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篇2022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方案,欢迎大家学习下载。
2022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方案1
为创建平安矿区,保证矿井安全,加强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救援机制和救援队伍的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经矿委会研究决定,组织开展一次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演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为基础,按照“严格演练、加强战备、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救援原则,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能够加强应急知识宣传、应急技能培训、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意识、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全面促进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应急体制机制和应急队伍建设等工作的落实,防止灾变时能够及时处置,有效防范。
二、演练目的及要求
1、演练目的
通过开展矿井火灾演练活动,旨在培养全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遇到火灾时的自救和逃生能力,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锻炼我矿救护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妥善处置事故的能力。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技术,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其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为灾变时期的风流调度积累宝贵经验。
2、演练要求
严密组织以假当真确保安全达到目的
三、应急演练规模及时间
1、演练规模为单项演练
2、计划演练时间:20xx年6月21日—6月28日,在本单位组织开展一次火灾事故模拟演练。
3、计划演练地点:地面工业场地(模拟井下工作面火灾)
四、指挥机构及参演人员的主要任务职责
1、成立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现场指挥:
通讯人员:
安检站2人、生技科2人、调度室2人、通风科4人、地测科2人、机电科3人、运输队10人、供应科2人、保卫科4人、工会1人、办公室1人、医疗人员2人,应急救援小分队一队11人,二队9人。
要求着装:蓝色工作服并佩戴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安全帽,矿灯,隔离式自救器。
准备工具:MF8公斤干粉灭火器、铁锹、镐、钩、斧、水管、砂、石粉、砖。
救治工具:两付担架、救护车2辆、工具车一辆。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全指挥中心。
地面电话:4015609井下电话:8300
2、指挥部下设机构
⑴、抢险救援组
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生产副矿长
涉及部门:安检站、生技科、调度室、地测科、通风科、机电科、运输队、劳资科、救护队参加。
主要任务: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火灾事故,营救受伤、受困人员。
⑵、技术保障组
组长:通风矿长
涉及部门:通风科
主要任务:测定事故危害区域、范围,监测回风巷变化,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监测受火灾影响区域的通风情况,必要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
⑶、通讯保障组
组长:机电总工
涉及部门:机电科
10、井下:施救小组迅速到达现场,由跟班矿长指挥灭火。
11、地面:所有抢险人员在院内集合,原地待命,准备施救。9时25分井下跟班汇报,井下灭火成功。矿长命令全部人员升井。10时5分,井下人员全部升井。
温矿长主持会议,总工程师郭振荣讲解灭火常识,跟班矿长贺鹏飞指出了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对应急救灾过程存在的问改进方面进行阐述。
12、温矿长宣布演习结束,全体人员返回。
七、演练流程
1、报警与响应
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
调度室接到指示后,按照调度工作程序立即报告值班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公司调度室。同时向采煤队及各作业地点发出警报,通知人员撤离;通知矿辅助救护队、井口信息站等各部门。各部门人员接到通知,立即赶到各自岗位,组织救援。
2、成立抢险指挥机构
矿长接到事故报警,立即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矿长为副总指挥的抢险救援指挥部,立即启动矿井火灾应急预案,召集有关部门人员,分析事故特性及人员可能受阻、受困的地点。
3、人员撤离、抢救与警戒
采煤队接到调度通知,当班队长立即组织人员按《作业规程》规定的火灾避灾路线撤退。
矿辅助救护队接到调度室通知后立即集合,配备好救护设备、设施至井口待命。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根据灾情发展命令救护队员下井抢救;救护人员在抢救遇险人员时,应判定遇险人员的位置、浓烟流向、火势以及巷道破坏和通风情况;救护队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并注意顶板状况,防止冒顶发生。医疗保障组接到调度通知后,立即组织医护队员、救护车及急救器材、药品到井口待命,待遇险人员升井后,随时检查、救治、转移。抢险救灾过程中,劳资科、机电科及采煤队,要定时、认真核对参与演练人员的升、入井信息,认真核对人数。发现井下作业人员没有升井要立即报告抢险指挥部。
设计人员受困地点:假定5101工作面运输顺槽发生着火事故,运输顺槽一名维护员在避灾过程中被气体熏倒,处于昏迷状态。救护队员接到指挥部命令后立即赶到伤员受困地点,搜救受困伤员。
人员撤离路线:当接到调度通知或发现有烟流进入时,应迅速佩戴自救器,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本次演练范围内人员撤人路线为:
工作面→运输顺槽→南行人大巷→西候大巷→副斜井→地面。
警戒保卫组负责安排地面警戒人员,维持好地面秩序,保证遇险人员撤离、救治、转移有序进行。为保证演练期间有序进行,警戒保卫组维持好地面秩序,对大门至井口区域进行管制,禁止演练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安检站组织人员对井下通往演练区域进行管制,禁止演练无关人员进入。
4、事故抢险与风流调度
发生着火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迅速判断火情,根据《应急预案》规定的“火灾事故处理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机电科、通风科、救护队值班人员接到矿调度通知后,分别立即安排专人做好风机反风的准备工作、救护队员携带必备的灭火器材在井口待命,具备随时入井灭火条件。
机电科接到矿调度通知,按照相关程序对可能受浓烟风流波及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停电,以防造成全井下停电。
监测组接到调度通知,组织人员时刻注意下山专用回风巷以及进风流的温度、气体成分变化;通风救护队员赴井下事发地点,进行探险,察看火情,并随时向抢险指挥部或矿调度汇报;监测人员必须密切注意风向、风速、风量及空气成分变化,并根据变化作相应调风,同时向抢险指挥部或矿调度汇报。
演练过程中的风流调度:
演练过程中当无法控制火灾蔓延时,采用控制风流的方法使高温有害风流直接进入回风巷,当回风路线上确认没有受伤人员时,使浓烟风流沿回风大巷排出矿井。
5、灾变时期的人员控制
调度室负责灾变时期的人员控制,确保人员控制有序,数目清楚、正确。
调度室、机电科、通风科等单位及采煤队,在井口认真核对参与演练人员的升、入井信息,实现下井人数汇报,演练开始后每10分钟提取一次灾害涉及范围的单位人员入井数量、升井人数汇报给调度室。发现井下作业人员(演练人员)没有升井要立即报告抢险指挥部。
6、演练过程记录与评价
演练过程中,各抢险救援与人员撤退关键点均应有专人观察、记录演练过程,记录各类事件发生的时间、内容,并对其效果及不足进行分析评价。
八、演练结束与效果总结
1、以人员全部安全撤离,火灾被完全扑灭为标志,按预定计划完成各项演练项目或达到预定效果后,由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参加人员撤回原单位(部门)进行经验总结。
2、演练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恢复阶段,现场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清点并撤出演练人员。
3、演练结束后,各部门要对演练效果及经验教训进行书面总结,分析演练中暴露出的矿《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中的问题,报安检站汇总后,经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审阅后存档。
4、邀请公司及有关专家成立专家评价组,专家组对演练进行现场观摩,对演练行动及过程,根据情况提出决策性建议,并做出评价。专家组的建议及评价应经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及相关部门阅审后存档。
九、附表
附表一:井下消防材料库材料登记表
附表二: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附表三:同德煤矿井下电话号码表
附表四: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人员配备示意图
附表五: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