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社区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

干部作风是党风政风最直接的体现和最现实的反映,是衡量党风政风好坏的温度计、晴雨表。

基层干部身处一线,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其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亲疏,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干部的威望,影响党和人民的事业。

一、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责任意识薄弱。

一些基层干部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在工作推进和落实中,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现象依然存在。

往往是盲目地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和创造性。

少数人以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要求为借口,畏首畏尾、怕担责任。

工作上只求过的去,不求过得硬,缺乏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创新意识。

还有些干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在问题面前不敢挺身而出,对主要领导搞“家长制”、“一言堂”和独断专行等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行为,不抵制、不反对、不上报。

还有一些干部在工作执行中,本位主义严重、个人思想泛滥,搞有选择的执行,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是搞变通或置之不理。

(二)思想认识缺位。

一是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总认为吃点喝点收点拿点算不上什么大问题,是无伤大雅和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作风建设的新规定、新要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是置若罔闻、麻木不仁。

二是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估计不足。

认为抓作风建设是运动式的“一阵风”,时间不会长久。

三是对作风问题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认为“四风”问题是人之常情的小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对“四风”的危害性估计不足。

少数人还认为刹“四风”影响消费、影响发展、影响和谐,持消极对待态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四是党内生活庸俗化。

充当和事佬,“好人主义”盛行,有的讲感情不讲党性,有的讲关系不讲原则,有的讲和气不讲正气。

五是党内监督缺位乏力。

原则性不强、正义感不足,对歪风邪气听之任之,不愿抓、不敢抓、不会抓,生怕得罪人、丢选票。

有些领导干部只注重业务工作,不重视作风建设,谈业务津津乐道,谈作风空喊口号,讲的多做的少,号召的多出征的少。

(三)制度执行软弱。

管权管事管人管财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不配套、不系统,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

有的制度照抄照搬上级文件内容,不切合自身实际,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有的制度设置的比较笼统、粗放和模糊,仅有原则性要求,缺少程序保障和惩戒措施,制度的有效性不强、约束力不够;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衔接的不够好,大多是重制度制定、轻制度执行,亦或是不执行,缺乏监督检查和问责追究的办法,让制度束之高阁或形同虚设,亵渎了制度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抓制度执行虎头蛇尾,不能持续发力;抓责任追究因人而异,不能一视同仁。

在制度执行上诱发“破窗效应”,使制度成了“纸老虎”、“稻草人”。

(四)督查问责乏力。

有些领导错误地认为,过于强调问责会影响干部情绪、影响和谐安定、影响经济发展等,在问责上提的多、做到少,致使问责力度弱化,有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问责的不问责;有的是该重处理的轻处理,该轻处理的不处理,或者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代替纪律处分等。

二、导致作风建设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纪律观念不牢固,缺乏向心力。

一些基层干部平时不注重政治学习,不提升自身修养,纪律意识大局意识弱化,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滑坡、组织观念群众观念淡化,作风建设纪律要求松懈。

少数干部工作上不是比能力、比进取、比奉献,而是比职务、比待遇、比享受。

有的对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是推诿扯皮卸担子、怕担责,有的是浑浑噩噩度日子、不尽责;有的是漠视纪律、不守规矩,我行我素、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擅自离岗、玩游戏、看视频和串门闲扯等不良现象,缕缕发生。

二是思想教育不到位,缺乏说服力。

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抓的不紧、抓的不严、抓的不实,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单一无趣、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

一些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无兴趣,往往是被动学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且多浅尝辄止地学,缺乏深度、广度和系统性。

在理论学习上存在浮燥情绪,在学习资料上,认为没有业务知识更实用。

在学习的方式上,理论联系实际还不够,不能融会贯通到真正的在干中学和学中干。

2、在思想上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

在思维方式上,有时习惯于凭经往常经验研究问题,大胆探索的方式方法比较少。

3、工作作风有时不够扎实、不够深入、处理问题有时有时还存在不妥之处,工作中还缺乏足够的进取性、主动性、创造性。

自我思想有时还存在。

二、根据以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1、努力强化学习,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自我越来越注意到在当今这个与时俱进、知识与信息不断更新的社会里,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一要务,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形式和环境中,仅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这不但要学习应具备的相关业务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知识,目的就是为了今后游刃有余的工作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问题,还要强服务意识和职责意识,努力做一个有德有才的大家认可的机关人员,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2、不断提高和改变工作思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水平。

我此刻从事的工作,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和新资料,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我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的同时要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新见解,这样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

仅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争创一流。

3、要在工作中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提高效率。

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一个机关干部的职责。

树立高度的职责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

在工作中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不讲条件,埋头苦干、少说多做,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全面提高素质。

工作中还要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情景,做到心中有数;说实话,办实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

把心思用在具体工作上,把精力放在具体干事上。

经常反思自我,做到常学,常思,常用。

总之要实实在在做人、高效率做事。

总之,今后我将在局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忙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改正不足,提高自我,真正使自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事请教;要用开拓创新,进取进取,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来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把工作本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社区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3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问题一:

社区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有待于提高,尤其是电脑操作水平整体较低,有的社工一百来字的文章输入电脑需要个把小时;文字组织能力较弱,写出来的东西让人无法通读;业务技能单一,有的只勉强知道自己份内的那点事,对其他人分管的工作一窍不通;大部分社工学习不够,认识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

原因:

一是社区负责人平时没有组织过相关专题的培训,只提醒大家平时注意自学,对上级的培训也有依赖心理。

二是大部分社工们自学意识不强,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学不进去了,有的也懒得学习,所以自己平时不能进行针对性学习,能力提高不快。

三是上级和社区相关的考核机制落实不够严格,对社工的学习没有严格的要求,也就没有了促进。

四可能和我们个别领导的指导思想有关,有的领导把社工的能力就定位在他们认为的那个水平上,对社工的能力要求不高。

问题二:

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联系居民,了解居民,为居民解决困难的主动性不够,只满足于做好上级布置的工作;个别社工对居民缺乏热情,缺乏感情,有时对居民态度不够好。

原因:

一是个别社工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为居民服务的意识不强,还把自己当成居委会干部。

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距离拉大,居民工作的难度也增大,大家在做居民工作时有一定的畏难心理,也存在着一定的惰性,不能够主动地到自己联系的片区了解情况。

三是社区平时在这方面对社工的要求不严,网格化虽然早就在做,但是一直没有要求,也没有相关的考核。

四是大家平时忙于上级布置的任务,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联系居民。

问题三: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