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心得体会精选12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心得体会精选1
扫黑除恶意义重大,务必高度重视。一些黑恶势力长期霸据一方,为非作恶,广大群众深受其害,一些黑恶势力甚至以腐化党政机关干部为手段,寻求保护伞,谋取暴利。深切体会到黑社会的猖獗狂妄、敛财无度,体会到群众受到欺压时的委曲求全、有苦难言。扫黑除恶就是为了保障我们有清明的政治生态,保证我们有安居乐业的生活,甚至是保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必须自觉置身大局,将扫黑除恶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扫黑除恶迫在眉睫,务必重拳出击。扫黑除恶任重道远,务必一以贯之。黑恶势力都有滋生、成长、壮大的过程,黑恶势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除自身要学习扫黑除恶的相关知识外,还要注重结合案例开展法治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懂得用法治的武器抵制黑恶势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人人都是扫黑除恶的斗士,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根除黑恶势力滋生成长的土壤。
扫黑除恶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足于自身工作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不断增强安全感、幸福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黑恶势力的存在,让不少群众遭受欺压,有的黑恶势力为求“保护伞”腐化党政领导干部,也导致相关管理部门想惩治却怕惩治,最后诉求无果;有的是相关部门管理松懈,不引起重视,只在群众反映是进行管理,这样长久以来,导致黑恶势力不断壮大。扫黑除恶,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都要参与其中。首先是相关部门要要加强管理,更要敢于管理,不能因畏惧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而放弃,继续给黑恶势力滋生的机会。也要大力宣传,让群众了解,呼吁群众参与,发现问题能及时举报。其次是人民群众一定要参与,不能置身事外,这样才能保证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全面开展。
通过开展这次专项行动的方式,必然会给黑恶势力以沉重打击,但不仅仅只在这次专项行动中加强管理、打击力度,应该建立长效机制,在平日里对黑恶势力进行不间断打击,当黑恶势力出现苗头时即被痛击,就不会有坐大的机会,这样对人民群众利益造成的损害也能降至最低。
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心得体会精选2
2019年是扫黑除恶攻坚阶段,落实“三个专项斗争”工作,发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真抓实干,打一场人民满意的扫黑攻坚战。对辖区内涉黑涉恶等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对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采取措施、找准问题、补齐短板、改进工作、压实责任、抓好落实,保持高压震慑态势,始终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责任感、紧迫感,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按照相关制度原则,深入群众开展走访调查,深入村居举报开箱,收集涉黑涉恶线索,加大打击力度。对违纪违法问题,要始终保持“零容忍”,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无论是黑恶势力等违法犯罪的“保护伞”还是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二是严抓队伍建设,筑牢战斗堡垒。各基层党组织要将“三个专项斗争”学习宣传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相结合,扎实开展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分析研判工作,选优配强基层队伍,以“三会一课”“主题+专题”党员日等活动为契机,定期不定期开展教育,为党员、干部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注射强心针,多措并举,打造一支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的干部队伍。
三是强化宣传发动,凝聚人心力量。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广泛召开群众大会,严格落实入户走访,多管齐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宣传,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开放度,让更多干部群众真正了解、关心、参与和支持政府的工作。紧紧把握宣传导向,做到紧贴政府中心工作,紧跟形势变化;密切关注基层动态,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努力使宣传工作找准重点,跟上节拍。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喷写宣传标语,滚动LED屏等,营造扫黑除恶是宣传氛围,以此推动扫黑除恶向纵深发展。
全民参与,扫黑除恶,稳定团结,和谐小康。积极响应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号召,通过深入村居、入户下访,开展谈心谈话,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思想作风、工作绩效、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明确专人负责筛选、整理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积极协调解决。将处理和落实情况及时进行反馈,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心得体会精选3
中央全面启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轮督导工作,实现督导工作对各省(区、市)的全覆盖。扫黑除恶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家乐业,对推动党的各项伟大事业顺利完成,巩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强化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为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我认为应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各级主要主体责任单位应与治安机关部门,建立长期的联动机制。乡村各党委政府积极配合治安部门进行具有组织性和针对性的摸底排查行动。以扫黑除恶工作无局外人的态度,积极落实好各自领域内的责任,杜绝抓而不紧落而不实,保障各自辖区内的黑恶势力绳之以法,为群众营造安稳的生活环境。
二是敢于首当其冲,勇于刨根究底。严查为黑恶势力提供“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只有及时铲除这些“保护伞”才能根本上清除这些黑恶势力,注重收集排查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的线索,建立线索排查举报机制。系统全面串案窝案,冲破“关系网”、打掉“保护伞”。
三是安排部署要到位,乡村应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为切实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召开村两委班子动员会、村民代表等领导小组,形成扫黑除恶整体工作合力,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和谐稳定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本,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和归宿,严厉打击贪污、腐败问题,人民赋予的权利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驾护航。
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心得体会精选4
昨天,陕西省纪委监委公布了贾延成黑社会性质组织6把“保护伞”查处成果,"网红书记"、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祁玉江赫然在列。警方称,贾延成犯罪团伙近年来在延安个别公职人员的包庇纵容下,在收贷过程中使用威胁、恐吓、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软暴力方式,实施了非法拘禁、寻衅滋事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经检察机关批准,贾延成等14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贾案事发之后,官方曾表示,已有多名公职人员涉嫌包庇纵容或滥用职权充当“保护伞”,目前正在接受组织审查。今年5月31日,已退休的祁玉江主动投案。祁玉江曾经两次成为“网红”。一次是在2009年前后,时任志丹县委书记的他被报道称几乎每晚都去捡垃圾,引起媒体关注;另一次是在2010年底,其被指在一次文艺演出时熊抱央视女主持人,还追问对方“我是不是男人”,十分荒.唐。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随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在活动的高压态势下,许多黑恶势力都有所收敛。然而仍然有少部分黑恶势力在某些领导干部的保护下为非作歹,扫黑除恶不仅要查办黑恶势力犯罪,还要追查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和“保护伞”,还要倒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对此,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着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
一是将治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一个重点,纳入执纪监督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二是建立问题线索快速移送反馈机制,对每起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及时深挖其背后的腐败问题,防止就案办案、就事论事。三是要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执纪审查重点,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的“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四是加大督办力度,把打击“保护伞”与侦办涉黑涉恶案件结合起来,做到同步侦办,尤其要抓住涉黑涉恶和腐败长期、深度交织的案件以及脱贫攻坚领域涉黑涉恶腐败案件重点督办。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到工作全局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勇于担当,敢于碰硬,旗帜鲜明支持扫黑除恶工作,为政法机关依法办案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职、深挖彻查“保护伞”排除阻力、提供有力保障。对涉黑涉恶问题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要有坚决的态度,无论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特别是要查清其背后的“保护伞”,坚决依法查办,毫不含糊。
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心得体会精选5
黑社会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巨大毒瘤,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人们无不对它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各地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还社会安宁。
扫黑除恶,意义重大。如今全国都在进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这场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这关系着人民的安居、社会的安定、国家的长久治安。所以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人民群众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保持意见统一,共同努力扫黑除恶。
黑恶势力的存在,让不少群众遭受欺压,有的黑恶势力为求“保护伞”腐化党政领导干部,也导致相关管理部门想惩治却怕惩治,最后诉求无果;有的是相关部门管理松懈,不引起重视,只在群众反映是进行管理,这样长久以来,导致黑恶势力不断壮大。扫黑除恶,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都要参与其中。首先是相关部门要要加强管理,更要敢于管理,不能因畏惧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而放弃,继续给黑恶势力滋生的机会。也要大力宣传,让群众了解,呼吁群众参与,发现问题能及时举报。其次是人民群众一定要参与,不能置身事外,这样才能保证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全面开展。
通过开展这次专项行动的方式,必然会给黑恶势力以沉重打击,但不仅仅只在这次专项行动中加强管理、打击力度,应该建立长效机制,在平日里对黑恶势力进行不间断打击,当黑恶势力出现苗头时即被痛击,就不会有坐大的机会,这样对人民群众利益造成的损害也能降至最低。
各地各部门要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强化“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工程,坚持以政治担当落实政治责任,层层压实责任,依法严惩涉黑涉恶犯罪,广泛动员发动群众参与,坚持边扫、边治、边建,确保扫黑除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心得体会精选6
黑恶势力的存在,让不少群众遭受欺压。扫黑除恶,意义重大。如今全国都在进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这场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这关系着人民的安居、社会的安定、国家的长久治安。所以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人民群众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保持意见统一,共同努力扫黑除恶。
黑恶势力与黑恶性质犯罪牵涉面广,群众反映强烈,背后所牵扯的各方面势力、利益盘根错节,矛盾也非常复杂隐蔽,想要连根拔起、彻底解决一定要干群齐动手,党政一起抓,群策群力。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我们应该切实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首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我们要深入整顿后进党组织,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整顿工作思路,制定整顿方案,细化措施和推进步骤,上下联动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转化升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等八项制度,做好日常“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建工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要求基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
其次,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基层党员干部要利用下村入户、开群众会的机会大力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策,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敢于举报。
总之,基层是扫黑除恶斗争的前沿阵地,基层党员干部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守住阵地,坚决把扫黑除恶斗争引向深入,直至取得扫黑除恶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和建立扫黑除恶斗争的常态化管理制度。
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心得体会精选7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自此,全国范围内的扫黑除恶工作拉开序幕,并快速深入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1至7月,全国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组织51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993个,破获刑事案件3.4万起,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1%。
成绩固然可喜,但离党中央和国务院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的初衷尚有差距,有黑打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具体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这些涉黑人员目无法纪、欺压民众、欺行霸市,不仅严重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也让基层民众处于恐惧中。经过多年打击,这些黑恶势力活动逐渐趋于隐蔽,游走于犯罪与违法之间,一方面寻求“保护伞”、甚至向基层政权渗透,另一方面进入民生、经济发展领域,寻求非法利益最大化。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将会成为危害社会稳定、动摇执政根基的重大隐患。民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以及维护基层执政基础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目标,这是扫黑除恶的最终目标。“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基层民众安全感受到了涉黑人员威胁的情况下,党和政府责无旁贷,必须要对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出重拳、下重手,对黑恶势力进行严厉打击,不仅要打掉面上的团伙和成员,也要打掉背后的“保护伞”,更要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土壤。唯如此,才能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谐,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扫黑除恶是固本之举,是浚流之措,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畅通举报监督渠道,真抓实干揪“李鬼”,运用法治重典“祛魅”,也需要打好持久战,让扫黑除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黑恶势力“人人喊打”,无处遁形。只有形成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的长效机制,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的生存土壤,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