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很重要,我们要积极宣传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普及节能减排知识,不断提生态文明意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选1

山东创建“1+8”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创新生态保护补偿模式

推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

生态补偿,是一种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为目的,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市场手段、法律手段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2019年以来,在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的协同推动下,我省初步建立起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补偿“山东模式”。7月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保护补偿相关情况。

“山东在生态保护补偿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省财政厅副厅长袁培全介绍,我省健全政策体系,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强化协同联动,推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生态保护补偿模式。

一系列政策的激励导向成效显著:2019年以来,省级向各市清算收取主要污染物排放调节资金91.03亿元,返还72.61亿元,兑现生态补偿资金30.16亿元;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PM2.5浓度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改善,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六成,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改善幅度全国第一,在历史性消除劣Ⅴ类水体的基础上,再次历史性消除了Ⅴ类水体。

锚定美丽山东,2019年以来,省财政厅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建立了“1+8”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政策机制,“1”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方案》,“8”是主要污染物排放调节资金收缴、节能减排奖惩以及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海洋环境质量、森林生态补偿等8个具体办法。这项机制将过去的行政驱动变为行政、经济双驱动,实现了污染者多付费、保护者多获益的导向作用。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新阁介绍,我省明确森林蓄积量补偿、新造林补偿资金由各市统筹用于林业相关支出,有效促进了市县造林绿化落地上图,2021年完成落地上图面积17万亩,我省也被国家林草局列为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202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资金2.8亿元用于支持森林生态补偿工作。

去年4月,山东与河南两省人民政府签订补偿协议,在全国率先建立省际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鲁豫两省补偿协议签署以来,黄河入鲁水质持续保持在二类标准以上,主要污染物指标稳中向好。山东作为受益方,共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推动形成了上下游两省政府同心协力保护黄河生态的新格局。黄河上中游省份也正参照鲁豫两省补偿模式推进横向生态补偿。

去年9月,山东又将这项改革经验拓展应用到省内,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省内县际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截至今年5月底,各县(市、区)共兑现2021年第四季度补偿资金3.24亿元,其中,下游补偿上游2.17亿元,上游赔偿下游1.07亿元,补偿金额大幅超出赔偿金额,反映了上游治理成效凸显,流域水质整体持续向好。

“如果没有这个横向补偿机制,我们将承担更多治理成本,付出更大代价。”微山县县长郭鑫介绍,“微山县位于河流汇集最多的南四湖流域末端,实施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后,湖区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提升。受益于水质提升,我们补偿上游的滕州市和枣庄市薛城区1060万元理所应当、心甘情愿。”

“全流域协同治理成效已经初步显现。”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说,2021年,我省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提升13.1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一位。2022年1—5月,在全省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偏少55.1%、同比偏少62.8%,大部分地区重旱高温的不利气象条件下,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仍实现了同比基本持平,劣V类水体比例保持为0,延续了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

我省在推动政府间生态补偿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市场化补偿实践,包括加快推进排污权市场化交易,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等方面工作。2021年,我省推动320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管理。截至今年1月底,除企业注销等特殊因素外,基本实现“应履尽履”,实际履约企业305家,占95.31%;实际履约量11.52亿吨,占应履约总量的99.82%;累计成交额45.98亿元,占全国成交额的58.14%,企业数量、履约总量和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选2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根据中央、省、x和x市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为目标,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乡村,倡树文明新风,提高生活质量,全力建设生态美丽宜居新x。

二、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x”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立足我乡实际,以推进垃圾分类专项行动为突破口,以整改整治中央环保督查出的问题为重点,坚持山水林田河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治标与治本同步、预防和整治并重,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注重长效,深入推进全乡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宜居环境。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乡村两级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宣传开展全面推进全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整治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群众主动参与,使保护环境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河库长、路段长、村长、街长、组长的作用,为建设生态优美,环境怡人的美好家园出力献策。一是要开好村民小组长会和户代表会,向群众宣传政策,研究制定村规民约,对全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挂点领导和蹲点干部要亲历亲为,全程参与村民小组长会和户代表会。二是各村要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标语、电子屏,印发宣传单等方式,深入进行宣传,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共青团、妇联、学校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工作优势,开展“小手拉大手”“巾帼示范”等活动,调动全社会力量都来参与全乡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单位:乡党政办、宣传办、团委、妇联、环卫所、中学、小学、各村委会)

(二)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1、整治村组区域环境卫生。一是以组为单位,实行村小组长负责制,以清洁村庄巷道、居民院落、各进村道路沿线环境卫生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迅速行动,清除各类垃圾,消除卫生死角;拆除残垣断壁,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努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二是稳步推进“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每个村民小组或居民集中区设置若干个垃圾分类收集池,农户和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减量化处理后,保洁员将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池收集,收集的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垃圾等不得倒入垃圾池,由保洁员按垃圾分类处理要求进行处理(如灰渣、建筑垃圾等惰性垃圾铺路垫坑或就近掩埋)。乡垃圾转运员定期或不定期将各村民小组垃圾池收集的垃圾转运处理。三是制定村规民约,提高群众对环境卫生整治的参与度。由村聘请卫生保洁员(要求责任心强,有胜任保洁工作的体力),建立稳定的村庄保洁队伍,落实保洁制度,动员全体村民参与,划分环境卫生责任网格,与农户签订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推行垃圾日清日运。(责任单位:环卫所、各村委会)

2、整治乡村结合部环境卫生。全面清理集镇周边、公路沿线及周边的垃圾污物,清除卫生死角;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制止乱倒垃圾、乱扔脏物、乱泼污水、随意焚烧垃圾等行为,清除乱贴乱画的“牛皮癣”广告;坚决取缔探头经营、乱摆摊点、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设广告牌等现象,完善垃圾收集、清运设施,确定专人做好日常保洁及长效管理工作。(责任单位:城管队、居委会、团山村委会)

3、整治河道沟渠水库环境卫生。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河库长负责制,建立挂点领导、蹲点干部及村干部和河库长共同管护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网格化河道水库管护机制。加强河道沟渠环境治理,及时清理河道沟渠内的垃圾。河道内无倾倒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建筑垃圾等污染物。沟渠河道、河滩荒地等无非正规垃圾堆积点、无裸露垃圾。所有的山塘水库全部退出承包养殖,全面实行人放天养。同时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严禁畜禽养殖和开办企业等。(责任单位:水管站、城管队、各村委会)

4、整治主次干道沿线环境卫生。全乡道路按村划分路段,实行路段长负责制,挂点领导、蹲点干部及村干部和道路协管员、安全管理员共同负责各主干道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到主干道路沿线、乡村道路无非正规垃圾堆积点、无裸露垃圾,加大道路沿线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和保洁力度。道路路面整洁、无破损,周边无垃圾,林带无枯树;路边广告牌内容合规合法,路标牌设置安全美观;道路有养护、保洁有制度、有人员。沿线无占道堆放现象。美化、净化、绿化公路周边环境,着力营造公路沿线的文明卫生良好形象。(责任单位:养路队、环卫所、城管队、各村委会)

5、整治集镇环境卫生。集镇卫生按街道划分,实行街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做好社区日常保洁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工作。加大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和污水厂建设进度,确保9月份竣工投入使用。(责任单位:乡村规划所、城管队、居委会)

6、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强化已拆除退养猪场的监管力度,对可养区的猪场加大环保治污设施建设督查力度,确保排污达标。(责任单位:防检站、城管队、各村委会)

(三)大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1、推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程度,紧抓春播和秋收关键时期,结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各村要积极组织群众捡拾废旧地膜,并集中交送回收网点,重点对公路沿线、河道、沟渠、村庄、农田等区域废旧农膜、塑料制品、农资包装瓶袋等进行清理。(责任单位:乡农办、各村委会)

2、严厉打击秸秆焚烧行为,促进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一是充分利用秸秆青贮、黄贮、氨化、粉碎、压捆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部回收和饲料化加工利用。二是开展秸秆还田技术推广,通过秸杆直接覆盖还田、秸秆堆肥、秸杆沤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责任单位:乡农办、各村委会)

3.创新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尾菜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生物有机肥加工,实现尾菜等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合理规划修建尾菜沤肥池,实现尾菜有序堆放和集中处理。指导农户分散采取田间堆肥、沤肥、半堆半沤及就地还田技术,合理有效利用尾菜。(责任单位:乡农办、农技站、各村委会)

4、降低化肥、农药污染,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逐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责任单位:乡农办、农技站、各村委会)(四)违法建筑拆除。

由乡政府负责组织,各村配合,在x年5月底前将全乡规划区内各类违法违规建设逐一进行摸底排查,摸清违法违规建筑总数及基本情况,摄取影像,核实面积,登记造册。重点对高速公路、省道沿线违规建筑机械治理,积极推进立面改造工程,全面亮化美化,着力打造精品通道。根据摸底排查情况进行现场核实确认、立案调查取证,对依法认定的违法违规建筑建立台账,登记造册,明确治理目标,制定进度计划。(责任单位:乡村规划所、国土所、城管队、各村委会)(五)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选3

20__年,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环保局的指导下,切实贯彻环保基本国策和生态文明建设,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执行环保和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以迎接中央环保督查为中心,始终把环保和生态文明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树立“抓好环保为经济,发展经济为环保”的大局观,全面开展环保和生态文明工作,建设美丽__,有力的促进了全乡经济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工作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年初,我乡将环保和生态文明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制定目标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为确保目标的实现,乡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具体经办人员,保证了组织机构完整。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