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2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总结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2022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总结精选1

收到学校在本周针对“新冠”疫情发布的线上教学活动的通知,我第一次学习使用钉钉直播课堂进行授课。

提前二十分钟,我便坐在了电脑前,打开钉钉,关注六年级直播课的进展情况,马上到我授课的时间了,可是音乐课还没有结束,我内心有些慌了,没办法发布上课和提前布置预习的通知,害怕会打扰大家,又担心是不是下午的授课时间有调整,于是,我再次确认了年级课程表上的时间安排,没错!眼盯着音乐老师在我上课前的最后一分钟结束了音乐课程,我为了上够同学们宝贵的30分钟的科学课,甚至没时间再给同学们发布上科学的通知,过高地估计学生都能通过正在直播的消息可以进入直播课学习,就这样信心满满地准时发起了科学课的直播,盯着电脑界面,我首先给同学准备了3分钟的“美丽的地球”影音资料,召唤学生近入课堂,告知同学们可以喝口水,站起来活动活动,或者上个卫生间,本以为在我们科学组的教研群里试播过,并且还给我们组的组员也进行了直播和反馈,应用起来会比较顺手,但没想到,我声情并茂,感觉良好地讲了15分左右,仍然遭遇了网络塞车和联播失败的问题,于是,我马上结束了直播,然后及时在四个班级群里发布转换学习方式的通知,由于曾经有同学告诉我图片合并发送会看不清,我又用逐条发送的方式分别给四个班传送了第一单元四节课的习题文件和练习格式要求,督促学生紧密衔接剩余时间内的的学习活动。

并且又重新尝试,沉着冷静大的发起了约19分钟的直播课程,在女儿的帮助下,我用电脑授课,她用手机看课,我得到了她及时的反馈和方法的指导,这次直播效果较好,这一点,从学生观看的点击量和时长以及提交的作业质量可以验证。

不过,从作业订正的效果来看,效果不太好。

为数不多的学生上传了他们自己答题的情况,有空题和涂改现象,我知道他们是想告诉我,这是他们真实的学习成果,所以,我对这些学生做了表扬他们实事求是品质的积极评价;有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用红笔对改,在旁边订正了错题的答案,大多都只订正了正确答案,只有一部分同学仍然保持着我们在校学习时订正完整习题的方法,对今后的复习很有帮助;还有很多学生的作业整洁度高,很有条理,无一处订正,学习效果反而令我有些担忧,若是能认真读读记记,倒是能增强复习效果,但若不认真复习,下次上课前,可能如更多人惯用的说法,就是又都还给老师了。

我多希望同学们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每天踏踏实实学习,每天都有进步!

在今后的.线上学习前,我还要不断思考,尝试用更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努力提升学习品质,待到开学复课时,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欢送孩子们顺利毕业升学!

2022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总结精选2

本周网课学习内容是复习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和快乐读书吧。

前五周网课学习每天都是新课,对中下等的学生来说有点吃力。

第六周安排了复习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减轻了学习新课的负担,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

我们根据名师直播复习课程表的安排及时调整了本周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作业和家长的反馈来看,本周学生效果较好。

提前告诉学生本周学习内容

上周日晚上,我通过微信群把本周的复习内容告诉全体家长和学生,并给他们讲复习的重要性,课程这样安排的目的。

让家长和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不要认为复习课听不听无所谓。

老师和学生一起听每一节复习课,根据授课内容通过群直播和学生交流,再次强调重点知识,作业的展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把握好每一节的教学重难点。

不是因为听名师同步课堂不用自己讲课了,就不用再备课了,恰恰相反,不用自己上课,更应该好好备课,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地指导,才能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才能在听老师讲课时有自己的思考,才能真正地了解同步课堂上,哪些知识讲到了,哪些没有讲到,哪些处理得不到位......根据实际情况想对策、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组进行指导。

早读内容和形式

由于本周是复习课,早读内容我也有所调整,我把原来以读课文为主,调整了背诵古诗和读《论语》。

每天晚上8点左右,我就把第二天的早读内容发到群里。

让学生明确第二天的早读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

心中有目标任务了,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一会摸摸这本书,一会翻翻那本书。

本周早读展示还是在各小组展示,每天7:40开始,我就进入每一个小组检查反馈学生的早读情况。

对早读认真并能读够20分钟以上的孩子表扬点赞,为了激发广大学生早读时间长一些,我把优秀组每天反馈到大群,前两天只有3组和5组能全体做到7:30左右开始早读,其他组有的个别孩子8:00才开始早读。

我在大群反馈,还在本小组反馈,并一再强调早读的重要性。

从周三开始,7:30左右开始早读的孩子已达到百分之九十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时在于晨”,早上时间人的大脑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早读可以培养阅读能力和开口表达的能力,早读可以让你一天有一个良好的状态作为开头,并且能够增强自信心。

我非常重视孩子的早读,家长和学生感觉老师的特别重视,也就不好意思再偷懒了,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是家长之间的较量,也是老师教学管理策略的较量。

听课监督到位

担心有的家长认为是复习课不太重要,本周我加大了检查的力度。

每天课后,我一如既往地进入每一个小组,看学生的听课姿势和状态,对坐姿标准的,边听边记笔记的孩子,提出表扬。

我还抽查学生的听课效果,我让学生给我发语音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如果由于家长上班,不能让孩子看直播课,必须让孩子看回拨课。

让家长明白,这段时间家长监督孩子学习,虽然辛苦,但这是你们的责任,必须对孩子监管到位,如果个别家长有实际困难,要与老师及时沟通,如本周我班樊子涵的爸爸在医院做手术,妈妈得照顾爸爸,白天孩子确实没法看网课,我就单独给孩子布置白天在家做的事情,晚上妈妈回到家,再让孩子看回放,人性化管理更能让家长和学生接受。

家庭作业同步进行

学校采取了科学的发书方式,学生的《学习与巩固》前几天领到手中。

学生领到《学习与巩固》时,网课第四单元快结束了。

3.线上有很多优秀的课程资源,孩子们利用这些资源既可以做好预习准备也可以课后进行巩固复习,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线上教学可以锻炼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不足

1.线上教学不同与以往的课堂教学,不能和大部分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导致教师无法很好的根据学生的听课状态调整授课内容和步调。

2.在作业批改上不能做到与学生面对面,对学生作业中的存在的问题指导不够及时。

在今后的线上教学中,我会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在探索中不断学习,以最适合的方式保证线上教学质量!我坚信疫定消,国必胜,民安康!

2022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总结精选5

线上学习已经一月有余,我们线上授课、线上教研、线上指导。

在每次上课之后,我们会检查一下有没有孩子没按时上课,如果有,就会通知他们借助看回放来补课。

平时我们教研组听课也是采用看回放的方式,由此我想,线上授课确实方便了听课研课,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打开听,也可以把某一个地方反复的听。

我觉得更好的是,可以经常听听自己的课,这是我们平时上课很难做到的。

在交流线上教学问题时,我们确实有这样的无奈:无法统览学生的上课情况,不知道学生是端端正正坐着听的,还是趴着躺着进行学习的;不知道是不是把上课当做幌子,抱着手机玩其它的;也不知道学生是边听边思考,还是三缄其口,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

如此种种担忧,让我们的心也难以静下来。

再加上有的设备不足或老化,导致直播课堂不能顺利进行,一节课中间会死机、间断、重启,这些问题真的'都让老师们焦躁。

线上直播,有老师敬而远之,不敢尝试,有老师高度紧张,线上直播一节课,纵然全身心投入,还是感觉不甚满意,不知如何才能尽善尽美。

如此的烦躁无奈让我们不能理性的思考,不能用平常之心对待线上授课。

自从线上授课,我几乎每次上完新课之后,都要看看回放,听听自己的课。

听课的时候一开始关注的是有没有把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分析清楚,学生能不能听明白,和自己预设的有什么出入。

线上授课一周之后,我关注的点就转为了一节课问了什么问题,学生是怎么思考的。

让学生交流了多少次,也就是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近段时间关注的点又在变化,我让学生交流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价值吗?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吗?学生有兴趣进行思考吗?

这段时间,我每天都坚持看课堂的回放,针对线上课堂与平时课堂的诸多不同进行思考,寻求对策。

线上课堂从时间上看比平时少了10分钟,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从候课方面看,有的孩子做不到,因为在家里,没有铃声,没有提醒,有孩子就上了这节课忘了那节课;从课堂互动交流上看比平时难了些,不能想让谁发言就叫谁,只能是谁连麦就叫谁,还会遇到连麦连不上的特殊情况;从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看,因为不能看到整体的学习状态,因此不能当堂作出准确判断。

这些都给我们线上教学带来了困难,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听听自己的课,就会慢慢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静下来理性的对待每一个难题。

时间短,我们就在备课上下功夫,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一节课就学习一个小问题。

抓住重点精讲,保证重点内容的学习效果,练习的设计针对性强一些,做到及时的巩固,保证学习的效果。

针对学生的候课问题,我做了下面的工作,感觉效果还不错:每次上课前七八分钟,我都把学习的内容、要准备的学具和上课的时间发信息告诉孩子,提醒学生按时上课,同时早早的发起直播,等待学生的到来,并对提前进入直播课堂的孩子进行表扬。

对比前后几次课堂的统计信息,我发现,现在学生基本能准时进入课堂进行学习了。

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这个问题是我授课时前后变化比较大的。

前两周的课堂上,我基本上是只要有学生连麦,我就接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慢慢的发现,这样一来,个别孩子只顾得连麦而不做细细的思考,连麦之后不知道要说什么。

有的孩子因为不能连麦,只做听众,一节课也不见有什么“动静”。

我在想:他们是不是在听、在思考、在书写?看到别的孩子一节课连麦几次,而自己因为设备问题无法连麦,他们是不是心中有失落感?会不会因此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我改变了原来的交流办法,在备课时设计不同的问题,给学生时间思考、书写,让那些不能连麦的孩子有时间在评论区简单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用选择、判断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学生不需要输入太多的字,又能很快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学生表达观点的多了,我也在课堂上时刻关注评论区学生的回答,及时的鼓励表扬,让学生感觉到,不管他用什么样的方式,老师都在关注着他。

从学生的作业上看,学习效果也比原来要好一些。

听听自己前面的直播课,再听听现在的课,感觉真的是有了不少的改进。

我想说的是: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一样,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情况,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和有思维深度的追问,给学生留有思考和书写的时间,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手来、动起脑来,不能只做一个事不关己的听众或观众。

同样,我们也不能追求表面的热闹和“繁华”,数学的学习还是需要用问题引领,让学生静下来,深度的思考才能真正发散学生的思维,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多听听自己的课,冷静的面对课堂中的问题,理性的对待线上教学,直播课堂一定会越来越好。

2022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总结精选6

经过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老师和学生共同体验了一把新型的上课方式。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