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线上教学阶段总结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线上教学阶段总结1
十二月,本该是书声朗朗、笔声沙沙的时刻;十二月,理应是孜孜不倦、奋发向上的日子。
然而,新一轮的新冠疫情突然卷土重来,我们的城市不得不又一次按下暂停键。
面对疫情,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指示,第一时间召开线上教学安排会,进行了教学组织部署。
学校积极为老师和学生搭建classin平台,为线上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老师们走进“空中课堂”,开展“在线教学”。
一、线上教学
教师们积极采用微信群、钉钉、腾讯会议、classin课堂等形式,开启了多样的在线课堂,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尽一份责,让学生在家里感受到同样的教学氛围,那浓浓的师生情依然很温馨,线上教学再次展现了全体教师的高度责任感。
在ClassIn聊天版块中的互动性类似于微信群,可上传短视频、文件、作业、文字,语音和表情等;课程版块中的互动性更为丰富有效,体现在提问、交流、奖励,给学生权限主持、示范或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另外,其中的黑板功能也比较实用,讲课与板书结合,将教学内容更加清晰和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为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情况,跟进线上教学进度,寻找更好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学校领导对线上教学的各个学科进行随机巡课,深入课堂,与教师同行。
二、教研活动
面对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年级组商讨并总结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每个班制定小组监督制和家长旁听的方法,效果有所改观。
各学科组每周一大教研,随时小教研,教学进度基本与在校教学进度保持一致,近两周各科基本能结束新课,之后进入复习阶段。
学校每周都会开展教学推进会,各年级组交流、分享线上教学的措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继续做好线上教学的充分准备,用积极心态对待、居家工作意识不松懈,做好自身防护、丰富线上学生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学生的厌烦情绪、用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合理安排考试科目和非考试科目,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安排学习时间。
各年级随时交流好的经验做法,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严格要求学生上课纪律,支持家长参与监督,随时了解学习动态。
并严格按线上教学规范执行、各年级统一软件运用形式,并根据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学校充分给予技术支持、巡课过程中,在关注学生的同时,对老师们的优秀做法也要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晨会活动
各年级班主任每周一开展主题晨会,包括居家防疫、劳动教育、习惯养成。
高度重视学生劳动教育,注重学生的正确劳动意识、劳动观念的培养。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力所能及的家务做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作业情况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得与失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网课学习情况的重要步骤。
对此,每位老师都非常用心批改每一份作业。
面对疫情,我们坚信这是一场必胜的战“疫”,“停课不停学,减量不减质,成长不延期,梦想不停步”,让我们用担当与责任筑牢质量,用努力和坚持书写成长。
学校线上教学阶段总结2
近几日,随着线上教学的实施,点滴感悟总结如下:
一、线上教学的实施基本成熟
1、准备充分。
老师们都下载了相应的授课资源推送给学生,或者推送了自己设计制作的学习资料。
2、按时授课。
都能按照课表安排实施在线预习指导。
3、积极交流。
对于线上教学存在的授课流程困惑或技术操作困难,能及时反馈,及时交流,及时解决。
4、经验分享:部分教师把好的做法及时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借鉴。
5、学案预习作业上传批阅及时。
各班都建立了不同学科的作业群相册,整合了不同学科,方便了老师批阅,学生也能看到老师的批阅点评。
二、线上教学给师生们带来的改变
通过几天的线上教学实践,老师们已经熟练了技术操作,教学方式由台前的“主演“到幕后“主播“,虽然一时不适应,甚至有的老师才开始上时还有点慌乱,但是疫情面前,我们都应该大胆尝试。
老师们会提前在家校本中上传电子课本,利用早读带领学生一起预习。
九年级除了制作正常的PPT课件,都会把课文重新编排为两种word文档:一是学生预习版。
除了课文,还有学生预习时需要掌握的知识,如,作者简介、生僻字词等附在课文后面,提前一天发送给学生,便于他们更好地预习课文,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是课堂讲解版。
用文本+批注的形式,将课文重点词、句、标点,层次结构等内容多色笔显示。
主要为了是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共同理解课文内容,也为孩子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批注典范。
教学中力求课堂知识点层次分明,重难点明确突出,教学语言简练生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
1。
作业布置量少而质优。
利用家校本布置作业,学生通过拍照、拍视频、录语音等方式提交。
作业以阅读和写作为主,避免学生眼睛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保护学生视力。
阅读以名著为主,听读相结合。
写作可以是一课一得、一课一写等主题,比如写学习收获、读后感、缩写、扩写、续写、仿写,分析语句的妙用等等,篇幅都短小而精悍,易于学生完成并得到提升。
各备课组的作业都是在统一商讨的基础上布置,注意到班级和学生之间的差别,有分层。
2。
作业批改反馈及时。
每节课让学生记录好扎实的课堂笔记,把课堂笔记作为一项作业,要求学生每天拍照提交,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讲及学习情况,以此评估学生听课效果。
作业批改可以在写评语的基础上进行直播点评。
要求学生用红笔进行二次修改。
对于不能按时提交作业的学生,先在群里提醒,群里提醒完没有用就打电话,尽力量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三、学生管理方面:
1。
多管齐下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并积极回答问题。
加强小组签到的管理,每次课前小组要汇报到位情况,在班级钉钉群和微信群同时表扬优秀的同学,树立榜样力量。
比如钉钉的优秀作业评选功能,单独评语功能,通知功能等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还可以在群内分班级公布每次直播课程的观看名单,包括观看时长,这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对学习不太积极的同学,除了及时督促,还可以通过家校本的作业评语与其单独沟通,或者和家长沟通,通过激励唤醒学生积极参与的心态。
2。
任课教师提早进班群“候课”。
因学生进入课堂时间比较长,每次课程最少提前十分钟开直播,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进入直播间。
通过学生线上回复进行管控,课代表进一步统计听课人数及课堂活跃人数,当天在班级微信群进行通报总结与点评,表扬与激励同行,侧面督促学生按时听课,保证听课时间和效果。
四、家校沟通方面:
1。
及时与家长、学生沟通互动,听取他们的声音和意见。
学生及家长的有效反馈,对教学推进帮助是巨大的,会让教学更有针对性。
2。
发挥家长的监管督促作用。
利用班级微信群,给家长提供具体的办法,鼓励家长在班级群里支招交流,发挥家长之间的影响带动力量,共同帮助学生上好网络教学课。
在此次教研会中,史校长这样说:“互联网+教育时代来得如此猝不及防,倒逼我们老师要主动适应这种新常态,更要关注学情,研究教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极大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