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范例7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1
一、总体情况
本次数学期末考试,满分为100分。六(1)班及格率100%,优秀率98.15%,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3分,均分95.62分;六(,2)班及格率94%,优秀率94.34%,最高分100分,最低分42分,均分92.27分。试卷的内容紧扣教材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测评。考试难度适中,充分考查了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题目所占比例搭配合理。试卷包括“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六大部分,囊括了教学重点、难点,测试到了学生对这一学期知识的积累,同时侧重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是一份很有参考价值的试题。我个人觉得对于优生来说试题难度有点偏低。
二、试卷分析:
1.填空题22分
内容:百分数,分数,比,圆的认识。第2题失分人数较多,比没化成最简比;
2.判断6分,选择12分
学生正确率高,失分较少。
3.计算26分
计算题是每次考试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计算一直是个问题,所以本学期注重平时对学生的计算加以练习,通过每天的几道计算来巩固计算能力与数感。学生计算题答得挺好,看来一个学期的努力有所收获,今后将一如既往持续练习。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失分较多,好多学生是半圆的面积忘记除以2导致的错误,强调过的问题还一再发生,以后这方面还是得注意。
4.动手操作、统计10分
盲区失分较多,一部分学生画出图但没标出盲区,还有一部分学生弄不清盲区的定义。
5.解决问题24分
本题共五个小题,都是基本应用,班里少数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能力不强,吃不准标准量与基准量,不习惯用画图来帮助理解。另外有些学生算式列对,但计算错误!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练习提高。
三、问题分析。
学生整体成绩较好,但(2)班有3位学生不及格拉分太大,其他学生成绩均为优秀,导致均分差出3分左右。通过本次考试,能看得出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不错。
反映出教学中的问题:
1.有些学生想尽办法也教不会,不知如何改进,这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困惑的地方。
2.还有一些学生只靠课上听,回到家后没人督促练习,当天的家庭作业不能落实导致得不到适当练习无法做到内化数学知识,而且前面的知识没学到位影响后面学习,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3.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次考试中,非常简单的题,好多学生却因看错题而失分,同时没有一个认真检查的习惯。应用题中反应出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审题习惯,没看懂题意草草列式解答出错。今后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仍是重中之重。
四、改进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和成绩紧密联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有意识让孩子多见一些练习题型,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仔细审题、独立答题、想好了再下笔、完成所有练习后还要认真检查的习惯。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平时每次作业都应该严格要求,对于不认真书写的作业应当坚决要求学生重写。平时作业要少而精,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避免学生为了求快而降低质量要求的现象发生。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密切联系家长形成家校共同教育机制。一些家长没能对孩子形成监督教育习惯,不关注孩子学习,对孩子作业不闻不问,使得一些孩子回家就像“溜号”一样。针对这样的家长得在今后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让他们也能投入到教育孩子的行列中来,家校共努力,不断鼓励孩子,耐心等待他们进步。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2
一、本次期末考试六数试题特点:
1、试题内容丰富,既突出重点,又覆盖面广。
2、试题知识面广,注重生活实际运用,发展学生思维,题目灵活多样,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多种学科的综合联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试题结构灵活多样,由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共六大题组成)。其中基本题、综合题、提高题各部分比例为7:2:1,有易有难,分档次,有一定的区分度。
二、答卷分析
1、第一大题填空。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对有关百分数的改写、比和比值区别、小数和分数的分数单位、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互化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但有关百分率的计算,图形的转换等知识的准确率不高。
2、第二大题判断。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细节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前七题的正确率较高,后面两题错误较多。
3、第三大题选择,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准确辨析、简单运用。通过查看答题情况,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圆柱的展开图、大数的认读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能达到90%。但对有关公因数和公倍数、推理等知识掌握不够好,失误较大。
4、第四大题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简单的计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计算的准确性较高,但个别学生对计算题目不够细心,对于“乘法口诀、约分、化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还对简算方法运用不够熟练,导致扣分。
5、第五大题动手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和作图。部分学生,作图不够规范。
6、第六大题我会思考,解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图形的认读、路程问题、比例问题数学问题掌握较好,,表现出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准确率不高。其中,第6题有15个学生没有得分。
从以上答卷情况可以反映出:1、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比较扎实,但对知识的理解比较肤浅,不够深入。在答卷中,学生对有关概念的识记、判断、辨析、基本计算得分率都在85%以上,其中对大数的改写、比和比值,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和意义,基本的口算和计算,图形的平移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达到75%以上,这反映出平时教学普遍重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效果较好。同时也要看到,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比较肤浅,不够深入。
2、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能力仍然较弱。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得分,但用数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准确率却不高。如第五题,学生画出的西偏北30度不够准确,不能根据图中的正北方向准确判断其余三个方向,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
第6题2小题,部分学生没有把“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问题和“按比例分配”问题综合考虑,也没有理解获奖人数间的关系,因而结果不够准确。
3、学生数学学习不够灵活,学得过死,做题也不够细心。本次检测,考查死知识的题相应减少,考查能力的题相应增加,占分比例也较大。从学生的答卷可看出,学生对一些题虽然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但理解不够到位,读题不够仔细,答案不够准确。
三、今后工作需要改进之处: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操作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例如,对于位置与方向的作图,不仅要知道作图的步骤,而且要知道实施这些步骤的理由。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
2、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说明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从试卷来看,学生解决问题的失误反映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薄弱,解决问题能力不高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无从下手,不会处理有关的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要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借助图示、演示等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法、综合法,培养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将知识学活,达到举一反三。还要重视解决问题教学。新教材将传统应用题分散于计算教学中,旨在打破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机械化,但并非可以忽略解决问题教学。教学中仅让学生会解答是不够的,要重视引导学生参与信息的组合、筛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组题目都有学生因为习惯不好造成失误,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解题,又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3
一、试题分析
1、试题分析指标
⑴试题比例分析
本套试题题型趋于多样化,多元化,包括填空、选择、判断、计算、画图、统计、应用题。知识点涵盖面广,考查学生的能力性强,类型丰富多采,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⑵内容比例分析
本试题涵盖的知识面全,广、细、新,包括了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内容:解方程、圆的面积、分数应用题等,同时也抓住了本册的难点内容:分数应用题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比例分配合理,比例适当。
⑶试题难度分析
本试卷难易适中,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也有变式应用的体现,符合新课程的要求。⑷试题与新课程理念的对应分析
本试题题型丰富,呈现方式新颖,难易适中,内容与生活贴近,这些都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将数学知识具体化,生活化,这些都说明数学知识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活了起来。新课程改革下就是要让学生学有所用的数学,体现主动探索,掌握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数学知识。
2、试题质量评价本试卷的质量较高,考查知识能够涵盖本册所有知识点,试题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恰当地运用各种说法,将知识与小学生的生活融入数学,使考试变的生动,丰富,同时也让小学生从心理上愿意考试,喜欢考试,不再畏惧考试。
3、对命题的建议
本试题虽然从内容,形式上丰富多采,也非常贴近生活,但我认为本试卷在呈现方式上再多一些趣味性和启发性,多一此动手操作的题目,题目难度不必太大,这样会提高学生做题的兴趣,提高做题效率。
二、试卷分析
1、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
本次六年级参加考试的有56人,优秀人数共8人,优秀率是14.3%,及格人数20人,及格率35.7%总分2922分,平均52.3。从考试总体情况来看及格率偏低,但整体成绩大有提高。
2、学生试卷反映问题总结
学生在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如计算公式的应用和简便法计算题目,学生运用的非常不灵活。
⑵计算能力较差,如有的题列式正确,而计算错误。
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如第三大题的4小题失分严重。
三、教学建议
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3、要注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4、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解决能力,分析能力。
5、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基本技能的运用。
6、要让学生所学知识更加贴近生活。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4
一、整体情况分析
这次数学试卷是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考察的范围是六年级上册1-4单元的内容,考察内容全面,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范例7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1
一、总体情况
本次数学期末考试,满分为100分。六(1)班及格率100%,优秀率98.15%,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3分,均分95.62分;六(,2)班及格率94%,优秀率94.34%,最高分100分,最低分42分,均分92.27分。试卷的内容紧扣教材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测评。考试难度适中,充分考查了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题目所占比例搭配合理。试卷包括“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六大部分,囊括了教学重点、难点,测试到了学生对这一学期知识的积累,同时侧重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是一份很有参考价值的试题。我个人觉得对于优生来说试题难度有点偏低。
二、试卷分析:
1.填空题22分
内容:百分数,分数,比,圆的认识。第2题失分人数较多,比没化成最简比;
2.判断6分,选择12分
学生正确率高,失分较少。
3.计算26分
计算题是每次考试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计算一直是个问题,所以本学期注重平时对学生的计算加以练习,通过每天的几道计算来巩固计算能力与数感。学生计算题答得挺好,看来一个学期的努力有所收获,今后将一如既往持续练习。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失分较多,好多学生是半圆的面积忘记除以2导致的错误,强调过的问题还一再发生,以后这方面还是得注意。
4.动手操作、统计10分
盲区失分较多,一部分学生画出图但没标出盲区,还有一部分学生弄不清盲区的定义。
5.解决问题24分
本题共五个小题,都是基本应用,班里少数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能力不强,吃不准标准量与基准量,不习惯用画图来帮助理解。另外有些学生算式列对,但计算错误!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练习提高。
三、问题分析。
学生整体成绩较好,但(2)班有3位学生不及格拉分太大,其他学生成绩均为优秀,导致均分差出3分左右。通过本次考试,能看得出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不错。
反映出教学中的问题:
1.有些学生想尽办法也教不会,不知如何改进,这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困惑的地方。
2.还有一些学生只靠课上听,回到家后没人督促练习,当天的家庭作业不能落实导致得不到适当练习无法做到内化数学知识,而且前面的知识没学到位影响后面学习,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3.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次考试中,非常简单的题,好多学生却因看错题而失分,同时没有一个认真检查的习惯。应用题中反应出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审题习惯,没看懂题意草草列式解答出错。今后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仍是重中之重。
四、改进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和成绩紧密联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有意识让孩子多见一些练习题型,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仔细审题、独立答题、想好了再下笔、完成所有练习后还要认真检查的习惯。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平时每次作业都应该严格要求,对于不认真书写的作业应当坚决要求学生重写。平时作业要少而精,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避免学生为了求快而降低质量要求的现象发生。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密切联系家长形成家校共同教育机制。一些家长没能对孩子形成监督教育习惯,不关注孩子学习,对孩子作业不闻不问,使得一些孩子回家就像“溜号”一样。针对这样的家长得在今后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让他们也能投入到教育孩子的行列中来,家校共努力,不断鼓励孩子,耐心等待他们进步。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2
一、本次期末考试六数试题特点:
1、试题内容丰富,既突出重点,又覆盖面广。
2、试题知识面广,注重生活实际运用,发展学生思维,题目灵活多样,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多种学科的综合联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试题结构灵活多样,由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共六大题组成)。其中基本题、综合题、提高题各部分比例为7:2:1,有易有难,分档次,有一定的区分度。
二、答卷分析
1、第一大题填空。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对有关百分数的改写、比和比值区别、小数和分数的分数单位、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互化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但有关百分率的计算,图形的转换等知识的准确率不高。
2、第二大题判断。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细节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前七题的正确率较高,后面两题错误较多。
3、第三大题选择,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准确辨析、简单运用。通过查看答题情况,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圆柱的展开图、大数的认读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能达到90%。但对有关公因数和公倍数、推理等知识掌握不够好,失误较大。
4、第四大题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简单的计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计算的准确性较高,但个别学生对计算题目不够细心,对于“乘法口诀、约分、化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还对简算方法运用不够熟练,导致扣分。
5、第五大题动手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和作图。部分学生,作图不够规范。
6、第六大题我会思考,解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图形的认读、路程问题、比例问题数学问题掌握较好,,表现出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准确率不高。其中,第6题有15个学生没有得分。
从以上答卷情况可以反映出:1、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比较扎实,但对知识的理解比较肤浅,不够深入。在答卷中,学生对有关概念的识记、判断、辨析、基本计算得分率都在85%以上,其中对大数的改写、比和比值,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和意义,基本的口算和计算,图形的平移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达到75%以上,这反映出平时教学普遍重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效果较好。同时也要看到,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比较肤浅,不够深入。
2、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能力仍然较弱。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得分,但用数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准确率却不高。如第五题,学生画出的西偏北30度不够准确,不能根据图中的正北方向准确判断其余三个方向,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
第6题2小题,部分学生没有把“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问题和“按比例分配”问题综合考虑,也没有理解获奖人数间的关系,因而结果不够准确。
3、学生数学学习不够灵活,学得过死,做题也不够细心。本次检测,考查死知识的题相应减少,考查能力的题相应增加,占分比例也较大。从学生的答卷可看出,学生对一些题虽然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但理解不够到位,读题不够仔细,答案不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