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2023年春季学期了,学校要做好教学计划,下面小编整理了学校2023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2023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继续坚持规范落实课程方案、课程改革与学生评价改革,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舞台;课堂教学积极倡导“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激活思维”,实施集体研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聚焦科研、聚焦课堂、聚焦质量”为工作主线,以“抓具体、抓落实”为工作策略,狠抓校本、人本管理,实施“精细管理”,打造教育品牌。

二、工作目标:

1、抓常规,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2、促学习,发挥教学能手的带头作用;

3、重研究,全面推行集体研究互帮互助的教学模式;

4、树典型,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

5、提质量,一切工作聚焦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具体任务及措施:

(一)抓常规,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1、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基础工作。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编排好学校课程表,不随意删减课时,开足开全课程,做到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和任课教师课程表相统一,加大检查力度,要求教师按课程表上好每一堂课,老师之间不得随意送课、调课,如遇因公、因事、生病等特殊情况要调课的需填好调课单,经教导处同意后方可调课。

确保教学常规的正常进行,充分保障各学科的教学时间。

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音、体、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和校本等应开设的所有课程,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保证每班课表上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完全吻合。

2、加强常规的过程管理

重新完善管理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校情、教情、学情。

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规范行为。

不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注重综合学科的管理。

一是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有效开辟课堂的生命活力。

提倡推行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加强"五认真"管理。

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考查检测、认真写教后反思。

主要领导亲自参与五认真工作的检查。

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批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

把检查结果与教师的考核相结合并载入教师业务档案。

三是坚持听课制度。

学校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至少听50节课,教师至少每周听1节课,同时强化教师间相互听课。

四是进一步完善教学“五个一”工程即每章节形成一个反思;每周进行一次听评课活动;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

(二)促学习,发挥教学能手的带头作用

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品德好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学校对教师学习做出如下的规定:

1、要求教师不断进行学习,以集中和自学形式相结合。

2、学校定期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有专题讲座、有学术交流、有观看音像资料、有精品导读等等,真正让全体教师享受学习乐趣,领会课改理念。

3、加强对培养青年教师工作的组织领导。

学校制定规划名师、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集体备课、每周相互听课等措施,共育青年教师。

4、强化教师基本功和业务能力的训练,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2)专业引领、带动平台。

通过参与骨干教师讲学(经验讲座或课堂教学展示)和“走出去、请进来”的专家讲学。

(3)教学展示平台。

通过参加每学期一届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课改“龙头”校的课题(专题)研究暨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及各种优质课、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2、提升教导(教研组长)的专业素质。

倡导教导(教研组长)勤学习(学理论)、勤实践(课堂教学与课堂调研)、勤反思(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坚持“教研日”校本研修制度,使教导(教研组长)在互动交流中增强研究意识、服务意识,提升专业素质。

(二)有效落实教学常规。

1、贯彻落实免收学费和课本费的收费制度,强化防流巩生责任制和完善扶贫助学制度,做好招巩生工作。

特别要做好学困生和“留守”儿童的入学动员与三残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强化家校联动机制,确保他们正常入学就读。

力争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100%以内。

2、根据《东桥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全流程监控、检查、反馈和整改工作,建立相应的制度,切实提高教学常规管理实效。

学校继续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达到抓管理检查,促质量提高的目的。

3、重视毕业班教学工作,加强毕业班教学调研与指导。

要继续开展各年级学科素质技能培训与竞赛工作,加强学生考试命题的研究,提高命题水平,强化期中期末的知识测查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达到或超过去年质量水平。

4、积极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40分钟即时效率。

注重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及时交流。

(三)稳步实施课改实验。

1、继续积极开展新课程理论与学科教学培训。

了解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科教材教法培训。

2、继续开展各科教学研讨与案例、论文征集评选等活动,促进学校间教研资源优势互补。

3、加强新实验年级(六年级)学科与其他年级综合、活动学科的教学研讨,在研训一体中提高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和水平。

4、以启用新的学生评价手册为契机,推进学生评价改革,建立多元的个性化发展性评价体系,实现学生评价由绝对的成绩量化到模糊评价的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加大教案撰写改革力度。

加强对教师备课过程的指导,营造扎实备课的良好氛围,并着手做好教师解读教材能力的培养,学校允许、鼓励教师撰写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倡导教师编写实用教案、创新教案和个性教案。

(四)深入开展校本研修。

(1)继续完善“教研日”校本研修制度,健全教研网络,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新课程教学沙龙、课题(专题)研讨、课堂教学案例(现场课、录像课、文本课等)研究、课改实验的相关问题诊断等,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合作、互动”的校本教研中实现专业成长。

(2)开展以解决教学问题、课改突出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研究,加强合作攻关。

(3)切实做好重点课题的实验研究,提升课题研究的整体水平,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素养。

做到课题研究日常化、常规化。

四、各周重点工作安排:

(一)预备周。

1、义务教育宣传活动,做好招生、巩生、防溜工作。

2、调整落实“三表”。

3、讨论、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4、整理分发教学用具。

(二)第一周:

1、制定“教研日”活动方案

2、落实六项技能、美术书法比赛、数学竞赛培训人选及培训方案。

(三)第三周:

(九)第九周:

1、学区英语书写比赛(指导师:__)。

2、“桥风杯”教师教学大赛(现场论文,课堂教学与反思)。

(参加对象:__、__)

3、二年语文研讨课(__)。

4、每周荐读。

主讲人:__;记录:__。

(十)第十周:

1、学区四、五年级常识科知识竞赛(品社、科学)。

2、学区教学案例、随笔征集评选活动(评选优秀送县参评)。

3、每周荐读。

主讲人:__;记录:__。

(十一)第十一周:

1、期中测试与质量分析。

2、全面家访并修订教学计划。

3、年会论文撰写(全学科,左上角注明:20__年度论文评选一式两份邮件发到李教导处)。

4、片区毕业班教师座谈会。

5、每周荐读。

主讲人:__;记录:__。

(十二)第十二周:

1、县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2、学区课题研究活动(教学开放活动)。

3、每周荐读。

主讲人:__;记录:__。

(十三)第十三周:

1、毕业班知识检测试卷征集评选。

2、五一放假一天(周五)。

(十四)第十四周:

1、片区分年段教研。

2、四年品生研讨课(__)。

3、每周荐读。

主讲人:__;记录:__。

(十五)第十五周:

1、桥风杯三至六年作文竞赛(星期六上午9:00)。

2、学区毕业班知识普查(第一轮)。

3、五年班队活动观摩课(__)。

4、每周荐读。

主讲人:__;记录:__。

(十六)第十六周:

1、期末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自查、自评。

马上就是2023年春季学期了,学校要做好教学计划,下面小编整理了学校2023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2023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继续坚持规范落实课程方案、课程改革与学生评价改革,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舞台;课堂教学积极倡导“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激活思维”,实施集体研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聚焦科研、聚焦课堂、聚焦质量”为工作主线,以“抓具体、抓落实”为工作策略,狠抓校本、人本管理,实施“精细管理”,打造教育品牌。

二、工作目标:

1、抓常规,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2、促学习,发挥教学能手的带头作用;

3、重研究,全面推行集体研究互帮互助的教学模式;

4、树典型,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

5、提质量,一切工作聚焦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具体任务及措施:

(一)抓常规,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1、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基础工作。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编排好学校课程表,不随意删减课时,开足开全课程,做到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和任课教师课程表相统一,加大检查力度,要求教师按课程表上好每一堂课,老师之间不得随意送课、调课,如遇因公、因事、生病等特殊情况要调课的需填好调课单,经教导处同意后方可调课。

确保教学常规的正常进行,充分保障各学科的教学时间。

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音、体、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和校本等应开设的所有课程,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保证每班课表上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完全吻合。

2、加强常规的过程管理

重新完善管理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校情、教情、学情。

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规范行为。

不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注重综合学科的管理。

一是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有效开辟课堂的生命活力。

提倡推行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加强"五认真"管理。

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考查检测、认真写教后反思。

主要领导亲自参与五认真工作的检查。

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批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

把检查结果与教师的考核相结合并载入教师业务档案。

三是坚持听课制度。

学校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至少听50节课,教师至少每周听1节课,同时强化教师间相互听课。

四是进一步完善教学“五个一”工程即每章节形成一个反思;每周进行一次听评课活动;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

(二)促学习,发挥教学能手的带头作用

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品德好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学校对教师学习做出如下的规定:

1、要求教师不断进行学习,以集中和自学形式相结合。

2、学校定期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有专题讲座、有学术交流、有观看音像资料、有精品导读等等,真正让全体教师享受学习乐趣,领会课改理念。

3、加强对培养青年教师工作的组织领导。

学校制定规划名师、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集体备课、每周相互听课等措施,共育青年教师。

4、强化教师基本功和业务能力的训练,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