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总结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借鉴和下载。
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总结1
为确保校内举办大型活动的安全和有序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置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性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将防范和处置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根据学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校园大型活动是指:由学院主办或组织的校庆、重大节日庆典、省市级以上的体育赛事、学生运动会、文艺团体演出、招生就业招聘会以及省市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等来校视察、访问、学术讲座等活动。
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包括活动期间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对师生人身安全、活动秩序、学院和社会稳定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危害的各类紧急情况,如:火灾、公用设施故障中断、建筑物倒塌、挤踩压伤、交通事故、重大的治安案件、自然灾害事故等。
(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按其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性、较大、重大三个级别。
1、一般性突发事件。对师生人身安全、活动秩序、学院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以学校为主可以处置的突发事件。
2、较大突发事件。对师生人身安全、活动秩序、学院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和危害,或出现人员伤亡,需由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处理的突发事件。
3、重大突发事件。对师生人身安全、活动秩序、学院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危害并产生恶劣影响,出现跨学院甚至向社会蔓延扩大的态势,死亡3人以上,需由当地党委、政府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协调处理的突发事件。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校园为目标,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扎实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工作,为维护社会和校园稳定、推进学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
三、组织领导
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活动主办部门院领导、活动主办部门负责人及保卫处、学生处、教务处、总务处、基建处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校内举办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对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作出决策,协调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四、处置原则
校内举办的大型活动坚持“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扎实地做好预防和处置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工作。重点做好:一是活动举办前,要立足防范,超前工作,掌握主动;二是问题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依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事件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出现反复。
五、几种常见突发情况的处置。
(一)火灾事故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由分管院领导、活动主办部门领导、义务消防队员、保卫人员组成。
2、报警程序:
(1)火警119、学院监控报警中心XXX、活动主办部门领导和学院领导。
(2)报119火警时一定要镇静,口齿清楚,说清火灾的地点,火灾发展的现状以及因什么原因引起的燃烧(电器、气体、各类油)。
(3)报完119火警后派人员到学院门口引导消防车进入火灾现场。
(4)在报警的同时迅速组织就近人员现场进行扑救,以救待援。
3、组织实施:
(1)相关部门领导及义务消防队和就近教职员工均应积极参加火灾扑救等待救援。
(2)消防车到来之后,服从消防专业人员的统一指挥,根据义务消防队的责任分工做好扑救、疏散、通信联络、救护等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就近使用灭火器、消防水枪、水桶、脸盆等。
(4)扑救火灾原则:救人重于救物;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
(5)无关人员要远离火灾现场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及时扑救。
4、扑救方法:
(1)扑救火灾时,应注意先切断电源、气源,同时要注意先转移火场及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实在无法转移的应设法冷却或降温处理。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开展灭火工作。
(2)实行自救:当火情较小时,现场工作人员应迅速组织学生使用灭火器扑救。灭火时应站在火源的上风处灭火,并注意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使用湿毛巾、湿被子、湿衣服等。
(3)报火警:当火情有蔓延趋势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要说清地址、起火部位、火势情况和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
(4)组织疏散:应调动人员充分利用疏散通道组织疏散、救生。危急时刻,不要顾及财物,逃生第一。
5、注意事项:
(1)火灾后应保护好现场,未经消防部门许可不得擅自清理现场。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的情况。
(3)火灾事故首先要注意扑救人员的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3、快速反应:各行政主管部门、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和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相应建立预警和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各级预案,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果断采取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态,将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是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成立的、负责事件处置的决策领导机构
1、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主管副市长
副总指挥:公安局、安监局、文体局局长
指挥:公安局局长(文体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公安局、文体局、安监局、卫生局、公安消防大队
2、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指挥、协调各单位参与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任务。
(2)制定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指导方针,决定或与有关方面共同研究信仿发布的时间、方式等。
(3)加强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通报有关情况和信息。
(4)研究解决突发事件中的重大问题
四、应急预测和预警机制
(一)评估和预测
各类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注意日常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对可能发生的涉及公共安全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控制措施,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预防预警行动
1、相应大型活动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类大型活动加强事前的监督检查。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磨合、协调运行机制。
2、公共场所制定必要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安全责任制度。强化日常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3、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必须在举办活动之前制定相应的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当地公安部门登记务案。
4、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对文化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并负责当地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的治安管理工作。
5、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和场地出租单位共同负责落实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安全保卫责任制度;负责事前安全保卫工作宣传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负责协助公安机关对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负责采取必要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预警支持系统
公共场所举办大型活动应严格核定人员容量,加强对现场人员流动的监控;安装必要的消防、安全技术防范设备,配备预警通讯和广播设备,预留公安、消防、救护及人员疏散的场地和通道;确保安全工作人员数量,明确其任务分配和训别标志;在售票处、出入口和主要通道设专人负责疏导工作。
1、突发事件发生时,行政主管部门接报后应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
2、报送信息应尽可能客观实际,真实准确。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地提供信息,要防止片面性。
五、应急行动的响应及措施
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环节的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履行职责,切实做到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紧密配合,高效运转。
总指挥:迅速下令组成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
(1)召集应急机构人员开展工作,并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做出进一步部署。
(2)准确迅速下达工作指示,指挥各应急小组积极开展工作,督查相关人员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3)根据事态发展情况,迅速向党委政府报告或请示。
(4)根据事件发生的性质,向相关部门通报情况或寻求配合和支持。
(5)派出工作组,并限定时间赶赴事发地点,开展调查。
(6)做好其它应急指挥工作。
(一)应急响应
1、基本响应
(1)当确认突发公共事件即将或已经发生时,按照“统一指挥、专业处置”的要求,成立由各部门领导同志参加的现场指挥部,确定联系人和通信方式,指挥协调公安、交通、消防、通信和医疗急救等部门应急队伍开展前期救援行动,组织、动员和帮助群众开展救助工作。
(2)现场指挥部应维护好事发地区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尽全力防止紧急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及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随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尽快研究确定现场应急事件处置方案。
(3)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应急指挥部、各相关委办局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专项预案分工和事件处置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总结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借鉴和下载。
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总结1
为确保校内举办大型活动的安全和有序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置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性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将防范和处置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根据学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校园大型活动是指:由学院主办或组织的校庆、重大节日庆典、省市级以上的体育赛事、学生运动会、文艺团体演出、招生就业招聘会以及省市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等来校视察、访问、学术讲座等活动。
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包括活动期间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对师生人身安全、活动秩序、学院和社会稳定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危害的各类紧急情况,如:火灾、公用设施故障中断、建筑物倒塌、挤踩压伤、交通事故、重大的治安案件、自然灾害事故等。
(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按其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性、较大、重大三个级别。
1、一般性突发事件。对师生人身安全、活动秩序、学院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以学校为主可以处置的突发事件。
2、较大突发事件。对师生人身安全、活动秩序、学院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和危害,或出现人员伤亡,需由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处理的突发事件。
3、重大突发事件。对师生人身安全、活动秩序、学院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危害并产生恶劣影响,出现跨学院甚至向社会蔓延扩大的态势,死亡3人以上,需由当地党委、政府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协调处理的突发事件。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校园为目标,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扎实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工作,为维护社会和校园稳定、推进学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
三、组织领导
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活动主办部门院领导、活动主办部门负责人及保卫处、学生处、教务处、总务处、基建处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校内举办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对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作出决策,协调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四、处置原则
校内举办的大型活动坚持“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扎实地做好预防和处置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工作。重点做好:一是活动举办前,要立足防范,超前工作,掌握主动;二是问题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依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事件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出现反复。
五、几种常见突发情况的处置。
(一)火灾事故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由分管院领导、活动主办部门领导、义务消防队员、保卫人员组成。
2、报警程序:
(1)火警119、学院监控报警中心XXX、活动主办部门领导和学院领导。
(2)报119火警时一定要镇静,口齿清楚,说清火灾的地点,火灾发展的现状以及因什么原因引起的燃烧(电器、气体、各类油)。
(3)报完119火警后派人员到学院门口引导消防车进入火灾现场。
(4)在报警的同时迅速组织就近人员现场进行扑救,以救待援。
3、组织实施:
(1)相关部门领导及义务消防队和就近教职员工均应积极参加火灾扑救等待救援。
(2)消防车到来之后,服从消防专业人员的统一指挥,根据义务消防队的责任分工做好扑救、疏散、通信联络、救护等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就近使用灭火器、消防水枪、水桶、脸盆等。
(4)扑救火灾原则:救人重于救物;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
(5)无关人员要远离火灾现场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及时扑救。
4、扑救方法:
(1)扑救火灾时,应注意先切断电源、气源,同时要注意先转移火场及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实在无法转移的应设法冷却或降温处理。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开展灭火工作。
(2)实行自救:当火情较小时,现场工作人员应迅速组织学生使用灭火器扑救。灭火时应站在火源的上风处灭火,并注意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使用湿毛巾、湿被子、湿衣服等。
(3)报火警:当火情有蔓延趋势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要说清地址、起火部位、火势情况和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
(4)组织疏散:应调动人员充分利用疏散通道组织疏散、救生。危急时刻,不要顾及财物,逃生第一。
5、注意事项:
(1)火灾后应保护好现场,未经消防部门许可不得擅自清理现场。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的情况。
(3)火灾事故首先要注意扑救人员的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