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1

为了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安全教育,实现民族团结教育,我们学校领导结合我们小学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为了确保活动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为了宣传教育的效果更好,我们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我们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途径,向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我们在学校围墙外张贴宣传标语,在操场内醒目处张挂宣传横匾。我们还组织出版了《地震基础知识》专题板报,向学生介绍地震知识及防震要领,各班也出一期安全班队墙报。每个班还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交流与讨论。我们还向学生宣传如何预防目前流行的甲型流感的知识,防溺水及防安全事故的知识,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交通安全、安全用电、防火、防水的专业技能,我们邀请了消防大队、交通队、供电局等专家到学校开展了专题讲座。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和技能,对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大有裨益。

我们学校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以首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了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我们重点抓好了“八个一”活动,即上好一堂防灾减灾知识课,组织一次防灾减灾专题讲座,进行一次防灾减灾专题广播,开好一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办好一期防灾减灾宣传栏,观看一次防灾减灾影像片,观看一次防灾减灾图片展,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项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

比如,我们学校开展了演练活动,增强了安全意识。学校在扎实抓好“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还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疏散演练。演练过程中,全校师生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安全有序。在极短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而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次演练推动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不断增强了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另外,我们学校还组织人员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我们认真排查了校园门、窗、栏杆、围栏、教室、活动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好了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今后,我们学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我们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我们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以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阳光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2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天气状况和地表运动,其中之一就是地震。地震对我们美好的家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人们正在安睡之际,xx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的地震,造成了242,769人死亡。这场地震对唐山市附近的宁河县和汉沽区的破坏最为严重,总体房屋破损率达到了60%,全市死亡人数超过24,000人,仅中心城区和塘沽区就有超过4,000人因灾而丧生。

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这是一个让人们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这场地震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也使许多家庭被拆散。多少孩子因此成为孤儿,多少人因此孤独一生。

在地震中,有许多英雄为了拯救他人而牺牲了自己。

在废墟中,龙居小学的女教师向倩一手搂住一个学生,将他们紧紧地抱在自己的身下,就像母亲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尽管她的身体已经断裂成三段,但人们却无法掰开她那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在场参与救援的人们都被向倩老师这种舍己救人、保护学生的英勇行为所感动,纷纷向她鞠躬致敬。

袁文婷,一个普通女孩的名字,在这场灾难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她是谁。她是来自汶川震灾地区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的教师。

当汶川震灾发生时,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学也遭受了严重破坏。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许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用她柔弱的双手抱出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媒体用这样的语言美丽地记录了袁文婷最后的时刻——“青春定格在26岁”。

面对如此巨大的天灾,袁文婷老师能够如此镇定,救护孩子,可媲美那些战场上堵枪眼、炸碉堡的英雄。袁文婷老师完全可以成为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楷模。

灾难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减少它对人们的伤害。

当地震来临时,千万不能惊慌。破坏性地震从人们感觉到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我们千万不要惊慌,而是要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决策。如果住在平房里,我们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在楼房里,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闭煤气,暂时躲避到洗手间等结构较为牢固的地方,或者躲在桌子、床下等具有遮蔽作用的地方,并在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发生强余震。

同学们,让我们手牵手,共同参与防震减灾吧。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园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3

今年月12日是我国第_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为了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宣传日的各项工作,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首先,我们将突出防灾减灾的主题,扎实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将针对身边的灾害风险,采取多种措施,例如排查和治理灾害隐患、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等,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的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的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的转变,从而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

其次,我们将安排和部署各镇(办)开展“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的活动和知识讲座。这些讲座将采用幻灯片讲解的形式,由各镇(办)的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为大家讲解地震、避灾安置场所、自救与互救、安全用电、交通安全等知识。我们还将组织大家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安全生活的小妙招,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事项,普及安全生活和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和基本常识,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风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三,我们将扎实地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我们将注重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地震等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人员疏散和搜救、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应急指挥、社会力量参与等演练活动,进一步规范各类灾害的应对处置程序。我们还鼓励和引导居民群众以家庭为单位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促进辖区居民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最后,我们将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将以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为平台,不断丰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内容,创新宣传活动的形式。我们将进一步面向系统和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的基本技能。我们还将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不断扩大宣传活动的覆盖面,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普及防灾减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宣传教育取得实效。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防灾减灾的认识和意识,增强大家的防灾减灾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减轻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为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贡献一份力量!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4

通过今天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实际演练,我明白了如何防震和如何防火等一些措施,更主要的是懂得了,当地震和火灾发生时如何带领学生安全的逃离。现把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地震来了怎么办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采取行动,不要犹豫。经验告诉我们,找到离我们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并在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最好的应急避震方法。如果我们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我们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会。

在躲避地震时,我们应该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弯腰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同时,我们可以用手护住头部,并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眼睛,尽量避免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在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尽快撤离受损的房屋,因为这些房屋是最危险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家中遇到地震,我们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以防止火灾发生。

以下是一些地震来了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1.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5.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6.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7.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的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8.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9.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二、火灾来了怎么办

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保持沉着冷静,并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万不要慌乱。大多数火灾幸存者都是冷静而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防烟堵火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我们应该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如果我们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我们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我们可以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这些措施可以过滤掉烟雾中的一氧化碳,降低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含量。另外,我们应该低首俯身,贴近地面,设法离开火场,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我们应该设法脱离火灾的险境。底层的居民可以夺门而出。如果楼上的住户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可以裹上浸湿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如果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以顺着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从阳台逐层跳下。

尽快显示求救信号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火灾发生时,呼叫往往不容易被发现,我们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的衣物,并不断摇晃。另外,我们可以打手电或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以吸引周围人的注意。

最后,我们要切记不要因为贪恋钱财而耽误了脱险的时机。

总之,尽管这次培训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我收获了很多。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实际演练,使我对如何应对地震和火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将会把这些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够掌握这些生命安全的技能。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5

通过这次地震演练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一旦失去就没有第二次机会。地震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防震减灾意识。

在这次演练中,我们还学到了一些地震自救的方法。例如,在地震发生时,我们要确保门的畅通,以便及时逃生;在室内,我们可以躲在坚固的桌子等物品下面,保护自己的安全;而在户外场合,我们要特别保护好头部,尽量避开危险地带。面对地震,我们不能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如果我们是在一楼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而中间和前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桌子底下,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而靠墙的同学要靠近墙根,双手护住头部,等待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房间,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这次演练活动大大增强了我们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了我们的逃生、自救和自护意识,使我们具备了更好地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还了解了很多自救知识。我们知道了在操场或室外遭遇地震时,应该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而在室内遭遇地震时,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再有组织地撤离;而在楼上发生地震时,我们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站在窗外和阳台上。此外,这次演练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逃生过程中,不能只顾个人安危,要服从老师的指挥,保持镇定和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的重要性。

另外,我还想到了,学校发生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及时安排好撤离的路线和场地,确保学生能够安全有序地撤离。沉着冷静的指挥和合理得力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

通过这次地震演练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也增强了对地震的应对能力。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积极参与到地震防灾工作中去。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6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在救人的黄金时间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了今天的急救培训。

在急救培训课上,我们首先观看了一些图片和灾难视频,这些照片和视频中的人们表情痛苦,亲朋好友流泪,让我深刻意识到了救助他人的重要性,并且也了解到了急救的必要性。林老师接下来为我们讲解了心肺复苏术的原理以及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他还提出了“安叫叫CAB”的口诀,这个简洁的口诀对我们的记忆和理解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之后,我们来到了假人面前,按照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的同学们争分夺秒,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急救现场;而观看学习的同学们则目不转睛地看着,默默地记下了重要的知识。我相信这样的实践对大家的学习会有很好的帮助,在需要我们施救的时候,我们能够及时行动并拯救生命。

下午的课程主要讲解了四个要点: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这四个要点相互依赖,循序渐进。陈老师通过活生生的例子向我们说明了这四个要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下来,他讲解了每个步骤的原理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同学们分组进行了练习,你来我往,大家都非常认真地练习着。但是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在完成今天的学习之后,我们还进行了一次急救考试。考试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心肺复苏术的考核,然后是包扎的考核。考试虽然严格,但是所有的同学都成功通过了,为今天的培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通过今天的学习培训,我们深刻意识到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掌握了必要的急救技能。当然,我们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永远不会用到这些技能,但是在危难时刻,我们也能够应对自如。这就是今天学习的意义所在。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7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我们需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地震预告。当地震预警系统发布地震警报时,我们要及时听取并相信这些预警信息。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地震发生前的一些预兆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比如,当动物们表现出异常惊飞、逃窜、狂叫等行为时,这可能是地震即将发生的前兆。我们应该注意这些信号,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做好撤离准备工作。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需要迅速找到避震的地方。在房屋倒塌后,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能够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可以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较小的地方,或者选择墙角、不易倒塌的空间。此外,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的空间也可以作为避震的地方。在避震时,我们应该及时使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不要盲目跳楼或使用电梯。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和家园,我们才能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除了个人的防护措施,社会的力量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地震发生后,互相帮助和互相救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互相守望和关心,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受灾情况,同时积极参与救援行动。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减少损失。

总之,地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通过密切关注地震预警、观察地震前的预兆,以及在地震发生后迅速找到避震的地方并进行自我保护,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同时,社会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和互相救助,共同抵御地震灾害的威胁。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8

一、室内应急

当发生破坏性地震时,人们只有短短的12秒钟的时间感受到振动并且建筑物开始受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我们绝对不能惊慌失措。如果你住在平房里,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你住在楼房里无法逃生,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并且扑灭炉火。然后躲到结实的床、桌子下面,或者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比如卫生间或厨房。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止被异物砸伤。此外,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千万不要跳楼,因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不稳,跳楼非常危险。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因为这些地方容易崩塌、垮掉,造成挤压和踩伤。根据唐山地震的调查结果显示,因为跳楼或逃跑而伤亡的人数在六种主要伤亡形式中排名第三。

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以就地蹲在课桌、柜台、排椅下或柱子边、内墙角处。要注意用手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避开玻璃门窗、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绝对不能乱跑,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导致人员伤亡。根据1970年我国通海大地震现场抢救时的发现,大部分死亡者都在屋门口附近,这表明地震时人们在外逃时来不及到达安全地点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挣扎出来。其他地震也基本如此。

二、室外应急

当你在行驶的车上时,要抓住扶手,低下头,以免摔倒或碰伤。可以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耐心等待停车脱险。

如果你正在室外,用合适的物品罩住头部(双手也可以),然后跑到空旷的地方。要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的建筑物,还要避开像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如果你无法躲避在楼群中,可以进入路旁的大楼里,底层不容易塌陷,但有被埋的危险。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郊外,应迅速远离山边、河岸以及高压线和电线杆,以防滑坡、涨水等突发事件。

三、自救常识

如果你被埋在废墟中,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移动身边可动的物体,扩大空间。用砖块、木头等加固支撑可能会倒塌的重物,以防余震。如果你被埋在室内,要用手中、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防止天然气或煤气泄漏或烟尘呛闷窒息。要保存体力,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要相信自己!保持乐观自信!

撤离时,要脱掉上衣,解下带有皮带扣的皮带,以免中途被阻碍物挂住。

四、互救常识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1

为了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安全教育,实现民族团结教育,我们学校领导结合我们小学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为了确保活动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为了宣传教育的效果更好,我们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我们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途径,向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我们在学校围墙外张贴宣传标语,在操场内醒目处张挂宣传横匾。我们还组织出版了《地震基础知识》专题板报,向学生介绍地震知识及防震要领,各班也出一期安全班队墙报。每个班还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交流与讨论。我们还向学生宣传如何预防目前流行的甲型流感的知识,防溺水及防安全事故的知识,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交通安全、安全用电、防火、防水的专业技能,我们邀请了消防大队、交通队、供电局等专家到学校开展了专题讲座。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和技能,对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大有裨益。

我们学校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以首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了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我们重点抓好了“八个一”活动,即上好一堂防灾减灾知识课,组织一次防灾减灾专题讲座,进行一次防灾减灾专题广播,开好一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办好一期防灾减灾宣传栏,观看一次防灾减灾影像片,观看一次防灾减灾图片展,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项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

比如,我们学校开展了演练活动,增强了安全意识。学校在扎实抓好“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还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疏散演练。演练过程中,全校师生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安全有序。在极短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而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次演练推动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不断增强了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另外,我们学校还组织人员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我们认真排查了校园门、窗、栏杆、围栏、教室、活动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好了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今后,我们学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我们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我们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以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阳光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2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天气状况和地表运动,其中之一就是地震。地震对我们美好的家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人们正在安睡之际,xx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的地震,造成了242,769人死亡。这场地震对唐山市附近的宁河县和汉沽区的破坏最为严重,总体房屋破损率达到了60%,全市死亡人数超过24,000人,仅中心城区和塘沽区就有超过4,000人因灾而丧生。

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这是一个让人们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这场地震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也使许多家庭被拆散。多少孩子因此成为孤儿,多少人因此孤独一生。

在地震中,有许多英雄为了拯救他人而牺牲了自己。

在废墟中,龙居小学的女教师向倩一手搂住一个学生,将他们紧紧地抱在自己的身下,就像母亲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尽管她的身体已经断裂成三段,但人们却无法掰开她那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在场参与救援的人们都被向倩老师这种舍己救人、保护学生的英勇行为所感动,纷纷向她鞠躬致敬。

袁文婷,一个普通女孩的名字,在这场灾难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她是谁。她是来自汶川震灾地区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的教师。

当汶川震灾发生时,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学也遭受了严重破坏。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许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用她柔弱的双手抱出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媒体用这样的语言美丽地记录了袁文婷最后的时刻——“青春定格在26岁”。

面对如此巨大的天灾,袁文婷老师能够如此镇定,救护孩子,可媲美那些战场上堵枪眼、炸碉堡的英雄。袁文婷老师完全可以成为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楷模。

灾难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减少它对人们的伤害。

当地震来临时,千万不能惊慌。破坏性地震从人们感觉到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我们千万不要惊慌,而是要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决策。如果住在平房里,我们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在楼房里,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闭煤气,暂时躲避到洗手间等结构较为牢固的地方,或者躲在桌子、床下等具有遮蔽作用的地方,并在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发生强余震。

同学们,让我们手牵手,共同参与防震减灾吧。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园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3

今年月12日是我国第_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为了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宣传日的各项工作,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首先,我们将突出防灾减灾的主题,扎实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将针对身边的灾害风险,采取多种措施,例如排查和治理灾害隐患、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等,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的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的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的转变,从而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

其次,我们将安排和部署各镇(办)开展“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的活动和知识讲座。这些讲座将采用幻灯片讲解的形式,由各镇(办)的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为大家讲解地震、避灾安置场所、自救与互救、安全用电、交通安全等知识。我们还将组织大家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安全生活的小妙招,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事项,普及安全生活和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和基本常识,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风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三,我们将扎实地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我们将注重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地震等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人员疏散和搜救、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应急指挥、社会力量参与等演练活动,进一步规范各类灾害的应对处置程序。我们还鼓励和引导居民群众以家庭为单位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促进辖区居民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最后,我们将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将以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为平台,不断丰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内容,创新宣传活动的形式。我们将进一步面向系统和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的基本技能。我们还将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不断扩大宣传活动的覆盖面,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普及防灾减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宣传教育取得实效。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防灾减灾的认识和意识,增强大家的防灾减灾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减轻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为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贡献一份力量!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心得体会2024年4

通过今天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实际演练,我明白了如何防震和如何防火等一些措施,更主要的是懂得了,当地震和火灾发生时如何带领学生安全的逃离。现把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地震来了怎么办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采取行动,不要犹豫。经验告诉我们,找到离我们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并在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最好的应急避震方法。如果我们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我们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会。

在躲避地震时,我们应该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弯腰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同时,我们可以用手护住头部,并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眼睛,尽量避免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在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尽快撤离受损的房屋,因为这些房屋是最危险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家中遇到地震,我们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以防止火灾发生。

以下是一些地震来了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1.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5.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