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方案可以让事情更加顺利地朝着计划进行,为了保障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小编这里整理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1

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改善我乡乡村面貌,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和生态质量,不断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秀美庐镇,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坚持“政府主导、乡村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原则,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机制,切实解决影响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乡村文明卫生程度,努力建设美丽宜居的秀美庐镇。

二、工作目标

围绕美丽乡村总目标,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健康文明卫生生活理念,着力解决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大力加强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卫生意识。

各村要形成村委会牵头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的环境整治机制,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三、工作措施

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广泛宣传、群策群力,集中力量从面上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掀起全民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热潮,重点做好村庄内“五清一改”。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乡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考核督查工作,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目标落实。各村有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领导组和专职监管人员,两委有环境卫生工作分工,每星期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巡查。

(二)加强宣传引导

各村要召开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内容要具体全面;要对一些不遵守卫生习惯,乱往河流、池塘等区域乱倒垃圾行为坚决制止。通过村规民约,使大家自觉形成讲卫生、爱卫生的习惯;督促和劝导村民养成垃圾打包、分类入桶的良好卫生习惯。

(三)强化基础工作。

各村要划分好农户“门前三包”区域和公共区域范围。对农户“门前三包”区域要明确具体的“四抵”范围,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人和环境公司保洁员对公共区域坚持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村级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组织保洁员、公益岗等对于卫生死角、陈年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每个村民组都要明确一名卫生监督员,负责督促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和清扫保洁,最终实现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四、强化检查考核

乡政府将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各村年底考核范畴,按照检查考核细则对各村进行考核。由乡组织成立人居环境检查组,每月开展一次考核。每次每村随机抽取一个村民组和一段河道,现场对河塘沟渠、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及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开展督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当场打分并反馈给所在村,限期整改到位。

乡政府对人居环境考评前3名的村发放流动红旗进行表彰,对后3名发放流动黄旗进行通报。对于连续2次以上得到流动黄旗的村由乡主要负责同志对村支部书记进行约谈且在年终考评中酌情扣分。

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2

为进一步推进20xx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行动,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基础上,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农村改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全面动员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实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加强对村庄内外生产、生活、建筑垃圾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水平,实施垃圾就地分类、资源化利用,禁止露天焚烧。达到村庄“村口路口净、房前屋后净、河塘沟渠净、村庄田头净、乡间小道净;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裸露畜禽粪污、无污水横流”的“五净五无”基本要求。

1、生活垃圾治理。清理村内垃圾,重点是街巷道路、广场、沟渠、闲置地、绿化带、村庄周边等公共部位“四大堆”和积存垃圾、枯枝烂草等;清理村外垃圾,重点是通村路两侧、田间地头、河岸、村庄边界等重点区域的散落垃圾;清理庭院垃圾,重点是房前屋后、门旁墙外、店铺门口堆放的柴草、木板、砖瓦、瓶罐、编织袋等杂物;清理河塘沟渠、排水沟、水域漂浮物。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指导村庄加强环卫设施科学设置,引导农村群众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2、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重点是治理农作物秸秆、蔬菜尾菜、病死畜禽、畜禽粪污、废旧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等,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保持村庄内外环境整洁。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建筑垃圾治理。创新疏治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强化源头治理的同时,规范运输管理,开展存量清理,推进资源化利用。集镇要统一设定建筑垃圾消纳场,村庄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存放点,由各村(社区)及时组织清运至消纳场,确保日产日清。村内无建筑垃圾或建筑原料长期堆放。

(二)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厕所革命有关要求,加强对已改厕所问题整改和后期管护,重点做到“二个到位”:

1、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持续开展户厕问题排查整改,对虚假改厕零容忍,确保每个已改厕所具备厕屋、便盆、化粪池等要素,符合规范要求;及时发现和维修缺失损坏的厕具、盖板、排气管等部件,建立问题台账,整改销号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时推进,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2、确保后期管护到位。建立完善有标准、有制度、有队伍、有资金、有监督的“五有”厕所管护长效机制,根据群众需求,及时抽取改厕户化粪池内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长期正常有效使用。

3、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合理规划布局人口集中规模较大的村庄适当修建农村公共厕所,按照农村公厕建设标准,通过新建或提升改造,新(改)建农村公厕30座。要积极引导农家乐、农业庄园等农村经营主体对外开放厕所,弥补区域厕所数量不足的情况,着力改善提升农村公共卫生环境。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重点治理房前屋后排水沟、村内河塘沟渠等排水系统、屯水系统,实施清淤疏漏、水域漂浮物治理,对沟渠盖板查漏补缺,达到沟清渠畅,无黑臭水体和污水横流。

1、加强村内生活污水源头收集和处理。采取“收集管网+污水处理站”“收集管网+蓄污地+专业抽运”“收集管网+市政管网”“收集管网+其他处理终端”等多种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确保改厕粪污得到无害化治理且不外排,灰水得到有效收集。有效处理或利用,厨房、卫生间等污水,做到应收尽收、应纳尽纳,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直排、乱排问题,严禁污水横流。

2、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污水积存点为重点,狠抓污水垃圾、畜禽粪污、农业面源和内源污染治理。及时清理河塘沟渠水域漂浮物,禁止向湾塘河道倾倒有毒有害垃圾、乱排乱放生产生活污水。加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密封转运,严禁途中随意倾倒,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或形成黑臭水体。

(四)村庄品质提升工程。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品质。

1、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各村(社区)要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村庄道路、河塘沟渠、自来水、污水处理、电力、通信、网络、公厕、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

2、村容村貌提升建设。各村(社区)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品质,重点做到“三化”:一是道路硬化。按照通组通户道路硬化的目标,因地制宜,采取水泥、砖石沥青等方式加以解决;二是村庄绿化。进一步提高村庄绿化率,充分利用村内、村庄周边空闲地,推进村庄增绿。也可利用空闲地建设“小广场、小果园、小花园、小停车场”等;三是农村美化。推动农村公共空间整治,动员群众自行拆除或修复村内残垣断壁,并做好房屋周边环境整治;拆除村内私自搭建的柴棚、圈舍等影响道路通行、群众便利、整体美观的乱搭乱建;全面清理墙体、电线杆等位置乱涂乱画乱贴、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畜禽散养、街边圈养等问题,挖掘村庄特色打造墙体文化,提升村庄整体美感。

3、美丽庭院创建。引导家庭整齐有序摆放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农用物资、农产品等,开展庭院绿化、居室美化、厨厕清洁等活动;落实“三包三净一绿”(包门前环境清洁、包绿化管护、包良好秩序,厨房净、厕所净、院落净,绿化庭院)责任,打造整洁有序、卫生舒适“美丽庭院”。

(五)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认真落实《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每周五作为全镇的村庄清洁日,结合不同季节和重大节日,扎实开展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室内外卫生、清理乱堆乱放乱搭建、清理废弃房屋和残垣断壁、清理农村河道卫生、清理农村道路沿线卫生、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不良习惯(即“八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集中整治,努力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

一份好的方案可以让事情更加顺利地朝着计划进行,为了保障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小编这里整理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1

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改善我乡乡村面貌,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和生态质量,不断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秀美庐镇,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坚持“政府主导、乡村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原则,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机制,切实解决影响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乡村文明卫生程度,努力建设美丽宜居的秀美庐镇。

二、工作目标

围绕美丽乡村总目标,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健康文明卫生生活理念,着力解决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大力加强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卫生意识。

各村要形成村委会牵头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的环境整治机制,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三、工作措施

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广泛宣传、群策群力,集中力量从面上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掀起全民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热潮,重点做好村庄内“五清一改”。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乡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考核督查工作,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目标落实。各村有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领导组和专职监管人员,两委有环境卫生工作分工,每星期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巡查。

(二)加强宣传引导

各村要召开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内容要具体全面;要对一些不遵守卫生习惯,乱往河流、池塘等区域乱倒垃圾行为坚决制止。通过村规民约,使大家自觉形成讲卫生、爱卫生的习惯;督促和劝导村民养成垃圾打包、分类入桶的良好卫生习惯。

(三)强化基础工作。

各村要划分好农户“门前三包”区域和公共区域范围。对农户“门前三包”区域要明确具体的“四抵”范围,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人和环境公司保洁员对公共区域坚持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村级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组织保洁员、公益岗等对于卫生死角、陈年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每个村民组都要明确一名卫生监督员,负责督促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和清扫保洁,最终实现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四、强化检查考核

乡政府将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各村年底考核范畴,按照检查考核细则对各村进行考核。由乡组织成立人居环境检查组,每月开展一次考核。每次每村随机抽取一个村民组和一段河道,现场对河塘沟渠、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及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开展督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当场打分并反馈给所在村,限期整改到位。

乡政府对人居环境考评前3名的村发放流动红旗进行表彰,对后3名发放流动黄旗进行通报。对于连续2次以上得到流动黄旗的村由乡主要负责同志对村支部书记进行约谈且在年终考评中酌情扣分。

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2

为进一步推进20xx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行动,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基础上,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农村改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全面动员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实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加强对村庄内外生产、生活、建筑垃圾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水平,实施垃圾就地分类、资源化利用,禁止露天焚烧。达到村庄“村口路口净、房前屋后净、河塘沟渠净、村庄田头净、乡间小道净;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裸露畜禽粪污、无污水横流”的“五净五无”基本要求。

1、生活垃圾治理。清理村内垃圾,重点是街巷道路、广场、沟渠、闲置地、绿化带、村庄周边等公共部位“四大堆”和积存垃圾、枯枝烂草等;清理村外垃圾,重点是通村路两侧、田间地头、河岸、村庄边界等重点区域的散落垃圾;清理庭院垃圾,重点是房前屋后、门旁墙外、店铺门口堆放的柴草、木板、砖瓦、瓶罐、编织袋等杂物;清理河塘沟渠、排水沟、水域漂浮物。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指导村庄加强环卫设施科学设置,引导农村群众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2、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重点是治理农作物秸秆、蔬菜尾菜、病死畜禽、畜禽粪污、废旧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等,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保持村庄内外环境整洁。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建筑垃圾治理。创新疏治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强化源头治理的同时,规范运输管理,开展存量清理,推进资源化利用。集镇要统一设定建筑垃圾消纳场,村庄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存放点,由各村(社区)及时组织清运至消纳场,确保日产日清。村内无建筑垃圾或建筑原料长期堆放。

(二)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厕所革命有关要求,加强对已改厕所问题整改和后期管护,重点做到“二个到位”:

1、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持续开展户厕问题排查整改,对虚假改厕零容忍,确保每个已改厕所具备厕屋、便盆、化粪池等要素,符合规范要求;及时发现和维修缺失损坏的厕具、盖板、排气管等部件,建立问题台账,整改销号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时推进,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2、确保后期管护到位。建立完善有标准、有制度、有队伍、有资金、有监督的“五有”厕所管护长效机制,根据群众需求,及时抽取改厕户化粪池内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长期正常有效使用。

3、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合理规划布局人口集中规模较大的村庄适当修建农村公共厕所,按照农村公厕建设标准,通过新建或提升改造,新(改)建农村公厕30座。要积极引导农家乐、农业庄园等农村经营主体对外开放厕所,弥补区域厕所数量不足的情况,着力改善提升农村公共卫生环境。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重点治理房前屋后排水沟、村内河塘沟渠等排水系统、屯水系统,实施清淤疏漏、水域漂浮物治理,对沟渠盖板查漏补缺,达到沟清渠畅,无黑臭水体和污水横流。

1、加强村内生活污水源头收集和处理。采取“收集管网+污水处理站”“收集管网+蓄污地+专业抽运”“收集管网+市政管网”“收集管网+其他处理终端”等多种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确保改厕粪污得到无害化治理且不外排,灰水得到有效收集。有效处理或利用,厨房、卫生间等污水,做到应收尽收、应纳尽纳,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直排、乱排问题,严禁污水横流。

2、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污水积存点为重点,狠抓污水垃圾、畜禽粪污、农业面源和内源污染治理。及时清理河塘沟渠水域漂浮物,禁止向湾塘河道倾倒有毒有害垃圾、乱排乱放生产生活污水。加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密封转运,严禁途中随意倾倒,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或形成黑臭水体。

(四)村庄品质提升工程。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品质。

1、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各村(社区)要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村庄道路、河塘沟渠、自来水、污水处理、电力、通信、网络、公厕、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

2、村容村貌提升建设。各村(社区)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品质,重点做到“三化”:一是道路硬化。按照通组通户道路硬化的目标,因地制宜,采取水泥、砖石沥青等方式加以解决;二是村庄绿化。进一步提高村庄绿化率,充分利用村内、村庄周边空闲地,推进村庄增绿。也可利用空闲地建设“小广场、小果园、小花园、小停车场”等;三是农村美化。推动农村公共空间整治,动员群众自行拆除或修复村内残垣断壁,并做好房屋周边环境整治;拆除村内私自搭建的柴棚、圈舍等影响道路通行、群众便利、整体美观的乱搭乱建;全面清理墙体、电线杆等位置乱涂乱画乱贴、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畜禽散养、街边圈养等问题,挖掘村庄特色打造墙体文化,提升村庄整体美感。

3、美丽庭院创建。引导家庭整齐有序摆放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农用物资、农产品等,开展庭院绿化、居室美化、厨厕清洁等活动;落实“三包三净一绿”(包门前环境清洁、包绿化管护、包良好秩序,厨房净、厕所净、院落净,绿化庭院)责任,打造整洁有序、卫生舒适“美丽庭院”。

(五)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认真落实《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每周五作为全镇的村庄清洁日,结合不同季节和重大节日,扎实开展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室内外卫生、清理乱堆乱放乱搭建、清理废弃房屋和残垣断壁、清理农村河道卫生、清理农村道路沿线卫生、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不良习惯(即“八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集中整治,努力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