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有哪些9篇的模版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活动目标:
1、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2、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小学生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二、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小学生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三、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四、1、请小学生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小学生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五、
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六、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小学生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小学生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小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七、延伸环节:让小学生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活动目标:
1、引导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提高他们对地震的认识和警惕性。
2、教授小学生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让他们掌握应对地震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3、通过活动,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提高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以供小学生观看和讨论。
2、收集有关地震的图片和制作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PPT,用于讲解和教学。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小学生观看地震相关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观看完毕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询问他们在录像中看到了哪些场景,以及对地震事件的感想和思考。
二、教师讲解地震的特点与危害,辅以相关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和危害,例如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人员伤亡等。
三、基本环节:教授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
四、1、组织小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地震中逃生的想法和方法。
2、播放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
3、教师对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进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
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应立即趴到床底下,并用被子、枕头等物品保护头部,但不要堵住鼻子,以确保呼吸通畅;在教室,小朋友可躲到桌子下面抱住头部,或贴着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或者躲在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下,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在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后,小朋友应立即跑到离建筑物、大树等危险物体较远的空旷地方,并抱住头部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在灾难中,逃生最重要,不要考虑带走自己喜欢的物品,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六、结束环节:安排地震逃生演练,让小学生实践在地震中的逃生和疏散。在演练前,教师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学生在演练游戏中保持冷静,避免推挤和互相帮助。同时,要请班上的老师配合,确保演练过程中没有意外事故发生。
七、延伸环节:鼓励小学生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并组织他们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震,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有哪些2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了解地震时我们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并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地震应急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在老师的悉心培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安全。可是,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老师小结:是啊!这些事情真的很危险!为了小小的足球,竟然送上了一条腿,这是终身的遗憾,非常可惜!交通安全是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地震知识。
(二)、探究新知:
地震按其震动强度可分为四种:
1. 微震。这种地震震级小于2级,人是感觉不到的,只有通过精密的仪器才能测定出来。
2. 有感地震。这类地震的震级大约在2级至4级之间,人们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什么危险。
3. 破坏性地震。这指的是震级在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 强烈的地震。震级在6.5级以上的地震属于强烈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三)、地震中常见的逃生方法介绍。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陷入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因此,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由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当地震来临时,首先不要慌乱,要保持冷静。马上趴在地上,同时用书包或其他能保护头部的物件遮住脑袋,钻到桌子底下。因为桌子能起到缓冲作用,用书包等物品可以保护脑部免受直接冲击。
如果不能躲在桌子底下,那么应该跑到教室的墙角。墙角有个三角支撑点,可以防止东西直接砸在头上。但是在墙角只能容纳一两个人。
第一波大地震过去之后,老师应该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逃到相对空旷的地方。“秩序”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秩序,很容易引发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中小学生不幸遇难。他们或者直接从楼上跳下,或者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然有不少学生因为采取了正确的避震方法而获救。作为学生,面对地震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通过康乐二小的一场逃生演练,为您进行讲解。
避震要点:
1.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5. 避开人流,不要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
四、作业:
检查自己存在哪些不安全的事情,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有哪些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核心经验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2、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幼儿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二、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三、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四、1、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幼儿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五、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六、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幼儿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幼儿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幼儿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七、延伸环节:让幼儿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八、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初步了解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学习了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通过观看录像和图片以及讨论,幼儿们对地震的特点和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安全演练环节,幼儿们通过模拟地震逃生和疏散,掌握了实际行动中的应对方法。这次活动不仅考验了幼儿们的反应能力和个人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安全意识。通过延伸环节的地震知识展览,幼儿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地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地震的应对方法,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有哪些4
教育部在3月3日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文件,要求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根据上级通知和实际情况,我们学校决定在3月份安排一次全校性的防震应急疏散演练。为了确保在学校发生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制定了本次演练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起校园安全长城,保护学校师生的安全。通过演练,使师生们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提高学校快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领导:
(一)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行政及年级级长。
(二)防震减灾工作小组:
1、指挥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卢悦生、吴华堂、吴有灵(负责现场指挥、现场人员调度、楼道疏散安全调度、师生意外伤害救护调度)
2、宣传组:卢其爽(组长)、各班主任(负责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自护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灾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地震演练警报信号发布)。
3、避震疏散护导组:卢悦生、吴华堂、吴有灵(组长)及各年级级长、班主任(负责学生应急避震、疏散撤离的安全护导,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快速撤离到操场规划定的“安全”地带)。各年级班疏散路线按照学校各楼道疏散图进行规划,各年级楼道楼层护导教师由年级组安排。
4、意外伤害救护组:黄梳根(组长)、林仕洪(副组长)及全体总务人员(负责师生演练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护)。应急救护处置地点为校警门卫办公室前的空旷地带。
5、安全集中(合)管理组:吴有灵(组长)及各年级级长(负责演练中应急避震、安全疏散撤离环节的时间测定与“安全地带”学生集合调度指挥管理)。
6、安全保卫组:卢其爽(组长)及全体督查人员和校警(负责活动期间校园环境治安安全保卫)。
7、摄影:黄梳根、关永棠、卢振鹏、褚祖文(负责在教室内进行应急避震、疏散撤离以及“安全地带”集中等演练过程中的摄影照相)。
三、活动安排:
1、演练时间:20_年3月19日下午(第五周星期三第七节)。
2、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3、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应急疏散演练。
四、演练要求:
1、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应急避震时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防止碰撞和伤害事故发生。
3、按照规定的通道、线路有序疏散撤离,不得搭线。禁止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碰撞、踩踏和摔伤事故发生。
五、演练准备:
1、演练前学校组织教师动员大会,明确抗震应急演练的目的任务、时间内容、程序要求、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等。
2、演练前对师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一次问询检查,对于有特异体质(如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的师生,以及演练前发烧、受伤等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活动的师生,要给予特殊考虑和安排。
3、演练前各班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应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应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地带的位置和相关纪律要求。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引发地震谣传的误解。
4、演练前对紧急疏散楼道、路线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路线畅通和安全。
5、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措施,明确职责,确保演练安全顺利进行。
六、演练程序:
1、启动程序:
演练开始前3分钟,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宣布:各位领导,老师们,全体同学们:大鳌中学20_年3月19日抗震减灾演练即将开始,请大家作好准备,各工作组人员立即各就各位(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
2、紧急避险:
(1)信号员卢其爽发出“地震警报”信号(持续60秒钟)。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实验室、宿舍的教职工应立即通知学生地震来袭,进行避震。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易引发化学反应的物品等。
(3)师生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就近蹲下或躺在课桌、实验台、床铺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手或其他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视情况就近关闭火源、电源等。避险动作原则上要在12秒内完成。
地震报警信号要求:
(1)应急避震和应急疏散演练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2)防震警报音乐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3)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为连续长警报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撤离。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有哪些5
活动目标:
1、深入了解地震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并学习地震时的安全自救知识。
2、培养安全和自救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小学生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大家好,今天我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观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们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小学生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中地面剧烈摇晃,房屋一个接一个倒塌,人们纷纷逃窜,哭声和喊声连成一片。
二、引导小学生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地震指的是地壳剧烈运动,导致地面迅速震动。)你们知道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的地壳上,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的运动呢?那是因为它运动得很缓慢。但是如果地壳运动力量过大,岩层就会受不住冲击而断裂,从而发生地震!
三、结合挂图,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有哪些9篇的模版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有哪些1
活动目标:
1、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2、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小学生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二、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小学生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三、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四、1、请小学生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小学生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五、
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六、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小学生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小学生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小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七、延伸环节:让小学生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活动目标:
1、引导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提高他们对地震的认识和警惕性。
2、教授小学生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让他们掌握应对地震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3、通过活动,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提高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以供小学生观看和讨论。
2、收集有关地震的图片和制作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PPT,用于讲解和教学。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小学生观看地震相关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观看完毕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询问他们在录像中看到了哪些场景,以及对地震事件的感想和思考。
二、教师讲解地震的特点与危害,辅以相关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和危害,例如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人员伤亡等。
三、基本环节:教授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
四、1、组织小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地震中逃生的想法和方法。
2、播放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
3、教师对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进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