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完成了需要及时进行总结汇报,下面小编整理了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情况汇报,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情况汇报篇1

根据市府办〔2012〕232号明传电报精神,我区组织对地震应急预案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地震应急指挥机构建设情况

一是成立开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由管委会主任担任总指挥,副主任担任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由办公室、党务工作部、科技经济发展局、国土规划建设局、财政局、社会事业局、监察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等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办公室挂靠科技经济发展局,明确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二是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指挥部成员,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常态性,提高应急指挥协调和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

2、地震队伍建设和抗震抢险设备配备情况

一是成立开发区管委会应急抢险突击队,下设3个分队,由各单位领导担任分队队长,抽调各单位年轻力壮干部组成,负责做好地震抢险救灾先遣工作,组织对应急抢险突击队进行培训演练,对保证在接到应急情况时,可由分队长负责召集队员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应急抢险和处置突发事件。

此外,公安分局、消防大队、交警大队、行政执法分局、集团公司均成立专业抢险队,随时听候管委会统一调度。

二是逐步配备抗震救灾抢险设备。

管委会应急抢险突击队和专业抢险队均配备迷彩服、头盔、手电筒及抢险救灾背包等装备,消防大队配备基础的救援工具。

3、地震应急预案落实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

一是根据上级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进行调整和修订,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政府领导、统一指挥、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分工协作、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工作机制,保证区域内发生地震灾害事件时,地震应急工作协调、高效、有序进行。

如科技经济发展局根据《预案》制订了应急物资保障计划,并分发地震知识小手册,组织对区内各单位、各企业进行地震知识培训;国土规划建设局制订了地震灾害避难保障计划,并抓好防空地下室审批建设工作和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工作,保证我区所有有经过规划审批建设的建筑结构全部要求达到抗震烈度7-8度;消防大队对地震应急人员抢救与消防保障计划进行了修订,并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保证在接到出动指令后,能迅速按预定战斗编成登车,迅速赶到指定地点集结,并在上级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展开战斗。

二是扎实推进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通知》(xx办[2012]48号文件)

精神,我区需建设Ⅲ类达标(或Ⅲ类以上)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一个,(Ⅲ类基本设施配置包括:

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屋、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系统、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等)。

经开发区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在开发区实验学校,并着手开展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平面图设计等工作。

根据2012年5月市地震局领导到我区实验学校实地考察的现场会议精神,决定由我区联系有资质的设计单位(xx市市政园林古建筑设计院)

进行规划设计后组织施工,以确保达标,通过验收。

我区社会事业局已将应急避难场所项目施工图设计及彩色平面图一式捌份交由xx市市政园林古建筑设计院设计完成并报市地震局审核后,由xx汇高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进行预算(预算费用2000元),工程预算造价90604元,按程序报送区评审中心审核后造价87313元,最高控制价78582元。

目前我区清濛开发公司正积极联系施工单位准备组织施工,但因设计漏项、少项等原因,已将退回设计单位补充完善设计。

4、地震应急救援物质储备情况

根据灾害可能发生时所需的基本生活保障物资,梳理列出明细清单(主要是棉被、毛巾被、草席、应急灯、手电筒、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洗漱用具、塑料脸盆、塑料水桶、帐篷、蜡烛等),已交由管委会办公室,准备等政府采购时一并购买。

二、存在主要问题

虽然2012年开发区的地震应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应急救援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但通过自查,我们发现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和不足。

比如:

由于开发区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挂靠科技经济发展局,没有专门专业的区域性地震监测业务管理机构和管理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的职能部门;专、兼职工作人员少;地震应急救援装备和地震应急救援物质还需要进一步配备完善等。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

结合开发区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抗震救灾工作各项制度,夯实工作基础,保证工作的常态性、规范性和主动性。

二要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

继续依托区内非公企业员工法制教育基地等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深化地震自救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应对地震时的应急处理意识。

三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地震发生时基层组织的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地震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要进一步配齐装备物质。

要逐步配齐像生命探测仪、液压组合破拆工具组、快速支撑顶杆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地震应急救援装备和地震应急救援物质。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情况汇报篇2

9月2日至9月8日,与教育、公安、消防、电力、住建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县城及乡镇场24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

地震局对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避难场所、物资储备、校舍抗震性能、存在隐患、应急演练等工作逐一检查。

创建自治区级、州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工作。

精河镇滨河社区已创建自治区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精河县第三幼儿园、精河县第二幼儿园、精河镇锦福社区、精河镇东郊社区、绿园社区、大河沿子镇中学、八家户幼儿园已创建成为州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防震减灾示范学校。

目前,全县具备基本生活功能的且有明显标志的应急避难场所15处,可容纳近5万人。

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库为2个,已登记工程机械、通讯器材、医疗救援、野外生存、现场调查、生活必需品、防汛抢险、防护装备等应急物资658项。

(三)强化监测预报工作,地震监测研判水平有一定提升。

精河县地震地质背景,精河县处于北天山西部区域地震构造,较为发育,县境内有5条活动断裂,分别是博-阿大断裂,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穿过我县至玛纳斯全长1400公里,在此断裂带上发生过1765年2月9日精河6.5级地震,1944年3月10日7.2级地震局,1955年4月24日6.5级地震,1973年6月3日托托6.0级地震。

此断裂带为7.5级地震潜在震源区;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20xx年10月16日在该断裂带发生托里镇5.0级地震,为7.5级地震潜在震源区;库松木契克河断裂,发生过1928年12月13日5.2级地震,为7.5级地震潜在震源区;四棵树-古尔图南断裂,在此断裂带上发生过1973年6月3日6.0级地震,为6.5级地震潜在震源区;亚玛特断裂,在此断裂带发生过1996年1月9日5.2级双震,为8.0级地震潜在震源区。

精河地处北天山地震带西段,是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

据有历史记载的1765年以来,精河县及邻近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50次,其中:8级地震1次,7.0~7.9级地震1次,6.0~6.9级地震10次,5.0~5.9级地震38次,最大地震为1812年3月8日尼勒克东8.0级地震,最近一次5级以上地震是20xx年2月11日新源5.0级地震。

精河境内最大地震为1765年2月9日精河县6.5级地震。

近期震情如下:20xx年1月3日,精河境内东南25公里处发生3.1级地震,1月4日精河东南112公里处新源县发生4.6级地震,1月14日05时精河东南320公里处轮胎县发生5.3级地震,07时精河县东北23公里处发生3.1级地震,2月12日精河县东南120公里处新源发生5.0级地震,2月22日精河以西102公里处博乐市发生3.2级地震。

在不到2个月的短短时间内我县周边及县境内震声不断,发生了6次有感地震,地震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均高于历年。

据统计,二十世纪以来,平均每2年半发生一次5级以上地震,每14年发生一次6级以上地震,1973年6月3日托托6.0级地震均今已44年,期间没有发生过6.0级以上地震,打破了6级强震发生的时间规律,地震活动水平较高,地震形式较为严峻。

到“”末,精河县境内初步形成了包括精河地震台、阿拉山口遥测台在内的多学科、多手段的地震监测台网,观测手段7套,地震宏观观测点13个,精河区域内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5级。

县地震局坚持月会商制度,利用博州虚拟台网,实现每天24小时实时获取数字测震台站数据,认真做好普通高考和亚欧博览会期间的地震应急值班工作。

修定完善《精河县“三网一员”工作管理办法》,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调整优化2个测报点,新建5个后备点。

(四)抗震设防工作不断强化。

20xx年,博州“安居富民工程”投入资金2.23亿元,建设5800户;同时投入2090.5万元,改造国有农场危旧房727户,牧场危旧房696户,实现贫困家庭危旧房清零。

严格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全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项目共33项。

精河-阿拉山口高速公路、下天吉水库二期和沙尔托海水库二期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项目相继开展。

二、进一步做好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的建议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坚持重心下移,明确防震减灾责任制;坚持关口前移,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意识,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

认真落实“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震救灾机制和应急防范主体责任,全力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充分发挥好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作用,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应急准备工作。

健全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每季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工作情况,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

各乡镇每半年向上级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报告一次工作。

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不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当前要切实做好3月21日—25日自治区联合检查组对我县地震应急准备情况实地检查和评估的准备。

各乡镇场、住建、国土、交通运输、民政、卫生、教育、水利、电力、通信、消防等部门认真开展基础设施隐患排查,突出实战性、操作性,完善各项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尽快制订出20xx年抗震救灾应对,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应急准备和防范措施。

(二)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意识,认真做好震情监视和跟踪。

加强与自治区、自治州地震局震情监测预报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及时进行周、月会商,逐步形成3级以上地震响应联动机制。

优化管理,注重异常报送、跟踪,确保“三网一员”宏观测报体系能够发挥积极减灾作用。

县国土、住建规划、教育、地震等部门要做好协调与配合,组织实施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博州项目精河选址工作。

国家拟在博州境内建11个基准台(架设测震仪)、7个基本站(架设强震仪)、20-30个烈度台。

(三)全面做好地震应急准备,稳步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