这样会增加伤亡的风险。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_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他建议在地震发生时,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双臂交叉,一手握住另一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巴,用鼻子呼吸。
在户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地点,保护好头部,并迅速跑到空旷的场地上蹲下。当地面剧烈摇晃、站立不稳时,我们都会有扶靠、抓住物品的冲动。然而,门柱、墙壁等看似结实的物品实际上是危险的,我们一定要远离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地方。在繁华街区和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品掉落砸伤人,因此我们要用手或手提包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此外,我们在室外时也应尽量远离高压线、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果遇到燃气、毒气泄漏或火灾,我们应该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人员较多的地方,如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我们应该按照商店员工和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地方。即使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立刻亮起,所以我们要保持镇静并采取行动。
在地震或火灾发生时,切勿使用电梯。如果不幸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我们应该按下操作盘上所有楼层的按钮,一旦电梯停下来,迅速离开电梯并确保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和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配备了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如果被困在电梯中,我们应该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并求助。
我们还要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等危险。在山边、陡峭倾斜的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我们应该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如果感知到地震或听到海啸警报,请注意收听收音机、电视等播放的信息,并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难。
在避难时,我们应该徒步,并尽量携带少量物品。由于地震可能引发火灾,火势可能蔓延,我们需要采取避难措施。原则上,我们应该按照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单位的指示,在负责人和警察的带领下徒步避难,并尽量携带少量物品。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进行避难。对于病人等需要避难的人,邻里之间的合作互助是不可或缺的。从平时起,我们应该与邻居商定避难的方式等事宜。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临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避免新的损失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无法自行脱险,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我们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源,节省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或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我们要积极参与震后救援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得救。在救援工作中,我们应该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后救“人”。我们还应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8
我和表姐在姑妈的带领下,来到了绍兴市科技馆参观了一场名为“防震减灾”的科普展览。这次参观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仪器,并且学到了很多关于防震减灾的知识。
我们首先来到了展厅一,里面陈列着许多新奇的东西。我第一次看到了人造地震仪,通过观看横波和纵波的实验演示,我对地震的产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我们还参加了知识问答游戏,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我们加深了对防震减灾知识的理解。此外,我们还仔细观看了许多图片展览,了解到地震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例如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等。
接着,我们来到了展厅二,这里介绍了地震发生时的许多逃生方法。我们了解到,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躲避到坚固的家具旁边、厨房或厕所等安全的地方,而不要跳楼或靠近阳台和窗户。此外,我们还了解到地震前许多动物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猪停止进食、狗会狂叫、鸭子不下水、鸡会上树、鸽子会惊飞不回巢等。这些反应可以作为我们预测地震的参考。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收获颇丰。现在,我对地震不再感到害怕,因为我知道只要平时掌握一些应对知识,多加演练并积极预防,我们就能够将灾难化小。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和生命的宝贵。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并且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防震减灾意识。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9
一、室内应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出不去,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将炉火扑灭[参见备注1],躲到结实的床、桌下,或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砸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因为跳窗时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不稳,跳楼危险性极大;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易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根据唐山地震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因跳楼或逃跑而伤亡的人数在六种主要伤亡形式(直接伤亡、闷压致死、跳楼或逃跑、躲避地点不当、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正当等)中占第三位。
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就地蹲在课桌、柜台、排椅下或柱子边、内墙角处,注意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注意避开玻璃门窗、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决不可乱跑,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1970年我国通海大地震现场抢救时发现,大部分死亡者都在屋门口附近,表明地震时人们在外逃,来不及到达安全地点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挣扎出来,其它震例也基本如此。
二、室外应急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1
放眼世界,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雅安地震已经成为一场生命的劫难,但现在的救援行动都将化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告慰死者,可以提醒后人。
4月20日早晨,xx雅安7.0级地震突如其来,宁静的小城在重创之下一片狼藉。尘土满面的孩子,低垂着脑袋被抱出废墟,模糊的图像却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军队武警公安民政医疗等各个部门迅速行动,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中。与此同时,个人、企业、民间组织也开始自发地捐款捐物,爱心正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和死神进行赛跑。经历了五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磨炼,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去应对自然灾害。这让我们在悲伤中感到些许欣慰。
尽管科技日渐发达,地震仍然不可预知。面对天灾,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坚强挺立,也应该不断进步。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后,防震减灾法获得通过,已经于20_年5月实施,应急救灾被纳入了法治轨道。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公民精神随之成长,很多人自发地为灾区的规划出谋划策,对应该用于重建的财物进行舆论监督。巨大的社会进步有目共睹,我们相信这些会在雅安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得到体现。
放眼世界,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两年前,汶川大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破坏力,使得桥梁断裂、楼宇坍塌,可是中国人没有被击倒。三岁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向救援者敬礼,年轻的警察妈妈敞开怀抱为失去母亲的婴儿哺乳,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这些细节。更忘不了举国默哀的三分钟结束后,天安门广场上那经久不息的加油声,那一刻13亿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在齐心协力的救援中,人与人的隔膜打开了,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新的认识,整个社会焕发出更强大的活力。可以说,灾难之后的记忆强化了国民的忧患意识,提高了社会的应急能力,所以今天我们能以最高的效率进行震后救援。
在灾难面前,坚持以人为本,中国曾经创造了救援的奇迹。我们也期冀另一种奇迹能在将来出现,那就是大灾化为小难或者是有灾无难。这需要全体民众继续弘扬"汶川精神",强化忧患意识。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2
众所周知,科普知识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积极推行科技节的实践活动,我们班的每个同学在10月24日都参加了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地震,作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就无法控制。这是我们对地震的最初看法。然而,在今天,我们参加了唐凤老师的科普知识讲座之后,我们对地震有了新的认识。
唐凤老师首先解释了地震的另一个名称,即地动或地振动。我们可能都熟悉成语“地动山摇”,这个成语正是来自于地震。近年来,地球特别不稳定,每年约发生550万次地震。这个数字是多么庞大啊!起初,我们都觉得难以置信,但是唐凤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地震的等级。三级以下的地震是没有震感的,只有仪器才能检测出来。这样一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唐凤老师严肃地讲到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这些都是破坏性极大的地震。说到玉树地震,唐凤老师顺带提到了地震还会带来一系列灾难,如泥石流、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等等。这真是太可怕了。
然而,地震是有前兆的。例如,泉水会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等。不过,我们所在的温州并不在地震带上,所以不用担心。
但是,如果地震真的来临,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呢?唐凤老师告诉我们只要记住四句话:
大地震时不要慌张,
人多的话先找到躲藏处,
远离危险区域,
被埋下来时要节约体力。
很快,讲座就结束了。这次有趣又精彩的讲座向我们阐述了地震的基本知识。这次科普教育讲座真是太好了。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3
“叮铃铃”上课了,老师轻盈地走进教室,扫视了一眼所有的同学,然后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行一次全校性地震演练。”说完,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端正的大字——地震逃生演练,并接着说:“再过一会儿,警报就会响起。”听到老师的话,同学们既紧张又兴奋,但大家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没有走动或者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
“呜呜呜”,警报声响起,演练开始了!有些同学听到警报后,迅速躲到桌子底下,并用手保护着自己的头部。他们不想让自己聪明的小脑袋受到任何伤害,而且还想利用坚硬的木质桌子保护整个身体。
那其他同学呢?你一定很想知道吧?别着急,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其他同学听到警报后,并不慌张,而是迅速跑到教室外面,按照秩序下楼。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地跑到了广阔的操场上。这个方法真是太好了!如果地震比较严重,教学楼可能会倒塌,里面的同学就会被压在下面,而在操场上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跑到操场的同学们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已经成功逃离了“危险区”。
在操场上,同学们有条不紊地排列成行,并等待着进一步的指示。这时,老师走到他们中间,鼓励他们保持冷静,并告诉他们地震演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接下来,老师和其他教职员工组织了一些逃生示范和讲解。他们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安全地进入建筑物的开放区域,如何避免使用电梯,并告诉他们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演练结束后,同学们被要求回到教室,继续上课。他们都感到非常庆幸能够参与这次地震演练,因为这让他们知道了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在地震中的安全。
通过这次演练,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地震逃生的技巧,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明白了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而逃生训练是预防灾害的重要环节。
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地震演练的重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伤亡。在未来,学校还将继续组织各种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通过这次地震演练,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还深刻体会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他们明白了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懂得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这次演练不仅是对学生们的教育,也是为了让他们在面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总之,这次全校性的地震演练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地震的威胁以及逃生的重要性。学校和家长们也应该继续加强对地震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确保学生们在面临地震时能够正确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精选4
玉树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那悲惨的一幕幕又一次让我们刻骨铭心地认识到了地震的危害。为了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从小就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学习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方法,5月14日下午3:30,我们机关幼儿园蓝蓓蕾开展了“防震生命安全大演习”系列活动,从而提高幼儿紧急避震、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为了将演习活动做实做细,我们园制定了详细的预案,演习活动分成两部分。首先,在演习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地震知识课及避震教育,让幼儿熟悉、学习并练习应急避震和安全疏散的方法。
第二部分是地震来后的演练。下午3:30分随着第一次警报响起,防震疏散演练拉开了序幕。首先,各班老师再一次向幼儿说明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在“地震警报”信号过后,各班级老师立即告知幼儿“地震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紧急避震,迅速躲到相对安全的位置。有的孩子躲到了墙角里,有的孩子躲到衣橱旁边,有的躲在卫生间的墙角,有的躲在柜子旁边……等到情况稳定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双手抱头,迅速而有序地从活动室奔向我们园的紧急集合场地。
到达集中地后,小朋友们都自觉地蹲下,双手抱头保护自己的头部,以防被砸。全园师生安全撤离到了操场空旷的地带,各班清点人数向园长报告,实到30人,幼儿和老师安全撤离。
演练结束后,梁园长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肯定了整个演练过程做到急而不乱,稳定有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他提醒幼儿今天是演习,如果真的地震了也要像今天这样不慌不乱,积极自救。
通过此次防震演习,幼儿园全体师生及时地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了初步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这次演习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还为他们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使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冷静应对,有效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演习活动也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安全措施和演习计划,增强了家庭的防震意识和应对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幼儿园防震教育,定期进行演习活动,提高幼儿的应急避震和自救自护能力,确保他们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能够保持冷静、迅速行动,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我们也将加大地震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共同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