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1

一、演练目的

通过演练,全校师生能够提高在突发地震事件中的紧急避险和应急保护能力,正确运用避震、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减轻地震灾害对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的危害。

二、演练时间

20xx年12月15日

三、演练地点

学校课堂和操场

四、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应急疏散演练。

五、演练指挥部

1、指挥长:XXX

副指挥长:XXX

2、各班级疏散演练指导员(班主任):

①在“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在“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地疏散到指定的地点,即学校操场。

③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各应急组组长:

(1)信号组:由后勤处负责人负责安排信号人员。

(2)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由教务处负责人负责安排,指定分负责人负责教学楼层和楼外各类拐角处的人员。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3)疏散集中地点指挥组:由指定人员负责本组人员安排,在疏散集中地点现场指挥。

4、摄影:XXX

5、医护:XXX

六、演练前准备

1、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培训。

(1)对老师进行培训:了解地震应急避震和自救方法;维持正常秩序,切忌慌乱;熟悉有序撤离路线和疏散地点;熟悉演练信号,应急避震和疏散分别以哨音和广播作为启动信号,应急避震启动信号为连续三声急促的哨音,重复3遍,持续约20秒钟,疏散启动信号为广播发出紧急疏散口令。

(2)对学生进行培训:各班采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演练程序和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避震和疏散的演练信号,熟悉应急疏散路线和到达地点。

(3)说明本次演练的目的是日常性教育培训,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选定各个班级演练时的疏散路线和集中地点。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集中地点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路线畅通和安全。

4、正式演练前进行一至两次预演,确保正式演练圆满成功。

七、演练要求

1、保持冷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确保安全。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八、演练步骤

1、演练指挥部人员就位,组织指挥。各应急组相关人员就位待命。指挥长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常周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即将开始,请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各班演练指导员(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

2、演练开始,信号组发出模拟地震警报信号。

(1)应急避震:应急避震启动信号响起后,各班级疏散演练指导员立即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1分钟后学生复位,听信号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2)应急疏散:应急疏散启动信号通知后,各班级疏散演练指导员按照疏散方案和预定路线迅速组织同学们撤离到指定地点,即学校操场。下楼梯时要招呼学生注意安全,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后,要蹲下,保护头部。

(3)清点人数:由指定人员下达命令,按照事先划定好的各年级和各班级的方位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立即清点人数,分班级向各年级组长报告,各年级组长汇总年级人数后向指挥长报告

九、演练总结

1、请校长总结讲话。

2、请现场指导专家对现场演练进行点评。

3、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2

一、演练目的

为了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学校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安全应对工作,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应急疏散逃生的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因此,我们特制定了这个演练方案。

二、演练原则

我们的演练原则是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演练时间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一次“地震应急演练”。

四、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

指挥长:负责全面指挥演练组织和现场指挥。

成员: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

指挥部全面负责演练组织和现场指挥。下设行政秘书组、避险撤离、紧急救援、后勤保障四个专门工作小组。

(一)行政秘书组

组长:负责学校灾情险情汇总及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学校教职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通讯联络,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县教育局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并视情况请求援助。

成员: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

(二)避险撤离组

组长:负责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险场所,维持秩序,保护学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帮扶工作。

成员: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

当班科任教师承担所在班级学生紧急避险的指导任务。

教务处人员、当班课任教师、其他在校教师共同承担紧急撤离的指导任务。

当班科任教师应该随当班学生一起撤离,并注意保护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清点所在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害情况,并报告组长。其他人员迅速到撤离路线上的预定位置,检查并报告所负责指导撤离的路段是否存在险情。如果发现险情应该立即报告,并视情况改变撤离路线。无法撤离时,被困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紧急救援组,展开自救互救。

(三)紧急救援组

组长:负责险情和灾情检查和本校救援。在外援部队到达之前,主要负责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师生创伤;外援部队到达后,协助开展救援和医疗。

成员: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

成员: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

五、应急演练科目与预期目标

(一)紧急避险

1、教室内人员(重点)

1)指挥部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笛笛笛”三响短促哨声)。

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脚处。演练时间延长至2分钟。

3)2分钟后,信号员发出“紧急撤离”信号(“笛笛,笛——”两急一缓)。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2、教室外人员

在教室外的同学,立即跑到操场,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教师要按照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4、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5、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应切断电源。

(二)紧急撤离

1、撤离路线

2、各楼层负责人

一层__、二层__三楼__

3、教室内学生疏散安排如下:每班靠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1、2组从前门,3、4组从后门按座次撤出教室在走廊排队,以班为单位有序撤出。学生由正在上课的老师负责疏散,班主任如没课,应立即到班级所在楼层楼梯处疏导学生。在撤离途中,如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各班老师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顺序撤出。

4、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按照出操的路线有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迅速到达站操的指定地点整队。如两班学生在楼梯口相遇,按先到先下的原则,后到的班级主动停让,不得强行抢先。

5、学生到达操场后以班级为单位集队,双手抱头继续保持下蹲姿势。各班主任应立即点清人数,向年级组长报告,年级组长向撤离组组长报告,撤离组组长向指挥长报告。

6、各年级向行政秘书组组长报告各年级教师撤离情况,行政秘书组组长向指挥长报告。

7、5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两声长哨“笛——,笛——”),结束演练,恢复出操队形。

8、指挥长总结和评讲演练情况。列队回教室。

我们将循序渐进地组织演练,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逐步增加难度,增设其他演练科目,如被困救援、医疗救护、火灾扑灭、通讯联络等。演练科目的用时长短和难易程度,将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进行策划。

六、演练行动方案

(一)约定行动指令信号

1、信号使用工具:广播发令。

2、信号各类名称:

(1)“笛笛笛”急促的三连声,意为演练启动暨紧急避险;

(2)“笛笛,笛——”两急一缓,意为紧急撤离;

(3)“笛——笛——”舒缓的两连声,意为演练结束暨解除险情。以上演练行动指令也可以通过广播系统直接发送。

(二)演练预备

1、演练前一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集中宣传活动,并为全校参加演练的师生举办一场以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为主的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2、组织师生学习和研究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熟悉内容,掌握避险方法,明确避险场所和撤离路线以及避难场所。

3、演练科目、紧急避险方式、紧急撤离路线及学生分流、临时避难场所及其分配和自救互救方案的设计等事宜,可以让参加演练的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后加以修改完善。演练启动时刻的设定只由指挥长掌握,必须保密,以增强演练的实战性。

(三)演练要求

1、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3、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4、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四)应急演练程序

1、假定地震发生,指挥部发出启动演练暨紧急避险指令。

2、师生就近紧急避险。

3、假定第一波地震平静,指挥部发出紧急撤离指令。

4、师生紧急撤离,疏散到操场。

5、指挥部定点召集各组负责人:

①避险撤离组报告安全撤离师生人数、受伤人数和受伤情况以及可能被困人数;

②紧急救援组报告校舍受损和人员被困情况;

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1

一、演练目的

通过演练,全校师生能够提高在突发地震事件中的紧急避险和应急保护能力,正确运用避震、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减轻地震灾害对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的危害。

二、演练时间

20xx年12月15日

三、演练地点

学校课堂和操场

四、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应急疏散演练。

五、演练指挥部

1、指挥长:XXX

副指挥长:XXX

2、各班级疏散演练指导员(班主任):

①在“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在“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地疏散到指定的地点,即学校操场。

③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各应急组组长:

(1)信号组:由后勤处负责人负责安排信号人员。

(2)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由教务处负责人负责安排,指定分负责人负责教学楼层和楼外各类拐角处的人员。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3)疏散集中地点指挥组:由指定人员负责本组人员安排,在疏散集中地点现场指挥。

4、摄影:XXX

5、医护:XXX

六、演练前准备

1、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培训。

(1)对老师进行培训:了解地震应急避震和自救方法;维持正常秩序,切忌慌乱;熟悉有序撤离路线和疏散地点;熟悉演练信号,应急避震和疏散分别以哨音和广播作为启动信号,应急避震启动信号为连续三声急促的哨音,重复3遍,持续约20秒钟,疏散启动信号为广播发出紧急疏散口令。

(2)对学生进行培训:各班采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演练程序和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避震和疏散的演练信号,熟悉应急疏散路线和到达地点。

(3)说明本次演练的目的是日常性教育培训,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选定各个班级演练时的疏散路线和集中地点。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集中地点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路线畅通和安全。

4、正式演练前进行一至两次预演,确保正式演练圆满成功。

七、演练要求

1、保持冷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确保安全。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八、演练步骤

1、演练指挥部人员就位,组织指挥。各应急组相关人员就位待命。指挥长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常周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即将开始,请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各班演练指导员(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