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食品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食品健康安全管理制度1
餐具卫生消毒制度:
1. 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
2. 使用专用水池洗刷餐具,不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3. 使用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洗涤剂、消毒剂清洗餐具。
4. 消毒后的餐具必须存放在专用的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污染。
5. 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并在存放柜上标明。
粗加工管理制度:
1. 保持粗加工间的清洁卫生,并配备防蝇、防鼠设备。
2. 在粗加工过程中,首先检查食品质量,不得加工腐烂、变质、发霉、生虫、有毒有害的原材料。
3. 使用分开的水池洗肉和洗菜,并在操作台上区分肉类和蔬菜操作。
4. 妥善保管加工完的食品,做好防护措施。
5. 每天对洗肉池、菜板、操作台及用具进行消毒。
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1. 严格执行各项卫生制度,食堂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2. 定时、定区、定质量地进行食堂清洁卫生消毒,并做好记录。
3. 管理人员及保健医生每天对食堂进行检查,每周组织全园大检查,并做好记录。
4. 食堂要求环境清洁卫生,无垃圾、积水和污垢,墙脚、屋顶、屋脚无蜘蛛网,洗碗池无沉渣,下水道通畅无阻,抽油烟机无油垢。
5. 餐具要求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保洁柜每天消毒,餐具消毒后立即放入保洁柜,防止二次污染。菜墩要保持清洁,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识。灶台、案板要清洁无污垢,无油腻,毛巾要分类专用,冰箱和厨柜要定期消毒。
6. 根据库房管理制度进行检查。
配餐制度:
1. 烹饪好的食品分放进明显标志的容器内,并作好分开使用,定位存放。
2. 幼儿食品煮熟后,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煮熟后的食品应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
3. 需要较长时间存放的食品,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
4. 存放熟食品的容器要消毒后使用。
食品卫生“五四制”:
1. 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原料。
2. 保管员和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原料。
3. 加工人员和厨师不使用腐烂变质原料。
4. 各班老师不给幼儿食用变质食品,不用手拿食品,不用不洁材料存放和包装食品。
成品食品存放实行“四隔离”:
1. 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2. 生熟食品隔离。
3. 食品与药物隔离。
4. 食品与天然水隔离。
用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蒸汽或开水消毒)。
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幼儿园具体实施。
2. 成立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检查和落实措施,建立岗位责任制,逐级负责,定期督查责任落实情况。
3. 食堂必须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严格执行卫生部门规定的设施和人员配置标准,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4. 建立食堂各项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监督。
5. 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定期学习和培训食品卫生安全法律法规和营养知识,并进行考核。
6. 落实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和基本功大比武活动。
食品卫生安全保卫制度:
1. 建立食堂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食品加工操作间和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2. 食堂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检查后方可工作。
3. 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和帽,不留长指甲、不吸烟等。
4. 严格执行食品验收、储存、加工制度,按当天需要量定购和烹调蔬菜和伙食品。
5. 严格执行餐用、工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进行晨检,保持食堂环境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6. 每天下班前检查灶具和电器开关是否关闭。
7. 冬夏季供应的点心和午餐要保持适当温度,出食堂的饭菜汤必须加盖。
食品健康安全管理制度2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我们制定了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以确保质量安全的责任落实到位。
这个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
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 质量负责人:负责协调和管理食品安全自查工作,批准自查方案和报告,并向公司管理层汇报自查结果。
2. 自查组长:负责提出自查小组名单,全面负责自查实施活动,审核自查方案和报告。
3. 质保部:负责起草自查方案,组建自查小组,按计划实施自查,起草自查报告,并确认整改效果。
4. 自查小组成员:按计划及时实施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
5. 受检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协助自查,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整改措施。
根据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几点:
1. 起草自查方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自查,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质保部每年初起草自查方案,并覆盖所有相关部门。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追加自查:发生严重产品质量问题或有重大投诉;组织结构、生产工艺、质量方针和目标等发生重大改变。自查方案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由质保部提出,质量负责人批准实施。
2. 自查准备:由自查组长提出自查实施计划,经质量负责人批准生效。自查小组成员不检查自己的工作。质保部负责向自查小组成员提供所需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将确保食品安全自查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健康安全管理制度3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我们制定了以下食品经营管理制度:
1.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经营者必须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消化道传染病和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能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明后才能参加工作。
2.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同时,负责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
3. 食品安全检查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食品储存、销售过程以及卫生设施和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并发现问题后要进行跟踪改正。
4. 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澡、洗手、剪指甲等。在工作时,要注意服装卫生,不戴饰品,不吸烟、随地吐痰,不用手抓直接入口食品等。
5.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食品经营者要定期进行食品自检,并将检查结果公示。对于不合格的食品,要立即撤柜停止销售,并进行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6.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采购食品时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采购人员要记录食品的相关信息,并注意采购食品的品质和保质期等。
7. 不合格食品召回及处理制度:食品经营者要定期检查上柜和仓储食品,如发现不合格食品,要立即撤柜停止销售,并进行召回和销毁。对于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食品,要立即公示并通知购货人停止销售和使用。
8. 食品储存管理制度:食品要按照不同的储存方法进行储存,同时要保持库房的清洁、通风、干燥,防止虫害和鼠害。对于库存食品要定期检查,并按照规定存放和分类。
9.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食品经营者要安排专人负责废弃物的处置、收运和管理,并实施分类放置。废弃物必须由经过许可的处置单位处理,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台账记录废弃物的情况。
通过以上制度的执行,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
食品健康安全管理制度4
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学校需要加强餐饮安全管理。根据《食品安全法》和相关规定,学校制定了以下制度:
1. 学校校长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成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 学校食堂必须获得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才能营业,该证件应该明显悬挂在显眼的地方。
3. 所有从业人员必须获得有效的《健康证》,并随身佩戴上岗。
4. 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才能从事食品制售工作。学校需要建立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时间、内容和考核结果,以备查验。
5. 应建立统一规范的食品安全管理档案,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并落实监督整改意见。
6. 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督促从业人员遵守卫生规范、清洗消毒操作规范、食品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库房管理规范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做好记录。
7. 工作人员上班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保持个人卫生。
8. 食堂内外环境卫生要做到每餐打扫一次,每天清洗一次。
9. 餐饮用具每班用后应洗净,做到“一清”、“二洗”、“三消毒”。
10. 食品原辅料必须到持有有效证件的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并向供货方索取本批次产品合格的卫生检验报告书和供货票据。学校需要建立食品原辅料采购索证登记台账,对所购进的食品和基原米进行详细登记,做到索证资料齐全,登记台账清晰。
11. 禁止购进、加工、出售腐败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12. 生、熟食品、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和存放要有明显标记,分类存放,不得混放。
13. 操作间卫生要做好,冷藏配餐所用工具必须专用,并有明显标志。
14. 库房要保持整洁,食品应分类、标志清晰,离地隔墙保管。
15. 及时处理垃圾,垃圾桶应有盖和标记,做好“三防”工作(防尘、防蝇、防鼠)。
16. 禁止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或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也禁止用回收食品加工食品。
17. 废弃油脂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管理。
食品健康安全管理制度5
采购食品添加剂时,必须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索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
验收食品添加剂入库时,应查看是否有包装标识和产品说明书,包装标识是否符合食品添加剂标识规定。包装上必须标有“食品添加剂”字样。
存放食品添加剂时应做到专柜、专架、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并及时清除过期、变质的食品添加剂。
使用食品添加剂前应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不得超范围使用。
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准确计量,不允许超量使用。
禁止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常识:
患有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一旦发现,立即调离岗位。
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洗澡、勤理发、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多刷洗。
服务人员和厨师的个人卫生注意事项:
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外漏,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佩戴首饰。
在工作开始前或从事任何可能污染双手的活动后都应洗手。
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食品处理区不得抽烟和进行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食品卫生检查制度:
食品卫生检查由专人负责。
定期对食品卫生进行检查,或不定期对各部门的卫生工作进行巡视与检查。
食品卫生质检报告出来后要及时通报餐饮各部门。
卫生报告应包括具体的不合格情况说明,对当事人的处罚结果和要求部门整改的意见。
餐饮各部门负责人每周一要对自己部门的食品卫生进行检查。
食品卫生奖惩制度: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食品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食品健康安全管理制度1
餐具卫生消毒制度:
1. 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
2. 使用专用水池洗刷餐具,不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3. 使用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洗涤剂、消毒剂清洗餐具。
4. 消毒后的餐具必须存放在专用的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污染。
5. 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并在存放柜上标明。
粗加工管理制度:
1. 保持粗加工间的清洁卫生,并配备防蝇、防鼠设备。
2. 在粗加工过程中,首先检查食品质量,不得加工腐烂、变质、发霉、生虫、有毒有害的原材料。
3. 使用分开的水池洗肉和洗菜,并在操作台上区分肉类和蔬菜操作。
4. 妥善保管加工完的食品,做好防护措施。
5. 每天对洗肉池、菜板、操作台及用具进行消毒。
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1. 严格执行各项卫生制度,食堂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2. 定时、定区、定质量地进行食堂清洁卫生消毒,并做好记录。
3. 管理人员及保健医生每天对食堂进行检查,每周组织全园大检查,并做好记录。
4. 食堂要求环境清洁卫生,无垃圾、积水和污垢,墙脚、屋顶、屋脚无蜘蛛网,洗碗池无沉渣,下水道通畅无阻,抽油烟机无油垢。
5. 餐具要求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保洁柜每天消毒,餐具消毒后立即放入保洁柜,防止二次污染。菜墩要保持清洁,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识。灶台、案板要清洁无污垢,无油腻,毛巾要分类专用,冰箱和厨柜要定期消毒。
6. 根据库房管理制度进行检查。
配餐制度:
1. 烹饪好的食品分放进明显标志的容器内,并作好分开使用,定位存放。
2. 幼儿食品煮熟后,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煮熟后的食品应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
3. 需要较长时间存放的食品,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
4. 存放熟食品的容器要消毒后使用。
食品卫生“五四制”:
1. 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原料。
2. 保管员和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原料。
3. 加工人员和厨师不使用腐烂变质原料。
4. 各班老师不给幼儿食用变质食品,不用手拿食品,不用不洁材料存放和包装食品。
成品食品存放实行“四隔离”:
1. 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2. 生熟食品隔离。
3. 食品与药物隔离。
4. 食品与天然水隔离。
用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蒸汽或开水消毒)。
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