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的模版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集锦1

【教学难点】

学习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是几号?

三年前的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

你知道为什么5月12日被定为特殊的日子吗?

为什么要这样定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1、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提高,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3、防灾减灾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自然灾害?

答:以自然因素为主要原因并表现为自然状态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例如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

问:遇到地震时,你知道怎么逃生吗?

答:遇到地震时,首先要躲避,找到桌子或床边的空隙,贴靠在墙角弯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建筑物,余震时要蹲在开阔地。

问:发生火灾时,应该怎么防护?

答:遇到火灾时,要避免烟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果身上起火,要在地上滚动来熄灭火焰,弯腰快速离开危险区域,不要乘坐电梯而是选择楼梯,不要盲目跳楼,这样会造成伤害。

问:遇到洪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遇到洪水时,我们应该尽量去高处,如果无法上到房顶,可以用床或桌子做成木筏,大树可以用来绑救命绳,准备好食物和手电筒,穿暖和的衣服以度过险情。

问:在雷雨天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答:在雷雨天,要避免在树下站立,远离铁塔和电线杆,即使在室内也要防患于未然,要关好门窗和断电开关,避免雷击进入室内。

问:在暴雪天气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在暴雪天气中,最好不要外出,因为强风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室外的冻结也会使我们失去知觉,不能用火烤身体,应该搓手和背以慢慢升温。

三、小结

1、交流上述避险知识

2、你还有哪些好主意来避险?

四、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

1、课余时间学习安全知识。

2、谈谈对珍爱生命的理解。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集锦2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大地震的情形,与学生交流受灾情况,使学生了解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二、质疑:如果我们遇到地震,你会怎么做?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师生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地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保持镇静。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室内,并且离门窗较远,可以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这是比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躲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在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2、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室外空旷的地方,那是最幸运的情况。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三)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时要迅速躲避。

1、在房屋内,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人,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火。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果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如果没有通道,就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果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四)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五)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有: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六)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场所: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场所:选择结实的柜台、低矮家具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七)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四、学生交流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五、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集锦3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2. 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教学,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教学重点:

知道“防灾减灾日”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教学过程:

一、地震时该怎样办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a.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b. 尽量教学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c.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教学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d.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e.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f.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g.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教学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二、火灾逃生小常识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 卫生间是个避难所

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 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 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

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4. 迫不得已不要跳楼

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集锦4

【班会主题:地震的破坏力及地震逃生方法】

自然灾害是毫无情感的,许多人的生命都因自然灾害而丧生。而地震作为一种破坏性最强的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了解地震,并希望大家能在本节课中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教学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明白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前往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准备】视频播放,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主题

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被载入了历史,那天的14点28分,突如其来的8.0级地震震动了汶川,震动了亿万国人的心。美丽的县城瞬间崩塌,沉痛的瞬间、心痛的数字、受伤的孩子,一切都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它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做好战胜地震的准备吗?

二、地震前的准备:让防震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前应做哪些准备?

学习地震基本急救知识,制定家庭应急预案,开展家庭一分钟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备好防震应急包,准备应急物品。家具物品摆放要注意重的放在下面,轻的放在上面。床应该放在内墙(承重墙)附近,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2、如何做好疏散准备?

清理杂物,确保门口和庭院通道畅通,以便在地震发生时人员可以顺利逃离。熟悉周围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发生时可以沿着指定路线及时疏散。

三、地震时的自救知识

1、地震时的避震原则是什么?

应该尽量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等地震过后迅速撤离。

2、地震时怎样自救?

首先要切断电源和气源,防止火灾发生。用枕头、手或坐垫保护头部。在平房中,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的家具下面伏着,等待时机转移。在楼房中,要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等安全角落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跳楼,等地震过后有序撤离。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乘坐电梯。在教室内,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地震过后,在教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上,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在街道上,可以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等。一旦震动停止,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如果被埋压,最重要的是树立生存信心,保持冷静。首先移开头部周围的杂物,保证呼吸通畅。如果闻到煤气、毒气,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砖块、木头等支撑残垣断壁,防止余震造成进一步恶化。不要哭喊,尽可能控制情绪,休息,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如果受伤,要用简易的方法包扎伤口,避免过多失血导致昏迷。要节约食物和水源,防震包里的水和食品要节约使用,可以用敲击水管发出求救信号。

四、地震后的互救知识

1、震后救人的原则是先救近处的人。无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我们都应该先救援最近的人,以免错过救人的良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优先救助青壮年,他们可以在救灾中发挥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可以加快救援速度,尽快扩大救援队伍。

2、首先请家属或邻居提供情况。通过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被埋压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仔细倾听是否有呼救信号,确定被埋压人员的位置。在保持通风的前提下,做好标志,等待专业救援队人员的到来。

3、接近被埋压人时,不要使用利器刨挖。注意区分支撑物和一般埋压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以免对被救人员造成新的伤害。首先暴露被埋压者的头部,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保证幸存者能够顺利呼吸。在抬救过程中不可强拉硬拖,避免再次伤害被救人员。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不要突然吸入大量新鲜空气,不要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避免被救人员情绪过于激动。

【教学小结】

地震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无法预测,威力巨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会在它发生之前减少很多。同学们,平时多看一些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我们学校计划在下周一、周二进行防震减灾演习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听从教师的指挥,确保演习活动的安全,千万不能在为了安全的演习中出现安全问题。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集锦5

教学目的:

1、让孩子观看防震救灾图片,了解地震的危害性和学习自救方法的重要性。

2、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应如何有秩序地逃生自救以及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

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应如何有秩序地逃生自救以及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应如何躲避。

教学难点:

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在我们做好一切的防火、防水、防电、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等安全工作后是不是我们的生命就万无一失了呢?

请学生谈感受。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

1、播放地质灾害视频,介绍它产生的原因。

2、讨论强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

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d、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e、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f、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三)、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

在老师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随着地震警报声一响,马上有秩序逃离。

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的模版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集锦1

【教学难点】

学习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是几号?

三年前的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

你知道为什么5月12日被定为特殊的日子吗?

为什么要这样定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1、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提高,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3、防灾减灾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自然灾害?

答:以自然因素为主要原因并表现为自然状态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例如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

问:遇到地震时,你知道怎么逃生吗?

答:遇到地震时,首先要躲避,找到桌子或床边的空隙,贴靠在墙角弯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建筑物,余震时要蹲在开阔地。

问:发生火灾时,应该怎么防护?

答:遇到火灾时,要避免烟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果身上起火,要在地上滚动来熄灭火焰,弯腰快速离开危险区域,不要乘坐电梯而是选择楼梯,不要盲目跳楼,这样会造成伤害。

问:遇到洪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遇到洪水时,我们应该尽量去高处,如果无法上到房顶,可以用床或桌子做成木筏,大树可以用来绑救命绳,准备好食物和手电筒,穿暖和的衣服以度过险情。

问:在雷雨天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答:在雷雨天,要避免在树下站立,远离铁塔和电线杆,即使在室内也要防患于未然,要关好门窗和断电开关,避免雷击进入室内。

问:在暴雪天气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在暴雪天气中,最好不要外出,因为强风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室外的冻结也会使我们失去知觉,不能用火烤身体,应该搓手和背以慢慢升温。

三、小结

1、交流上述避险知识

2、你还有哪些好主意来避险?

四、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

1、课余时间学习安全知识。

2、谈谈对珍爱生命的理解。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集锦2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大地震的情形,与学生交流受灾情况,使学生了解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二、质疑:如果我们遇到地震,你会怎么做?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师生交流。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