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反诈骗⼯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社区反诈骗⼯作总结1
为进⼀步提⾼辖区居民电信⽹络诈骗防范意识,有效防范电信⽹络诈骗案件的发⽣,xx派出所⽴⾜辖区实际,以防范电信⽹络诈骗宣传为切⼊点,进⾏点对点、精准宣传防范电信⽹络诈骗活动,达到了增强群众防骗意识、识别能⼒的良好效果,从⽽遏制了辖区电诈案件的⾼发势头。
⼀、宣传⽅式多元化。
⼀是结合电信⽹络诈骗案件⽅式特点,制作xx余份宣传海报、防诈骗宣传⼿册、横幅标语,由民警辅警带进辖区,在茶馆、中⼼场镇、学校周边、村社活动室等⼈流密集处及居民⼩区、村委会宣传栏积极张贴,⼴泛宣传。在场镇主要道路悬挂宣传横幅,确保将防范诈骗宣传⼯作覆盖到⽅⽅⾯⾯,全⾯提升辖区群众的防诈骗意识。⼆是宣传活动“零”距离,⾯对⾯促理解。组织民辅警在辖区⼊户⾛访过程中与辖区群众“零距离”接触,利⽤以案说法等⽅式向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及近期各类诈骗案件典型特点和作案⽅式,并发送防诈骗宣传资料,提醒⼤家遇事思考、多与家⼈商量,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贪图⼩便宜,但凡遇到涉及钱财、及个⼈银⾏卡等信息要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要及时报警。同时公布电信诈骗分⼦的惯⽤伎俩、作案⽅式以及识别、防范的技巧,引导群众向⾝边家⼈、朋友“扩散”防骗知识。
⼆、宣传对象精准化。
⼀是深⼊社区⼩区,紧盯居民群体。针对受害群体普遍⽂化程度偏低、辨别能⼒较差等特征,通过案例分析研判,科学研判,重点对辖区⽼年⼈、家庭妇⼥、学⽣等弱势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宣传⼯作,多次联合镇政府、各村委会、⼩区物业、学校开展防诈骗宣传,及时给予提⽰防范。制作写有民警的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的警民联系卡在场镇、学校、各村醒⽬位置张贴,随时接受群众的咨询求助。⼆是深⼊辖区,紧盯打⼯群体。针对辖区流动⼈⼝多的情况,民警深⼊各建设⼯地、商户,开展以预防电信诈骗为主题的“⾯对⾯”反诈宣讲活动,民警结合建筑⼯⼈、商户⽼板的职业特点,介绍了不法分⼦如何通过贷款、刷单、交友等⽅式进⾏电信⽹络诈骗的案例,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三是深⼊中⼩学校,紧盯学⽣群体。充分发挥辖区民警兼任学校法制责任⼈的有利条件,深⼊中⼩学校举办反诈知识讲座,对社会阅历相对浅薄、防范意识较为简单的学⽣,结合实际案例进⾏讲解,并采取互动,解答提问的⽅式,提升在校学⽣防范电信⽹络诈骗的能⼒。充分利⽤中⼩学⼴播站平台,利⽤学⽣课间休息时间开展反诈骗宣传,营造校园反诈骗浓厚氛围。
三、宣传内容亲民化。
⼀是提升宣传内容丰富性,帮助群众掌握理解。将电信⽹络诈骗的常⽤⼿段、⽇常预防、经典案例等内容,⽤浅显易懂的语⾔和图⽚编制成宣传⼿册、宣传海报等,通过户籍窗⼝、值班室等窗⼝以及辖区⾛访等形式,发放到群众⼿中,实现宣传覆盖⽅⽅⾯⾯。对低龄学⽣、⽼年⼈⽂化程度低的居民等理解能⼒较弱的群体,尽可能地减少⽂字宣传,多配以卡通图⽚、⼝头宣讲等⽅式开展宣传,提升理解掌握能⼒。⼆是注重⽇常巡回宣传,补齐宣传盲区。在⽇常接处警、⼊户⾛访、巡逻防范等⼯作中开展随
机宣传,并根据群众提出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防范建议。制作宣传展板,组织社区民警在各村社、场镇‘居民⼩区开展巡回宣传。特别是针对⽼年⼈、妇⼥、学⽣等易受骗重点⼈群,深⼊开展宣传教育,讲解电信诈骗常见种类、常⽤作案⼿法和作案⽅式、特点以及识别、防范⽅法,引导群众切忌偏听偏信,提⾼识骗防骗能⼒。同时,针对乡镇特点,在⾼发案地区通过车载⼴播等形式,边巡逻边宣传,有针对性地加⼤宣传频次、延长宣传时间。
社区反诈骗⼯作总结2
做好防范打击⾮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更为有⼒地防范打击⾮法集资,是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国家⾦融安全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民计民⽣、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作,秭归县城管局⾼度重视,按照秭政办发[20XX]45号⽂件精神和县打击和处置⾮法集资⼯作领导⼩组办公室的⼯作要求,制定具体的宣传教育⼯作⽅案,精⼼安排组织开展了对户外⾮法⾦融⼴告清理取缔等领域防范和打击⾮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具体⼯作总结如下:
⼀、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为保证稳定维护社会和谐,从源头上遏制⾮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结合我局⼯作实际,全局各部门各单位⾼度重视宣传教育⼯作,统⼀思想,严格按照⼯作⽅案,进⼀步制定⼯作细则,认真落实每项⼯作,密切协作,抓好落实。采取了灵活多样、⽣动有效的⽅法,努⼒扩⼤宣传教育覆盖⾯,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确保宣传教育⼯作落到实处。
⼆、明确重点,加⼤清理
⾮法集资犯罪份⼦往往通过⼴告欺骗不明真相的百姓,我局结合⾃⾝⼯作性质,将打击清理⾮法集资的户外⾮法⾦融⼴告列⼊⼯作重点,制定清理计划,切实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搞好清理取缔活动。坚持集中清理与⽇常清理相结合,通过清理。同时,通过⽇常执法加⼤宣传,从⽽让⼤家了解什么是⾮法集资、⾮法集资是违法⾏为、⾮法集资的特征、⼿段以及由此获取的利益和造成的损失均不受法律保护等问题。使⼴⼤群众认清⾮法集资的性质和危害,⾃觉抵制不当得利诱惑,增强识别和防范⾮法集资的能⼒。
三、明确⽅式,加⼤宣传
1、制定符合实际的宣传⽅案,通过电⼦显⽰屏在单位⼤门⼝打出宣传横幅,由执法队员向⼴⼤市民进⾏宣传,扩⼤宣传对象,拓展宣传空间,以提⾼宣传活动的⼴泛性和实效性。
2、利⽤⽹络平台,加⼤宣传,揭露犯罪份⼦的惯⽤伎俩,揭⽰⾮法集资的欺骗性和风险性,宣传⾮法集资的危害性,引导⼈民群众⾃觉抵制⾮法集资。
总之,通过宣传活动的开展,结合对⾮法集资⼴告及⽜⽪癣⼴告的清理,揭穿了⾮法集资的虚假性和欺骗性,遏制了其虚假性和欺骗性的传播。
在舆论攻势上对犯罪分⼦进⾏了震慑,营造了防范⾮法集资违法犯罪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部群众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我保护能⼒。同时,通过遏制其欺骗⼴告的传播,从源头上遏制⾮法集资,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
社区反诈骗⼯作总结3
⼀、突出阵地宣传,筑牢宣传基础防线
⼀是加强⼈员密集场所宣传。积极发挥派出所、警务站点多⾯⼴优势,在九⼩场所、企事业单位等⼈员聚集处张贴通告,以及结合真实案例,与群众⾯对⾯交流等⽅式,解析诈骗⼿段,推⼴防范措施;⼆是加强银⾏预警提⽰宣传。针对受害⼈通过银⾏将钱款转存犯罪分⼦账户这⼀环节,紧紧抓牢⾦融⽹
点这⼀终端防线,严密防范,最⼤限度将诈骗案件堵截在银⾏终端。才坎诺尔派出所在银⾏⼤厅、ATM机张贴《防骗警⽰》,以此提醒前来汇款⼈员提⾼警惕、谨防上当。指导银⾏⼯作⼈员加强⽹点巡视及防诈骗宣传⼯作,有效提⾼⾦融⽹点发现可疑、及时防阻、与警⽅通⼒合作的能⼒,全⼒守牢防范诈骗的最后⼀道关⼝。
⼆、围绕重点宣传,提升宣教防范质效
⼀是对容易受骗的群体进⾏重点宣传。针对电信⽹络诈骗受害群体的⽂化程度低、占便宜⼼理强、辨别能⼒差等特征,确定农民⼯、暂住⼈员、妇⼥等群体,宣传⼯作对应靠前、贴⾝,确保宣传效果深⼊⼈⼼;⼆是进校园对在校学⽣进⾏重点宣传。深⼊辖区中学校,针对校园贷、⽹上兼职、⽹购、介绍⼯作等校园常见⽹络电信诈骗⽅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学⽣分辨是⾮的能⼒。
三、拓宽宣传渠道,延伸防范宣传触⾓
⼀是突出宣传资料覆盖。专门制作防范电信⽹络诈骗⼩常识、防范和打击电信⽹络诈骗的通告等⼀批防范电信⽹络诈骗宣传册,组织民辅警在辖区各银⾏⽹点、商业门⾯、社区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与群众⾯对⾯宣传;⼆是突出警民互动交流。民辅警⾯对⾯向群众宣讲防范知识,着⼒提⾼群众对电信⽹络诈骗的警惕性;三是突出平台媒体宣传。充分利⽤警民微信交流群、抖⾳平台等常规防范宣传,讲解典型案例,剖析电信诈骗的常见⼿段和伎俩,提⾼群众⾃我防范意识;⼴泛宣传防电信诈骗知识,发布诈骗预警信息,提醒⼴⼤群众提⾼防骗意识,确保宣传不留死⾓。
社区反诈骗⼯作总结4
为提⾼⼴⼤⼲部群众防范电信⽹络诈骗意识,xx镇“四举措”抓好电信⽹络诈骗防范⼯作,防⽌⼈民群众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思想认识再提⾼。xx镇结合防范和打击治理缅北涉诈回流⼈员违法犯罪⼯作,通过召开⼲部职⼯⼤会、专题会、推进会、群众会等形式,让全体⼲部职⼯和⼴⼤群众充分认识到防范电信⽹络诈骗⼯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步统⼀了思想认识,增强了⼯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涉诈信息再宣传。xx镇通过微信、标语、⼴播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多时段向群众宣传防范电信⽹络诈骗风险知识,将“杀猪盘”“冒充客服”“⽹上贷款”等常见诈骗形式,结合⾝边发⽣的具体事例,向群众深⼊宣传电信⽹络诈骗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切实提⾼群众防范诈骗意识。
外出⼈员再摸排。xx镇充分利⽤村组⼲部、驻村⼲部、帮扶⼲部⼒量,以村(社区)为单位,以户为底数,按照“村(社区)不漏组(楼栋)、(楼)组不漏户、户不漏⼈”的原则,采取逐户⾛访排查的⽅式,⼴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对所有外出务⼯⼈员进⾏深⼊细致摸排,重点对在⼴西、云南、缅甸务⼯⼈员及有意向外出⼴西、云南、缅甸务⼯的⼈员信息进⾏每⽇摸排统计上报。
重点⼈员再跟踪。xx镇切实加强对⼴西、云南、缅甸等重点务⼯⼈员对接联系,准确掌握其务⼯地点及⽇常流动情况,加强⽇常跟踪联系,提⾼其对诈骗⾏为的识别能⼒。对正在缅北的务⼯⼈员则千⽅百计进⾏劝返,想法设法让其顺利返乡,对即将外出⼴西、云南、缅甸务⼯的⼈员,通过涉缅涉诈案例宣传,及时劝阻,确保⽣命财产安全。
社区反诈骗⼯作总结5
⼀是落实⽹格责任,强化线下宣传。
在乡派出所、综治办统⼀部署下,积极发动⽹格员深⼊责任⽹格,通过张贴海报、发放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单、推⼴熊猫反诈公众号等⽅式,着重提醒群众收到信息要多⽅验证,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购要找正规渠道,缴纳费⽤使⽤官⽅渠道,引导⼤家树⽴不轻信、不转账的安全防范思维模式。
⼆是扩⼤宣传效果,开展线上宣传。
通过微xx、微信⼯作群等各类线上宣传媒体,向辖区群众及时推送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知识,定期通报熊猫反诈公众号推送的⽹络诈骗案例、最新诈骗⼿法及防范措施,使辖区⼴⼤居民知晓电信诈骗⼿段,主动参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