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9篇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学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1

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经通过并将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仍然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并对“以人为本”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

为了使全体学生了解并遵守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我们学校的防震减灾各职能部门将在“5.12”前后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我们将对全体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确保防震减灾工作得到持续关注。

二、强化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做好防震减灾物资的储备与管理工作

地震应急处置和管理是防震减灾工作最核心的内容,因此我们要切实落实地震应急预案。首先,我们要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增强减灾意识。其次,我们要明确应急工作程序、部门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地震应急工作能够及时、高效地进行。最后,我们要在上一年度物资清查的基础上,加强地震应急基础装备的建设,补充防震减灾战略的储备。

三、做好宣教工作,普及防震避震知识

为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我们将结合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五〃五”规划和县局的要求,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和“5.12”汶川地震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宣传阵地建设,制定切实有效的宣教方案,提高中小学生的防震避震知识。此外,我们还将充分发挥学校地震科普室的作用,积极组织地震科普宣传。同时,我们还将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的“五进”活动,将地震宣教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加强建筑物抗震设防管理

历次地震灾害都表明,建筑物倒塌和场地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为此,后勤处将加强协作,严格抗震设防管理。学校一方面将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将组织检查教师住房、学生教室、厕所等设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固。

五、强化地震避险场所建设

地震避险场所的建设是地震救援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将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等内容纳入总体规划,扩大校园、操场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并设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六、继续在全校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学生们缺乏逃生意识,成为地震伤亡最大的群体之一。因此,加强学生的抗震避险意识,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是学校的长期任务。

在新的学年中,我们将根据学校的教学任务,组织广大师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和常规性的逃生演习,以提高师生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继续抓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做好媒体宣传。

一方面,我们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建立一批防震减灾工作教育点,常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求每位少先队员办手抄报一份。

另一方面,我们要进行常规的宣传工作,印制地震知识宣传图片,并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宣传载体不定期地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此外,我们还将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报告会等各类科普活动,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适时介绍防震减灾知识。

最后,校领导小组将利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我们将加强安全工作,推进危旧住房的改造工作,加快老师住房、学生、教师厕所等破旧建筑的改建进度。

总之,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我们将在全校师生中树立灾害意识,使每个人掌握基本的逃生与自救方法。一旦灾害发生,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将人员生命损伤降低到最小限度。

学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2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地震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方式、路线和安全避险区域,培养自我保护、自救互救、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系地震应急预案能够快速启动,各项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系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办公室: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郝瑞刚兼办公室主任。

(二)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职责

1、负责制定、落实系防震抗震宣传教育方案计划

2、负责制定、宣传、落实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3、拟定地震逃生演练的时间和范围。

4、负责对地震逃生演练的组织、指挥、协调及各项工作的检查、指导。

5、负责地震逃生演练后对各项工作的总结及逃生方案的修改、完善。

6、负责与上级部门、专业部门及友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导,演练方案和总结的上报、归档等。

(三)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分工

1、总指挥:刘__赵__

全面负责系《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保证演练的安全、有序、真实、有效。

2、宣传、教育、协调联络组组长:刘__

对系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防震抗震知识教育培训,向院、系领导组报告演练准备和进行情况,协调演练中的各项事宜。

3、职工工作组组长:郝__

参照学院《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中职工工作组的职责,负责做好教职工地震应急演练的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工作。

4、教学工作组组长:耿__

参照学院《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中教学工作组职责,负责做好本单位实验室、代课老师地震应急演练的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工作。

5、学生工作组组长:贺__

参照学院《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中学生工作组的职责,负责做好本单位学生地震应急演练的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工作。

三、避险区(疏散到达区域)与安全区

(一)避险区:

东区:

1号:19#公寓往东25米以外的草坪内。

2号:距离16#公寓和18#公寓各25米以外的篮球场内。

3号:主楼东面、主干道以南的空地。

4号:主楼前广场以南的花园内。

5号:主楼后往北距主楼50米以外、23#和24#公寓往东25米以外的区域。

西区:

6号:中心花园内距四周道路10米以外的区域。

7号:3#-4#楼之间距四周建筑物各15米以外的区域。

8号:7#公寓南、12#公寓西、食堂北各20米以外,茶炉房东10

米以外的区域。

9号:理化楼西和8#公寓南各15米以外、图书馆辅楼和公寓服务

中心库房北10米以外的区域。

家属区:

各家内洗手间、卫生间、厨房(在阳台的除外)、每间房靠内的墙角为紧急避险区,东西两条路距前后楼各10米以外的路段为临时避险区域(安全路段)。

(二)安全区:

东区:体育场跑道以内的部分。

西区:中心花园内距四周道路10米以外的区域。

四、疏散路线:

(一)东区:

1、从16#、18#公寓及主楼西门疏散的在2号避险区集中。

2、从19#公寓和食堂疏散出来的在1号避险区域集中,并迅速向2号避险区域转移。

3、从20#、21#公寓疏散出来的在5号避险区域集中。

4、从主楼正门和辅楼西边、南边楼梯疏散的在4号避险区域集中,并迅速向3号避险区域转移。

5、从辅楼东边楼梯疏散出来的在3号避险区域集中。

疏散结束后,各避险区域的教职工和学生应尽快集中到3号避险区域或体育场内(安全区)。

(二)西区:

1、从7#和12#公寓疏散出来的,以及食堂辅楼、茶炉房、公寓服务中心疏散出来的在8号避险区域集中。

2、3#和4#楼撤疏散出来的在7号避险区域内集中。

3、从8#公寓和理化实验楼西楼梯疏散出来的在9号避险区域集中。

4、从理化楼南门、12#公寓南门、西区食堂、图书馆、办公楼和1#、2#、17#教学楼疏散出来的在6号避险区域集中。

疏散结束后,各避险区域的教职工和学生应尽快集中到6号避险区域(安全区)。

(三)疏散注意事项:

1、疏散时要遵循就近、优先、秩序的原则。要从两个安全出口的中间向两边楼梯分流,由近及远疏散。

2、家属区从各楼疏散出来的人员,要迅速就近向东西两路的安全路段集中。

五、地震应急演练的实施

(一)演练地点、内容与范围

在主、辅楼全系师生员工进行地震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

(二)演练程序

1、演练总指挥发出演练启动指令。

2、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第一声信号。

3、进入紧急避险状态。全系停工停课,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就地避震(约1分钟)。

4、约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第二声警报信号,所有师生做好疏散准备。

5、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第三声警报)后,疏散开始,所有师生员工按疏散要求疏散,注意保持好疏散的.秩序。

6、教职工和学生进入临时避险区域(主楼前广场),学生以班为单位集中、教职工以支部为单位集中,各班班长、班主任维持秩序、清点人数,并及时报告总指挥。

7、确定无异常后,总指挥向学院地震演练领导组组长报告演练结束,请组长指示。

8、总指挥按照领导组组长指示发布演练结束指令,学生以班为单位有秩序的返回教室或公寓,教职工返回工作岗位。

(三)演练步骤

一阶段:以班为单位的教育与预演练。

二阶段:系地震应急演练领导组组织全系师生员工演练。

(四)、演练准备

1、各班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学习有关地震、防震、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场合下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懂得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我保护和安全逃生。组织好学生的应急避险演练和紧急疏散演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

2、班主任要向全体学生做好教育、解释工作,明确地震演练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认识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同时讲明演练的内容、程序、时间和纪律要求。

(五)、演练要求及注意事项

1、要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讲清楚地震应急演练的意义和要求,讲明是预防性演练,要使全体师生以积极、平稳的心态参与演练,避免因演练而引起的恐慌和混乱,防止各种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2、要强调演练的仿真性与严肃性,参加演练的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要做到:严肃认真、不搞过场;听从指挥、遵守纪律;遇事不慌、头脑清醒;反应敏捷、动作迅速。

3、领导组、各班主任要向教职工、学生认真讲解避震和逃生的要领、技巧,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严密组织好地震预演练,让所有教职工和学生熟悉掌握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和疏散逃生的方法、要领、技巧、路线、避险区域。

4、领导组在演练开始前要认真查看路线和现场,清除一切杂物,保证畅通与安全。

5、第三声警报后疏散开始,要迅速打开出口大门,确保疏散人流安全疏散;各教室离电源开关最近的学生要自觉关闭教室电源,离前后门最近的学生要负责打开教室门并看护好,严防疏散时教室门突然关闭。

6、疏散时要遵循靠右(楼梯间内要靠墙)、冷静、迅捷、秩序的原则;要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行动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按规定的路线疏散,不得串线;疏散时要注意不要靠近楼梯扶手,要远离篮球架、电线杆、广告牌、树木和围墙等。

6、疏散结束后,领导组指挥已疏散到避险区域的教职工和学生迅速、有序地进入安全区域,防止二次灾害的危险,并做好人员登记、统计工作。

学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3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保障校园的安全,本着学生“安全第一”的原则,制订了校车安全逃生演习方案,旨在切实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习的时间、地点、参加人数、车辆

演习时间定在2月17日,参加演习的是乘坐校车的学生,共有8辆校车参与。

三、演习领导小组及应急小组成员

演习领导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尚未确定,而组员包括校车驾驶员和照管员。

四、准备工作

在演习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准备广播设备,以便在演习中进行指示和通知。

2、在行政楼门口集中学生排队,并向他们介绍逃生的方法、顺序、路线和集中地点。

3、在每辆校车上,由驾驶员向学生介绍相关的逃生知识,包括如何认识逃生通道和使用逃生锤等。

4、准备卫生保健措施,确保演习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五、逃生过程

逃生过程如下:

1、哨声起,作为警报信号。

2、根据随车驾驶员和照管员的安排,学生按照规定的逃生线路和秩序进行逃生。

要求:

1、学生在逃生时要用衣袖(或餐巾纸)捂着鼻子。

2、在逃生过程中不能抢道,也不能惊慌失措。

3、照管员要组织学生有序地撤离。

4、在重点危险地带,应有专人把守,每辆车都应有一名照管员或驾驶员。

5、学生们在集中行政楼门口集结,要求排好队,各辆车的驾驶员要清点人数,并在场上进行汇总。

6、演习结束后,领导人员进行发言。

7、演习结束后,学生们有序返回教室。

六、人员安排

以下是人员的具体安排:

1、组织安排:尚未确定

2、警报安排:尚未确定

3、广播安排:尚未确定

4、领导总结发言:尚未确定

5、卫生保健安排:尚未确定

6、排队安排:桥(具体人员尚未确定)、行政楼门口(具体人员尚未确定)

7、安全方面安排:尚未确定

学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4

为了更好地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以预防学校发生严重突发危害事件时能够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紧急疏散演习。演习的目标是确保全体师生在紧急疏散指令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安全、有序、冷静、快速地到达疏散集合地点(如学校篮球场、操场、校门边停车场、南教学楼前草坪),并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做到师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线清楚、组织有条不紊、人人尽责,确保演习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演习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召开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演习目标和要求,并研究确定疏散路线。

2、召开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及班主任会议,明确各位老师在疏散时的分工和路线,并分楼层落实负责人员。

3、在活动前向各班主任告知学生演习的安排和疏散路线,目的是让学生心中有数,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时保证紧急疏散演习的实效。要求学生疏散下楼时要严肃、安静、有序、快速,绝对不要打闹、推搡(走楼梯时小跑步撤离,其他地点不要着急跑得过快,以防跌倒)。

二、演习安排:

1、在演习开始前,校长将在学校广播中宣布演习开始,并要求全体师生按照紧急疏散演习方案迅速到达学校东操场集中。警报铃由指定老师负责,同时要求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迅速到位,各负其责。

2、各教室师生在听到第一声警报后迅速双手抱头躲在课桌底下,在听到第二声警报后迅速打开教室前后门,前面三排走前门,后面几排走后门,离开教室进入走廊。师生按身高自觉排成一路纵队,放低身姿尽快向楼梯移动。听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的指挥,由体育委员组织迅速有序地按规定路线撤离教室,到达操场指定位置。撤离顺序为副班主任在前,班主任老师在最后撤离。

3、全体学生按指挥快速通过楼梯。遇到楼梯下有学生正在通过时,不要惊慌,不要拥挤,按照“先到先通过;先二楼层,后三楼层”的顺序撤离教学楼。

4、学生到达指定疏散集合地后,由副班主任或班主任组织整队,迅速清点人数,并向级部主任报告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

5、非班主任老师也必须准时随班参加演习,听到信号后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在确认学生全部撤离后(完成任务)也要迅速到达大操场指定位置。全体教职工(当天不要穿高跟鞋)按照一至六年级分组点名,各班向年级组负责人报告各班人数。

6、成立临时医务组,由指定老师担任组长,其他非班主任老师担任组员。救护小组接到有学生“受伤”的信息后,迅速赶到指定地点,将“受伤”学生抬离现场,确保他们到达安全地带。

7、指定老师汇总年级人数,迅速向演习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报告人员到位情况。

8、校长对本次演习进行总结点评。

9、校长宣布演习结束,各班有秩序地返回教室,教职工返回办公室,演习结束。

三、学生疏散路线:

1、南教学楼底楼教室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直接到教室前面的花坛、草坪集中(依次由东至西)。

2、二楼楼梯东教室(如二(6)、三(1))的学生从楼梯东下到校门口停车场集中;二楼楼梯西教室(如三(2)、三(3))的学生从楼梯西下到篮球场;三楼楼梯东教室(如五(1)班)的学生从楼梯东下到南面草坪;三楼五(2)班和六年级的学生从楼梯西下到篮球场。

3、一(1)班和一(2)班的学生到校门口停车场集中,一(3)班和一(4)班的学生到一(1)班前的空地集中。

4、三(4)班、三(5)班、四年级各班和一(5)班、一(6)班、一(7)班在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到西面操场集中。

通过这次演习,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紧急疏散应对能力,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的协同情况,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在演习过程中能够做到师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线清楚、组织有条不紊、人人尽责,确保演习达到预期效果。

学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5

一、活动主题

“城镇化与减灾”

二、活动时间

20__年x月10日至16日

三、活动组织:

安保处、德育处、各分校

四、活动内容

1.防震减灾活动启动仪式

在国旗下举行启动仪式,演讲主题为《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正式宣布防灾减灾宣传周的开始。

2.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1)利用12日的国旗下讲话,开展防灾减灾周的动员活动;

(2)从7日至13日,在校园广播和宣传展板上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3)通过学校律法先锋社团,以律法先锋小报的形式向师生普及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宣传防灾减灾常识。

3.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组织每个班级开展“校园安检我参与”的活动,让每个同学都参与校园安全大检查,并撰写自己的检查报告。初一和初二各班级需制作一份防灾减灾手抄报,并在16日之前交到德育处赛丽曼老师处;

(2)各班级围绕“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相关知识;

(3)在13日的早间大课间,开展防震应急避震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4、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在14日,安保处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学楼(楼道、教室、功能室等)、校园环境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以防患于未然。

五、活动要求

1.各分校和各班级都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确保每位同学都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

2.强化责任意识,严密组织各项防灾减灾活动,确保取得实效。

学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6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地震应急演练来进一步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方式、路线和安全避险区域,培养自我保护、自救互救、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我们的目的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们的地震应急预案能够迅速启动,各项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系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办公室: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郝瑞刚兼办公室主任。

(二)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职责

1、负责制定、落实系防震抗震宣传教育方案和计划

2、负责制定、宣传、落实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3、拟定地震逃生演练的时间和范围。

4、负责对地震逃生演练的组织、指挥、协调及各项工作的检查、指导。

5、负责地震逃生演练后对各项工作的总结及逃生方案的修改、完善。

6、负责与上级部门、专业部门及友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导,演练方案和总结的上报、归档等。

(三)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分工

1、总指挥:刘__赵__

负责系《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确保演练的安全、有序、真实、有效。

2、宣传、教育、协调联络组组长:刘__

对系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防震抗震知识教育培训,向院、系领导组报告演练准备和进行情况,协调演练中的各项事宜。

3、职工工作组组长:郝__

负责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教职工地震应急演练。

4、教学工作组组长:耿__

负责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实验室、代课老师地震应急演练。

5、学生工作组组长:贺__

负责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学生地震应急演练。

三、避险区(疏散到达区域)与安全区

(一)避险区:

东区:

1号:19#公寓往东25米以外的草坪内。

2号:距离16#公寓和18#公寓各25米以外的篮球场内。

3号:主楼东面、主干道以南的空地。

4号:主楼前广场以南的花园内。

5号:主楼后往北距主楼50米以外、23#和24#公寓往东25米以外的区域。

西区:

6号:中心花园内距四周道路10米以外的区域。

7号:3#-4#楼之间距四周建筑物各15米以外的区域。

8号:7#公寓南、12#公寓西、食堂北各20米以外,茶炉房东10

米以外的区域。

9号:理化楼西和8#公寓南各15米以外、图书馆辅楼和公寓服务

中心库房北10米以外的区域。

家属区:

各家内洗手间、卫生间、厨房(在阳台的除外)、每间房靠内的墙角为紧急避险区,东西两条路距前后楼各10米以外的路段为临时避险区域(安全路段)。

(二)安全区:

东区:体育场跑道以内的部分。

西区:中心花园内距四周道路10米以外的区域。

四、疏散路线: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9篇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学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1

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经通过并将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仍然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并对“以人为本”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

为了使全体学生了解并遵守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我们学校的防震减灾各职能部门将在“5.12”前后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我们将对全体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确保防震减灾工作得到持续关注。

二、强化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做好防震减灾物资的储备与管理工作

地震应急处置和管理是防震减灾工作最核心的内容,因此我们要切实落实地震应急预案。首先,我们要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增强减灾意识。其次,我们要明确应急工作程序、部门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地震应急工作能够及时、高效地进行。最后,我们要在上一年度物资清查的基础上,加强地震应急基础装备的建设,补充防震减灾战略的储备。

三、做好宣教工作,普及防震避震知识

为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我们将结合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五〃五”规划和县局的要求,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和“5.12”汶川地震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宣传阵地建设,制定切实有效的宣教方案,提高中小学生的防震避震知识。此外,我们还将充分发挥学校地震科普室的作用,积极组织地震科普宣传。同时,我们还将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的“五进”活动,将地震宣教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加强建筑物抗震设防管理

历次地震灾害都表明,建筑物倒塌和场地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为此,后勤处将加强协作,严格抗震设防管理。学校一方面将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将组织检查教师住房、学生教室、厕所等设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固。

五、强化地震避险场所建设

地震避险场所的建设是地震救援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将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等内容纳入总体规划,扩大校园、操场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并设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六、继续在全校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学生们缺乏逃生意识,成为地震伤亡最大的群体之一。因此,加强学生的抗震避险意识,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是学校的长期任务。

在新的学年中,我们将根据学校的教学任务,组织广大师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和常规性的逃生演习,以提高师生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继续抓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做好媒体宣传。

一方面,我们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建立一批防震减灾工作教育点,常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求每位少先队员办手抄报一份。

另一方面,我们要进行常规的宣传工作,印制地震知识宣传图片,并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宣传载体不定期地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此外,我们还将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报告会等各类科普活动,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适时介绍防震减灾知识。

最后,校领导小组将利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我们将加强安全工作,推进危旧住房的改造工作,加快老师住房、学生、教师厕所等破旧建筑的改建进度。

总之,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我们将在全校师生中树立灾害意识,使每个人掌握基本的逃生与自救方法。一旦灾害发生,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将人员生命损伤降低到最小限度。

学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2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地震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方式、路线和安全避险区域,培养自我保护、自救互救、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系地震应急预案能够快速启动,各项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系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办公室: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郝瑞刚兼办公室主任。

(二)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职责

1、负责制定、落实系防震抗震宣传教育方案和计划。

2、负责制定、宣传、落实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3、拟定地震逃生演练的时间和范围。

4、负责对地震逃生演练的组织、指挥、协调及各项工作的检查、指导。

5、负责地震逃生演练后对各项工作的总结及逃生方案的修改、完善。

6、负责与上级部门、专业部门及友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导,演练方案和总结的上报、归档等。

(三)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分工

1、总指挥:刘__赵__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