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往往需要预先编制好应急预案,可是你知道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培训学校安全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培训学校安全应急预案1
一、指导思想
“德育为首,安全第一”。本着生命第一的原则,为维护学校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高效有序地处理学校突发安全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至最低限度。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条例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当学校周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重大溺水事故、学校拥挤踩踏的事故、学校火灾时,本应急预案即刻启动。
三、应急指挥机构
学校成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应急处置的工作需要,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动物资及动员一切力量紧急处置突发事件,全校师生须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1、领导机构及应急小组
2、医疗救护组
3、学生管理组
4、后勤保障组
主要职责
(1)领导机构
主要有组长负责。组长总揽全局,是本预案启动的决定者和结束者,是突发事故的总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一切行动的指挥者。
(2)医疗救护组
负责伤员的简单护理、转送,学校卫生的初步调查,相关校舍的卫生防疫工作等。
(3)学生管理组
负责学生的疏散、安置、调节、稳定工作,组织教师配合学校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4)后勤保障组
负责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提供水、通讯等服务保障。
四、突发公共安全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1、重大交通事故可能发生在公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2、重大溺水事故可能发生在距离学校不远的河流中,可能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3、学校拥挤踩踏的事故可能发生在学校的集会、楼道走廊中,可能危及学生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4、学校火灾事故可能发生在学校教室的插座及日常开关、常用设备上,可能危及学校和学生命财产的安全。
五、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突发重大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
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懂得交通安全知识,来校回家自觉遵守交通法则。
2、校园周边发生涉及师生的交通事故时,学校应急领导小组要在及时赶赴现场,及时拨打110或119。遇有学生、教职工受伤,立即求助120急救部门,对伤员进行抢救,及时与家庭联系,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组织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证人。
4、协助公安交警部门调查取证,尽快查清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工作。
(二)突发重大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
1、在夏秋季节细致做好学生的游泳安全工作,教育学生外出游泳要征得家长同意,须有熟悉水性的人陪同;禁止学生独自游泳。
2、学校做好日常学生到校点名管理,尤其是下午,如发现学生旷课或早退,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学生情况。
3、学校得知出现学生重大溺水事故时,应急小组应及时到达现场,及时拨打110、120,及时联系家长,及时保护好现场,积极配合医疗等部门工作,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三)突发学校拥挤踩踏的事故的应急处置
1、学校举行全校性活动,应积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制订出细致周密的活动计划及安排,做好应急预案。
2、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有秩序、有礼貌、有文明,肯忍让,禁止在楼梯走廊追、拉、推、跑、跳和成群结队。
3、若突发集会、楼梯走廊拥挤踩踏重大事故,学校应急领导小组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告。
2、校长及时将停电时段通知校内处室并布置各处室迅速通知其下属部门。
3、教导处提前安排并通知有关部门和个人:
(1)、停电时段的作息信号的发出办法;
(2)、晚间放学时间的调整情况;
(3)、停电时段的课务变更情况。
4、总务处提前安排以下工作:
食堂提前准备好停电时段饭菜,确保在停电状态下有饭菜供应给师生;
5、晚间停电时段,值班领导必须在校指挥并巡视校园。
6、校长办公室负责核查、记录各科室应急处理工作情况。
六、意外事故的处理
停电状态下发生严重意外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或知情人员立即向校长回报情况,请示应急办法,并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紧急疏散、援助。
培训学校安全应急预案3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定义
1、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性质和机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攻击类事件:指网络与信息系统因计算机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造成校园网网站主页被恶意篡改、交互式栏目里发表不良信息;应用服务器(如办公系统、财务系统等)被非法入侵,应用服务器上的数据被非法拷贝、修改、删除;在网站上发布的内容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侵犯知识版权并已造成严重后果等,由此导致的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2、故障类事件:指网络与信息系统因计算机软硬件故障、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死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3、灾害类事件:指因洪水、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外力因素导致网络与信息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死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校园网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及时,快速地协调,处理各种事件或者事故;及时响应,处置市、县教育信息网管中心的预警和问题通报,每天工作时间安排专职人员值班,如遇特殊时期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处置小组由学校校长,分管校长和网管员组成,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网管员为组员,同时在每个年级设立信息联络员。
三、预防措施
1、对校园网络现有信息系统和今后新建设的信息系统,参照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按照最终确定的保护等级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2、建设安全事件预警预报体系和校园网络安全工作值班制度,加强对学校网站和应用服务器的监测、监控,加强安全管理,对可能引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有关信息,要认真收集、分析判断,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并逐级报告。
3、一旦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判定事件危害程度,并立即将情况向有关领导报告,在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属于重大事件或存在非法犯罪行为的,还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4、特殊时期,可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由网络管理中心进行统一安排,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网络和信息数据采取加强保护措施,对网络进行不间断的监控。
四、处置程序
1、预案启动
在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网络管理中心应尽最大可能收集事件相关信息,鉴别事件性质,确定事件来源,以确定事件范围和评估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确认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对事件进行处置和上报。
2、应急处置
初步确定应急处置方式,根据事件引发原因分为灾害类、故障或攻击类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灾害类:根据实际情况,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保障数据安全,然后是设备安全。具体方法包括:硬盘的拔出与保存,设备的断电与拆卸、搬迁等。
故障或攻击类:判断故障或攻击的来源与性质,断开影响安全与稳定的信息网络设备,断开信息系统与攻击来源的网络物理连接,跟踪并锁定攻击来源的IP或其它网络用户信息,修复被破坏的信息,恢复信息系统。网络管理中心应对服务器重要信息定时做好备份,提高信息存储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做好设备维护记录,保证设备高效稳定的运行。按照事件发生的性质分别采用以下方案:
(1)病毒传播:要求所有接入校园网的计算机都要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打系统补丁,确保能够清除病毒。一旦发现有病毒大面积传播应及时寻找并断开传播源,判断病毒的类型、性质、可能的危害范围。为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保护健康的计算机,必要时可关闭相应的端口,甚至相应楼层的接入层交换机。
(2)外部入侵:判断入侵的来源,区分外网与内网,评价入侵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对入侵不成功、未造成损害的,且评价威胁很小的外网入侵,定位入侵的IP地址,及时关闭入侵的端口,限制入侵的IP地址的访问。对于已经造成危害的,应立即采用断开网络连接的方法,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和带来恶劣影响。
(3)内部入侵:通过上网安全认证系统查清入侵来源,如IP地址、MAC地址、使用人、所在办公室等信息,同时断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并及时通报相关科室负责人。
(4)网络故障:管理员对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做好设备维护记录,保证设备高效稳定的运行。一旦主服务出现硬件设备故障,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启用备份服务器,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并对原服务器进行及时的检修,在修复后将替换备份服务器继续运行,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必要时向计算机网络公司求助技术援助,并优先保证主要应用系统的运转。
(5)其它没有列出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事件,可根据总的安全原则,结合具体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3、应急处置后续处理
(1)在进行最初的应急处置以后,应及时采取行动,抑制安全事件影响的进一步扩大,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同时要确保应急处置措施对涉及的相关业务影响最小。在发生网络故障时,优先保证关键部门的网络畅通。
(2)在事件被抑制之后,通过对有关事件或行为的分析结果,找出事件根源,明确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彻底清除。
(3)在确保安全事件解决后,要及时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服务,恢复工作应避免出现误操作导致的数据丢失。
4、记录和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