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级疫情防控工作简报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市场监管疫情防控工作总结1
集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各项工作不停不等不拖。
首先对疫情防控工作做了第一时间部署,要求各监管所、各科室一线人员做好自身疫情防护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法,从严从细、一丝不苟抓好检查工作,充分发挥职能整合优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监管力量。
一是加强农贸市场和超市监督检查。
全面禁止农贸市场和超市野生动物交易,加强农贸市场活禽销售监管,督促农贸市场开办者落实主体责任。
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督促农贸市场和超市开办者加强卫生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
规范农贸市场和超市做好体温测量和登记工作,实时监控蔬菜,水果,粮油,鸡蛋价格,积极协调经营商户组织货源保障货源充足,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用品。
二是加强餐饮单位监督检查。
对全区所有餐饮服务单位下发停业通告,要求各餐饮经营单位无条件给予消费者退订、退款,截止目前,集宁区除两家只提供外卖的餐饮单位外其余全部停业。
三是加强价格监督检查。
组织开展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用品价格巡查、检查和提醒告诫,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各类价格违法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保障老百姓生活必需品充足。
四是加强疫情防控药品用品监管。
加强对零售药店监管,全面做好抗肺炎病毒药品、国药准字消毒药品、体温计、医用口罩等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监督检查,强化应急物资质量保障。
要求各药店每日做好通风、喷洒等消毒措施并作好登记;对每一位进店顾客用额温枪测量体温,对发热者做好登记,症状严重者及时上报;提醒药店销售人员做好自身防护、购药群众密集购药及时疏散等问题,减少人员流动、增加人际距离、减少人员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五是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利用12315热线电话公开征集违法线索,坚决做到快接、快查、快结、快反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消费者在特殊时期的权益得到保障。
六是加强案件查处工作。
依法严厉查处制假售假、无照无证经营,以及生产销售“三无”口罩、不合格体温计、消毒液等防护产品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七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消费引导。
利用LED显示屏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宣传片和消费提醒、提示,增强消费者自我防护意识,不接触野生动物、不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食用肉类、蛋类食物要彻底煮熟。
疫情期间对市场的影响。
集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管商户主体40414家,春节期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除部分超市、药店、米面粮油店和农贸市场外其余商户全部停业。
2月22日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三十二号公告内容,已经逐步开放经营性场所,商户已经有序开展经营活动。
目前集宁区暂缓营业的主要为餐饮从业单位。
集宁区共有餐饮从业单位2071家,其中大型餐饮单位45家,中型餐饮单位276家,小型餐饮单位1750家,春节期间是餐饮业效益最好的时段,特别是针对大型餐饮业服务单位,春节期间的日营业额可以达到平常的三倍。
市场监管疫情防控工作总结2
疫情发生以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召集系统全体人员,取消假期,及时投入到市场监管一线,当起全县疫情防控工作的排头兵。
行动中紧紧围绕保供稳价、消费安全的目标,采取执法检查、宣传动员、提醒告诫、主动承诺、投诉受理、协调供应的方式,应用城乡配合、局所联动、划片包干、责任明确的办法,全局动员、全勤上岗,初一到现在五加二、白加黑,对市场开展多方面、全方位、无死角监管,确保市场监管领域各项防控措施落地生根。
同时积极创新工作,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疫情防控精准度,各项工作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场监管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职办公室,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层层传导压力。
各副局长分环节负责,食药稽查队和相关基层所牵头,系统各单位科室抽调精干力量全力配合,分多个小组,对市场各个环节展开全覆盖排查和监督,确保大市场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全系统共在市场一线安排工作人员198人,各基层所分别负责各自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城区分5个片区,2个科室按行业监管,分别由7位领导包抓,层层划片包干,严格落实责任。
二、加强市场排查,严厉打击不法行为
加大市场检查力度,重点从蔬菜、粮油等生活必需品,抗病毒药品、疫情防护用品等入手,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要求市场主体明码标价、公开价格承诺,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散布假消息欺诈消费等行为。
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非法活禽交易行为;跟踪打击线上交易不法行为。
及时制止大型餐饮和农村红白喜事餐饮服务单位,取消承办群体性聚餐活动。
加强投诉举报受理和转办,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定性,及时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