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不仅是⼀门科学,⽽且是⼀种普遍适用的技术,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

测量(毫米、厘米、分米、千米、吨)

1.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1分米=100毫米(mm)=10厘米(cm)=0.1米(m)=0.0001千米(km)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1,000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巩固练习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跳绳长2()

铅笔长16()

双人床长20()

旗杆高12()

答案:米厘米分米米;

2、弟弟的身高是142厘米,姐姐的身高是162厘米,姐姐比弟弟高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答案:162-142=20(厘米)=2分米;

3、果品公司运来西瓜8吨,是()千克。

答案:8000;

万以内加减法

1.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2.加法各部分名称

“+”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100(加数)+(加号)300(加数)=(等于号)400(和)

3.加法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4.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5.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6.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7.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算是否正确。

巩固练习题:

1、由6、0、5、3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它们的差是(),它们的和是()。

答案:6530305634749586;

2、用6,7,8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和是()。答案:1981554;

1.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2.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10(因数)×(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00(积)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示。

2.分数线、分子、分母

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读作几分之几。

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分子等于被除数,-分数线等于除号,2分母等于除数,而0.5分数值则等于商。

3.分数由来

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像7/3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

可能性

可能性: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

三年级下册

位置与方向: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2.方向:指东,西,南,北等方位。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2.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3.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非零自然数,商不变。

4.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

5.被除数、除数、商的关系: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6.笔算除法: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9.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10.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统计:

1.数据:数据也称观测值,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等的结果,常以数量的形式给出。

2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

3.数据分析的步骤和应用:

数据分析有极广泛的应用范围。典型的数据分析可能包含以下三个步:

(1)探索性数据分析,当数据刚取得时,可能杂乱无章,看不出规律,通过作图、造表、用各种形式的方程拟合,计算某些特征量等手段探索规律性的可能形式,即往什么方向和用何种方式去寻找和揭示隐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性。(2)模型选定分析,在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类或几类可能的模型,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从中挑选一定的模型。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