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1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盛的社会生活

我与社会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除了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社会生活,还可以通过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等)了解社会生活。

2.我们怎样关爱社会?

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关系国家发展,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有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4.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例外?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例外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例外的身份。

5.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盛,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6.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在社会中成长

7.“社会化”的概念是什么?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8.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盛,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9.为什么个人要参与社会实践,亲近社会?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塑造康健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10.结合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11.参与社会生活对个人有哪些意义?

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系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网络改变世界

12.网络丰盛日常生活的表现有哪些?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便当敏捷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当和丰盛多彩。

1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互联网丰盛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当、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危机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14.网络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原因是什么?

1.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有的人有意无意的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威严;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安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15.沉迷网络的危害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尊崇他人

13.我们为什么要尊崇他人?

1.尊崇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2.每个人都是有威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崇。3.尊崇使社会生活调和融洽。

14.尊崇他人对社会有哪些作用?

尊崇使社会生活调和融洽。尊崇是维系优良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危机特征。尊崇是相互的,尊崇能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15.怎样尊崇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崇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合适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密耐烦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同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同等的。同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崇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崇自己一样尊崇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以礼待人

16.礼体现一个人哪些优良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崇、谦让、与人为善等优良品质。2.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17.文明有礼对个人的危机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美可亲,更简易赢得他人的尊崇与认可。

18.文明有礼对社会有何危机意义?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调和。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至诚、谦和、同等、友好、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崇感,有助于人们友情交往,增进人们的结合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19.文明有礼对国家的危机性有哪些?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威严和国家的形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2

20.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详尽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以礼相待,态度谦敬,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崇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齐、举止端庄。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多礼,举止沉稳,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厚道守信

21.什么是诚信?

1.基本含义:诚信就是厚道、守信用。

2.道德角度: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法律角度: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讲信用、守诺言、厚道不欺。

22.诚信对个人的危机性有哪些?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23.如何理解诚信对企业的危机性?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优良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永远的效益,长盛不衰。

24.诚信对社会、国家的危机性有哪些?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1.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调和2.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3.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25.怎样树立诚信意识?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