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中华经典古诗诗词,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陈与义《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仗下仪容笔下文》
4.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5.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6.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7.一番重午,旋买香蒲浮盏。新月湖光荡素练。——吴文英《隔浦莲近·黄钟商泊长桥过重午》
8.近重午。燎银篝、暗薰溽暑。——姜夔《越女镜心·别席毛莹》
9.蜜粽冰团为谁好?丹符彩索聊自欺。——范成大《重午》
10.老便蜜粽加餐易,病却蒲根仙嚼难。——项安世《次韵和黄江陵重午二绝·老便蜜粽加餐易》
11.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后阁·金屋风光别》
12.枉将黍粽沉蛟窟,移与江村饷水荒。——仇远《五日》
13.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陆游《过邻家·老病在臂踝》
14.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晏殊《端午词·御阁·九子粽新传楚俗》
15.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杨万里《端午独酌》
16.解粽正思端午,怀沙莫问汨罗。——李贽《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其一》
17.小满拔葱蒜,端阳轩头麻。——郑珍《黄焦石》
18.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9.朝来一撤既济户,此时欣然对端午。——钱时《五日晨兴说既济彖殊惬因古调》
20.门外葵花一丈高,讵期端午更绵袍。——方回《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
51.端午到家复失约,良辰阙酒非真穷。——方回《约端午到家复不果赋吴体》
21.年年忆得古人语,端午绵衣未可藏。——方回《寒热不调病一月余》
22.梅子黄时端午又,葵花红处故园非。——方回《戊戌端午》
23.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方回《午节》
24.端午凄凉雨压城,忽然端六报新晴。——仇远《五月六日晴芮君节卞西仲诸友来泛蒲和韵》
25.三年端午真虚过,奇观初逢慰道涂。——杨万里《过戈阳观竞渡》
26.想得薰风端午後,荷花世界柳丝乡。——杨万里《过临平莲荡四首·人家星散水中央》
27.彩丝结缕催端午,又见黄头鼓楫郎。——张耒《早起观雨》
28.官居端午不可孤,小却文移谢胥史。——陈造《次韵梁广文重午吊古·菰粽蘸蜜彩作丝》
29.仙翁初度,遇端阳佳节,又还两日。——宋无名氏《酹江月·仙翁初度》
端阳正是独醒时,閒坐难忘一酒卮。——仇远《酒边·端阳正是独醒时》
1《顺和》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2《雍和》
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粢盛以洁,房俎斯荐。
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3《答朝士》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4《答朝士》
钅及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5《望人家桃李花》
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
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徒言南国容华晚,
遂叹西家飘落远。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千年万岁不凋落,
还将桃李更相宜。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1、《春宿左省》杜甫?唐代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2、《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杨炎正宋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3、《水调歌头·题剑阁》崔与之宋代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远。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4、《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宋代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5、《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陈与义宋代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6、《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陈亮宋代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曾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1、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唐·白居易《七夕》
2、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唐李商隐《七夕》
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4、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唐崔国辅《七夕》
5、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6、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7、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唐李中《七夕》
8、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唐李郢《七夕寄张氏兄弟》
9、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10、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唐崔涂《七夕》
11、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12、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唐杜甫《七夕》
13、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唐卢纶《七夕诗》
14、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唐李贺《七夕》
15、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唐刘言史《七夕歌》
16、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17、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8、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19、乞巧双蛾加意画。——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秋夕》
2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21、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22、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唐卢殷《七夕》
23、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24、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25、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26、度金针漫牵方寸。——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7、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8、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9、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0、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张埜《夺锦标·七夕》
31、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32、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33、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34、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张埜《夺锦标·七夕》
35、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36、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37、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祖咏《七夕》
38、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39、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辛未七夕》
40、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41、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朝代:上古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黄香》徐钧
无双天下早驰声,曾被君王一语荣。
枕席温凉遗信史,发挥纯孝赖渊明。
2、《摄事十三首》佚名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中华经典古诗诗词,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陈与义《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仗下仪容笔下文》
4.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5.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6.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7.一番重午,旋买香蒲浮盏。新月湖光荡素练。——吴文英《隔浦莲近·黄钟商泊长桥过重午》
8.近重午。燎银篝、暗薰溽暑。——姜夔《越女镜心·别席毛莹》
9.蜜粽冰团为谁好?丹符彩索聊自欺。——范成大《重午》
10.老便蜜粽加餐易,病却蒲根仙嚼难。——项安世《次韵和黄江陵重午二绝·老便蜜粽加餐易》
11.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后阁·金屋风光别》
12.枉将黍粽沉蛟窟,移与江村饷水荒。——仇远《五日》
13.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陆游《过邻家·老病在臂踝》
14.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晏殊《端午词·御阁·九子粽新传楚俗》
15.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杨万里《端午独酌》
16.解粽正思端午,怀沙莫问汨罗。——李贽《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其一》
17.小满拔葱蒜,端阳轩头麻。——郑珍《黄焦石》
18.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9.朝来一撤既济户,此时欣然对端午。——钱时《五日晨兴说既济彖殊惬因古调》
20.门外葵花一丈高,讵期端午更绵袍。——方回《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
51.端午到家复失约,良辰阙酒非真穷。——方回《约端午到家复不果赋吴体》
21.年年忆得古人语,端午绵衣未可藏。——方回《寒热不调病一月余》
22.梅子黄时端午又,葵花红处故园非。——方回《戊戌端午》
23.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方回《午节》
24.端午凄凉雨压城,忽然端六报新晴。——仇远《五月六日晴芮君节卞西仲诸友来泛蒲和韵》
25.三年端午真虚过,奇观初逢慰道涂。——杨万里《过戈阳观竞渡》
26.想得薰风端午後,荷花世界柳丝乡。——杨万里《过临平莲荡四首·人家星散水中央》
27.彩丝结缕催端午,又见黄头鼓楫郎。——张耒《早起观雨》
28.官居端午不可孤,小却文移谢胥史。——陈造《次韵梁广文重午吊古·菰粽蘸蜜彩作丝》
29.仙翁初度,遇端阳佳节,又还两日。——宋无名氏《酹江月·仙翁初度》
端阳正是独醒时,閒坐难忘一酒卮。——仇远《酒边·端阳正是独醒时》
1《顺和》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2《雍和》
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