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划破手指怎么办教案参考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划破手指怎么办教案1

一、教学背景和目的

小班学生为4-5岁的孩子,正处于身体敏感期和认知发展期。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的认知特点进行讲解。本次教学主题为《手划破了》,旨在通过故事、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划伤伤口的方法,培养他们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其意外防范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引入

(1)指导学生观察手、手指等身体部位,讲解手、手指的用途和重要性。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被伤了该怎么办?

2.故事导入

讲述一则小故事《划伤手指》:

有一天,小明在家玩,手拿着刀子,不小心划伤了手指。手指流出了鲜红的血,小明很疼,吓得大声喊救命。他妈妈听到声音,赶紧过来看,小明的手指流血不止,妈妈心疼地哭了起来。

3.演示操作

(1)老师用干净的纱布给自己的手指缠上,并指导学生模仿缠绑。

(2)指导学生清洗伤口,止血等操作。

4.课堂小结

(1)指导学生总结自我防范意识以及安全知识。

(2)指导学生在家中、学校、户外等场合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三、课堂活动设计

1.小组合作绘画

(1)分为小组,并发放绘画纸和绘画用具。

(2)让学生绘制场景图,亲手绘制缠绑纱布的过程。

2.角色扮演

(1)指导学生分角色,模拟伤口处理的情境。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评估方式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处理划伤伤口并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五、安全教育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家长可以亲自参与,与孩子一起交流安全知识。通过家长的参与,加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

以上是小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希望能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参考,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走上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之路。

划破手指怎么办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手划破后简单的急救方法。

2.培养幼儿对自身安全的关注,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小心避免受伤。

3.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养成自我保护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幼儿了解手划破后的急救方法。

2.难点:将急救的步骤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

三、教学过程:

1.引导:教师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是否有过手划破的经历,并谈谈当时的感受。

2.故事引入:然后教师讲述一个与手划破有关的小故事,让幼儿了解急救的重要性。

3.讲解和演示:接着教师讲解并演示手划破后的急救步骤。

4.讨论和操作: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自己遇到手划破的情况会怎么办,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总结和提醒: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避免受伤。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引导幼儿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来感受安全的重要性。

2.通过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手划破后的急救方法。

3.讲解和演示手划破后的急救步骤,让幼儿了解具体的操作方法。

4.通过讨论和操作的方式,让幼儿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最后进行总结和提醒,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课堂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实际操作手划破了该如何处理。

2.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果自己不小心受伤了,应该如何处理。

3.评价方式: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表现是否积极。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幼儿对于手划破的急救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模型道具:准备一些手模型和一些用于划破模型的工具,如小刀、剪刀等。

2.图片资料:准备一些手划破后的照片和急救步骤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3.教学视频:可以播放一些简单的手划破急救的视频资料,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

4.教具:如白板、彩笔等,用于讲解和演示急救步骤。

七、结论:

通过本次小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的教学,幼儿了解了手划破后的急救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伤。同时,通过教学,幼儿也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和帮助他人。这对于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首先,在讲解和演示急救步骤时,我应该更加注重细节的演示,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其次,在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操作时,我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和指导;最后,在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时,我应该更加全面地考虑幼儿的表现,不仅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考虑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

划破手指怎么办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道爱惜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洁的处理和爱护方法。

3、培育幼儿手眼协调的力量。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预备:

相关图片一张。

教学过程:

1、请幼儿观看图片,提问:

(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由于这些东西很尖,很锐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便利。

2、争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常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四周有许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锐利的,假如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急和很多不便利。(快思教师.教案网出处)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教学和生活。

3、争论怎样爱护、处理受了伤的手。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划破手指怎么办教案参考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划破手指怎么办教案1

一、教学背景和目的

小班学生为4-5岁的孩子,正处于身体敏感期和认知发展期。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的认知特点进行讲解。本次教学主题为《手划破了》,旨在通过故事、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划伤伤口的方法,培养他们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其意外防范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引入

(1)指导学生观察手、手指等身体部位,讲解手、手指的用途和重要性。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被伤了该怎么办?

2.故事导入

讲述一则小故事《划伤手指》:

有一天,小明在家玩,手拿着刀子,不小心划伤了手指。手指流出了鲜红的血,小明很疼,吓得大声喊救命。他妈妈听到声音,赶紧过来看,小明的手指流血不止,妈妈心疼地哭了起来。

3.演示操作

(1)老师用干净的纱布给自己的手指缠上,并指导学生模仿缠绑。

(2)指导学生清洗伤口,止血等操作。

4.课堂小结

(1)指导学生总结自我防范意识以及安全知识。

(2)指导学生在家中、学校、户外等场合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三、课堂活动设计

1.小组合作绘画

(1)分为小组,并发放绘画纸和绘画用具。

(2)让学生绘制场景图,亲手绘制缠绑纱布的过程。

2.角色扮演

(1)指导学生分角色,模拟伤口处理的情境。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评估方式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处理划伤伤口并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五、安全教育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家长可以亲自参与,与孩子一起交流安全知识。通过家长的参与,加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

以上是小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希望能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参考,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走上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之路。

划破手指怎么办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手划破后简单的急救方法。

2.培养幼儿对自身安全的关注,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小心避免受伤。

3.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养成自我保护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幼儿了解手划破后的急救方法。

2.难点:将急救的步骤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

三、教学过程:

1.引导:教师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是否有过手划破的经历,并谈谈当时的感受。

2.故事引入:然后教师讲述一个与手划破有关的小故事,让幼儿了解急救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