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双减工作特色经验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双减工作特色经验总结1
为全面贯彻《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减负”面前,XX小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和探索,巳初步形成我校“减负”特色。
一、转变观念,形成“减负”统一认识
20xx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XX小学根据上级要求制定《XX二小作业管理制度》《课前课后服务活动方案》等,保障“双减”政策有效落实,并在教职工大会、教学相关会上对“双减”政策进行解读,要求全体教师认识到“双减”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遵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增”和“减”两方面入手,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减负
(一)作业减负
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明确作业总量。
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作业负面清单8条》,明确作业的整体要求“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o严格落实作业布置要求,控制作业时间总量,利用班级黑板和学校工作微信群,做到每天作业公示公开,学校教务处进行审核,每月开展学生作业负担调查与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要求同科之间统筹和不同类型作业的统筹。
作业设计从素养目标出发,在教案中体现每一课时的作业要求,要有目标、有计划。
依据学情实行分层作业,标准题必做,学困生选做基础题,学有余力选做挑战题,既有针对性又能使学生能下手,从而达到有效,进一步减少了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
数学教研组每周一-二次安排分层作业,英语教研组利用双休日及假期安排制作思维导图或绘本等特色作业;语文教研组结合“诵读写”安排形式多样的作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见自己的潜能及特长。
3.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每天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教师对家庭作业进行辅导,让孩子们尽量在学校完成作业,同时对教师批改作业提出具体要求,鼓励用多种批改方式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反馈评价。
4.坚持实行“周四解放书包日”。
学校规定,每周四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学生不背书包,给予充分的时间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劳动体验和阅读活动。
5.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设计展示、交流、评比活动。
(2)减少考试次数我校一二年级不组织纸笔考试己经实践了三年,其他年级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同时各科制定各自的评价体系,科学专业的引领学生发展。
三、增效
(一)重视思维培养,打造高效课堂
减负的根本在课堂效率,课堂效率低、堂堂课有“夹生饭”就会形成低效课堂,从而教师会将负担转嫁到课后,所以,应从根本上树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学习观。
创建真实有趣的课堂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核心问题,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深度学习,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学习从每一个学生发生,让课堂从“教”转变成“学”,从“被动接受”到“思考内化”,由“知识”转化到“能力”。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将课程分为三大类: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项目类课程。
学校除通过挖掘校内师资,还向社会购买服务,聘请校外人员助力学校课程开设,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
(三)增加体育课时,重视学生艺体特长学校追求体育课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注重艺体“2+1”评价机制落地,评价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放在同学科类测评同等重要的地位。
组建体育队每天进行专业训练,每天锻炼很多于1小时,严禁教师挤占体育课、课间10分钟、眼保健操时间。
分班分任务设计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劳逸结合。
(四)丰富课内外活动,提升服务水平开展丰富的课前课后活动。
结合家庭实际情况,XX小学每天上午7:30-8:30、下午14:30-14:50开设了课前活动,以体育锻炼、主题诗文诵读、习字、劳动实践等活动为主,每周二、周四分别开设兴趣班、少年宫课程有20多项,面向全体学生,增加学生体验、培养特长教育,充分体现XX二小的“和而不同”。
(五)坚持推进“诵、读、写"育人工程
区教育局提岀“诵、读、写”育人工程,XX二小一直坚持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体现,加强学生基础素养能力从小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做好双减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力,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积极搭建育人平台,把密切家校沟通、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密接社区作为减负合力的重要任务。
开展“双减”工作研讨活动,与学生、家长就“双减"工作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带来的转变和影响进行探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搭建育人平台。
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实施推行课后“5+2”托管服务。
根据各学段、各年级实际制定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学校开设舞蹈、瑜伽等39个社团、课程丰富学生课后服务内容。
6.阳光体育,全面引燃体质健康助力成长引擎。
学校在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多管齐下,通过延长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开拓体育社团、提效体育课堂等多项举措,确保学生体质健康不下降,逐步锻炼有提升。
学校多措并举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通过举办“校长杯足球、篮球联赛”、冬季长跑比赛、春季运动会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为未来奠基。
7.专业素养,多措并举构建学生评价落地生花。
在“双减”工作中,为做到减“重”不减“质”,学校同时还提出了落实“提质增效”的学力课堂,注重课堂生成,注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小老师”。
此外,学校还探索结合信用评价,注重教、练、考一致性。
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通过诚信作业、诚信考试、诚信守纪之星评选,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下一步,XX实验中学将继续围绕落实“双减”“五项管理”,聚焦突出问题,破解症结难题,细化任务命题。
趁政策之东飞,扬发展之航帆,助力学生成长,擦亮学校品牌。
压实双减责任,减负增品提质
我校依据XX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中央两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及国家、省、市、区印发的“作业、手机、睡眠、读物、体质健康”等管理文件,结合甘井子区中心小学“奋力品质教育,奠基幸福人生”办学理念,学校创新推进各项管理工作,高质量、高品质落实双减工作。
一、创新推进345作业管理模式
首先,氛围营造突出“三实”
扎实开展宣传,立即将各类文件(特别是双减文件)传达至全体教师及家长,组织教师研读学习,加强宣传指导;严实检查举措,采取“一学二控三查四监督”的举措;丰实作业形式,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布置作业,全面提高学生。
第二,策略推进落实“四制”
集体研究制度,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坚持每周研究学生作业布置;作业日结制度,提出教师“日作业先做”要求;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线上家长会;绩效考核制度,形成“四每二调查”闭环管理。
第三,作业管理彰显“五精”
五精”体现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层次性、综合性的原则。
“精选”作业,丰富资源库存;“精讲”作业,引导自主学习;“精练”作业,启发学生思维;“精批”作业,注重反馈提升;“精改”作业,达到学习效果。
二、稳步推进237课堂教学模式形成
首先,提炼理念有章有法
学校秉承“尚品修德,筑质立魂”校训,办学目标确定为:教师有品行,课程有品位,课堂有品效,班级有品性,学生有品质、学校有品牌。
深入理解品质二字内涵,优化教学方式,加强品质课堂研究与实践。
努力打造“二元三环七步”为主体的“有品优质”课堂教学模型。
第二,常规管理依规依据
学校加强领导包干,追求专业化管理,每个学科都有中层以上干部负责跟踪指导;“草根”研究,团队式帮扶,扎实推进校本研修工作,注重校内集备、校外学习、校内展示,校外比拼;
第三,教学科研共研共进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围绕“二元三环七步为主体的'有品优质'课堂教学模式及策略的研究”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诊评指导和学科研训活动,针对展示课例,以组为单位拿出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模式的提炼。
三、规范推进学生课后服务工作
首先,提高站位上下一心,体现品质
我们认为课后服务工作,不但仅是日常教学的有力补充,更是给家庭社会减负的有力手段。
所以,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群众难点。
责无旁贷,高度重视,举全校之力,坚持师生完全自主自愿,因地制宜和科学规范原则,全力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第二、校内联动策略推进,添色品质
一是整体思路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