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区地震频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震安全隐患排查简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地震安全隐患排查简报1
20XX年1月8日凌晨1时45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张掖市临近震源中心,水环院视灾情为命令,按照院党委统一部署安排,立刻紧急行动,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全力打好应急抢险攻坚战。
地震发生后,水环院迅速和测绘分院联合组建2个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小组于1月8日3时00分携带无人机、GPS测距仪等设备,赶赴民乐县和山丹县,展开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
并于1月8日7时,再次组建2个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小组分别赴肃南县皇城镇和甘州区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排查。
当天晚上4组排查人员结束野外排查工作,返回室内后连夜分析、整理野外排查数据,并编制完成《“1·8”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地震引发张掖市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简报》和《民乐县、山丹县、肃南县皇城镇、甘州区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简报》,及时报送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全市开展防震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技术支撑。
排查过程中,面对灾情,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初心如炬、使命如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抗震救灾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地震安全隐患排查简报2
为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这就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的巡、排查工作,避免地质灾害发生时所带来的损失。
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较大破坏性等特点,所以如何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的损失,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随着雨季的来临极易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这就需要加大巡、排查力度,增加巡、排查次数,做到防微杜渐,把危害的苗头扼杀于摇篮。
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较大危害性,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宁可十防全空,不可十防九空。
通过有效巡、排查,加大巡、排查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加强对地质灾害点保护,才能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发生几率,若确实危险已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则需要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全方位治理,不然则需要搬迁地质灾害点居住农户,使其远离地质灾害点的`威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地震安全隐患排查简报3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虎踞国土中心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定期展开巡查、监测。
近期,据平水镇卫生院反映,新建的卫生院宿舍楼旁护坡垮塌,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
虎踞国土所接到反映后,于20xx年6月14日下午,所长、所员和虎踞镇副镇长3人赶赴现场勘查。
发现卫生院新修建的片石护坡已垮塌约5.6米长,严重影响新建宿舍楼的基脚安全。
据分析,护坡垮塌主要原因是护坡下村民建房挖土靠护坡太近,加之连日暴雨冲刷导致。
在分析原因后,随即,工作人员作出如下决定:
一、建议建房户在安全隐患未排除前禁止在护坡下建房施工;
二、由卫生院和建房户协商,划分护坡垮塌各自责任后,尽快修建好新的护坡,排除对宿舍楼的安全隐患,具体由二仙村牵头监督实施;
三、如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险情,卫生院和二仙村工作人员要立即报告虎踞镇政府和虎踞国土所。
地震安全隐患排查简报4
20XX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甘州区震感明显。
地震发生后,甘州区西街街道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举全街之力开展灾情摸排工作。
迅速行动报灾情。
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党政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利民、杨柳青、张运司、西机巷等平房区和居民小区,深入了解灾情,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及信息报送制度,按规定时间节点及时统计上报。
压实责任抓落实。
压实街道机关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楼院的三级工作责任制,逐楼院、逐小区、逐户进行灾情排摸,建立灾情排查登记台账,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全覆盖。
及时宣传安民心。
充分利用“和谐西街”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及时向居民群众推送防震、地震逃生常识,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科学冷静应对地震灾害,提高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地震安全隐患排查简报5
近日,施甸县地震局严格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检查”工作要求,及时开展地震监测站网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工作。
经排查,针对仁和观测站地势较低,观测仪器摆放位置不合理,部分仪器线路、电源摆放位置靠近地面,强降雨天气较容易出现积水倒灌、线路故障和短路等问题,施甸县地震局及时采取措施排除了隐患。
一是疏通排水管道,最大限度保证室内排水畅通;二是抬高仪器摆放位置,将机柜最底层的蓄电池、电源线、插座等垫高,保证仪器正常运行;三是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气象情况,一旦发生较大雨情,第一时间赶赴观测站进行检查处置。
通过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工作,确保了施甸县地震监测台网汛期正常运转,保证了观测数据产出的完整性、稳定性。
地震安全隐患排查简报6
目前,随着降雨开始,为切实做好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镇采取多举措,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