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乡镇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乡镇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总结1
今年来,我镇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政部门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精神,将“扫黑除恶”作为一项重要常规工作来抓,持续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不断改进“严打”方式,明确重点,打出了声势,震慑犯罪。半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有: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并从镇干部中抽调精干力量,配合派出所,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镇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扫黑除恶”日常工作及部门协调;各村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小组,确保扫黑除恶日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横幅、广播、电子屏等深入广泛宣传,全力做好“扫黑除恶”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氛围。在全镇主要道路和各行政村显著位置悬挂横幅,利用每月党建月会和农民夜校平台对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工作的意义、打击重点进行宣传。
三、加强摸底排查,重点人员,突出管理
对镇内的重点人群进行突击检查,坚决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确保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克尔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由班子成员牵头,组织派出所人员驻村干部、相关负责干部对所驻村、分管领域、重点群体开展“问题”和“苗头”的双重梳理和摸排,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清晰,切实为社会大局稳定“保驾护航”。
四、目前存在问题
一是宣传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宣传力度还不够大;二是摸排力度还有待于加强;三是与各部门联动机制不够健全。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扫黑除恶深入人心,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喊打的氛围,加大群众监督和举报力度。
2、继续加大摸排力度,对摸排出的涉黑涉恶线索进一步深挖,坚持对涉黑涉恶行为“零容忍”态度,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3、加强信息报送。对平时的摸排行动加强信息的报送,一经发现有涉黑涉恶的行为,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及时向县级部门报送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摸排线索报告制度,各村定期对辖区内摸排的情况进行上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村年终目标考核,对不报、瞒报、谎报的村进行责任追究。
4、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加大力度、坚决打击对农村把持和操纵基层政权、侵吞农村集体财产、横行镇里以及在农村组织从事涉“黄、赌、毒、抢”的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的黑恶势力。
5、加大与各部门相互协作,加强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打好扫黑除恶这场攻坚战。
乡镇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总结2
为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署,20xx年3月26日,xx镇召开了扫黑除恶动员会,落实我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工作。现将xx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半年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确保专项行动有序开展
为确保“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成立了xx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xx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xx,人大主席、分管领导xx为副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以及镇综治办主任、司法助理员、派出所所长、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由综治办主任担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全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统一部署和督促检查,切实形成扫黑除恶整体工作合力,为该项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领导重视,确保专项行动有序开展
镇党委、政府对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明晰了重拳打击范围、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预警并全程跟踪处理,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党委、政府要求,密切留意、发现问题苗头要立即上报和及时制止,并要求我镇全体人员提高警惕,增强风险意识,避免发生涉及我镇管理范围的涉黑涉恶事件。镇党委强调,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要从提高政治站位的高度出发,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工作,敢于打击、敢于斗争。
三、广泛宣传,确保专项行动有序开展
我镇悬挂扫黑除恶横幅20副、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16条、张贴通告等多种方式村(居)民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性和参与方式,公开举报方式和奖励规定,有效提升扫黑除恶效果。
四、下步工作
下一步,我镇积极与区扫黑办加强对接,做好收集与上报,使我区建设领域扫黑除恶斗争取得实效、形成常态。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深入调查、精准摸排,突出重点精准打击,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化住建工作环境,促进我镇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乡镇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总结3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获取市政府各部门主动公开范围以外的信息,可以向相关受理机构申请获取。
(一)受理机构
1、县政府办公室的受理机构:XX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
办公时间:9:00—11:30、14:30—17:30(法定节假日除外)
通信地址:XX县解放路行政中心大楼5楼
邮政编码:XXX
联系电话:XXX
传真号码:XXX
电子邮箱:XXX
2、县政府其他部门的受理机构为本部门办公室,具体联系方式见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二)受理程序
1、提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