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2年医养结合工作总结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医养结合工作总结精选1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临终关怀机构等,完善医疗设施设备,建立医疗部门与养老机构对口支援、绿色通道、双向转诊联动等合作机制。
现将医养结合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常住人口XXX万人,有60岁以上老年人XXX万人,占总人口XXX%。
全市养老机构XXX所,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养老机构数XXX个,医(康复)院设立养老护理机构数XXX个,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XXX个,纳入医保定点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XXX个。
二、工作取得成效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对接模式。
形成医养签约合作、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
市民政局会同卫健委等部门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出政策,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径
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16〕19号)《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阜政办〔2016〕45号),积极配合市卫健委工作,抓好养老机构医疗设施设备设置、医护人员配备,同时,突出做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申报、评选、公示等工作。
20XX年太和县中医院被省卫健委、省民政厅评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太和县博爱老年公寓、阜阳市红叶林老年护理院被评为“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经开区京九办事处陈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医养结合社区示范中心”;2019年阜南中山医院被评为“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通过积极探索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养老机构供养康复、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一体化发展。
(二)求融合,医养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经过几年积极探索,城乡各类养老机构基本实现了统筹发展,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养老服务站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实现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都有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能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没有条件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的,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三)强支持,鼓励社会参与医养结合
探索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
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新型养老机构5-10万元奖励。
按照“卫生准入,医保融入、民政支持”的思路,阜阳市红叶林护理院和太和县养老服务中心较好的开展了医养结合项目。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医养结合已成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我市的医养深度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大部分是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需提供照料服务,缺乏政策和动力,同时医养衔接程度不够。
养老机构的互利性床位相对低,不能够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无法解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医药费报销问题,增加大部分家庭经济负担。
二是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短缺。
养老护理人员的薪资及福利待遇普遍偏低且工作强度较大,使人员流动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
公众对老年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度较低,普遍认为其发展前景较差、职业尊重度较低,对年轻化、专业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较弱。
三是医院与养老机构衔接不畅。
养老机构主要依靠完善设施来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功能,保障基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功能,无法及时便捷地利用好医疗部门现有的医疗资源。
四、对策及建议
一是落实医养结合政策。
加大“医养结合”政策支持力度。
对申请成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者,经民政、卫健部门备案后,实施卫生准入、医保定点、民政支持等扶持政策,并纳入医保。
促进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利用。
二是建立医疗保险按床日付费。
一方面针对失能失智老年人,适当放宽门诊医疗保险报销额度及比例,降低患病老年人的疾病负担;另一方面个别老年护理院虽然被纳入医保,可以进行医保结算报销,但却是按照一级专科医院的标准进行医保报销和医保管理。
一些机构入住的老年人是部分或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需长期住院进行治疗护理,且费用花费较高,但我市目前的医养结合机构基本医疗保险结算方式仍以人均次均费用结算为主,尚不能满足当前患者的需求。
五、申请护理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工作。
已申请护理科研项目:中药贴敷促进泌乳的效果观察与研究。
年内全面开展效果观察与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撰写研究论文,上报申请材料。
并要求全科参与科研项目,学习开展科研的知识,提高各类人员整体素质及专业水平。
2022年医养结合工作总结精选3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1,安全是所有工作中的核心。
护理工作要细心,耐心,严格按照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常规,工作流程执行。
三级质控确实落实到位,把安全隐患消灭的在萌芽状态。
2,梳理现有的工作流程,修改不合理的流程。
新开展项目制定确实可行的工作流程或指引。
做到有章可依。
二、积极提高患者满意度
1,经常以一个患者为例,进行跟踪调查,询问患者对工作人员的意见,对卫生环境的看法,对工作流程的看法,对医疗护理质量的看法等,从中发现问题,积极改进。
2,每月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每月召开公休会一次。
三、做好规范化培训及骨科专科知识的培训
1,根据护理部的培训计划,结合科室的人员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2,围绕骨科十大安全目标,科室现有病种及骨科特有的技术操作制定科室的专科培训计划。
3,根据护士掌握知识程度不同,尽量做到个性化培训。
四、绩效方面:
关注科室绩效,多收患者,增收节支,每月由患者评选2名优秀护士,2名优秀医生给予奖励。
五、团队建设:
努力创造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鼓励护士参加职员考试。
看到护士的优点,用其所长。
合理排班,科室成员紧密配合,高效优质完成工作。
工作表现突出者,多表扬。
六、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已经实施一年了,明年主要工作提升内涵建设,重视细节护理。
1,应用追踪法,从患者的表达,生活照护,病历书写,疾病的护理,医嘱的执行,核心制度的落实,用药,告知,技术操作的完成,病情观察,患者现场的情况,动态的评估观察护士的工作质量,以此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2,环境建设:根据病房环境标准及清洁工和护工工作标准,检查病房物品的摆放,整理,环境的清洁程度。
办公室的整洁程度。
创造一个清洁,安静,温暖的病房环境。
七、进修:
明年骨科将引进新技术对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配合医疗工作,拟派一名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骨科。
2022年医养结合工作总结精选4
人们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句话虽然并不十分准确,但却反映了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护士对人民的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从而受到了社会的尊敬,被誉为“白衣天使”。
一、主要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