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心得的模版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心得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2.通过这次四川的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3.培养幼儿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4.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知识的电教设备。

2.幻灯片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闻及地震时的录像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

提问:刚才新闻里说了什么?(地震)哪儿发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县)四川省是哪个国家的领土?(我国的领土)地震时,地面怎么样呀?(剧烈震动)

二、放地震的片断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地震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断裂,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三、放地震形成录像,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

师:现在,看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师领读:地震的形成。

观看后提问:地震是什么发生变化形成的?(地壳)

师小结录像内容。

四、地震避难小常识

1.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要求幼儿判断发生地震时,怎样做才是安全的?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幼儿讨论,看幻灯,老师帮助幼儿理解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

2.出示幻灯片,幼儿看图,师逐一讲解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五、爱心教育

师:这次地震给我国四川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害,这是一次很强烈的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还有许多人民无家可归,有些小朋友没有教室上课,你们感觉怎么样?(幼儿讨论)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当时有哪些人帮助了他们?

出示幻灯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通过新、老汶川的对比,使幼儿明白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互相帮助,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反思:

在本节课中,通过视频和图片的观看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经验讨论和演习活动。幼儿能积极地参与,获得了真实的体验。急救箱的小游戏又让幼儿懂得在生活中应提前准备好急救物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心得2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 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 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4. 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活动准备

教学用具:

1. 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 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热身

1. 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2. 听完音乐提问:

a. 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

b. 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

3.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4. 提问: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

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 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 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 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 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五、让幼儿了解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

1. 自由讨论,教师拓展。

a. 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 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c. 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d. 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e. 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

f. 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g. 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 观看图片,演示课件,视频。

3. 教师补充讲解正确的避险、逃生、自救方法。

4. 通过观看汶川、玉树地震后全国支援帮助灾区的图片视频,教育幼儿从小有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5. 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叠祝愿星,祝福灾区小朋友,把祝愿星投在爱心小背篓里。

六、活动结束

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地震来了怎么办?

让小朋友背起自己的逃生小书包在正确的演练一次,地震来了怎么办。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朋友之间要从小培养互帮互助的情感友谊,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

小百科: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心得3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以便在突遇地震等危机情况时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并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大地震的情形,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二、质疑: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么做?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师生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时,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镇静自若的态度。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室内,如果离门窗较远,可以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这是相对较安全的。另外,你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暂避。等过了主震之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2、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室外空旷的地方,那是最幸运的情况。如果你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用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围墙、狭窄巷道等危险区域。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进行救助?

1、如果在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并尽量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如果无法自救,要尽量减少消耗体力,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很难听到废墟下的声音,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的声音后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行拉拽。如有窒息,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三)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要记住最大的危险来自于掉下来的碎片,此时要迅速躲避。

1、在房屋内,要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比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如果是住在单元楼里,可以选择开间较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以减小伤亡。对于住在平房的人来说,地震时可以头顶被子、枕头或戴上安全帽后逃到户外。如果来不及逃到户外,最好在室内找到避震的地方,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用双臂枕住头部,闭上眼睛和嘴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结束后,如果需要疏散,再冷静地离开。

2、地震时,门框可能会因为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发生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地转移到安全地方,不要因为寻找物品和穿衣而浪费时间。如果可能的话,要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火。照明最好使用手电筒,不要使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果已经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尽一切办法试图逃出去。如果没有通道,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喊叫,静听外面的动静。如果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可以敲击铁管或墙壁发出声音,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来维持生命。

(四)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地震结束后应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五)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很短,室内避震更为现实,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可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以称之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由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包括:床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较小的地方。

(六)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避免拥挤,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场所,要就地蹲下或趴在座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物品保护头部。地震过后,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场所,可以选择结实的柜台、低矮的家具或柱子旁边,以及内墙角落等地方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定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要抓紧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后再下车。

(七)户外避震

选择开阔地避震:就地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群。不要随意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过街天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品堆放处。

四、学生交流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五、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

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心得4

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心得的模版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心得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2.通过这次四川的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3.培养幼儿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4.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知识的电教设备。

2.幻灯片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闻及地震时的录像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

提问:刚才新闻里说了什么?(地震)哪儿发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县)四川省是哪个国家的领土?(我国的领土)地震时,地面怎么样呀?(剧烈震动)

二、放地震的片断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地震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断裂,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三、放地震形成录像,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

师:现在,看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师领读:地震的形成。

观看后提问:地震是什么发生变化形成的?(地壳)

师小结录像内容。

四、地震避难小常识

1.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要求幼儿判断发生地震时,怎样做才是安全的?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幼儿讨论,看幻灯,老师帮助幼儿理解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

2.出示幻灯片,幼儿看图,师逐一讲解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五、爱心教育

师:这次地震给我国四川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害,这是一次很强烈的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还有许多人民无家可归,有些小朋友没有教室上课,你们感觉怎么样?(幼儿讨论)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当时有哪些人帮助了他们?

出示幻灯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通过新、老汶川的对比,使幼儿明白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互相帮助,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反思:

在本节课中,通过视频和图片的观看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经验讨论和演习活动。幼儿能积极地参与,获得了真实的体验。急救箱的小游戏又让幼儿懂得在生活中应提前准备好急救物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心得2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 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 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4. 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