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在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时,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下面小编整理了2023幼儿园甲型流感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1
为做好全县学校和托幼机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在学校和幼儿园中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县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均要成立由一把手为组长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防控工作专班。
二、职责分工
(一)教育局负责指挥、协调、管理辖区学校和托幼机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防控策略,指导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和学生应急演练。
同时,开展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拟定应急防控物资储备清单。
(二)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做好本单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制定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积极排查各类危险因素,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同时,按照中小学校学生人数翻印《致家长的一封信》(附件1),并做到每位中小学生和幼儿及其家长人手一份。
三、工作内容
(一)晨检
中小学和托幼机构以班为单位每天开展晨检(包括问、看、查),各班班主任为晨检责任人,晨检工作的重点人群为有外籍人员接触史及国外旅游史者;晨检时发现有症状(咳嗽、咽痛)的学生要进行体温测量。
晨检情况应书面记录在《晨检和午检工作日志》(附件2、3)中备查;对因病缺课学生要查明原因,并做好登记。
(二)午检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在做好晨检的同时,要进行午检。
中小学校下午第一节课的任课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及幼儿的健康状况,下午第一节课任课教师为午检责任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托幼机构要在中午或下午第一节课时进行午检,中午午休的保育员和下午第一节任课教师为午检责任人。
午检情况应书面记录在《晨检和午检工作日志》(附件2、3)备查。
(三)医学跟踪观察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对从疫区国家和地区归来的师生进行医学跟踪观察,准确掌握其回国时间、路线等信息,并要求其居家观察满7天。
跟踪观察责任人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回国人员回国后的健康状况,并记录观察情况(附件4)备查。
(四)信息报告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报告,各校班主任为晨检和午检的信息报告责任人,学校每天汇总附件2、3、4的信息备查,发现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要随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五)应急处置
晨检和午检发现有症状者和医学跟踪观察中发现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外宾、学者及归国人员,学校应及时通知家长,要在第一时间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育局报告,县教育局再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六)健康教育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切实加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推荐使用〈甲型h1n1流感防治手册〉(学生版)的通知》(鄂教体艺函[20xx]8号)的要求,做好该《防治手册》的征订和使用工作。
1、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所有班级均要上一节甲型h1n1流感防控为内容的健康教育课;
2、举办一次以“了解甲型h1n1流感”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3、办一期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刊(宣传板报)。
(七)环境卫生
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彻底清除校园垃圾、消灭蚊蝇滋生地、消除卫生死角,保持学校教育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温度适宜。
(八)做好中考期间的防控工作
高考刚刚结束,中考时间临近,县教育局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中考期间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密切关注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病例,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各地在中考过程中,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要督促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和及时询问监考人员和考生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病例,按照防控工作预案,采取措施,科学处置。
三、信息报送
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在工作日的当天14时前,将附件5报至县级教育局,县教育局审核汇总后报县防控指挥部;县防控指挥部将附件4、5审核汇总后,于当日16时将附件5报市防控指挥部。
2.检查人:晚自修教师。
3.监查人:值日教师。
4.检后处置人:保育员。
5.检查方法:用红外测温,有疑问者再用体温表。
6.若遇发热学生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由保育员通知学生家长,并告知班主任,按居家隔离要求处置。
四、学校传达室保卫人员工作要求:
1.禁止闲杂人员随意进出校门。
2.对接送全托生的学生家长要进行体温测试,发热者拒绝入校。
3.除学生上学、放学外,全天候关门。
4.对外来人员确需与学校的教师联系业务的,必须先与联系人取得联系,再测试体温登记后方可入校。
5.严禁通校家长来校园内等候接送子女。
五、对有发热学生和有疫情班级教室的管理要求:
1.对有疫情的班级教室要求每天消毒,连续七天或至疫情解除。
2.对有发热学生的班级教室要进行消毒,自发现发热开始连续消毒三天,三天内无发现新的发热学生,第四天可免于消毒。
3.消毒要求:含氯泡腾片4粒,一脸盆水,擦抹桌面、门窗、拉手以及易接触的物体表面等。
4.保持教室经常通风及室内环境。
5.班级教室消毒的责任人:各班班主任,要做好消毒记录。
每周五下午交校医室。
六、对有发热学生和疫情宿舍的管理:
除参照教室管理的细则进行外,对本室学生被子进行日光曝晒,每周不少于一次。
七、对发热居家隔离学生的管理要求:
1.对全部居家隔离学生由班主任老师每天上、下午分别进行电话随访。
(要求家长主动汇报)
2.做好随访记录,对连续高热学生(38.5℃以上),要填写专用登记表并报校医室,转教育局。
3.居家隔离时间不得少于7天,第7天体温正常的情况下,由班主任通知学生允许返校上课。
4.居家隔离学生期满治愈返校上课,进入班级教室前必须到校医室核对隔离的起始时间,测量体温,办理取消隔离手续。
5.未经校医同意教师不得提前接收学生返校上课。
八、对已确诊甲型H1N1流感学生及治愈后的返校管理要求:
1.对已确诊甲型H1N1流感学生老师要每天进行两次电话随访,了解病况。
2.确诊甲型H1N1流感治愈后,经医疗机构出具取消隔离证明后,才可返校上课。
3.学生返校前班主任应通知学生家长带医疗机构证明书到校医室办理复学手续。
4.班主任凭校医室证明接收学生进教室上课。
九、关于应急预警管理要求:
1.班主任要对本班近期居家隔离和当天新增发热人数做到心中有数。
2.班主任若遇要班当天3例及以上发热学生要向校医室告警,向学校提供决策数据。
(当天学生发热3人及以上为班级预警数据)
3.校医室要对本校近期居家隔离数和当天新增发热学生数要及时统计,数据要准确:数据显示要一目了然。
4.校医室要对当天新增3例及以上班级及时向主管校长汇报,以便及时向上级汇报或作出必要的停课决定
5.对连续高热两天不退者,由班主任提供情况,校医专项审报。
十、对已停课班级学生的管理:
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在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时,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下面小编整理了2023幼儿园甲型流感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1
为做好全县学校和托幼机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在学校和幼儿园中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县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均要成立由一把手为组长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防控工作专班。
二、职责分工
(一)教育局负责指挥、协调、管理辖区学校和托幼机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防控策略,指导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和学生应急演练。
同时,开展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拟定应急防控物资储备清单。
(二)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做好本单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制定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积极排查各类危险因素,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同时,按照中小学校学生人数翻印《致家长的一封信》(附件1),并做到每位中小学生和幼儿及其家长人手一份。
三、工作内容
(一)晨检
中小学和托幼机构以班为单位每天开展晨检(包括问、看、查),各班班主任为晨检责任人,晨检工作的重点人群为有外籍人员接触史及国外旅游史者;晨检时发现有症状(咳嗽、咽痛)的学生要进行体温测量。
晨检情况应书面记录在《晨检和午检工作日志》(附件2、3)中备查;对因病缺课学生要查明原因,并做好登记。
(二)午检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在做好晨检的同时,要进行午检。
中小学校下午第一节课的任课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及幼儿的健康状况,下午第一节课任课教师为午检责任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托幼机构要在中午或下午第一节课时进行午检,中午午休的保育员和下午第一节任课教师为午检责任人。
午检情况应书面记录在《晨检和午检工作日志》(附件2、3)备查。
(三)医学跟踪观察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对从疫区国家和地区归来的师生进行医学跟踪观察,准确掌握其回国时间、路线等信息,并要求其居家观察满7天。
跟踪观察责任人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回国人员回国后的健康状况,并记录观察情况(附件4)备查。
(四)信息报告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报告,各校班主任为晨检和午检的信息报告责任人,学校每天汇总附件2、3、4的信息备查,发现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要随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五)应急处置
晨检和午检发现有症状者和医学跟踪观察中发现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外宾、学者及归国人员,学校应及时通知家长,要在第一时间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育局报告,县教育局再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六)健康教育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切实加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推荐使用〈甲型h1n1流感防治手册〉(学生版)的通知》(鄂教体艺函[20xx]8号)的要求,做好该《防治手册》的征订和使用工作。
1、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所有班级均要上一节甲型h1n1流感防控为内容的健康教育课;
2、举办一次以“了解甲型h1n1流感”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3、办一期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刊(宣传板报)。
(七)环境卫生
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彻底清除校园垃圾、消灭蚊蝇滋生地、消除卫生死角,保持学校教育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温度适宜。
(八)做好中考期间的防控工作
高考刚刚结束,中考时间临近,县教育局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中考期间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密切关注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病例,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各地在中考过程中,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要督促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和及时询问监考人员和考生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病例,按照防控工作预案,采取措施,科学处置。
三、信息报送
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在工作日的当天14时前,将附件5报至县级教育局,县教育局审核汇总后报县防控指挥部;县防控指挥部将附件4、5审核汇总后,于当日16时将附件5报市防控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