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总结精选7篇范文,欢迎阅读和下载。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总结精选1

“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院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职工的努力下,医疗环境得到了改善。门诊病人数和住院病病人数都比上年有所增加。在病人增加的情况下,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始终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我院对照“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入开展以“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为主题的“医疗质量服务提升年”活动,不断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努力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1、医院领导班子认真学习我县卫生局开展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分析了我院在医疗质量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在;重点研究了我院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的方法、步骤。

2、成立“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成立了以院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的有序开展。

3、明确分工,实行责任追究制。为扎实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开展,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院班子

1培训、“三基”“三严”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纠纷防范等活动,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和医疗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二是积极参加上级的培训讲座。通过以上举措,提高了我院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是上半年我院邀请省二院本分知名专家来我院义诊三天,开展学术讲座次,提高了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解决了部分住院病人的疑难病症,和天坛二院,省人民医院进行远程会诊,给医生和患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就医平台。上半年下基层到南庄、玄马、葛崾岘、马岭、太白梁等乡镇卫生院下乡义诊,给当地群众到来了方便,解决了部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月中旬我院邀请市中医院血液科、肛肠科两名专家前来义诊三天,由卫生局,医院抽调名医务人员到诊疗技术相对薄弱的卫生院、社区、人流聚集的各辖区广场、养老院进行义诊、体检,全年共诊治患者人次,给患者免去挂号及诊疗费元,全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余份,在义诊服务活动中,医务人员热情高涨,克服多重困难,热心服务群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满意率。

四、严格自查,认真整改,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只有树立这一理念,才有可能实现医院科学发展。我院围绕医疗质量工作,召开全体医、药、护、技人员参加的“医疗安全工作会”,查找安全隐患,制订医

3相关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加强对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和检验科等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管理和监控。其次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暂存及处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杜绝感染事件发生。

按照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活动要求,我院虽然在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总结精选2

1.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根据县⼈⼤常委会年度⼯作要点安排,近⽇,肥西县⼈⼤常委会教科⽂卫⼯委对县医、养、健结合⼯作试点情况进⾏了深⼊调研:听取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等部门⼯作情况汇报,深⼊到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召开相关⼈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基本情况

⾃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与养⽼服务相结合⽂件下发后,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应对⼈⼝⽼龄化趋势,认真落实相关⽂件精神,整合养⽼及医疗资源,在推进医养结合⽅⾯进⾏积极的探索,初步摸索出⼀条符合实际的五保⽼⼈医、养结合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集中供养五保⽼⼈⽼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

如严店乡五保供养中⼼,⾃20xx年5⽉设⽴⽼⼈医疗专护区以来,累计得到及时救治的五保⽼⼈2600多⼈次,五保⽼⼈⽣病救治不及时和⽆⼈护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前,全县⼗五个五保供养中⼼均设⽴医疗专护区。

⼆、试点⼯作中存在的问题

⼈⼝⽼龄化,呼唤医、养、健结合。

⽬前,此项⼯作正在进⾏试点,但还⾯临⼀些困难和问题,如在严店乡五保供养中⼼调研时了解到:医疗专护区运转经费不⾜、医务⼈员缺乏等,影响和制约了医、养、健结合试点⼯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倾注更多的⽀持、关怀。

三、对策与建议

(⼀)强化政策保障。

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医养结合⽂件精神,⽴⾜我县实际和试点⼯作经验,特别是要针对试点⼯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办法,落实⿎励措施,引导医养结合机构有序、加快发展。

要根据全县⽼年⼈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年⼈等特殊⼈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效率。

要加⼤财政投⼊,研究出台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激发民间投⼊的积极性。

要在深⼊调研的基础上,划分好“医”、“养”界限,尤其是要解决好⼴⼤⼈民群众关⼼的养⽼机构内设医疗服务纳⼊医保政策问题,要认真进⾏研究,搞好政策衔接,⽀持医、养结合机构逐步步⼊良性循环。

(⼆)强化资源整合。

要认真研究建⽴医疗机构与养⽼机构⽇常合作、业务协作机制,统筹协调养⽼医疗资源,促进医疗机构与养⽼机构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吃不饱”的乡、村医疗机构就近和“住不满”的养⽼机构等“结对⼦”,提⾼资源的利⽤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和养⽼资源的良性互动。

乡镇卫⽣院要逐步把村(居)卫⽣室的医疗资源和⽼⼈健康诊疗融为⼀体,限度地发挥公益医疗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为社会⼒量举办养⽼机构提供便捷服务,特别是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医、养结合事业留出空间。

(三)推进融合发展。

要按照国家、省、市⽂件要求,结合我县养⽼和医疗资源分布情况,督促全县各类养⽼机构与各级医疗机构建⽴协议合作关系,确保到20xx年底,50%以上的养⽼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住⽼年⼈提供医疗卫⽣服务,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

要充分利⽤现有医疗卫⽣服务资源,创办⽼年康复中⼼、⽼年医院、护理院,⽀持部分闲置床位过多的县、乡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年⼈护理院,开展养⽼服务;⿎励⽀持乡、村医疗卫⽣机构为社区与居家养⽼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满⾜⽼年⼈⽇益增长的健康养⽼需求。

(四)突出⼈才⽀撑。

要不断强化医养结合发展的⼈才保障,提⾼医养结合机构的养⽼服务⽔平。

建议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将⽼年医学、康复、护理⼈才作为急需⼈才,纳⼊卫⽣技术⼈员培训规划和临床⾻⼲医师培训范围;积极探索建⽴医疗机构和养⽼机构在技术和⼈才⽅⾯的合作机制,⿎励医疗机构内优秀的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到养⽼机构中开展服务,不断提⾼从业⼈员的⼯作能⼒和⽔平;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对养⽼机构从事医护⼯作的专业技术⼈员在申报、评定职称⽅⾯,给予与医疗机构医护⼈员同等待遇。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