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进入常态化了,但是还是不能松懈,还是要及时做核酸,下面小编整理了社区常态化核酸检测信息简报,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社区常态化核酸检测信息简报篇1

自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XXX社区严格按照区联防办和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全力谋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再安排再部署,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五支队伍”的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建立人员排查服务队。

建立一支以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医务人员为主的排查服务队,采取网格化排查,地毯式管理,第一时间对辖区内所有来XX返XX人员逐一进行排查,详细记录在案,切实做到“一人一册”精准管理,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人员信息零误差。

建立白+黑无缝对接工作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和隔离,确保疫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是建立科学防控宣传队。

建立“小喇叭”宣传小分队,每天定时在辖区居民楼院、背街小巷、广场门店及人员易聚集地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引导群众做好自我防护,自觉做到不串门、不请客、不聚会。

向来XX返XX人员印发告知书、公开信,张贴温馨提示、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每天通过公众微信号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用迅速、透明、准确的信息彻底消除群众的恐慌情绪,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科学应对、有序防范。

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XXX余份,张贴各类宣传标语XXX余张、悬挂横幅XX余条,推送各类信息XXX余条。

三是建立疫情防控监督队。

建立疫情防控督查小分队,对辖区内所有广场、小区、街道、店铺门口等公共场所附近打牌、下棋和XX市场周边摆摊设点、人员扎堆等聚集性活动进行遣散,对人员出入不戴口罩等进行提醒。

同时开展酒席办理整治,严格排查辖区内红白事,做到丧事一切从简,喜事暂时停办,维护辖区内疫情防控环境秩序良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四是建立动态监测管护队。

建立“1+1+1”(社区干部、医务人员、党员志愿者)动态管护队,对有武汉旅居史的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建立健康台账,实行跟踪管理,每天按时监测体温。

对其余来XX返XX的居家隔离观察人员,采取不定时入户对其进行体温检测,每天通过电话、微信掌握其体温及健康状况,通过讲形势、讲危害、讲措施,消除麻痹思想、拧紧思想螺丝。

五是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队。

建立以辖区志愿者、居民组长为主的环境卫生整治队,对辖区公共活动场所进行全方位清理,整治重点部位、重点地带、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对辖区无物业小区楼道、垃圾箱、辖区内公厕、各垃圾斗点等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不间断重复消杀,确保疫情消杀全覆盖、无死角,协助辖区无物业小区统一设置废弃口罩回收点,切实做好卫生防疫保障工作。

社区常态化核酸检测信息简报篇2

他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

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筑牢社区疫情“先锋岗”“防控网”“定心盘”,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增强信心、凝聚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筑牢社区疫情“先锋岗”,着力打造防控“红堡垒”。

“生命重于泰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连日来,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集结号”,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主要采取设卡检测、喇叭宣传、分发口罩、发布通知、倡议书和给党员一封信等方式,为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让党旗高高飘扬。

“您好,请出示您的出入证。

”“请您到这边来,把体温测一些。

”“确认体温正常,做好登记记录,才能允许出入社区。

”在祥和新城小区出入口防控检查岗、党员先锋岗,“党员先锋队”“防控医疗队”“居民自治队”等多支队伍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驻扎检查岗位,对往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发放疫情防控相关宣传材料。

同时,严格落实监测报告、政策宣传等制度,走访测量956户,免费分放口罩956个,做到社区防控工作心中有数、肩上有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手中有策。

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网”,强化防控管理“网格化”。

“同住一个小区,齐保平安社区。

”社区实施封闭管理后,如何进行社区疫情精细化管理,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这两大环节,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和控制疫情波及范围。

将很多社区外围出入口封闭火缩减为一至两个。

在物业设立24小时轮班监测点,对楼宇门和沿街门进行管控,不断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

同时,成立以村民干部、医务人员、机关干部为主的疫情防控管家“小总理”团队,给大伙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保证居民的基本需求。

筑牢社区疫情“定心盘”,坚定群众信心“会胜利”。

疫情进入常态化了,但是还是不能松懈,还是要及时做核酸,下面小编整理了社区常态化核酸检测信息简报,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社区常态化核酸检测信息简报篇1

自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XXX社区严格按照区联防办和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全力谋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再安排再部署,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五支队伍”的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建立人员排查服务队。

建立一支以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医务人员为主的排查服务队,采取网格化排查,地毯式管理,第一时间对辖区内所有来XX返XX人员逐一进行排查,详细记录在案,切实做到“一人一册”精准管理,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人员信息零误差。

建立白+黑无缝对接工作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和隔离,确保疫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是建立科学防控宣传队。

建立“小喇叭”宣传小分队,每天定时在辖区居民楼院、背街小巷、广场门店及人员易聚集地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引导群众做好自我防护,自觉做到不串门、不请客、不聚会。

向来XX返XX人员印发告知书、公开信,张贴温馨提示、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每天通过公众微信号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用迅速、透明、准确的信息彻底消除群众的恐慌情绪,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科学应对、有序防范。

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XXX余份,张贴各类宣传标语XXX余张、悬挂横幅XX余条,推送各类信息XXX余条。

三是建立疫情防控监督队。

建立疫情防控督查小分队,对辖区内所有广场、小区、街道、店铺门口等公共场所附近打牌、下棋和XX市场周边摆摊设点、人员扎堆等聚集性活动进行遣散,对人员出入不戴口罩等进行提醒。

同时开展酒席办理整治,严格排查辖区内红白事,做到丧事一切从简,喜事暂时停办,维护辖区内疫情防控环境秩序良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四是建立动态监测管护队。

建立“1+1+1”(社区干部、医务人员、党员志愿者)动态管护队,对有武汉旅居史的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建立健康台账,实行跟踪管理,每天按时监测体温。

对其余来XX返XX的居家隔离观察人员,采取不定时入户对其进行体温检测,每天通过电话、微信掌握其体温及健康状况,通过讲形势、讲危害、讲措施,消除麻痹思想、拧紧思想螺丝。

五是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队。

建立以辖区志愿者、居民组长为主的环境卫生整治队,对辖区公共活动场所进行全方位清理,整治重点部位、重点地带、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对辖区无物业小区楼道、垃圾箱、辖区内公厕、各垃圾斗点等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不间断重复消杀,确保疫情消杀全覆盖、无死角,协助辖区无物业小区统一设置废弃口罩回收点,切实做好卫生防疫保障工作。

社区常态化核酸检测信息简报篇2

他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

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筑牢社区疫情“先锋岗”“防控网”“定心盘”,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增强信心、凝聚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筑牢社区疫情“先锋岗”,着力打造防控“红堡垒”。

“生命重于泰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连日来,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集结号”,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主要采取设卡检测、喇叭宣传、分发口罩、发布通知、倡议书和给党员一封信等方式,为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让党旗高高飘扬。

“您好,请出示您的出入证。

”“请您到这边来,把体温测一些。

”“确认体温正常,做好登记记录,才能允许出入社区。

”在祥和新城小区出入口防控检查岗、党员先锋岗,“党员先锋队”“防控医疗队”“居民自治队”等多支队伍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驻扎检查岗位,对往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发放疫情防控相关宣传材料。

同时,严格落实监测报告、政策宣传等制度,走访测量956户,免费分放口罩956个,做到社区防控工作心中有数、肩上有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手中有策。

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网”,强化防控管理“网格化”。

“同住一个小区,齐保平安社区。

”社区实施封闭管理后,如何进行社区疫情精细化管理,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这两大环节,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和控制疫情波及范围。

将很多社区外围出入口封闭火缩减为一至两个。

在物业设立24小时轮班监测点,对楼宇门和沿街门进行管控,不断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

同时,成立以村民干部、医务人员、机关干部为主的疫情防控管家“小总理”团队,给大伙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保证居民的基本需求。

筑牢社区疫情“定心盘”,坚定群众信心“会胜利”。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