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一直是我党重点抓的工作,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开展作风建设年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开展作风建设年心得体会 篇1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才能真正提升作风能力。
一、提振精神
1、发扬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做一颗新时代的“螺丝钉”。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干事创业的过程,就是攻坚克难的过程。雷锋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我们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用“大思想”指导“小工作”,从小处着眼,从细节抓起,用强烈的担当精神,敏锐的辨识能力,心无旁骛地做好本职工作,汇聚点滴之力,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2、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王杰同志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为了党,我不怕进刀山、下火海;为了党,哪怕粉身碎骨也甘心情愿……”。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面对外部势力的阻挠、干预,就要有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我们现在的“拆违治乱”工作不仅要拆出公平,还要赢得民心。这样就要求我们对违法行为要严厉查处,不能有“老好人”思想,不能有怕苦怕累的想法,要采取“以案说法”、“换位执法”等方式向居民宣讲市容环境秩序和建设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了解居民难处,打通居民思想心结,赢得社会理解配合,推动实现和谐拆违。
3、坚持一身正气的廉洁精神
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曾创作过一首七言绝句《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古代政治家尚能以“清白”为座右铭,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是要保证自身清正廉洁,牢固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健康文明的交往观、实干立身的进步观,从而才能做到用奋发有为的状态、敢闯敢试的斗志、开拓进取的精神,做好奋斗者,当好答卷人。
二、端正态度
1、讲政治、顾大局
在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的战士坚守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宁可被冻死,也不擅离阵地,真正做到了忠于职守、忠于组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时时刻刻讲政治、顾大局,服从组织安排、党让干啥就干啥。我们城市管理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相关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大局、时时聚焦大局、处处服从大局。
2、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
彭士禄是革命英烈彭湃之子,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世纪50年代,时任中国国防副部长的陈赓问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彭士禄的回答是“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后来,彭士禄被选派留学苏联,并先后在几个学校就读,均取得优异成绩,为报效祖国的核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患胃病20多年,却不舍得花时间看病。他的急性胃穿孔手术就是在工地现场紧急施行的,当时他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我们从事城市管理工作,就应当学习彭士禄这种精神,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现代城市管理知识,积极适应新形势,努力解决新问题。
3、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我们要树立“国之大者”的格局,心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荣辱观,带着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深层思考和实践探索,多做有利于提升城管形象的事情,少一些“小聪明”,多一些“大智慧”。树立“执行第一”的理念,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攻最难的堡垒,确保“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大家都来抓落实”。
4、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豁得出来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当我们面临疫情冲击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亮身份、见行动,以毫不退缩的战斗姿态,冲在抗疫的第一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要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最吃紧,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担当。我们要充分发扬这种“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关键时刻敢打敢拼,冲得上去、豁得出来。
三、改进方法
1、坚持科技赋能
科学技术的应用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让人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字化城管”是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立足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同时,按照“扁平化”管理模式,制定智慧城管运用工作考核办法,根据各个行业对日常处置事件的执行率数据分析,汇总分析不同时间周期的工作效能,形成对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从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2、关注每一个细节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工作中,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反映的就是一种忠于职业、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其中也融合着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我们应当把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于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从小处入手,从一条背街小巷、一片绿地、一盏路灯、一个井盖、一间厕所、一处垃圾投放点等细微处着手,查漏洞,补短板,及时整改,让城市的细节更加规范合理,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开展作风建设年心得体会 篇2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今年开局之际,市委召开“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发出了“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成一流”的强有力号召,推动青岛市广大干部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促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为城市管理部门中负责生活垃圾处置及餐厨废弃物管理相关行业的监管服务人员,要坚决落实市委、局党组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进取姿态,不断提升行业监管服务水平,推动城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定政治立场,锻造过硬作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作风建设事关党风政风、事关民心向背、事关事业成败。
一是增强党性,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巩固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业务工作中锤炼党性和锻造作风,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学以致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推动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关键时刻,始终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二是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全面践行岗位职责,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提效扩能已被列入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在这个新赛道上,我们更应该勇于担当,主动沟通,科学谋划,积极推进,确保行业稳定发展,岗位建功有为!
三是改进作风,提升能力本领。弘扬优良作风,在“严、真、细、实、快”上下功夫、出实招,联系业务实际,抓重点,重实效,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主动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要求。提升工作技能,把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与提高管理服务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深入,不断钻研,不断发展,活到老、学到老。
二、强化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
作为城市管理工作者,我们所做的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件件相连、事事相通。我们工作干的好不好、实不实、成不成,群众说了算。
一是倾听民声,及时回应关切。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保障群众利益。针对不同类型生活垃圾处置单位的具体情况、餐厨废弃物管理链条上不同环节服务对象的差别需求,应该做到全面、细致、精准地宣传贯彻和分类指导,科学高效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并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二是立足本职,严格监督管理。突出“安全、环保”底线思维,抓实抓牢抓细生活垃圾处置终端监管工作,确保小涧西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园区与娄山河生活垃圾物流园区设施设备稳定运行,守牢青岛生活垃圾处置大后方,让群众安心、让群众放心、让群众舒心。
三是惠民惠企,优化营商环境。秉持“开门办城管”工作理念,持续完善惠民惠企政策,持续打造“绿色环卫,‘垃’近你我”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公众开放品牌,丰富处置设施开放日活动内容,继续拓宽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观摩交流、技能比武等互动场景,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借助外脑优势,提升服务品质,增强政企沟通,搭建政府、企业、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促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三、实干苦干巧干,务求工作实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真抓实干、务实苦干、创造巧干是做好生活垃圾处置监管服务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充分必要条件。
一是真抓实干,突出结果导向。正视业务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敢于担当、勇于斗争,要以知重负重的胆气、攻坚克难的勇气、事争一流的锐气,发扬斗争精神,不断战胜发展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事论能力、以办实事论业绩,以结果为导向,一个接着一个办,一项接着一项干,一步接着一步走,踏石留印、抓铁留痕,在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工作中接续奋斗。
二是务实苦干,紧盯任务目标。锚定生活垃圾处置和餐厨废弃物管理过程中重点、难点问题和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力求突破,全力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纵深发展,严厉整治餐厨废弃物违规收运处置行为,捍卫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