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手划破了》教学教案集锦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手划破了》教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划破小手的原因,懂得怎样保护小手。

2.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划破小手的原因,懂得怎样保护小手。

难点: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1)手指游戏导入(“手指宝宝做游戏”)。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小手划破了》。

2.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图片,讨论为什么会把手划破了。

(2)引导幼儿懂得怎样保护小手。

(3)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避免划破小手。如:用筷子、剪子、刀等尖利的物品时要小心,手上沾了水或其它油时不能去玩砂子等,以避免划破小手。并教幼儿认识一些安全标记,如小心锐利物、小心开水烫等。

3.结束部分: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电教手段——观看安全动画;运用游戏法——做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练习: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小心使用尖利的物品,避免划破小手。

2.作业: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已学的自我保护方法。

3.评价方式:教师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小心使用物品,是否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并采用正面的评价方式鼓励幼儿做得更好。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教学用具:安全动画、安全图片、小红花贴纸若干。

2.教学场地:幼儿园教室或室外活动场所。

七、结论: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划破小手的原因,懂得怎样保护小手,初步建立了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观看动画和做手指游戏等活动,幼儿对安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继续引导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手划破了》教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

(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快思.教案网出处!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教学反思:、幼儿在讲述处理受伤手的办法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的较好。

2、不足之处教师对个别幼儿的关注不及时。

《手划破了》教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手受伤的布娃娃玩具重点难点: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活动地点:娃娃家活动形式:小组活动活动过程:

1.出示布娃娃玩具,通过故事导入:

“今天布娃娃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布娃娃的手怎么啦?(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

小结: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容易把手划破。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幼:平时不玩剪刀。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布娃娃(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

(2)手受伤了怎么办?

师: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4)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手划破了》教学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手划破的原因和后果,增强安全意识。

2.掌握手划破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手划破的原因和后果,掌握手划破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朋友不小心把手划破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讲解:教师结合图片和实例,讲解手划破的原因和后果,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3.示范:教师进行手划破后的正确处理方法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方式。

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手划破了》教学教案集锦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手划破了》教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划破小手的原因,懂得怎样保护小手。

2.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划破小手的原因,懂得怎样保护小手。

难点: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1)手指游戏导入(“手指宝宝做游戏”)。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小手划破了》。

2.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图片,讨论为什么会把手划破了。

(2)引导幼儿懂得怎样保护小手。

(3)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避免划破小手。如:用筷子、剪子、刀等尖利的物品时要小心,手上沾了水或其它油时不能去玩砂子等,以避免划破小手。并教幼儿认识一些安全标记,如小心锐利物、小心开水烫等。

3.结束部分: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电教手段——观看安全动画;运用游戏法——做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练习: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小心使用尖利的物品,避免划破小手。

2.作业: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已学的自我保护方法。

3.评价方式:教师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小心使用物品,是否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并采用正面的评价方式鼓励幼儿做得更好。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教学用具:安全动画、安全图片、小红花贴纸若干。

2.教学场地:幼儿园教室或室外活动场所。

七、结论: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划破小手的原因,懂得怎样保护小手,初步建立了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观看动画和做手指游戏等活动,幼儿对安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继续引导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手划破了》教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

(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