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改善网课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改善网课教学质量的方法1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网络教学课已开展三周。
在过去的三周里,虽是初次接触网络教学,但语文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积极思考、探索、实践,用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
今天在钉钉语文教研组群中举行的教研会,既是对过去三周网络教学工作的总结,也为组里的各位老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老师们分别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作业布置批改、学生管理、家校沟通等方面做了交流,大家积极踊跃的发言,为语文网络教学提供了不少好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
1.课前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
九年级开学前做出一模考试前的详细周计划,包括早读任务。
以网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后,根据网上的教学实际情况,又对周计划及时做出了更合理的调整。
七、八年级提前一周规划下一周的课程,做到提前备课,心中有数,安排紧凑有序。
2.合理制定授课内容。
七年级以记叙文教学为主,着重训练学生精读能力,通过精读能够揣摩品味语言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让学生学会做批注。
同时带学生进行《骆驼祥子》的整本书阅读,老师在和学生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把每一章节梳理出一到两个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在阅读中去找答案,摘录在读书笔记中。
每天上课时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带着学生把前一天读书笔记的问题做以解答。
八年级说明文教学重视阅读训练,每堂课后加一篇阅读训练,便于学生扎实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方法。
安排单元测试,重点内容总结回顾,查漏补缺。
鼓励同学们阅读名著《傅雷家书》,每天至少看或听原著15分钟,并摘录读书笔记或写读书感悟,并把摘录内容拍照上传。
这样既阅读了名著,又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
九年级一边进行新课文的学习,一边利用早读穿插古诗文、翻译等背默,为迎接中考争分夺秒地复习准备。
3.授课形式不拘一格。
每周的授课尽可能采用直播的形式进行,即便是录播课,也会通过直播的形式,掌控课堂教学进度,为孩子们留出思考和互动的时间,还可以根据重难点有针对性的强化巩固。
每堂课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讲课,留下大约2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吸收和消化课堂知识,利用连麦、互动面板等方式和学生的交流问题,了解学生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同时利用下午自习课的时间,讲评作业或者作文,让语文教学的内容尽可能丰富起来。
4.多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网络学习兴趣。
学生没有教材,预习难度大,学习过程不够直观,难免会打击学生积极性。
老师们会提前在家校本中上传电子课本,利用早读带领学生一起预习。
九年级除了制作正常的PPT课件,都会把课文重新编排为两种word文档:一是学生预习版。
除了课文,还有学生预习时需要掌握的知识,如,作者简介、生僻字词等附在课文后面,提前一天发送给学生,便于他们更好地预习课文,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是课堂讲解版。
用文本+批注的形式,将课文重点词、句、标点,层次结构等内容多色笔显示。
主要为了是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共同理解课文内容,也为孩子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批注典范。
教学中力求课堂知识点层次分明,重难点明确突出,教学语言简练生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
1.作业布置量少而质优。
利用家校本布置作业,学生通过拍照、拍视频、录语音等方式提交。
作业以阅读和写作为主,避免学生眼睛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保护学生视力。
阅读以名著为主,听读相结合。
写作可以是一课一得、一课一写等主题,比如写学习收获、读后感、缩写、扩写、续写、仿写,分析语句的妙用等等,篇幅都短小而精悍,易于学生完成并得到提升。
各备课组的作业都是在统一商讨的基础上布置,注意到班级和学生之间的差别,有分层。
对网络课程的维护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个别问题随时修改补充;进入一个新的教学周期前,要进行完整维护;当课程内容或教学对象发生较大变化时,应进行全面修改更新;即便基本情况没有大的变化,每隔2-3年也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一次重新修订,以保证网络课程的教学性、先进性和完整性。
二、发挥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有人认为,网络教学中教师已经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把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和学习要求等通过教学提示告知学生,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与计算机“人-机对话”,开展网络教学,教师将面临“下岗”危机。
其实不然,网络教学使得教师和学生相互分离,学生得不到同步激励,也体会不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往往会缺乏学习信心。
特别是网络教学发展初期,学生还习惯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对网络学习方式还不够适应,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有效引导,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成的学生认为教师对网络教学过程的引导和控制非常重要,他们希望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始终感觉到教师的存在。
计划引导。
就是利用教学公告及时提醒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虽然网络教学是个性化学习,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但为了便于协作学习,避免少数学生不能如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通常应确定阶段学习目标。
对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督促,不能放任自流。
交流引导。
就是要利用在线讨论工具组织交流。
根据教学进程,适时发布讨论主题,必要时可组织分组讨论或网络辩论,对学生发布的优秀帖子应设为“精华帖子”予以肯定,鼓励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在协作学习情境中互相学习。
教学实践中发现,凡是有教师参与的讨论,并选择合适的讨论主题,学生跟帖的热情都很高,教学效果显著。
评价引导。
就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跟踪考评。
可以利用布置作业、学生自测和组织单元测验等形式,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标准,知道如何才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提倡采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遵循客观性、发展性,重视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从多个维度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客观地评价,使评价结果有助于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以达到其自我提高的目的。
情感引导。
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提高网络学习的热情。
网络教学中,学生在孤立的环境中通过鼠标、键盘、屏幕与外界交流,极易产生信息超载,使学生茫然抑郁,产生情感缺失。
这时,教师的情感引导十分重要,在精力的投入上不能因机器的隔阂而减少,要以饱满的热情及时与学生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老师一直在关注着自己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心理咨询、组织时事评析、宣传校园文化,还可以为学习成绩进步者奖励电子贺卡和音乐等,这样既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
三、突出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的获取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主张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代替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
网络教学恰好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拓展学习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成为可能。
从学习者的角度看,掌握学习主动权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
参加一门课程学习,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弄清楚学习目的,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什么,了解什么,学会什么,需要完成哪些教学实践活动。
经常查看教学公告,了解任课教师对教学的具体要求,与任课教师保持不间断的联系。
2、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线,已经熟知的内容也得听,没有听懂的问题也得过,教师要按照多数学生接受知识情况安排教学进度。
而网络学习则以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为参照,进行有选择的学习。
通常首先快速浏览课程内容,区分哪些知识是已知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未知的。
对教师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和自己未知的内容,再反复阅读教材或观看教师的讲课录像,必要时向教师和同学求助。
对已知和模糊的知识,可利用网络资源温习或自我测试。
这样既可以保证对重点内容的学习,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网络学习的物理空间可能是狭小的,但虚拟空间是无穷的,舍弃无穷的空间而拘泥于狭小的世界是不明智的。
在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有利于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开启个人思维,有利于与教师和同学的有效沟通。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改善网课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改善网课教学质量的方法1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网络教学课已开展三周。
在过去的三周里,虽是初次接触网络教学,但语文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积极思考、探索、实践,用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
今天在钉钉语文教研组群中举行的教研会,既是对过去三周网络教学工作的总结,也为组里的各位老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老师们分别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作业布置批改、学生管理、家校沟通等方面做了交流,大家积极踊跃的发言,为语文网络教学提供了不少好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
1.课前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
九年级开学前做出一模考试前的详细周计划,包括早读任务。
以网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后,根据网上的教学实际情况,又对周计划及时做出了更合理的调整。
七、八年级提前一周规划下一周的课程,做到提前备课,心中有数,安排紧凑有序。
2.合理制定授课内容。
七年级以记叙文教学为主,着重训练学生精读能力,通过精读能够揣摩品味语言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让学生学会做批注。
同时带学生进行《骆驼祥子》的整本书阅读,老师在和学生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把每一章节梳理出一到两个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在阅读中去找答案,摘录在读书笔记中。
每天上课时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带着学生把前一天读书笔记的问题做以解答。
八年级说明文教学重视阅读训练,每堂课后加一篇阅读训练,便于学生扎实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方法。
安排单元测试,重点内容总结回顾,查漏补缺。
鼓励同学们阅读名著《傅雷家书》,每天至少看或听原著15分钟,并摘录读书笔记或写读书感悟,并把摘录内容拍照上传。
这样既阅读了名著,又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
九年级一边进行新课文的学习,一边利用早读穿插古诗文、翻译等背默,为迎接中考争分夺秒地复习准备。
3.授课形式不拘一格。
每周的授课尽可能采用直播的形式进行,即便是录播课,也会通过直播的形式,掌控课堂教学进度,为孩子们留出思考和互动的时间,还可以根据重难点有针对性的强化巩固。
每堂课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讲课,留下大约2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吸收和消化课堂知识,利用连麦、互动面板等方式和学生的交流问题,了解学生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同时利用下午自习课的时间,讲评作业或者作文,让语文教学的内容尽可能丰富起来。
4.多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网络学习兴趣。
学生没有教材,预习难度大,学习过程不够直观,难免会打击学生积极性。
老师们会提前在家校本中上传电子课本,利用早读带领学生一起预习。
九年级除了制作正常的PPT课件,都会把课文重新编排为两种word文档:一是学生预习版。
除了课文,还有学生预习时需要掌握的知识,如,作者简介、生僻字词等附在课文后面,提前一天发送给学生,便于他们更好地预习课文,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是课堂讲解版。
用文本+批注的形式,将课文重点词、句、标点,层次结构等内容多色笔显示。
主要为了是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共同理解课文内容,也为孩子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批注典范。
教学中力求课堂知识点层次分明,重难点明确突出,教学语言简练生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
1.作业布置量少而质优。
利用家校本布置作业,学生通过拍照、拍视频、录语音等方式提交。
作业以阅读和写作为主,避免学生眼睛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保护学生视力。
阅读以名著为主,听读相结合。
写作可以是一课一得、一课一写等主题,比如写学习收获、读后感、缩写、扩写、续写、仿写,分析语句的妙用等等,篇幅都短小而精悍,易于学生完成并得到提升。
各备课组的作业都是在统一商讨的基础上布置,注意到班级和学生之间的差别,有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