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内容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内容1
一、演练目的
本次演练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和应急避险意识,让师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应急疏散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本次演练方案。
二、演练组织机构
(一)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李爱忠
副组长:李学英
成员:各处室主任
(二)演练实施小组
指挥长:李爱忠
1、组织协调组:德育处、少队部
职责:负责制定演练方案,协调指挥演练期间的工作,上传下达相关信息和报告等。
2、宣传报道组:教导处、教研处
职责:负责演练的宣传教育、演练摄影、记录等。
3、学生引导组:各年级主管及各班主任
职责:负责组织学生的疏散工作和思想教育,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速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件,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后勤保障组:后勤处、财务处
职责:负责准备演练所需物资,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现场秩序,统计学生撤离时间,保障参演人员的现场需要。
三、演练安排
(一)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地震发生时,学生们应该就近避震。
2、紧急疏散演练:地震停止后,学生们应该疏散到空旷、安全的地方。
(二)演练对象:全校师生
(三)演练时间:20__年5月日(星期)上午时分( )。
(四)演练信号:校园广播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避险信号:警报声长鸣30秒;
紧急疏散信号:警报声点鸣30秒。
四、演练准备
在演练前几天,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充分利用班晨会、早读、心理健康课及品德教育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展示应急避震的规范动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同时,要说明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解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班疏散的路线和集合地点。同时,强调演练只是一次预防性、模拟性的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引发地震谣言。
五、演练要求
1、各人各位,各负其责,在演练过程中,各相关人员必须到达所负责的岗位。
2、周密安排,严谨严肃,将演练视为实战应对,谨慎操作,确保万无一失。
3、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镇定,确保安全。
4、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特别强调学生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寻找遗失的物品,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5、按规定路线疏散,不得串行线路。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中山街中心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即将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3分钟)
(二)应急避震演练(1分钟)
1、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
2、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现在地震来袭,请同学们紧急避震。”同时警报声响起(长鸣30秒)。
3、班主任立即打开教室前后门,保持通畅。同时告知学生:“地震了,不要慌,保持镇定,快避震。”并指挥学生就近躲避在各自的课桌旁,用单手或书本保护好头部,另一只手抓牢桌腿,尽量卷曲身体,减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
(三)紧急疏散演练
1、1分钟后,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现在地震暂停,立即疏散。”同时警报声响起(点鸣30秒)。
2、班主任告知学生:“地震已过,大家起立,赶快撤离教室,到学校操场避险。”同时立即赶到教室门口,维持秩序,保证畅通,引导疏散,指挥学生适当错开时间,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前门安排坐在前几张桌子的学生排队撤离,后门安排坐在后几张桌子的学生排队撤离,让学生用双手抱头或用书本护头并小跑。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喊“大家不要慌,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
3、各班撤离顺序及撤离路线:
撤离顺序:一楼、二楼、三楼同时撤离,二楼、三楼离楼梯口越近的班越早撤离。
撤离路线:
南楼:四年级1-6班、五年级4、5班,从楼梯两侧快速撤离后直接到操场集合;
中楼:一年级3、4、5班就近线路向银杏广场撤离;1、2、6班由北边通道向操场撤离集中;二年级3、4、5班及五年级6班,由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二年级1、2、6班由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三年级3、4、5班由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1、2、6班由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
北楼:五年级1、2、3班就近向操场撤离集中;六年级1、2、5、6班由东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3、4班由西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
4、楼梯口疏导教师及职责:
南楼:东边2、3楼梯间:
西边2、3楼梯间:
中楼:南边2、3楼梯间:
北边2、3楼梯间:
北楼:东边2、3楼梯间:
西边2、3楼梯间:
楼梯口疏导教师职责:指挥学生迅速有序下楼,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下楼时走楼梯内侧,两排行进,一个紧挨一个,不准学生在走廊或楼梯相互拥挤,避免跌倒踩踏。若发现有人摔倒,要让后面的学生立即停下脚步,不能向前靠近,并让学生尽快地爬起(或帮忙扶起)。
5、学生疏散完毕后,教师撤离(学生3分钟内撤离完毕)。
6、学生疏散到操场庭院后,要蹲下,保护头部。教师告诉学生:不要推挤,不要起哄,不要弯腰拾物,不要逆人流前进,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以保持呼吸的空间。若发现有人摔倒,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7、以班为单位集队,清点人数,并向年级主管报告,年级主管向校长报告。
8、确认各班人数无误后,指挥长宣布演练结束。
七、演练总结
1、指挥长对演练进行现场总结讲评。
2、班主任及时总结本班演练工作。
3、整理演练资料,并及时存档。
4、各班主任保存此演练预案以备后用。
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内容2
一、演练目的
本次演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更加了解特发事件中的防震应急疏散知识,掌握应对防震时所需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并提高员工在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方面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
本次演练的内容是防震疏散。
三、演练时间:
本次演练定于20__年5月11日中午9:00进行。
四、演练指挥小组
本次演练的指挥小组成员如下:
总指挥:
路线疏散指挥员:
五、演练流程及注意事项
1、首先,车间将对全员进行防震的相关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员工都了解防震的重要性。
2、指导员工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包括选择空间小、楼房支柱、墙角等有支撑的地方,双手抱住头部、下蹲等待救援,并且提醒员工们要特别注意保护头部。
3、在听到防空警报声音后,员工们需要迅速撤离车间,确保自身安全。
4、在下楼梯疏散时,员工们应该保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大声喊叫,而是要相互帮助,互相支持。
5、员工们在疏散过程中要按照指定的疏散线路全部撤离至发酵大厅外指定的安全位置。
6、当员工们撤离到安全地点后,需要整理队伍并清点人数,确保没有人员遗留在危险区域。
六、组织总结
演练结束后,将对此次演练的目的是否达到进行总结,并且分析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今后能够更好地改进和提升演练效果。
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内容3
1. 总则
1.1 为了确保地震应急工作可靠、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结合电力工业的特点和实际,制定了本预案。
1.2 电力系统各地区各级电力企业,在本地区发生一般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以及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后都要作出应急反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在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电力保障”的一切应急工作和“紧急支援”工作。
1.3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电力系统各级电力企业。
2. 抗震救灾机构的设立
2.1 电力系统各级电力企业抗震救灾机构的组成:
指挥长:本级第一行政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
副指挥长:本级行政分管电力生产、建设负责人。
成员:本级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含消防、保卫、卫生、交通负责人)。
2.2 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成立
当接到当地地方政府预报或发生一般破坏性及以上地震后,有关电力企业的抗震救灾机构即宣告成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进入临震应急期或震后应急期;当发生严重破坏性及以上地震后,网局或省电力局(公司)的抗震救灾机构即宣告成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进入震后应急期;当发生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后,部(国家电力公司)的抗震救灾机构即宣告成为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进入震后应急期。
2.3 抗震救灾指挥部履行指挥及组织协调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及抗震救灾工作的职责。
2.4 各电力企业在接到当地人民政府预报或破坏性地震后应立即向上一级抗震救灾机构报告,同时直接报告电力工业部抗震救灾机构。
3. 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3.1 一般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3.1.1 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指标低于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地震。
3.1.2 本地区发生一般破坏性地震后,地方有关电力企业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按本预案作出“电力保障”的应急反应;网或省电力局(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要迅速了解震性、灾情,包括电业职工的伤亡及电力设施、设备受破坏情况和供电受损情况,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省政府及电力部,并在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协调“电力保障”的应急工作。
3.2 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3.2.1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0人到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或地区发生大于6.5级、小于7.0级的地震;或在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或地区发生7.0级以上的地震,也视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3.2.2 本省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后,网局或省电力局(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按本预案作出“电力保障”的应急反应,立即与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并报电力部,迅速查清人员伤亡、电力设备、设施、供电受损情况,指挥、协调“电力保障”的应急工作。
3.2.3 网局或省电力局(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要在本系统内组织人力、物力,在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调动下,对地震灾区进行“紧急支援”工作。
3.3 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3.3.1 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数超过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在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或地区发生7.0级以上的地震也视为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
3.3.2 发生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后,部(国家电力公司)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区所在的网局或省电力局(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按本预案作出“电力保障”的应急反应:网局或省电力局(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要在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调动下,迅速组织本系统的力量投入“电力保障”的应急工作和“紧急支援”工作;部(国家电力公司)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要在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调动下,迅速组织协调全系统的力量投入“电力保障”和“紧急支援”工作。
3.3.3 当发生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后,部(国家电力公司)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要立即派出联络员参加抗震救灾指挥部,并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与本部联络。
4. 临震应急期“电力保障”的应急准备工作
4.1 接到地方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预报通知后,地方有关电力企业抗震救灾指挥部即进入临震应急期。
4.2 进入临震应急期进行“电力保障”等应急准备工作。
(1) 做好抗震救灾物资准备工作。包括电力设备、设施,供电线路和通信线路一旦遭地震破坏恢复所需的物资、器材准备;对震后可能引发火灾的各种准备及时扑灭和防止火灾蔓延;交通车辆应急使用的准备;抢救的医疗物资准备等。
(2) 做好电力调度工作。对可能受地震影响或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危及的电源设备、设施,要做好运行方式的调整或变更,特别是对核电站、水电站要按受危害最小和损失最小的原则做好运行方式变更的预案,并经其主管机构或主管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3) 做好重要用户备用电源的应急等工作。临震应急期要派人催促重要用户(如水源厂(地)、公安、消防、监狱等重要用户)对备用电源进行检查,使其处于应急可靠备用状态;供电部门还要准备必要的移动或应急电源,确保重要用户应急之用。
(4) 人员组织和分工
发供电企业运行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精心操作;各级调度值班人员要严肃遵守调度纪律,进入“临战状态”,下达命令正确,执行命令准确无误,保证地震期间电力调度无差错;要组织好抢险队伍,并做好分工使处于应急状态。
(5) 对地震后可能发生危及电力设备、设施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塌方,泥石流、地面沉降下陷,裂缝等采取紧急预防措施或加固措施。
(6) 接到避震通知后,协助当地政府做好电业职工及家属的避震疏散工作。
5. 破坏性地震震后应急期的“电力保障”及“紧急支援”工作
(1) 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当地有关电力企业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立即查清地震造成电力设备、设施的破坏情况,查清供电线路、通信系统受损情况,立即投入抗震救灾和自救恢复工作,并迅速向上级报告。
(2) 网局或省电力局(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组织本系统力量协助地震区电力企业恢复被破坏的发、输、变、配电力设施和电力调度通信设施功能,电力调度要保障重要用户及灾区用电供应。
(3) 网局或省电力局(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根据需要组织力量前往受地震危害的电力建设工程参加抢险、抢救工作,尽可能减少损失。
(4) 电力保障工作还包括对震后受次生灾害危及的电力设备、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加强监视和检测,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5) 各级电力系统的医疗队伍、交通车辆等处于可调用状态,随时可以从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门调动,奔赴地震灾害地区参加抗震救灾的“紧急支援”工作。
(6) 地震区域各级电力企业的保卫部门除加强本企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外,还要协助地震灾区公安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7) 地震地区电力部门应尽快做好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统计与评估工作,逐级上报,并由电力部报国家地震主管部门或由部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报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
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内容4
一、演习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幼儿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安全疏散与逃生技能,让师生掌握简单实用的地震常识和逃生知识,中一班特举办一次教学楼防震逃生安全演习。
二、演习前准备:
为了更好地准备演习,教师采取了多种方式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通过上午的晨间谈话活动,教师向幼儿讲解了地震逃生顺序、逃生技巧及要求。中午餐后,幼儿观看了地震演练视频,加深了他们对地震应急行动的理解。
1、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行动:
在室外的人员应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或集中在树木周围;在室内的人员应根据情况选择向室外疏散或室内躲避。如果选择室内躲避,最好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等;也可以躲在桌与桌、区域玩具柜之间;还可以选择躲避在房间内侧的墙角。
2、地震发生时的保护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应双手抱头,蹲在户外空旷安全地或室内桌子下面。千万不要选择在窗下或横梁下躲避。在地震中,人们应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不要大声叫喊,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三、演习方案:
为了确保演习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流程:第一次信号响起——躲避到桌子下——第二次信号响起——到大操场集中——教师安抚幼儿情绪——汇报师幼人数。
1、发布“地震”信号:共两次。
2、疏散组织:
第一次信号代表就地躲避:师生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停止上课。班级教师马上到达指定岗位,组织幼儿按照事先确定的躲避地点(桌子下面)快速进入。
第二次信号代表撤离疏散:班级老师按照疏散顺序,班主任引路、配班主任断后向外疏散。在楼梯上行走时,人们仍应半蹲并用手蒙嘴巴尽量用鼻子呼吸。
集合地点:(大操场)本班幼儿到达指定地点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护头部。集合时排成二列纵队,幼儿全体坐下。其中一位老师迅速清点人数,并报告领导。
四、灾后工作安排
1、操场维护幼儿秩序。
2、总结经验,找到缺点,改进不足。
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内容5
为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并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我校决定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师生进行有序的安全撤离。根据我校制定的《防震安全紧急疏散应急预案》,我们将在20__年5月11日上午的大课间时间举行全校师生防震安全紧急疏散演练。以下是具体的工作布置:
一、班主任老师的职责:
1. 向学生讲解演练的重要意义,教育他们要认真对待,不能当成游戏。详细说明学生的具体行动和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的安全进行。
2. 听到信号后,立即指挥学生行动。
3. 在学生在校期间,不要锁上各班的前后门,保持畅通。
4. 指挥学生按照规定从前门或后门撤离,使每班自然排成两队。
5. 对乐知楼(南)和思齐楼(北)的楼梯进行分配:
很多人不知道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内容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内容1
一、演练目的
本次演练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和应急避险意识,让师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应急疏散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本次演练方案。
二、演练组织机构
(一)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李爱忠
副组长:李学英
成员:各处室主任
(二)演练实施小组
指挥长:李爱忠
1、组织协调组:德育处、少队部
职责:负责制定演练方案,协调指挥演练期间的工作,上传下达相关信息和报告等。
2、宣传报道组:教导处、教研处
职责:负责演练的宣传教育、演练摄影、记录等。
3、学生引导组:各年级主管及各班主任
职责:负责组织学生的疏散工作和思想教育,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速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件,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后勤保障组:后勤处、财务处
职责:负责准备演练所需物资,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现场秩序,统计学生撤离时间,保障参演人员的现场需要。
三、演练安排
(一)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地震发生时,学生们应该就近避震。
2、紧急疏散演练:地震停止后,学生们应该疏散到空旷、安全的地方。
(二)演练对象:全校师生
(三)演练时间:20__年5月日(星期)上午时分( )。
(四)演练信号:校园广播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避险信号:警报声长鸣30秒;
紧急疏散信号:警报声点鸣30秒。
四、演练准备
在演练前几天,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充分利用班晨会、早读、心理健康课及品德教育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展示应急避震的规范动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同时,要说明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解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班疏散的路线和集合地点。同时,强调演练只是一次预防性、模拟性的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引发地震谣言。
五、演练要求
1、各人各位,各负其责,在演练过程中,各相关人员必须到达所负责的岗位。
2、周密安排,严谨严肃,将演练视为实战应对,谨慎操作,确保万无一失。
3、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镇定,确保安全。
4、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特别强调学生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寻找遗失的物品,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5、按规定路线疏散,不得串行线路。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中山街中心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即将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3分钟)
(二)应急避震演练(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