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内容10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习地震时安全自救的常识。
2、培养安全和自救的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小学生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小学生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引导小学生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结合挂图,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xx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xx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比如前段时间发生在日本的震惊全世界的9级大地震!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小学生学习自救的方法!
1、教师:地震是分等级的,当大地震时地面、房屋明显的摇晃,不要多久就会山崩地裂!如果是小地震的话,我们就会感觉有一点点的震感,一般不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我们这里发生地震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当发生大地震时,能跑就跑,“跑”是在地震发生初时,而且一定要跑到空旷的地方,四周不要有广告牌、电线杆等东西,以免倒下来时被砸到,跑的时候一定要抱着头,保护好头部。要是在短时间内跑不了,来不及跑了呢?那就“躲”,一定要躲在家中最小的房间里,如卫生间,厨房,结实的桌子下、床下等,切断电源、关掉煤气,等到地震过后及时撤离。
2、教师:地震真是可怕的自然灾害!其实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教师小结:像前段时间发生的日本的9级大地震,日本的科学家们就预测出来了,他们知道在几月几日在什么地方会发生地震,所以他们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大大的减弱了人员伤亡!而发生在我们中国的那几次地震呢!我们国就没有检测出来!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学还没有日本那么发达!所以孩子们要从小热爱科学,认真的学本领,长大以后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3、教师:如果是我们小学生园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如果是我们小学生园发生了地震,在初步震动的时候,我们迅速抱着头有顺序的的排着队伍,跑到下面操场的空地上去!跑的时候一定不能推,不能挤,沿着楼梯迅速的往楼下跑去。
效果分析:通过这次活动,小学生们对地震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地震时的安全自救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科学精神,让他们明白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对于预测和减少地震灾害的作用。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内容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
地震时如何求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
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1)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师生一起讨论其他地震前预示现象。
2)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教师讲解,使学生对引起地震灾难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有一个基本概念。纵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摇晃。体波:P波和S波统称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面波。它沿地表传播,速度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较大。
3)我们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应该如何自救呢?了解逃生的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提问: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同学们相互讨论。
三、巩固逃生要领 地震的求生方法:
1)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2)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4)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5)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6)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7)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如果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地震在甘肃容易发生吗?请大家到课后去寻找答案。
六、延伸拓展
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地震预警视频、阅读相关地震报道、参观地震科普馆等方式深入了解地震的原因和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进行研究,并撰写一份小结,分享给同学们。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内容3
为了加强偶发事件中应急疏散的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学校决定将于20__年5月13日进行防震应急疏散演习。演习旨在通过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防灾意识和减灾技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师生的安全。
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在地震、火灾等事故中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师生的安全,并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通过演习,希望能够让师生们将防灾知识从理论运用到实践,掌握避灾逃生技能。
为了保证演习的顺利进行,学校将组织相应的人员来负责安排和指导。活动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行政人员、段长和各班班主任组成。现场指挥小组由总指挥和具体负责指挥的人员组成,包括消防扑救组、宣传摄像组、音响警报组、联络协调组和人员疏散组。这些小组的成员将负责指挥和协调演习的各项工作。
演习的时间定在20__年5月13日上午。演习内容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方面。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为了做好演习的组织和实施,学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演习前,学校安排了观看《地震中如何自救逃生》视频的活动,并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教育。演习当天,防震安全领导小组将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的疏散逃生,各楼层负责人和班主任将负责指挥疏散和组织本班学生的逃生。
疏散过程中,所有参与演习的人员都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疏散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和路线进行,保证演习的严肃性和预期效果。同时,要注意演习中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如果有人摔倒,应及时扶起并帮助其逃离危险地。
在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必须立即快速、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严禁重返教室,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疏散的顺序是教师领队,学生排成两列队伍靠右下楼道,各班按照指定的方案疏散。在疏散过程中,各楼层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
一旦到达安全地带,学校将安排医务人员在广播室前待命,及时处理伤病员。为了考虑到安全因素,楼房的所有门窗都需要保持畅通。
演习结束后,防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班的疏散情况进行总结,以便进一步完善演习的组织和实施。
在逃生过程中,我们应该熟悉环境,稳定情绪,克服惊慌失措,冷静选择逃生方法和途径。通过这次演习,我们希望能够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并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内容4
活动目标:
1、深入了解地震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并学习地震时的安全自救知识。
2、培养安全和自救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小学生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大家好,今天我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观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们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小学生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中地面剧烈摇晃,房屋一个接一个倒塌,人们纷纷逃窜,哭声和喊声连成一片。
二、引导小学生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地震指的是地壳剧烈运动,导致地面迅速震动。)你们知道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的地壳上,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的运动呢?那是因为它运动得很缓慢。但是如果地壳运动力量过大,岩层就会受不住冲击而断裂,从而发生地震!
三、结合挂图,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有遇到过地震吗?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例如中国的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了7.8级地震,2008年汶川县发生了8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例如最近发生在日本的震惊全世界的9级地震!
2、教师:地震会带来哪些景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我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会摧毁所有的房屋,还会引发山体滑坡;造成桥梁中断;压死压伤许多人;许多人失去亲人,无家可归,许多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小学生学习自救方法!
1、教师:地震有不同的等级,当发生大地震时,地面和房屋会明显摇晃,甚至山崩地裂!如果是小地震的话,我们可能只会感觉到轻微的震动,一般不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果我们这里发生地震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当发生大地震时,我们要尽量逃跑,逃跑时要选择空旷的地方,四周不能有广告牌、电线杆等可能倒下来的物体,以免被砸到。逃跑时要保护好头部,抱着头。如果没有时间逃跑,怎么办呢?那就找一个结实的房间躲起来,例如卫生间、厨房、结实的桌子下面、床下等,切断电源,关闭煤气,等地震过后及时撤离。
2、教师:地震确实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但是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教师小结:例如前段时间发生的日本9级地震,日本科学家预测出了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所以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而发生在中国的地震呢?我们国家没有预测出来!可能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还没有达到日本的水平!所以孩子们要从小热爱科学,认真学习,长大后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3、教师:如果我们学校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学校发生地震,在初步震动时,我们要迅速抱头,并有序地排队跑到下面操场的空地上!逃跑时不能推挤,沿着楼梯迅速往楼下跑。效果分析: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内容5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性的活动,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2、形成学习、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力和热爱生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活动内容:
一、谈话导入:
日本大地震以及20年4月14日7时49分,同20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样,成为世界人民永远无法忘记的时刻,也是我们华夏儿女亘古无法抚平的伤疤。玉树县机古镇,伴随着大地剧烈的颤动,又有多少颗渴望生命的心停止了跳动?而曾经那个依山傍水的人间天堂,无情地离开了热爱它的亲人们,狼狈的一幕幕纠结着亿万民众的心,隐隐作痛。
二、了解地震的危害
让我们谈一谈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漏、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了解地震前的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地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也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也有的像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地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异常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四、如何做好地震预防
1、及时清理家中(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家中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家庭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家中应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家中的液化气和电源总阀。
五、学会自护,总结地震常识。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贮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地带。注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3、山区:避免在山崖下、岩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滚石、滑坡、涨水等意外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六、学会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1、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只有约12秒的时间。不要惊慌失措,应迅速寻找安全地方躲避,不要贪恋财物。
2、如被压在倒塌物下,不要随意搬动周围物品,防止引起更大的塌方。
3、不要长时间大声喊叫,保存体力,当附近有人通过时,立刻呼喊或有节奏地敲击物体发出声音,向外界求救。
4、不要轻易跳楼,尤其是高层建筑。自救逃生或等待救援还有生存的希望,贸然跳楼会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七、教师总结
同学们,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身以及周围人群的安全,保护好自己就是为家庭为社会节约了宝贵的财富,也是为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内容6
设计意图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操作与探索的机会,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讨论、质疑、操作、对比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必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强烈求知欲望,能主动感知、累积、思考,从而逐步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体系。
例如,在一次“小主播讲新闻”活动中,我班的小主播播报了有关地震的新闻。幼儿议论纷纷,都说地震是很可怕的事情。
欣欣提出问题:“地震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房子都会倒下来?”
小睿说:“别怕!如果地震了,我们就赶快逃跑!”
小影说:“怎么跑啊,要不要带东西呀?”
此后,幼儿对地震现象和地震逃生方法产生了很多疑问。
为此,我带领幼儿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
认识“地球妈妈的身体内部构造”,幼儿从中了解了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知识。
开展活动“地震屋”。带领幼儿去广州市劳动技校开展“地震屋”活动。幼儿从中体验到了在地震中的身体感受、尝试寻找地震躲避点、了解逃生小技巧等,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威力和危害,再次激发了对地震逃生的各种方法的探究欲望。于是,科学活动“地震逃生包”活动由此生发了。
活动目标
1、掌握地震时逃生的基本方法。
2、认识、制作地震逃生包,体验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利用常见生活物品进行安全自救,增强对身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的简单科学知识。
(2)参观过“地震屋”并初步了解地震避险的基本方法和地震级别。
(3)玩过建构游戏“搭建结实的楼房”。
(4)参与过角色游戏“我是小医生”,了解简单的救护小知识。
2、材料准备:
师幼共同收集的一些可携带逃生物品:背包3个、电筒、钱币、玩具、水、几种食品、手机、毛巾、被子、笔、会响的玩具、医药箱子等等,专业逃生包3个,一些绘画用的彩笔和纸。
3、座位安排:
幼儿分成三组就坐。
活动过程
1、讨论、绘画、分类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内容10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内容1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习地震时安全自救的常识。
2、培养安全和自救的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小学生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小学生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引导小学生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结合挂图,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xx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xx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比如前段时间发生在日本的震惊全世界的9级大地震!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小学生学习自救的方法!
1、教师:地震是分等级的,当大地震时地面、房屋明显的摇晃,不要多久就会山崩地裂!如果是小地震的话,我们就会感觉有一点点的震感,一般不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我们这里发生地震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当发生大地震时,能跑就跑,“跑”是在地震发生初时,而且一定要跑到空旷的地方,四周不要有广告牌、电线杆等东西,以免倒下来时被砸到,跑的时候一定要抱着头,保护好头部。要是在短时间内跑不了,来不及跑了呢?那就“躲”,一定要躲在家中最小的房间里,如卫生间,厨房,结实的桌子下、床下等,切断电源、关掉煤气,等到地震过后及时撤离。
2、教师:地震真是可怕的自然灾害!其实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教师小结:像前段时间发生的日本的9级大地震,日本的科学家们就预测出来了,他们知道在几月几日在什么地方会发生地震,所以他们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大大的减弱了人员伤亡!而发生在我们中国的那几次地震呢!我们国就没有检测出来!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学还没有日本那么发达!所以孩子们要从小热爱科学,认真的学本领,长大以后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3、教师:如果是我们小学生园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如果是我们小学生园发生了地震,在初步震动的时候,我们迅速抱着头有顺序的的排着队伍,跑到下面操场的空地上去!跑的时候一定不能推,不能挤,沿着楼梯迅速的往楼下跑去。
效果分析:通过这次活动,小学生们对地震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地震时的安全自救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科学精神,让他们明白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对于预测和减少地震灾害的作用。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内容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
地震时如何求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吗?”
二、新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