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考语文作文素材最新2023七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最新2023篇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眼前有苟且,眼前有芬芳;远方或是美丽的幻想,或是梦想和追求的光芒。

请以“眼前与远方”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心怀梦想,奋力前行

生命中,有眼前的苟且,也有想要的诗和远方,二者其实缺一不可。而我们的生命,也是由梦想与现实构成的。于梦想中,我们能够汲取到激励现实的力量;于现实中,我们亦能够通过步步前行实现梦想。惟有心怀梦想之期盼,肩负现实之责任,才能行稳致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我们要心怀梦想,感受生命之美丽。梦想不是虚无缥缈、毫无意义,它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未来前行的激励。司马迁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身陷囹圄的现实之辱,发愤著书而就《史记》;曹雪芹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现实之饥寒,呕心沥血而就《红楼梦》;一代代革命志士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战争的残酷、岁月的艰辛,开辟中国之新生道路。梦想,是漫漫黑夜中的一点亮光,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方向,让人于现实的磨难中体味到生命的美好,获得奋进的力量。

但解决不了眼前的苟且,诗与远方永远遥不可及,所以我们要把握现实,承担生命之责任。梦想虽美好,但若脱离现实,一切只是空想。只有准确认清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一步步脚踏实地,才能到达星辰之高度。“Fast”天眼望远镜之父南仁东,用双脚走遍山村泥土为望远镜选址,用日复一日的潜心钻研造就望远镜的诞生。这样伟大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他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他对现实的付出最终成就了他的梦想、国家的愿望。现实或许没有梦想中的绚烂美丽,但它是通往梦想的唯一途径,如同英雄志士们不断付出汗水与热血才造就新中国的诞生,一代代科学家夜以继日的钻研与奋斗才造就中国不断的科技创新,我们惟有勇敢地担起责任、在现实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走进梦想深处。

没有梦想的希望与激励,我们难以在现实奋斗中明确方向、获取力量;没有现实的付出与前行,我们难以最终走上梦想之巅。梦想是对现实的指引与激励,现实是对梦想的实践与奠基。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更要把握好现实与梦想的关系,作为新青年一代,心怀民族梦想、坚定个人信仰,以脚踏实地、进取付出的努力铸就新征程上的圆梦之路。低头是现实的责任,努力承担;抬头是美好的未来,追梦前行。

梦想因现实的努力而更有价值,现实因梦想的激励而拥有希望。无论是过往还是当下,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惟有心怀梦想与希望,于现实中承担责任、勇于前行,才能铸就更加美好的未来。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眼前与远方”,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写作时,首先要弄清楚“眼前”和“远方”各自的含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眼前”代表着我们当下的“现实”,而“远方”则是我们的脚步还难以到达、心中却无限向往的“梦想”。而材料前半句对“眼前”的阐述,则说明一方面对我们而言,“眼前”似乎总是充斥着平淡、平凡,甚至“苟且”;但另一方面,若是我们能脚踏实地,过好“眼前”,那么在苟且的生活里,我们也能找到乐趣的真味,诗和远方也同样在眼前。而对于“远方”而言,它充满诗意和美好,是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美好希望。有时候,“远方”对我们来说只是美好幻想,不切实际;有的时候,对“远方”的美好想象也能鼓舞我们前进,让我们朝着梦想奋勇向前,勇敢追求。

那么,“眼前与远方”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材料告诉我们,“眼前”再平淡无奇,那也是我们驻足的地方,我们无法抛掉它,离开它;而有了“远方”,“眼前”的一切我们都能忍受,有多少坎坷我们都能跨越;而有了“眼前”,“远方”变得不再遥远,可以企及。没有“眼前”,“远方”永远是空中楼阁;没有“远方”,“眼前”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由此,我们既要有“眼前”,也要有“远方”,这样才是完整的人生。

写作时,可以结合自己当下的生活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可先适当认可现实的意义。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每天为生活而奔波,为柴米油盐操劳,为吃喝拉撒忙碌,为孩子上学费神,为缝补衣服寻针线,为牛奶洒了心痛一宿,为多挣了二百块而兴奋半天——所谓的“苟且”就是指平凡的生活,当然包括平凡的出身、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甚至有些落魄的处境。然后由此指出梦想的意义。生活很平凡,人生很普通,但人不能失去对“远方”的期待,对梦想的坚持。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然,也可以针对材料中“眼前有芬芳”这一点,引用约翰·洛克菲勒“人们梦想远方迷人的玫瑰园,却不去欣赏盛开在窗前的玫瑰花”的名言论证不能只为了追求“诗与远方”,而忽略了身边的诗意,使论证更全面。在论据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更具有现实意义的论据,着眼于社会热点话题,如不少“空想家”空喊“诗与远方”的口号,却一味“躺平”“摆烂”,从反面论证其危害,使文章更深刻。

【参考立意】

(1)用心书写梦想与生活。

(3)以远方之梦想,活世俗之人生。

(4)生活在此,心怀远方。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最新2023篇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潮是自然现象,唐代徐坚在《初学记》中说,“水朝夕而至曰潮。”后来演化出更加丰富的含义:潮是时尚,新潮、潮范儿代表着某个时代的审美方向;潮是勇气,把握时代风尚、勇立时代前沿的人,被称为“弄潮儿”。潮是一时一地的运动,来时惊天动地,去时一片狼藉;潮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每个时代都有人顺潮而行,有人逆潮而动,有人任凭潮起潮落而遗世独立,从而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顺潮而行以致远,逆流而上显担当

孙文先生曾有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意在告诫世人应顺应时势,抓住时代机遇。然愈是浪高流急之处,愈有人逆潮而动,巍然挺立。此间真谛,值得你我静心思忖。于我观之,身处新时代的浪潮之下,我辈青年当顺潮而行以致远,亦应逆流而上显担当!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

顺势而为,直济沧海。我辈青年应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孤勇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时代浪潮下的机遇,勇于创新,学成济世文武。小米创始人雷军敏锐抓住互联网及智能时代的风口,顺势而为,短短几年坐上国产手机的头把交椅;晚清政府闭关锁国、故步自封,错失发展机遇,终致落后挨打。孟子有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正确认识势,灵活把握势,因事而谋,顺势而为,成就人生,不负伟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

逆潮而行,担当责任。我辈青年应做敢于担当,不忘初心的造梦者,为了心中的理想勇于逆流而上,为常人之不敢为。一如张桂梅,不畏疾病,不惧生死,将教育的火种播撒进大山,用自己的教育初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奇迹;一如樊锦诗,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青春到白发,肩负起文化复兴的重任;一如汪勇,于疫情肆虐之际挺身而出,坚持在抗疫一线……追名逐利成风的当下社会,仍然有人逆流而行、默默奉献,青年一代也应以此为楷模,肩负使命,逆潮坚守。

历史航程波澜壮阔,时代大潮奔腾不息。无论是顺潮而动还是逆潮而行,都不失为成就人生的重要法门。然纵观历史与当下,不少人面对时代浪潮不知不觉、固步自封,妄图以一己之力阻挡时代趋势,终被时代抛弃,湮没无声;也有不少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亦或是汲汲富贵、追名逐利,失去了初心与坚守。帕斯卡尔曾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时代大潮之下,我们应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生逢新时代,此亦春潮澎湃,此亦波谲云诡,作为青年的我们要审时度势、顺潮而行;也应勇担责任,逆潮而动,将个人的青春音符谱写进时代的乐章,绘就葳蕤华章!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从“潮”这种自然现象切入,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演化出了丰富内涵:潮是时尚,是勇气,是一时的运动,是不可抗拒的规律……进而引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时代浪潮时的不同做法:顺潮而行,逆潮而动,任凭潮起潮落遗世独立,从而引发考生的思考。

“顺潮而行”其意为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时代潮流下的机遇,顺势而为,方能立于潮头,成就自我。“逆潮而动”可以解读为不随波逐流,为了心中的理想勇于逆流而上,做常人之不敢做,为常人之不敢为,活出精彩人生。“任凭潮起潮落遗世独立”可理解为坚定内心的信念,保持一份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纠结在各种的凡尘俗物之中,心境淡泊,活出洒脱人生。从而启示我们,面对时代浪潮,应理性看待、辩证分析,既应该顺应时代趋势,又要坚定内心不失自我,二者兼而有之,方能成就瑰丽人生。

写作时,可以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顺潮而行”与“逆潮而动”的内涵,二者的辩证关系,二者兼而有之的必要性,以及该如何“顺潮而行”“逆潮而动”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小米创始人雷军敏锐抓住互联网及智能时代的风口,顺势而为,短短几年坐上国产手机的头把交椅的事例,引用孟子“虽有智慧,不如乘势”的名言,以此论证“顺势而为”的必要性。也可以列举张桂梅、樊锦诗等人在快捷功利的时代里坚守本心,逆流而上,为国奉献的事例,论证时代需要逆潮而动、为国深耕之人,从而辩证分析二者联系。

在论据的选取上,应注意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的综合使用。如可以引用《鬼谷子》中“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也可以立足于当下,结合当下社会不少人存在的固步自封不知不觉,或者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立意】

(1)逆流而上以担当,顺势而为以致远。

(2)顺应潮流,不失自我。

(3)顺势而为,直济沧海。

(4)逆潮而动,方显英雄本色。

(5)任他潮起潮落,我自坚守本心。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最新2023篇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兔年春晚《早安阳光》节目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职业分布各行各业的演员,舞台上一抹抹“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绚丽夺目,这些“小人物”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大舞台”。

《新时代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国家事业的“大蓝图”。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潮头登高我击桨,不计名利助国兴

风泱泱,潮滂滂,鹏展翅,鲲腾翔。夤夜青灯,朝暾夕月,人生百年路漫漫,上下求索中国梦。《新时代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因此,我辈当融入新时代,争做新青年,未来征途远,我辈建功名。功成有我辛勤力,功成无我争功名。秉持奉献投身时代,莫为得失建功立业,由“小我”走向“大我”,潮头登高我击桨,不计名利助国兴。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功成必定有我,未来路上,以我之凌云志勇担当奋斗强。你看那,以卓越功勋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为强国,功成有我立下“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誓言;你看那,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的华罗庚,为科研,功成有我抱定“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信念;你看那,擦亮北斗“国家名片”的谢军,为圆梦,功成有我实现“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我辈青年以前辈为榜样,萤烛之光增日月,微尘之力崇峻极,微光照华夏,己力助国家。

背负青天适南冥,挂云帆而济沧海。功成不必在我,未来路上,以我之岂邀名、不图利忱奉献。你且看,兰考换新颜,“千年沙丘无觅处,百里河堤尽绿洲”,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焦裕禄孜孜不倦不计名和利;你且看,“冲天云雷震世界”,中国核弹响天边,是功成不必在我的林俊德一生许国岂邀名的淡泊一世病榻之上仍拼搏……原作天上星星火,化作人间万丈光。我辈青年亦需学习他们,功成不必在我,以理想领初心,以初心印理想,扬鞭奋蹄闯时代,争做时代好青年,丹心一片报家国,莫做神州袖手人,济世不为名,己力助国兴。

融入新时代,有我奋斗身,浮舟不惧沧海,立马笑傲昆仑;争做新青年,无我争功名,大人不驰空想,君子莫骛虚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责任是担当是境界。渐冻症张定宇院长,由“小我”走向“大我”,抱着不便的身躯守在疫情最前沿;排雷英雄杜富国,投身时代、建功立业,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护战友;川航机长刘传健,秉持奉献,不畏艰难,面对“空中浩劫”依然坚守岗位舍命付出……“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是我辈青年融入时代最好的身影,以身许国岂邀名,功成有我微尘影。

虎啸谷,隼试翼,红日升,光万丈。心中有信仰,肩上有责任,脚下有力量,我辈青年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魄力,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骨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擘画蓝图襄盛世,中国梦圆我辈强。融入新时代,争做新青年,潮头登高我击桨,不计名利助国兴。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借2023央视春晚中,合唱节目《早安,阳光》的演艺人员——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百姓歌手、演员,展现“小人物”融入“大舞台”的时代风貌。从快递小哥、清洁工到医护人员、消防员,从医生、护士到农民、牧民,在节目《早安,阳光》中参与合唱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歌手,他们也只是一个个“小人物”。但是,他们振奋人心的和声,却反映了整个中国最朴素的感情,也唱出了新征程上的百姓生活交响。而材料第二段,由第一段中“小人物”与“大舞台”的思辨关系,引申出个人奋斗中的“小”与“大”的思辨关系,并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思考,如何才能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更好地融入进民族国家事业的“大蓝图”。

由此看来,立意时,要立足于个人与家国的关系,认识到民族梦想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只有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将个人理想与民族梦想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责任担当,才能既实现个人的梦想,又能助力于民族复兴的大业。行文思路上,可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时可论述我们既要拥有自己的理想,又要明白时代的担当,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然后论述由个人梦想到家国之梦,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代代追梦人,将小我融入大我,铸就中国梦。身为当代青年人,要向前辈学习,传承追梦精神,勇于挑战,勇于承担。青年人的个人是和伟大祖国紧密相连的。我们应该将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连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立意】

(1)传承追梦精神,做好新时代青年。

(2)高举追梦旗帜,砥砺家国情怀。

(3)承追梦信仰,展青年芳华。

(4)心中有追梦使命,脚下有奋斗力量。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最新2023篇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交响乐气势磅礴,激荡人心。它一般由数十种乐器共同演奏,每种乐器均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演奏特点,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等还需要调和。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异质调和,方得圆融

我常常思考,在这所谓“他者”消失的时代,我们缺的究竟是独奏曲的空灵绝响,还是交响乐的动人天籁。

姑妄言之,答案应该是后者。

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考语文作文素材最新2023七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最新2023篇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眼前有苟且,眼前有芬芳;远方或是美丽的幻想,或是梦想和追求的光芒。

请以“眼前与远方”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心怀梦想,奋力前行

生命中,有眼前的苟且,也有想要的诗和远方,二者其实缺一不可。而我们的生命,也是由梦想与现实构成的。于梦想中,我们能够汲取到激励现实的力量;于现实中,我们亦能够通过步步前行实现梦想。惟有心怀梦想之期盼,肩负现实之责任,才能行稳致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我们要心怀梦想,感受生命之美丽。梦想不是虚无缥缈、毫无意义,它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未来前行的激励。司马迁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身陷囹圄的现实之辱,发愤著书而就《史记》;曹雪芹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现实之饥寒,呕心沥血而就《红楼梦》;一代代革命志士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战争的残酷、岁月的艰辛,开辟中国之新生道路。梦想,是漫漫黑夜中的一点亮光,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方向,让人于现实的磨难中体味到生命的美好,获得奋进的力量。

但解决不了眼前的苟且,诗与远方永远遥不可及,所以我们要把握现实,承担生命之责任。梦想虽美好,但若脱离现实,一切只是空想。只有准确认清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一步步脚踏实地,才能到达星辰之高度。“Fast”天眼望远镜之父南仁东,用双脚走遍山村泥土为望远镜选址,用日复一日的潜心钻研造就望远镜的诞生。这样伟大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他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他对现实的付出最终成就了他的梦想、国家的愿望。现实或许没有梦想中的绚烂美丽,但它是通往梦想的唯一途径,如同英雄志士们不断付出汗水与热血才造就新中国的诞生,一代代科学家夜以继日的钻研与奋斗才造就中国不断的科技创新,我们惟有勇敢地担起责任、在现实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走进梦想深处。

没有梦想的希望与激励,我们难以在现实奋斗中明确方向、获取力量;没有现实的付出与前行,我们难以最终走上梦想之巅。梦想是对现实的指引与激励,现实是对梦想的实践与奠基。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更要把握好现实与梦想的关系,作为新青年一代,心怀民族梦想、坚定个人信仰,以脚踏实地、进取付出的努力铸就新征程上的圆梦之路。低头是现实的责任,努力承担;抬头是美好的未来,追梦前行。

梦想因现实的努力而更有价值,现实因梦想的激励而拥有希望。无论是过往还是当下,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惟有心怀梦想与希望,于现实中承担责任、勇于前行,才能铸就更加美好的未来。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眼前与远方”,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写作时,首先要弄清楚“眼前”和“远方”各自的含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眼前”代表着我们当下的“现实”,而“远方”则是我们的脚步还难以到达、心中却无限向往的“梦想”。而材料前半句对“眼前”的阐述,则说明一方面对我们而言,“眼前”似乎总是充斥着平淡、平凡,甚至“苟且”;但另一方面,若是我们能脚踏实地,过好“眼前”,那么在苟且的生活里,我们也能找到乐趣的真味,诗和远方也同样在眼前。而对于“远方”而言,它充满诗意和美好,是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美好希望。有时候,“远方”对我们来说只是美好幻想,不切实际;有的时候,对“远方”的美好想象也能鼓舞我们前进,让我们朝着梦想奋勇向前,勇敢追求。

那么,“眼前与远方”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材料告诉我们,“眼前”再平淡无奇,那也是我们驻足的地方,我们无法抛掉它,离开它;而有了“远方”,“眼前”的一切我们都能忍受,有多少坎坷我们都能跨越;而有了“眼前”,“远方”变得不再遥远,可以企及。没有“眼前”,“远方”永远是空中楼阁;没有“远方”,“眼前”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由此,我们既要有“眼前”,也要有“远方”,这样才是完整的人生。

写作时,可以结合自己当下的生活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可先适当认可现实的意义。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每天为生活而奔波,为柴米油盐操劳,为吃喝拉撒忙碌,为孩子上学费神,为缝补衣服寻针线,为牛奶洒了心痛一宿,为多挣了二百块而兴奋半天——所谓的“苟且”就是指平凡的生活,当然包括平凡的出身、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甚至有些落魄的处境。然后由此指出梦想的意义。生活很平凡,人生很普通,但人不能失去对“远方”的期待,对梦想的坚持。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然,也可以针对材料中“眼前有芬芳”这一点,引用约翰·洛克菲勒“人们梦想远方迷人的玫瑰园,却不去欣赏盛开在窗前的玫瑰花”的名言论证不能只为了追求“诗与远方”,而忽略了身边的诗意,使论证更全面。在论据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更具有现实意义的论据,着眼于社会热点话题,如不少“空想家”空喊“诗与远方”的口号,却一味“躺平”“摆烂”,从反面论证其危害,使文章更深刻。

【参考立意】

(1)用心书写梦想与生活。

(3)以远方之梦想,活世俗之人生。

(4)生活在此,心怀远方。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最新2023篇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潮是自然现象,唐代徐坚在《初学记》中说,“水朝夕而至曰潮。”后来演化出更加丰富的含义:潮是时尚,新潮、潮范儿代表着某个时代的审美方向;潮是勇气,把握时代风尚、勇立时代前沿的人,被称为“弄潮儿”。潮是一时一地的运动,来时惊天动地,去时一片狼藉;潮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每个时代都有人顺潮而行,有人逆潮而动,有人任凭潮起潮落而遗世独立,从而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顺潮而行以致远,逆流而上显担当

孙文先生曾有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意在告诫世人应顺应时势,抓住时代机遇。然愈是浪高流急之处,愈有人逆潮而动,巍然挺立。此间真谛,值得你我静心思忖。于我观之,身处新时代的浪潮之下,我辈青年当顺潮而行以致远,亦应逆流而上显担当!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

顺势而为,直济沧海。我辈青年应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孤勇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时代浪潮下的机遇,勇于创新,学成济世文武。小米创始人雷军敏锐抓住互联网及智能时代的风口,顺势而为,短短几年坐上国产手机的头把交椅;晚清政府闭关锁国、故步自封,错失发展机遇,终致落后挨打。孟子有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正确认识势,灵活把握势,因事而谋,顺势而为,成就人生,不负伟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

逆潮而行,担当责任。我辈青年应做敢于担当,不忘初心的造梦者,为了心中的理想勇于逆流而上,为常人之不敢为。一如张桂梅,不畏疾病,不惧生死,将教育的火种播撒进大山,用自己的教育初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奇迹;一如樊锦诗,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青春到白发,肩负起文化复兴的重任;一如汪勇,于疫情肆虐之际挺身而出,坚持在抗疫一线……追名逐利成风的当下社会,仍然有人逆流而行、默默奉献,青年一代也应以此为楷模,肩负使命,逆潮坚守。

历史航程波澜壮阔,时代大潮奔腾不息。无论是顺潮而动还是逆潮而行,都不失为成就人生的重要法门。然纵观历史与当下,不少人面对时代浪潮不知不觉、固步自封,妄图以一己之力阻挡时代趋势,终被时代抛弃,湮没无声;也有不少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亦或是汲汲富贵、追名逐利,失去了初心与坚守。帕斯卡尔曾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时代大潮之下,我们应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生逢新时代,此亦春潮澎湃,此亦波谲云诡,作为青年的我们要审时度势、顺潮而行;也应勇担责任,逆潮而动,将个人的青春音符谱写进时代的乐章,绘就葳蕤华章!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从“潮”这种自然现象切入,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演化出了丰富内涵:潮是时尚,是勇气,是一时的运动,是不可抗拒的规律……进而引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时代浪潮时的不同做法:顺潮而行,逆潮而动,任凭潮起潮落遗世独立,从而引发考生的思考。

“顺潮而行”其意为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时代潮流下的机遇,顺势而为,方能立于潮头,成就自我。“逆潮而动”可以解读为不随波逐流,为了心中的理想勇于逆流而上,做常人之不敢做,为常人之不敢为,活出精彩人生。“任凭潮起潮落遗世独立”可理解为坚定内心的信念,保持一份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纠结在各种的凡尘俗物之中,心境淡泊,活出洒脱人生。从而启示我们,面对时代浪潮,应理性看待、辩证分析,既应该顺应时代趋势,又要坚定内心不失自我,二者兼而有之,方能成就瑰丽人生。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