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英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接下来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升初英语的听力方法和技巧总结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小升初英语的听力方法和技巧总结大全
小学英语听力训练培养与技巧
主要内容: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交际,因此听就必然成为英语学习最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从五大方面来讲述关于小学听力的几个问题:增强听力信心、优化听力环境、提高听力技巧、重视听力策略、培养听力习惯。
关键词:英语听力环境听力技巧听力习惯培养
听力是外语学习的五个技能之首。
由于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交际,因此听(listening)就必然成为英语学习最重要的一部分。
听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有较好的读和写的输出能力。
听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是理解和获取口头信息交际能力的体现,是外语学习的基础。
况且,小学生活泼好学,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小学阶段无疑是培养学生听力的最佳时期。
在初始接触英语的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可谓是摆在每位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我的教学体会及学生的学习实践,本文从五大方面来讲述关于小学听力的几个问题:增强听力信心、优化听力环境、提高听力技巧、重视听力策略、培养听力习惯。
1、增强学生的听力自信心。
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个人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自信心就越强。
学习成功是建立在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的。
要尽量让他们在听力训练中有所得,并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和欢乐,以增加其听的信心和积极性,有了自信心,学生才会轻松愉快地接收新知,学到新知后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时期,适时激励,适当鼓励,树立健康的听力心理,在培养听力训练过程中尤为重要。
1.循序渐进,分类要求。
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简趋繁逐步提高的顺序,在听力训练的要求上采用分类分层的方式,即有困难的学生选择简单的题目,以此让各层次的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强烈的自信心,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2.有效激励,促进提高。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采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是做到不吝啬表扬,挖掘每位学生细微的优点和进步,扩大其优点予以表扬。
其次是及时表扬,使学生自信满满,树立健康的听力心理。
二、优化听力教学环境。
英语交际离不开交际的环境,同时也离不开交际的方式和方法。
优化三种环境:
1、优化所创设的情景,加强视、听结合(充分利用实物、动作、教具、声象等直观手段,以视助听)。
2、优化学生心理环境,先让学生阅读问题或听老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握好时间,不宜让学生听得过于疲劳,这样效果不好;消除学生心中的情绪障碍。
3、优化课堂环境。
优化课堂环境是指让学生独立完成听力任务,互不干扰,同时注意减少“威胁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因此,在小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保证学生有足够“听”的语言量,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在课堂上如何做到这些呢?
(1)持之以恒用英语授课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
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和表达思想的习惯,更能锻炼教师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
因此,我力求自身语言表达准确、流利,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听的环境。
每当为学生上第一节英语课时,我就用英语介绍自己:My name is Betty.Hello,boys and girls.Nice to meet you.并借助手势、表情等教学生学习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Stand up,please.Sit down,please.How are you?I’m fine.等日常用语,学生听得非常投入,学得有趣,他们用自己刚学到的英语互相问好,体会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快乐。
同时,他们的英语听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引导学生放松、大胆地听
为了不影响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气氛,听写练习最好在巩固课、复习课或综合课的巩固教学环节进行。
要限制听写时间,讲究检查方法,掌握听的效果,培养学生自学自检的习惯。
四、讲究听力策略
(一)课堂训练的策略
1、紧抓要点
即抓住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避开无关内容,而集中注意力于一些特定的信息,诸如特定的人物、数字、颜色、时间、场合、事件等。
这是听力训练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在听的过程中,不要期望学生什么都听懂,这是不必要的,而且,这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很难达到的。
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克服每个词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错误情况。
2、学会预测
预测是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要训练学生根据课文标题进行预测、根据图片进行预测、根据所听的主题句进行预测、根据谈话人的身份、谈话地点进行预测等。
3、培养正确听的习惯
听的练习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
训练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仔细的好习惯。
做到开口前要先听、学习新课的过程不忘听、在复习巩固环节中适当听、课余时间经常听。
其次,就是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往往将听到的东西译成汉语,用汉语进行思维理解,而缺乏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不能做到边听、边理解、边记忆。
对此,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让学生把理解了的信息联系起来,并且将全文的要点通过这些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非智力因素一般指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等。
在听力上则表现为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
这些因素并不直接介入学习,但起着激发、调节和推动学习的作用。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我一定要学好”。
学生成长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
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智力水平并无多大的差异。
这些学生取得不同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意识地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让他们拥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坚强意志,从而让学生从“我想学”,“我要学”,“我会学”,进而深化到“我一定要学好”。
教师会心的微笑、适时的表扬和鼓励都可以使学生增添无比的自信。
只有当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具有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学生才能真正从机械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变被动学习为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
总之,提高听力技能的方法很多,根本途径在于多听并会听。
多听,需要教师帮助提供好的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训练;会听,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五、英语学习过程中听力习惯的培养。
1、预习新课时听录音的习惯。
(1)指导学生学习新单词。
要求学生回家自己听录音,跟着录音读单词十遍左右。
第二天上课时,对预习效果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做得不太理想的学生以后多听几遍,多读几遍,争取进步。
(2)指导学生学习新课文。
教师预先给学生几个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是wh问题也可以是yes or no问题。
要求学生在家先通读课文划出不认识或不会读的单词和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