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核酸采样点自查整改报告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核酸采样点自查整改报告1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工作部署,应对2020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确保全乡疫情暴发时在5-7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特制定此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各行政村范围内在疫情暴发时5-7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局部疫情在1日内完成疫点(区)全员核酸检测,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及时釆取有效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风险、保障经济社会恢复正常秩序和人民生活健康安全。

二、工作原则属地负责。

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乡全员核酸釆样检测工作,制定辖区全员核酸检测预案,组织开展采样检测活动。

乡财政落实采样检测工作经费、物资保障。

乡级统筹。

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村按分工做好全乡采样检测工作保障,统一调配全乡釆样检测工作支援。

网格管理。

按属地管理原则,以村为单位,按照“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方式,由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各村配合辖区内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具体实施。

分步实施。

做好准备,及时响应,有序推进,加强流动人口、租住、留(寄)宿人员管理,确保划定区城内人员一个不漏。

各村根据现场工作预案,按照群众发动、信息釆集、按日定人、按序实施的顺序推进釆样检测工作。

三、应对准备

(一)设置采样地点。

全乡以村为单位共设置6个釆样点。

XX村釆样点设置在XX中心卫生院,XX村采样点设在XX村委会,XX村采样点设在XX村委会,XX村采样点设在XX村委会,XX村采样点设在XX村采样点,XX村采样点设在XX村委会。

各釆样点按照《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釆检测技术规范》(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0】352号)规范设置,合理设置等候区、釆集区、缓冲区、临时隔离区。

由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布置,派驻釆样人员负责指导。

1、等候区。

设置在室外并划分人行通道及一米线,保障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

对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其他行动不便者优先釆集。

2、采集区。

根据釆样点室内条件,选择采光、通风布局较合理房间,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

配备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釆集管,并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

3、缓冲区。

空间应相对密闭,可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釆样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釆集管,户外消杀设备。

4、临时隔离区。

用于暂时隔离在釆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二)组建工作队伍。

全乡以村为单位共组建6支釆样工作队伍,每支队伍中包含村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采样人员根据《XX县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预案》的《XX县全员核酸检测网格管理分工安排表》配备。

指定村工作人员中1人为组长,组长负责釆样点总体工作,村工作人员负责群众组织、采样信息登记、后勤保障、现场秩序等,釆样人员负责核酸采样、送样和现场医废物处置等。

有条件的可指派警务人员参与现场秩序维护。

四、具体流程

(一)启动响应。

由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根据疫情爆发情况,启动全县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响应,明确以各乡镇为主体,在5-7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二)迅速应对。

乡根据应急响应,启动工作预案,做好宣传发动、安全保障、派出人员、物资调配等。

(三)开展采样。

每个社区设立x处采样点,配备x个采样组,实施x小时不间断检测,达到区里规定日采集x人次的标准。

每个采样组至少由x人组成,其中,组长x人(由街道分包领导担任)、派出所民警x人、社区工作人员x人、采样人员x人、社区信息登记人员x人。

(二)成立样本运送队。

街道成立x支样本运送队,负责辖区x个采样点的标本运送工作,每队由x人组成。

(三)组建应急工作队。

街道组建x支应急工作队,由街道班子成员担任队长,x名机关人员、x名民警、x名疾控中心检测人员任成员,负责为残疾、卧床等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采样服务以及街道其他应急处置事项。

(四)设立重点人群采样点。

街道在机场路40号院内停车场设立1处采样点,负责重点人群的采样检测工作,由街道班子成员担任组长,4名机关人员、1名派出所民警、2名疾控中心检测人员任成员。

(五)加强技术培训。

邀请区疾控中心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采集、保存、运输、处理等各流程环节规范化操作,切实做到采样检测规范、结果准确、工作安全。

四、预案响应

(一)开展人员摸排。

区委指挥部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后,街道负责以社区为网格单元,对网格内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宾馆酒店、住宅小区等开展拉网式摸排,调查辖区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短暂停留人口等情况,要在12小时内准确掌握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信息,对摸排出的应检人员信息建立人员摸排台账,及时填报到大数据平台,并将应检人数以社区为单位推送区疫情防治与专家组。

(二)科学设置采样点。

街道重点人群检测采样点和社区采样点的设置要科学合理,应满足以下要求: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作为大规模人群采样点。

根据原有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避免因场地狭窄、人员密集导致现场秩序混乱。

1.等候区。

设置人行通道,同时设置1米线,保证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

做好人员登记、组织管理等工作。

2.采集区。

根据天气情况,配备帐篷、电暖气、适量桌椅、医用垃圾收容器等,保证采样人员工作需要;

配备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采样管,并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

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

严格规范采样标本管理和医疗废物处置,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

3.缓冲区。

空间应当相对密闭,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

4.临时隔离区。

用于暂时留观在采样过程中出现的发热、干咳等体征异常人员。

5.服务设施。

采样现场要体现人性化关怀,配备常规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设备;

设置垃圾回收等设施;

周边无公共厕所的,要设置临时公厕;

根据天气条件配备必要的避风、挡雪、遮阳、遮雨等设施。

(三)广泛宣传动员。

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后,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短信、社区广播等媒体媒介,发动群众主动接受检测、服从检测安排。

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向辖区居民传达告知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咨询电话等。

(四)工作队伍到位。

在接到区委指挥部全员核酸检测指令后,街道办事处根据采样点的设置预案,6小时内组织辖区各社区采样队、标本运送队到达指定工作岗位。

为提高工作效率,在人员摸排阶段即组织队伍进驻,第一时间开展工作。

所有工作人员根据从事岗位防护的要求,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