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精选10篇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精选1

跳跳跳,让我们一起来玩跳跳球游戏吧!这个游戏有很多好处哦。首先,我们可以锻炼双腿的力量,增强腿部肌肉。同时,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弹跳能力和协调能力。另外,通过这个游戏,我们还可以初步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呢!

在准备阶段,我们需要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并在圆圈上方悬挂一些小串铃、小球或塑料袋等物体。挂的物品应该比参与的幼儿数量多一些,高度大约在离幼儿头顶10厘米左右。

游戏开始时,我们先走成一个大圆圈,跟着老师一起向前走。我们可以一边走一边唱歌,唱“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老师会在圆圈中间做拍球人,我们要根据歌词的节奏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当老师说“皮球漏气啦!”我们要发出“哧哧”的声音并起立。当老师说“皮球滚掉了!”我们要四散跑开。当老师说“皮球回来啦!”我们要回到原地围成一个大皮球。

接下来是游戏的基本部分。我们要站在悬挂的串铃下,用双脚向上跳起,用头去顶小串铃,这样铃铛就会发出叮当的声音。老师会请一些幼儿示范一次,然后大家一起学习双腿曲膝跳起的动作。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巡回指导下进行游戏,鼓励一些胆子大的幼儿积极参与。

最后,我们来进行放松活动。我们可以随着音乐自由地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让自己放松一下。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愉快地结束这次活动。

除了以上的游戏,我们还可以引导不同能力的幼儿去顶或触碰高低不同的串铃、挂物,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能。同时,在教育幼儿游戏时,我们也要教导他们团结、谦让,避免相互拥挤。

通过这个有趣的跳跳球游戏,我们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个快乐的活动吧!

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精选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演唱技巧。

3、创编节奏,并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意境,用欢快生动的情绪演唱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能用各种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碰铃、双响筒、铃鼓、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你们猜猜看是谁?(出示课件)你们了解圣诞老人的故事吗?(学生自由回答)

二、新授歌曲

老师: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圣诞老人,今天我带来了一首与圣诞老人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初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播放课件)

提问: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二拍子,欢快)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内容(课件出示歌谱)

提问: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铃铛声)

这些铃铛声是从哪里传来的?(雪橇、马车)

老师:是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这首歌曲是美国作曲家彼尔·彭特创作的。

3、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老师范唱后学生跟唱

老师:来,我们一起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更快一些吧!大家一起喊:“嗨!”

4、学唱歌曲的第三部分,加入刚才的练习,强化学生歌唱的气息支撑,最后以“嗨!”结束。

5、学唱歌曲的第二部分

(1)老师范唱。

(2)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跟唱。

(3)解决较难的部分。重点讲解和练习每句的弱起部分,力求唱得准确。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

(4)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跟着琴声一句一句跟唱。

(5)全体跟着电子琴伴奏唱一遍。

6、跟着电子琴伴奏唱整首歌曲一遍。

7、跟课件上的歌曲音乐唱一遍。

8、跟课件上的歌曲伴奏唱一遍。

三、拓展延伸

1、认识乐器:碰铃、双响筒、铃鼓、三角铁,并演示如何演奏。

2、分小组合作创编节奏作为歌曲的伴奏。

3、小组展示表演:一组唱歌,一组演奏乐器。结束后,两组交换角色。

四、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动听快乐的歌曲,并用乐器为它伴奏,大家觉得开心吗?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像今天一样快乐地生活。我们在这快乐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精选3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能听懂教师的英语指令,根据铃儿响叮当音乐做相关的舞蹈动作。

2. 初步学习三人集团舞,体会舞蹈的快乐。

3. 感受不断交换舞伴的快乐情绪。

4. 在铃儿响叮当活动中听、说英语。

活动准备:

1. 铃儿响叮当音乐

2. 1、2、3标志

3. 铃铛和5片雪花

4. 幼儿已熟悉该音乐

5. 幼儿已会跳基本舞步,包括三步一踏和跑跳步。

活动过程:

一、通过雪花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1. 进行雪花加法游戏。

2. 讨论雪花的颜色。

3. 引导幼儿想象雪花和大家一起跳舞。

二、分步初步学习集体舞:

1. 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先听一遍音乐。

2. 让三人一组自由跳舞。

3. 观看大屏幕上三位幼儿表演的集体舞,并讨论他们是怎样跳的。

4. 注意观看钻过门洞的部分。

5. 通过唱英文歌和分解的PPT总结舞蹈的跳法:

- 第1至4小节:向左三步一踏,向右三步一踏,反复两次。

- 第5小节:拉着的手高举,第3号幼儿小跑步合拍地钻过1、2号举起的“门洞”,在一小节音乐内完成钻门洞动作,并逐渐回原位。

- 第6小节:第2号幼儿随着第3号幼儿也钻这个‘门洞’。

- 第7小节:第1号幼儿仍然高举右手,同时向右后自转一周。

- 第8小节:三人拉成圆形。

- 第9至10小节:三人同时逆时针方向做跑跳步。

- 第11至12小节:幼儿双手左侧拍手同时跺左脚各八次。

- 第13至16小节:动作同第9至10小节,方向相反。

三、学习集体舞中的难点部分:

1. 学习“钻门洞”的动作。

2.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幼儿掌握钻门洞和自转的技巧。

3. 幼儿分成两组练习钻门洞,一半练习,一半唱英语歌曲。

4. 选择跳得好的幼儿再次示范,并强调钻门洞和自转的要点。

5. 教师扮作圣诞老人帮助还没有学会的幼儿,在幼儿集体跳一次后,再次练习钻门洞。

四、跟着较慢的音乐完整地跳舞:

1. 幼儿集体跟着老师完整地跳舞,配合较慢的音乐。

2. 幼儿交换舞伴,再次跳舞。

五、合着正常速度的音乐跳舞。

活动结束:

进行游戏"铃儿在那里":

幼儿闭上眼睛,听铃声在哪里(前、后、左、右)。

结束后,与铃儿一起玩。

这样,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听懂英语指令,跟随音乐做舞蹈动作。通过学习集体舞,体会舞蹈的快乐,并感受到不断交换舞伴的快乐情绪。同时,在活动中也能够听、说英语,提升语言能力。

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精选4

跳跳跳,让我们一起跳起来!这个活动有两个目标:一是让幼儿锻炼双脚的力量,提高弹跳和协调能力;二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为了准备这个活动,我们需要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然后,在圆圈上方悬挂一些小串铃、小球或者塑料袋,数量要多于幼儿的人数,高度大约离幼儿头顶10厘米。

活动开始时,我们先一起走成一个大圆圈,跟着老师向前走。然后,我们玩一个叫做“大皮球”的游戏。老师会站在圆圈的中间,拍球的动作。我们要边唱儿歌,边跟着节奏双脚向上跳。当老师说“皮球漏气啦!”的时候,我们要发出“哧,哧”的声音并起立。当老师说“皮球滚掉了!”的时候,我们要四散跑开。当老师说“皮球回来啦!”的时候,我们要回到原地,围成一个大皮球。

接下来是活动的基本部分。我们要玩一个叫做“铃儿响叮当”的游戏。幼儿们会站在悬挂的串铃下,然后用双脚向上跳,用头去顶小串铃,这样铃儿就会发出叮当的声音。老师会示范一次,然后引导幼儿们学习双腿曲膝跳起的动作。接着,幼儿们可以自由地参加游戏,老师会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参与。

最后,我们进行放松活动,叫做“小鸟飞”。幼儿们可以随着音乐自由地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愉快地结束活动。

如果想要延伸这个活动,可以引导不同能力的幼儿去顶或触碰高低不同的串铃或挂物。同时,在教育幼儿参加游戏时,要教育他们团结合作,谦让他人,避免相互拥挤。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享受这个活动啦!

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精选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3、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了解不同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差异。

4、通过创造和实践,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用不同的情绪生动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意境。

2、将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结合起来,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达歌曲。

教学准备:

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示范用声音模仿春风和冬风的声音,让学生跟唱。

老师示范用声音模仿春风和冬风的声音,让学生跟唱。

学生分声部练习,模仿不同风声交织在一起的效果。

加入音高和唱词的练习,模仿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的声音,最后一起喊“嗨!”结束。

(三)、学唱歌曲:

下面小编整理了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精选10篇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精选1

跳跳跳,让我们一起来玩跳跳球游戏吧!这个游戏有很多好处哦。首先,我们可以锻炼双腿的力量,增强腿部肌肉。同时,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弹跳能力和协调能力。另外,通过这个游戏,我们还可以初步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呢!

在准备阶段,我们需要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并在圆圈上方悬挂一些小串铃、小球或塑料袋等物体。挂的物品应该比参与的幼儿数量多一些,高度大约在离幼儿头顶10厘米左右。

游戏开始时,我们先走成一个大圆圈,跟着老师一起向前走。我们可以一边走一边唱歌,唱“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老师会在圆圈中间做拍球人,我们要根据歌词的节奏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当老师说“皮球漏气啦!”我们要发出“哧哧”的声音并起立。当老师说“皮球滚掉了!”我们要四散跑开。当老师说“皮球回来啦!”我们要回到原地围成一个大皮球。

接下来是游戏的基本部分。我们要站在悬挂的串铃下,用双脚向上跳起,用头去顶小串铃,这样铃铛就会发出叮当的声音。老师会请一些幼儿示范一次,然后大家一起学习双腿曲膝跳起的动作。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巡回指导下进行游戏,鼓励一些胆子大的幼儿积极参与。

最后,我们来进行放松活动。我们可以随着音乐自由地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让自己放松一下。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愉快地结束这次活动。

除了以上的游戏,我们还可以引导不同能力的幼儿去顶或触碰高低不同的串铃、挂物,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能。同时,在教育幼儿游戏时,我们也要教导他们团结、谦让,避免相互拥挤。

通过这个有趣的跳跳球游戏,我们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个快乐的活动吧!

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精选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演唱技巧。

3、创编节奏,并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意境,用欢快生动的情绪演唱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能用各种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碰铃、双响筒、铃鼓、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你们猜猜看是谁?(出示课件)你们了解圣诞老人的故事吗?(学生自由回答)

二、新授歌曲

老师: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圣诞老人,今天我带来了一首与圣诞老人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初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播放课件)

提问: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二拍子,欢快)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内容(课件出示歌谱)

提问: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铃铛声)

这些铃铛声是从哪里传来的?(雪橇、马车)

老师:是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这首歌曲是美国作曲家彼尔·彭特创作的。

3、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老师范唱后学生跟唱

老师:来,我们一起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更快一些吧!大家一起喊:“嗨!”

4、学唱歌曲的第三部分,加入刚才的练习,强化学生歌唱的气息支撑,最后以“嗨!”结束。

5、学唱歌曲的第二部分

(1)老师范唱。

(2)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跟唱。

(3)解决较难的部分。重点讲解和练习每句的弱起部分,力求唱得准确。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

(4)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跟着琴声一句一句跟唱。

(5)全体跟着电子琴伴奏唱一遍。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